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贊賢小學 肖 方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能過于著急,而是要循序漸進,唯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寫作的技巧,不斷提高自身的作文功底及能力,為后續(xù)語文綜合能力及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奠定扎實基礎(chǔ)。下面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寫作教學相關(guān)的問題進行討論。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之中,老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這樣才能確保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寫作教學活動中。但從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來看,較多小學生都養(yǎng)成了胡亂編寫或從資料中抄寫的寫作情況,此種寫作并無實質(zhì)性價值,很難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為此,老師要想方設(shè)法讓學生明白寫作是一種技能,這將對今后的人生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當學生有了此種意識之后,寫作的主體性會更加凸顯出來,也會對寫作的技巧、方法等進行獨立探索。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遞進式的過程,唯有如此,才能夠達成預(yù)期的理想效果。尤其是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而言,更需要學生意識到此點,實際寫作教學中,老師可以從看圖說話向?qū)懚套魑?、寫長作文逐漸過渡,相信經(jīng)過不斷的練習之后,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感知到成功寫作帶來的喜悅感。
這里所指的合理性原則,即老師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要求,開展專題訓練。專題訓練需從多個角度分,如以作文內(nèi)容分為寫景、寫人、敘事等;從作文題材分,分為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是圍繞記敘文的寫作進行;從出題形式分,分為看圖寫作、材料寫作、話題寫作等。老師需根據(jù)所教班級學生的年齡及實情,合理地安排專題寫作訓練,更好地提升其寫作能力。
實際寫作教學中,老師需從以往的做過多講解的形式中走出來,堅持點到為止的教學原則,給予學生充分的發(fā)散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立意、選取題材、語言表達方式、文章結(jié)構(gòu),讓學生進行更為靈活的構(gòu)思與寫作。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基礎(chǔ)的條件就是要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所以老師需要從寫作教學的初期就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首先,老師要向?qū)W生反復(fù)滲透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益處,然后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都為學生預(yù)留充分的閱讀時間,在假期中老師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學生在家庭中也選擇固定的時間進行閱讀,相信通過老師及家長的引導,學生必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還可以在班級中構(gòu)建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購買的書籍都放于圖書角之中,由班級中所有學生共同閱讀,這樣能節(jié)省購買圖書的費用,還可以構(gòu)建更為良好的閱讀氛圍。最后,老師還可以定期開展班級閱讀交流會,以此來保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實際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平時閱讀的書籍有全面性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要為學生布置相對應(yīng)的寫作題目。比如當學生閱讀完大量的親情類的作品之后,老師就可以為之布置“父親的背影、媽媽的手”等寫作題目,讓學生將之前積累或摘抄的素材進行靈活運用,促使寫出來的作文能夠更好地表情達意,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此外,老師需對學生們的寫作進行及時評閱,并將素材運用好的學生的作文讓全班學生傳閱,更好地積累經(jīng)驗。
就以目前較多小學生的寫作來看,其寫作存在缺乏真情實感的情況,這就表明學生寫作時根本沒有用心,較多作文都具有較強的虛構(gòu)色彩。為此,實際教學之中,老師要讓學生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將每天所作的事情、看到的事情等記錄下來,并寫下自己的感受,這些內(nèi)容真實性較強,后續(xù)學生寫作時只需要根據(jù)作文題目對日記素材進行搜索即可,就可以確保自己所寫出來的作文有更強的真情實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毋庸置疑,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巨大而又艱難的任務(wù),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做的便是對學生的寫作實情及自己的寫作教學實情進行積極與全面的反思,這樣才能夠確保老師寫作教學水平及學生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本文僅是筆者自己的寫作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