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依
這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他在受苦的時候,反而感到快樂;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閑自在;在被譴責的時候,實踐慈悲。這是一種思想者的樂觀,一種類似于對生活獲得了哲學超越的樂觀,即追求一種淡泊、通達、榮辱得失無系于心的“靜而達”的人生境界。
蘇軾曾說:“意所樂而為之,何暇計議窮達,云能窮人者固繆,云不能窮人者,亦未免有意于畏窮者也。”這種坦誠執(zhí)著和達觀,正是蘇軾所獨有的為人和創(chuàng)作態(tài)度?!霸娙松龠_而多窮”,但在窮厄困頓中能始終保持一種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胸懷,乃是蘇軾及其詩作最可令人感動的地方。蘇軾出入儒道、濡染佛禪,他有儒家的底子,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入世的精神,又愛莊子、陶詩和禪理,從而在種種挫折中,善于解脫,保持“無所往而不樂”的生活態(tài)度。
他這一生才氣橫溢、抱負齊天,卻“達少窮多”,而能一直活得瀟灑從容,活得智慧寧靜,他憑借、依靠的方式是什么?我們探尋樂天才子蘇東坡的奧秘,旨在尋找這一個蘇軾一生實踐的答案,發(fā)現(xiàn)并借鑒他的處世哲學、對人生憂患的解脫方式,即如何從過去及現(xiàn)在的痛苦中掙扎出來,追求自己的人生真諦。
蘇軾詩歌大多從宦海浮沉、貶謫遷徙的生涯或眼前景物、身邊小事悟出人生的偶然、世事的虛幻,追求自在一時的意趣,歸結(jié)到適意為樂、隨遇而安的處世哲學。在他大量感喟人生的作品中,這一思想貫穿始終,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其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蘇軾詩歌中感喟人生的作品主要內(nèi)涵實際上包含著一個終極問題,即面對宇宙無限、人生有盡的現(xiàn)實,如何對待永恒與一時的矛盾?如何減輕人因生命有限宇宙無窮的強烈反差而產(chǎn)生的悲觀絕望和心理失衡?如何能與大自然抗衡、能永生于世、能使我們的精神長存于天地之間呢?蘇軾以時空觀照的方法來消解這一矛盾,從時空觀照中洞悉人生缺憾的普遍性,從而達觀地對待人生得失與榮辱。
首先,蘇軾不苛求人生完美,將一己之悲歡置于宇宙、人類的廣闊空間去觀照,認識到人力的局限性,從而從容面對人生憂患,并從中得到解脫。(《泗州僧伽塔》)詩云: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
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
今我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
得行固愿留不惡,每到有求神亦倦。
“人生各有所樂兮”,大千世界上自達官貴人下自碌碌眾生,各有所求,概莫能外。但“用舍由時”,富貴在天、壽夭在命。人的追求能否實現(xiàn)并非全由主觀愿望與意志所能左右,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悲哀,即使是神通廣大的“造物”也難以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地一應滿足。所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不過是處于無奈中的人們一廂情愿罷了。蘇軾就是這樣以哲人的睿智與清醒,為我們揭示出缺憾總存于人生、“事之如大意者,亦自難遂”這一帶有普遍意義的真理。
其次,他將人生憂患置于悠悠人生長河中作高屋建瓴的觀照,從而使其人生哲思由于濃郁的歷史意識的滲入更顯凝重和深厚。
昭君本楚人,艷色照江水。
楚人不敢要,謂是漢妃子。
誰知去鄉(xiāng)國,萬里為胡鬼。
人言生女作門楣,昭君當時憂色衰。
古來人事盡如此,反復縱橫安可知?
(《昭君村》)
詩人在為美的毀滅扼腕嘆息時,“古來”一語筆鋒一轉(zhuǎn),將對昭君個人悲劇的詠嘆上升為對古今人事興衰的普遍概括,大大增強了作品透視人生的深度。這一認識并不是蘇軾觸物興感的偶爾閃現(xiàn),而是反映了他對人生憂患的一貫理解。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人生憂患不僅橫向上人人皆存,縱向上看亦古今皆然。
既然從橫向的人類空間和縱向的時間長河來看,人生原本都不完美,缺憾總是相應存在,那又何必對人生苛求完美呢?蘇軾以“去無所逐來無戀,得行固愿留不惡”的曠達態(tài)度來面對人生缺憾,對生死存亡之“命”安之若素、“須臾便堪矣,萬事風雨散”。正如人類的生命鏈是由一個個新陳代謝的生命之軀構(gòu)成的一樣,人的得失沉浮組成了人生起伏不定的漫長過程,既然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缺憾總相應存在,只有采取隨緣自適、伺機而行的方式直面人的現(xiàn)在和未來,方能不失時機地抓住新的希望、清醒地面對“人生可遇不可求”這一冷酷的現(xiàn)實。
因為蘇軾清楚地知道了生命是另一樣東西暫時的表現(xiàn),是短暫軀殼中所藏的永恒的靈魂。他由佛家絕滅生命的信仰、儒家生活的哲學和道家簡化生命的信念出發(fā),他心靈和感覺的坩堝融出一種新的合金:人生最大的范疇只有“百年三萬日”,但這已經(jīng)夠長了。在這個大生命中,他只是不朽生機暫時顯現(xiàn)的一粒小分子,他是哪一粒小分子并不重要,生命畢竟是永恒的、美好的,所以他活得很快慰,快快活活、無憂無懼,象旋風般活過一輩子。
正因為蘇軾能從闊大的人類時空去觀照人生憂患,使他能超世俗地對待人生得失榮辱、超功利地評價事物用途與價值,能從個人“具體的政治哀傷中”擺脫出來,進而發(fā)展為“對整個人生、世上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個根本問題的懷疑、厭棄和企求解脫與舍棄”。
意識到人生的不完美性而生解脫之念是必要的,但這只是低級、初步的,更深層的問題在于達到解脫的目的。蘇軾摒棄了外在解脫方式而上升為內(nèi)在超越,從而自覺地消解現(xiàn)實的煩惱和憂患。
首先是心靈作用的張揚。作為傳統(tǒng)文人,蘇軾在化解人生憂患的兩種常見方式——借酒消愁與歸隱山林均曾嘗試?!安蝗缪矍耙蛔?,是非憂樂兩相忘”、“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但這終究只是一種浮于外在的解脫,借酒消愁愁更愁,況酒醒之后,如之奈何?歸隱山林是“古來真遁何曾遁,笑殺逾垣與閑門”,都是一種變相的逃避。
有鑒于此,蘇軾大踏步邁入了內(nèi)在心理時空?!斑_人自達酒何功”是對酒的忘憂功能的舍棄。而蘇軾一生也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人生空漠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或行動上的“退隱”、“歸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其解脫也更徹底,個中奧秘正源于此。
于是,在蘇軾對人生憂患的化解中,我們強烈感受到的,是其心靈作用的擴張和精神世界的拓展。他尚未踏入仕途前,其褒貶古今之英氣、慨然有為之信念,都使他樹立了濟世安民、實現(xiàn)遠大政治抱負的宏偉目標。然而,“圣明寬大許全身,哀病摧頹自畏人”,士大夫間的內(nèi)耗紛爭、激進變法的無法阻擋給他的前途罩上了一團陰影,特別是“烏臺詩案”與“黃州之貶”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苦難遭遇中的人生況味。他只能“作詩雖未造藩閾,破悶豈不賢樗蒲”,以實現(xiàn)“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行”的自我慰藉與超脫。
借助于這種心靈作用的張揚,塵世之事便能“無所往而不樂”了。人仕途自有失落,但“用舍由時,行藏在我”;生活環(huán)境惡劣,但“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排”;實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與自我的超越,既解脫了現(xiàn)實憂患、人生煩惱,更能加倍地珍惜人生,充分享受生活之美。于是“門前萬事不掛眼”、“一川煙雨任平生”、“自愛鏗然曳杖聲”。這種“自娛”心態(tài)僅從社會功利角度看,有其封閉、保守乃至消極一面,亦是時代心理使然。宋代開始就處于內(nèi)憂外患交加、表面繁華內(nèi)里虛弱的病態(tài)之中,因而也鑄就了士大夫階層普遍封閉性內(nèi)傾心態(tài)。他們不可能像唐人那樣因優(yōu)裕而充滿希望、進取、自信、自由乃至狂放,而總流露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與嘆喟,魄力變得脆弱、平鈍、內(nèi)斂,更多只能是用自己的心靈去撫摸、體驗、咀嚼、思考外部事物,自我調(diào)節(jié)情感心態(tài)的平衡,尋求悲哀的解脫和美的享受。
但蘇軾并不僅限于此,在他身上,心靈的高揚更顯露出卓然獨立的自我,由此發(fā)展而來的主體意識不斷強化,則不僅僅囿于解脫功能,更在于對永恒的精神實際的追求。“寄浮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其舍棄軀殼,對飛升精神的追求歷然在目,極具坡仙氣質(zhì)?!冻跚锛淖佑伞吩娫疲?/p>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
更典型地昭示著詩人將自身融解于對外物差異的泯滅中,致使自我與外物分離,走向永恒之境的心路歷程,由于心靈的高揚、精神的超越而笑傲困境、悠然自得。
蘇軾這種以強烈的主體意識去關注現(xiàn)實人生、探索永恒的精神境界奧秘的處世態(tài)度,極大地樹立了主體的自尊。“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當個體意識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關鍵在于自我心靈的價值判斷時,他也就成為自己的主人。當然,這種主體意識的確立,并不意味著對個體的無限放縱,相反,它要求的是更高層次上實現(xiàn)對規(guī)律、自由的認識與把握,對生活意義、生命價值的理解、認同。因此,蘇軾才能既超然物外,又保持嚴肅的生活態(tài)度,使得這看似矛盾的現(xiàn)實在他身上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
蘇軾的一生得意時少、失意時多,反復地經(jīng)歷大起大落,始終處于黨爭的夾縫之中,難免成為政治風暴中的海燕,但他卻能超脫于政治、人生之上,保持樂觀曠達的胸襟和隨緣自適的信念,他的達觀和瀟灑,使之能面對一切風雨而不戚戚憂憂,能不卑不亢,具有豐沛的人格魅力。他的達則進、窮則隱,既有儒家的自強不息,又有道家的超然物外,真正實踐了宋儒的“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又使之具備了偉大的生活智慧。正如林語堂所說:“悲哀和不幸降臨,他總是微笑接受?!蔽覀兒笕怂y以企及的亦正是這一點。這是一個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研究蘇軾宏博通達的一生,使我們思索“人生”這一重大課題、關注生活、體驗生命時,也有了一方澄澈的明鏡。
[1]馬銀華.淺論蘇軾的人生哲學及其淵[J].高校教育管理,1998(1).
[2]林語堂.蘇東坡傳[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3]楊勝寬.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與人生體味[J].文史哲,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