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財經(jīng)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劉景忠
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分別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4個方面講述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老師。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又對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和師德進行了強調,他說“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薄耙龑Ы處煱呀虝撕妥晕倚摒B(yǎng)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p>
近年來,關于“好老師”的文章可謂鋪天蓋地。作為一個教育人,對這樣一個社會性的話題是無法回避的。就像過春節(jié),無論個人是什么態(tài)度,你無法回避的是:鞭炮聲就在那里,春晚就在那里。
我想,“好老師”這個話題不能回避,不應回避,也無須回避。因為,如何做一名好老師,這是一個真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里,每個人都必須接受教育,每個接受教育的人都希望遇到好老師,我們自己是這樣,我們更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乃至孫兒輩能夠遇到好老師。這是人之常情?,F(xiàn)在,許多家長首先是為孩子挑選學校,最好是首屈一指的好學校,其次,還要為孩子挑選班級,看看哪個班配備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最棒,我想,凡是家中有正在上小學、初中、高中的,恐怕都經(jīng)歷過這個費心、窩心、揪心、鬧心、煩心的過程。
我們身為教師,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做一名好老師!
回首自己近40年的職業(yè)生涯,我有一個體會:任何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力爭做到最好。一個事物、一項任務、一件工作,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但又不能推卸,那就雙手接過來,把它做好,做到極致。
習總書記講的好老師的4條標準,是從宏觀意義上講的,具有普適作用。但具體到每個老師,如何走好自己腳下的路,如何不辜負自己的生命價值,做最好的自己,就一定會有不同的選擇。
好老師的精神可以學習,但好老師的成長道路不可復制。也就是說,沒有一個通用的秘方供所有老師使用。但好老師有一些共性,我只能就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不辜負生命,就是不虛度光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全身心投入,就是心無旁騖,靜心、潛心、專心、專注于教書育人。
不辜負生命,全身心投入,可以說是任何一個領域成功者的必備條件。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的我國科學家屠呦呦,80多歲的高齡,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從事科學研究。為了科研,自己和同事們拿身體做實驗,導致肝臟受損。他們苦嗎?他們累嗎?他們值得嗎?這一系列問題從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中都能找到答案。屠呦呦完全可以選擇過另外一種生活,但她為什么選擇了科學研究?這個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
前不久(今年4月23日)看了一個“中國好書年度頒獎典禮”的電視節(jié)目,獲獎者當中有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許淵沖先生。他從事翻譯工作60多年了,獲得了無數(shù)獎項,今年已經(jīng)97周歲了,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到深夜,他說,他在搶時間,爭取在100歲之前把莎士比亞的作品全部翻譯完。這就是我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無論什么工作,只要你全身心投入了,就會產生感情,就會樂此不疲,就會在其中找到生命價值,就會一生幸福。
還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凡是成功者,你讓他說說人生的哪一階段最幸福,他們無一例外回答的是在奮斗的過程中,最艱苦、最艱難的那一段時間是最幸福的。由此可見,幸福與名譽、地位、金錢等外在的東西離得是比較遠的。
我堅持認為,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教師的工作既是為了今天,更是為了明天,教師是面向未來的職業(yè)?,F(xiàn)實和理想總是有距離的,因此,在任何時候,教師看社會現(xiàn)狀都有很多的不滿意。優(yōu)秀的教師會清醒地看到現(xiàn)實的不足和改善、改良的空間。
有人說我像一個不合時宜的古人,說我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們說對了,我的確“滿肚子的不合時宜”,的確是個理想主義者。而且我認為,理想主義者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缺了理想主義者,這個世界既沒有希望,也不再可愛。
為什么許多教師活得不幸福、過得不開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遠離了教師職業(yè)的理想性、崇高性,把個人的職稱、職務、榮譽等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這些教師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學生不愿意學,我有什么辦法?學校要考核,不發(fā)表論文怎么行?職稱牽扯到切身利益,不為之努力奮斗怎么行?
對這些教師的心態(tài)我予以同情,但我不能表示同意,更不能表示支持。我想提醒這些教師,要警惕“發(fā)展陷阱”。這個詞是我的原創(chuàng)。我所說的“發(fā)展陷阱”是指,當教師把考核成績、個人榮譽、職稱評審放在首位的時候,他們的職業(yè)尊嚴、生命感動、人生幸福也就漸行漸遠了。若干年以后回首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可能抽屜里放著很多的獲獎證書、職稱證書,但自己卻沒有絲毫的滿足感、成就感、幸福感??雌饋矶加辛?,實際上一無所獲,人生不可復制,生命不能重來,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和悔恨。
大量的事實證明,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并不等于幸福。從事業(yè)的角度看,鄧麗君、張國榮算是成功了吧,但他們并不幸福。登上月球的第二人——美國宇航員奧爾德林(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曾經(jīng)一度抑郁、酗酒,幾近崩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活失去了目標。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把成功(世俗意義,下同)與幸福的關系分為4類:成功且幸福;成功但不幸福;不成功但幸福;不成功且不幸福。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應該爭取成為第三種人,即雖然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我們沒有虛度光陰,沒有碌碌無為,我們努力過、奮斗過,我們的一生過得充實、踏實、厚實,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可以無愧地說,這一生過得是有意義的。就像泰戈爾的詩句說的那樣:“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飛翔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