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書院文化的德育價值探析
——以馮從吾時期的關中書院為例

2018-11-15 02:18:35魏娟輝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長江叢刊 2018年35期
關鍵詞:關學講學士人

■魏娟輝/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也是中國教育史上極具特色的一種制度。它萌芽于唐,興盛于宋,延續(xù)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朝末年,教育改革,全國省府州縣書院紛紛改為新式學堂,書院成為歷史。書院作為復興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聚徒講學、藏書印書、學術研究、祭祀及化民成俗等方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書院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積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書院文化是指在書院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的、經(jīng)過千余年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而形成的,有別于中國其他社會群體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的獨特精神成果的總和?!保?]

關中書院作為明末四大書院之一,鼎盛時期吸引了除陜西外,川、甘、豫、鄂等地學子五千余人,盛況空前,關中書院開創(chuàng)者及首任山長馮從吾也因此名聲大震,世人尊稱他為關西夫子、理學大師、明代大儒。馮從吾是關學的集大成者,中華民族文脈不斷,關學傳承,前有張載、馮從吾,后有李二曲和劉古愚,再到民國的牛兆濂,形成了傳承圣道、經(jīng)世致用、敦善厚行、開放會通的書院文化。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西北四大書院之冠,在關中書院延綿幾百年的辦學歷史中,桃李爭輝,人才輩出。其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書院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現(xiàn)代大學德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尤其是在今天,關中書院已成為西安文理學院的一個校區(qū),馮從吾像靜靜地矗立在西安文理學院的高新校區(qū),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莘莘學子。高校更有責任傳承和弘揚書院精神,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的德育價值,進而積極引導高校學生深刻理解和把握書院文化的崇高價值追求,促進書院文化與大學生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有機融合。

一、重視文化傳承,保持學脈綿延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痕跡,是民族精神的延續(xù)。馮從吾出生于書香門第,家風嚴謹,重禮篤學。其父學宗陽明,馮從吾九歲時,父親即手書王陽明“個個人心中有仲尼”詩,命習字,對他進行心學啟蒙。父親向他開啟了王學的大門,啟發(fā)他確立了學為圣賢的志向。再加上外祖父的訓育、蕭九卿、沈豸二位先生的嚴格教導、太學儒家學統(tǒng)的正規(guī)訓練,使馮從吾漸入圣學門徑,心向圣學、發(fā)揚關學的志向愈發(fā)篤定。馮從吾從鉆研孔、孟入手,悉心研讀程朱的理學著述,認真批閱王陽明心學講章,并仔細辨別與探究王學與關學的異同,漸得關學的要旨。

經(jīng)過了幾年的仕途風雨,馮從吾內(nèi)圣外王的理想被打擊不小。辭官回鄉(xiāng)后的講學實踐使馮從吾的心性之學日漸成熟和完善,他開始大興講學之風,弘揚圣人之學。馮從吾的《七十自壽》詩中談到“誰哉我之師?人心有仲尼。考亭嚴主敬,姚江致良知。惺惺葆此念,勿復惑多岐?!保ā恶T恭定全書》續(xù)集卷三)這可以看做是他對自己一生學問的回顧和總結。即:孔孟之道是他一生學問的淵源,王陽明的良知之學是他具體的為學路向,對主敬工夫的推崇也體現(xiàn)出馮從吾的批判性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中不斷地糾偏正道。對待學術,馮從吾“以心讀之,以身證之”,強調(diào)“知行合一”。當然,最終馮從吾還是一位關西夫子,他生于斯,長于斯的關中水土形成了他的人生底色,關學構成他思想的理論基調(diào)和學術特色。

二、推崇救世濟民,肩負使命擔當

馮從吾作為關學的集大成者,張載的“四為”句可以說是他一生為人處世、為學正道的座右銘?!盀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的“四為”句“涉及士人對民眾生活原則、精神價值、生活意義、學統(tǒng)傳承、政治理想的追求,表達了張載寬廣的胸襟與博大的情懷,展示了士人對人類崇高理想的向往和孜孜以求,也彰顯了關學學人的文化精神,故一直以來為歷代士人特別是關學學人所尊奉。”[2]關中學人生性耿直、敦厚凜然又滿是義氣與擔當,這一點在馮從吾的身上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嚴謹篤學的家學和清廉濟世的家風使馮從吾從小立志心向圣賢,在短暫坎坷的仕途中,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曾滿懷期待“做個好官”,初入仕途的馮從吾抱定內(nèi)圣外王的儒家理想,對朝廷充滿期待,面對權臣、宦官,甚至是面對皇帝他都敢作敢為,直言不諱,絕不妥協(xié),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經(jīng)世濟民,有所作為。他一腔學者的擔當氣概,滿懷治國平天下的使命,因仗義執(zhí)言仕途受阻回鄉(xiāng)講學后,心性之學日趨成熟和完善,但仍未放棄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看來:要挽救明王朝的危機,必須大興講學之風,弘揚圣人之學,他認為講學是士人獨立于仕途政治之外的一種生存方式,也是士人安身立命、人格修養(yǎng)、治國平天下所獨有的、也是最佳的方式。可見,為官也罷,講學也好,他依然遵循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使命與擔當意識。

三、制定嚴苛規(guī)約,端正篤實學風

馮從吾于萬歷二十三年(1595)罷官歸鄉(xiāng)后,潛心于學術研究與講學。最開始講學于寶慶寺,并擬定了《學會約》,共計八款,提出了學會的根本宗旨,規(guī)定了學會的會期,學會同志間交往的原則,并且闡明了講學的內(nèi)容和相關教材,并對學會的學風特征也有相應的要求。為了便于各類有志于學的人士理解,馮從吾把《學會約》的主旨概括為簡略易懂的《諭俗》:“千講萬講,不過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盡之矣。因錄舊對一聯(lián):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wěn);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睆奈釋β犞v者也有約束,立學規(guī)二十余款,稱《士戒》。后來,馮從吾有感于藍田呂氏制定和推行的《鄉(xiāng)約》所帶來的民風變化,亦深感當時朝堂昏奢、士風日薄,為使士風轉薄為厚,篤學嚴謹,馮從吾倡導立會,并擬定會約約束之,即《關中士夫會約》十三條。

馮從吾在寶慶寺及關中書院講學期間,制定了規(guī)范化的講學制度。他首先以身作則,反求諸己,并對諸生從嚴訓導,立規(guī)立德。馮從吾強調(diào)講學要獨立于朝廷、獨立于政治,要有自己的獨立性,注重士大夫內(nèi)在的修養(yǎng)。體現(xiàn)了馮從吾崇真尚儉、嚴謹樸實的關學學風?!蛾P中士夫會約》的制定,使書院文化的影響力從端正學風延伸到敦化士風鄉(xiāng)俗,關學“以躬行禮教為本”的宗旨得以深化和廣泛的傳播。

四、追求人格獨立,守護精神家園

書院既是士人講學的道場也是修心的精神家園,“創(chuàng)辦和主持書院的儒家士大夫將中國文化之‘道’作為追求目標,既強調(diào)以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所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又強調(diào)以道治世、規(guī)范社會秩序,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保?]馮從吾之所以心心念念于講學,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講學對于維護、傳揚儒家學統(tǒng)、道統(tǒng)的重要作用,看到了講學對于士人人格獨立的重要性。他強調(diào):士人人格的獨立性有別于人品、仕途沉浮、宗族血統(tǒng)等等的獨立性?!皩W問、人格上的獨立可以使士人坦然面對官場得失、人生冷暖、超越貧富貴賤、甚至超越生死,挺立于天地之間。”[4]

人格的獨立使馮從吾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以“存心養(yǎng)性”,他強調(diào)士人自身要有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支撐,要有獨立承當?shù)膽厝藲飧?。鼓勵士人以道自任,“一切事境不為撓屈”,挺起骨頭,在“內(nèi)圣之學”中追求內(nèi)在的超越。

五、強調(diào)躬行履踐,倡導經(jīng)世濟用

馮從吾一生戒空談而敦實行,關中書院的建立,使學術思想有了更多自由交流的場所,從而促進了學人的獨立思考。即使在晚明多事之秋,講學面對非議,馮從吾依然堅持,正因為國家多事,才需要君臣一心,眾志成城,恰恰只有講學才能使人臣深明忠君死國之理,使子民懂得仁義孝悌大義。因此,他振學風、建書院,還以御史之職積極整飭朝綱,面對晚明朝廷的頹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希望通過講學挽救當時的社會風氣,昭示后學,申明“治國平天下”之大義,以喚醒人臣志士救世濟國之心。關學奉行“以躬身禮教為本”的宗旨,書院的講學活動,一方面明理正道,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教化人心,引導良好社會風氣的作用。馮從吾希望通過講學提醒人心,激發(fā)忠義,以申經(jīng)邦濟世之志,也是他為守護人生底線而必須做出的奮爭與努力。

關中書院作為一座有著400多年歷史的特殊教育機構,在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精神特色,彰顯出獨特的書院文化。傳承優(yōu)秀文化,牢記使命擔當,端正篤實學風,構筑精神家園,強調(diào)躬行履踐,這些鮮明的書院文化最終體現(xiàn)的依然是書院的辦學宗旨:傳道濟民以提升道德人格?,F(xiàn)代大學教育應該充分挖掘書院文化的精華,將其轉化為高校德育的精神文化資源,積極發(fā)揮新時代高校德育貫徹和含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

猜你喜歡
關學講學士人
銀齡講學,“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公民與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 03:23:46
沐浴涵濡:群玉書院的講學探索與反思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5:48
“關學”的精粹及其對后世的啟迪——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
當代陜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8
魏晉士人的“身名俱泰”論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7:10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國內(nèi)首家關學研究機構在西北大學成立
唐都學刊(2018年5期)2018-09-25 06:35:52
論陶淵明對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隱之間的矛盾與彷徨
竹林七賢: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學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黃舒昺書院講學述論
汉寿县| 淳化县| 新竹市| 台安县| 莱州市| 获嘉县| 白山市| 西盟| 焦作市| 县级市| 灵寿县| 肇东市| 高州市| 阿图什市| 和龙市| 光泽县| 铁力市| 翼城县| 留坝县| 长沙县| 齐齐哈尔市| 慈利县| 福建省| 太仓市| 肃宁县| 吴旗县| 闽侯县| 玛曲县| 阳山县| 武夷山市| 黄大仙区| 潍坊市| 富平县| 民和| 鸡泽县| 静安区| 百色市| 宜宾市| 莎车县| 永昌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