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毅
這二十年,除了撒哈拉以南地區(qū),世界人民都胖起來了,都不同程度地被肥胖困擾。
這胖起來的斤兩,不一定是喝出來的,不都是甜出來的,但象征著甜蜜生活的糖飲料,還是被一把抓出來。國內(nèi)外研究都對糖飲料不利,比如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僅含糖飲料一項,每年就會導(dǎo)致全球18萬人死亡。研究認為含糖飲料是膳食中糖的最大來源,糖飲料在人類的肥胖﹑2型糖尿病﹑痛風等疾病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胖得喘粗氣的歐美國家,重拳出擊,積極限制餐館﹑電影院﹑學校等公共場合的糖飲料出售,并要求食品企業(yè)協(xié)助制定出平衡食物熱量的解決方案。
國際肥胖工作組在最新提出的“悉尼原則”中指出,要保證學校和幼兒托管設(shè)施的“無商業(yè)化”,從法律層面保護兒童,使之享有安全﹑健康的飲食。目前已有超過20個國家針對青少年糖飲料攝入問題采取了措施,我國的法律在此方面尚屬空白。
法律總是滯后的,市場總是領(lǐng)先的,食品企業(yè)被逼得沒辦法,就請出人工甜味劑來幫忙。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三氯蔗糖﹑紐甜這六大金剛初生牛犢不怕虎,給糖飲料打了一劑強心針——我甜依舊,但我不含糖。
不過,好景不長,很快科學家就發(fā)現(xiàn)吃人造甜味劑的人和大鼠,都可能失去了自省力,吃掉了更多的食物,總熱量攝取更多了,反而更胖了。
后來科學家們拿到了另外一個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人工甜味劑幫助促使人變胖的腸道菌群的茁壯生長。
人工甜味劑的初衷是幫忙解決肥胖問題,但事實證明,人工甜味劑可能在幫倒忙。
但是,人類的天性還是喜歡吃甜飲料,怎么辦?
水蘇糖﹑低聚果糖﹑菊粉這些益生元應(yīng)聲而起。在日本和歐洲,用功能性低聚糖開發(fā)的食品多達數(shù)百種,由日本厚生省批準的69種特定保健食品中有40種加有低聚糖,其間糖飲料品種令人欣慰。
低聚糖的熱量值比蔗糖低得多,但基本能滿足嘴巴對甜蜜的需求,還促進了腸道益生菌的瘋狂生長。益生元可是益生菌們翹首以盼的可口可愛的美味。
高纖﹑低熱﹑增殖雙歧因子﹑潤腸通便,功能性甜味劑渾身都是優(yōu)點,科學家們能說出的缺點就一條:不能吃太多,否則會拉肚子。
當然,喝來喝去,換來換去,糖肯定還是最得人心的,因為糖還能為飲料增加重要的感官特性,比如給飲者帶來美好感受的“稠厚感”和“重量感”,比如削弱這些人工或功能性甜味劑的不愉快后味。因此,現(xiàn)在的糖替代都不徹底,往往還是含有部分糖。
我相信,隨著食品工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又甜又健康的飲料離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