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的名篇,除在上世紀50-70年代因受政治影響而被逐出教材外,自1930年至今一直被選為各類語文教材的重要教學篇目,可謂經(jīng)久不衰。新世紀以來,更是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論,在眾說紛紜之下如何正確解讀《背影》并確定其教學價值呢?
《背影》自1925年發(fā)表以來,針對其主題的解讀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父親的舐犢之情、兒子的愧疚之情、女性意識和生命意識。其中,父親的舐犢之情和兒子的愧疚之情是普遍共識,女性意識和生命意識皆是一家之言。根據(jù)孫紹振先生提出的三個文本解讀層次,即顯性層次、意脈層次、文體層次,我將父親的舐犢之情定為顯性層次,將兒子的愧疚之情,具體地說是兒子從厭煩抵觸到感動愧疚的情感變化定為意脈層次,最后從選材、結(jié)構、語言、細節(jié)等方面來分析文體層次。
(一)各界的多元解讀
1.父親的舐犢之情。早在《背影》選入教材之初,中國語文教育的締造者葉圣陶先生就明言:“這篇的主旨是什么呢?把父親的背影作為敘述的主腦,從其間傳出父親愛惜兒子的一段深情。”[1]父愛濃濃,的確是我們初讀《背影》的普遍感受,也成了《背影》教學的主旋律。
2.兒子的愧疚之情。隨著《背影》的教學和解讀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作家、學者、教師等意識到《背影》的主題不是淺表的濃濃父愛,更深層的是兒子的愧疚懺悔之情。2001年,作家段崇軒說:“這篇散文的深層內(nèi)涵,在于表現(xiàn)朱自清對父親的理解和認識,在難以忘懷的父親‘背影’中感受到了父親那堅忍不拔的生存精神和踏踏實實的人生態(tài)度,傳達出作者對父親的一種懷念、自責和懺悔?!盵2]2009年,王榮生教授批評廣大語文教師在教《背影》一文時,都“聚焦于‘父愛’這個主題上”[3],而沒有注意到散文抒發(fā)的是作者的情感這一文體特點。換言之,王榮生教授也主張將《背影》聚焦于兒子的情感上。2014年,李華平教授批評韓軍老師的《背影》教學,指出:“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的基礎上,相機教給學生現(xiàn)當代散文的特點——重在表達‘我之心’,如《背影》重在表達“我”對父親的懺悔?!盵4]李華平教授也主張將《背影》的主題解讀為兒子的愧疚懺悔之情。
3.女性意識。2001年,蔣濟永教授在《〈背影〉里的“背影”解讀》一文中寫道:“從朱自清為之深深感動的父親的背影來看,作者內(nèi)心深處需要的是母親般的關愛,換言之,朱自清以“背影”為題,表現(xiàn)了一個男人背后 (背影)的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質(zhì),將父親的意象女性化,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作家潛意識里的女性意識和需要?!盵5]蔣濟永教授從女性批評的角度來觀照“背影”,從朱自清的創(chuàng)作心理出發(fā),認為朱自清選擇背影這一女性化的視角是由于其潛意識里的女性意識和女性需要。
4.生命意識。2012年,特級教師韓軍發(fā)表《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背影〉新解碼》指出:“這種感覺,更如“背影”之“影子”閃過,匆匆促促,虛幻短暫。這恐怕就是朱自清《背影》的真正主旨!”[6]韓老師將《背影》上升至生命主題的高度,認為《背影》的真正主旨是“生之脆弱、生之短暫、死亡意識”。
(二)我的解讀
孫紹振先生認為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至少包括以下三個層次:顯性層次、意脈層次、文體層次。借助這個框架,我們能逐層深入《背影》的內(nèi)核。我將父親的舐犢之情定為顯性層次,將兒子的愧疚之情,具體地說是兒子從厭煩抵觸到感動愧疚的情感變化定為意脈層次,最后從選材、結(jié)構、語言、細節(jié)等方面來分析文體層次。
1.顯性層次。顯性層次是一望而知的層次,即所有學生都能讀出來的層次。就《背影》而言,我們讀第一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父親對兒子的愛,即上文所提的普遍共識:父親的舐犢之情。那么,課文主要是哪里給我們這么直觀的感受呢?就是父親笨拙艱難地買橘子那一段。這些都是學生一望而知的顯性層次,教師無需多講。孫紹振先生說:“教師應該有一種自覺,即從學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無知,甚至再望也還是無知。”[7]一望無知的層次是什么?就是文本潛在的意脈層次,這才是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進一步領悟的。
2.意脈層次。意脈層次是作者潛在的“意脈”變化、流動的過程。什么是意脈?我認為,就是作者思想感情演變的脈絡。散文是抒情的,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作者情感的變化。抓住作者情感變化這一線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感情經(jīng)歷了從厭煩抵觸到感動愧疚的轉(zhuǎn)變。這個轉(zhuǎn)折點在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zhuǎn)折呢?解讀文本時我們離不開基于文本的“知人論世”。聯(lián)系本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我們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是有很深的隔閡的。正是在這種隔閡之下,當時的朱自清(故事發(fā)生時)對父親是厭煩抵觸的。也正是因為有這種隔閡,現(xiàn)在的朱自清(寫這篇文章時)才更加愧疚懺悔。這也是上文提及的“父親的舐犢之情”后更深的一層——“兒子的愧疚之情”。
3.文體層次。我們知道,《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在選材、結(jié)構、語言、細節(jié)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文體特點和獨特價值。在選材上,選擇父親的背影這一獨特視角來表達父親的愛、兒子的愧疚以及父子之間的隔閡十分微妙貼切;在結(jié)構上,首尾呼應、時空回環(huán)。以“背影”起筆點題,又以“背影”收筆照應。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構成了“現(xiàn)在——過去——現(xiàn)在”的時空回環(huán);在語言上,語言簡凈素樸、飽含情感?!侗秤啊凡幌裰熳郧宓钠渌闱樯⑽哪菢愉秩尽⑴疟?、比喻,而是運用了白描,樸素細致,以此來抒發(fā)這對有隔閡的父子間的愛,用最平淡的文字書寫最真摯的感情,更能打動人;在細節(jié)上,父親買橘一段的細節(jié)描寫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服飾描寫和動作描寫。
通過上文的梳理,我們知道《背影》主題解讀有四大觀點:父親的舐犢之情、兒子的愧疚之情、女性意識和生命意識。我將《背影》分為三層次解讀:將父親的舐犢之情定為顯性層次;將兒子的愧疚之情,具體地說是兒子從厭煩抵觸到感動愧疚的情感變化定為意脈層次;最后從選材、結(jié)構、語言、細節(jié)等方面來分析文體層次。這些是否都能成為教學價值呢?《背影》的教學價值到底該如何確定?
(一)應選取社會普遍認可的、達成共識的觀點。語文教學價值應該取社會普遍認可的、達成共識的觀點。鄭桂華教授指出:“語文教材解讀有別于學術研究,前者應基于社會普遍認可的公共知識,著眼于向?qū)W生傳授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即常識、常情和常理;后者基于個體研究者的個人理解,著眼于提出新發(fā)現(xiàn)——即求新、求異,自然可大膽假設,只要成一家之言并持之有故即可。因此,從中學語文教學價值的出發(fā)點看,還是應該抓住《背影》最本質(zhì)的內(nèi)涵,引導學生感受父愛,理解作者對父親的感念之情。”[8]女性意識說和生命意識說只是一種學術觀點、一家之言,并非社會普遍認可的觀點,不能成為語文教學的價值。父親的舐犢之情和兒子的愧疚之情是每個讀者的共鳴,這才是《背影》的教學價值。需要指出的是,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寬泛的、淺層的父愛上,正如上文指出的,要從顯性層次的父愛上深入到意脈層次的兒子的情感變化,深入體會兒子的感念、愧疚、自責、懺悔的情感。
(二)要突出文體價值。語文教學價值要突出文體價值。鄭桂華教授直言:“鮮明的文體文有利于通過學習一篇文章,使學生明白一類文章的特點一種寫作技能的好處。散文,一般要選材典型、情景交融,立意有旨趣,表達手法鮮明?!盵9]上文已述的文體層次認為《背影》有四大文體教學價值:選材、結(jié)構、語言、細節(jié)。其中,背影的獨特視角、簡凈深情的語言、父親買橘的細節(jié)描寫是本文獨特的教學價值。教師可把《背影》當作寫作的例文,教學生如何寫人敘事、如何寫好細節(jié)、如何寫出情感變化等。
(三)要依托課標、教材和學情。語文教學價值要根據(jù)課標、單元導語、課后習題、學生學情等來確定?!侗秤啊肥遣烤幇姘四昙壣蟽缘谒膯卧囊黄n文,本單元學習不同類型的散文,學習目標有三:1.鑒賞語言;2.理解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3.了解不同類型散文的特點。課后習題也是圍繞語言和情感這兩個方面來設計?!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7-9年級的學段目標是:品味重要詞句在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領會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并說出自己的體驗,了解散文這個文學樣式。從學生的學情來看,初二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應該抓住《背影》的父子情春風化雨地對其進行親情教育。從學生的能力和心理來看,也不宜向?qū)W生解讀《背影》的女性意識和生命死亡意識。
語文教學價值應選取社會普遍認可的觀點,關注文體價值,依托課標、教材和學生學情等綜合確定。因此,《背影》的教學價值可從情感和語言兩個維度來確定:1.讓學生領會父子深情,即父親對兒子的舐犢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愧疚之情,以及兒子的情感變化,并說出自己的體驗。2.讓學生鑒賞評價本文飽含深情、簡凈素樸的語言,學習選材和細節(jié)描寫等。具體的教學設計可從閱讀和寫作這兩個維度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