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做一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xiàn)“以愛換愛”的目的。
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第二年,我遇到了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個子不高,眼睛小小的,很秀氣,在一群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孩子中,她顯得很特別,整天悶在座位上不動,周圍的世界與她無關(guān),上課時回答問題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到……從她的種種異樣中我感受到了她內(nèi)心的不自信。
只有先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幫助她。接觸到她媽媽之后,我明白了許多,她的媽媽精神方面不太正常,難怪孩子有自卑心理。為了幫助她面對現(xiàn)實,重拾信心,我與她的父親和奶奶取得了聯(lián)系,把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告訴他們,并請他們配合,每天無論多忙,也要抽時間跟孩子談談心。
在校學習時,我也經(jīng)常鼓勵她,有一次下課,其他孩子都出去玩了,她一個人坐在座位上讀課文,聲音不響,但看得出她讀得很認真。我輕輕地走過去,坐在她身邊,跟她一起讀,在我不斷的鼓勵下,她的聲音放開了,有了第一次的朗讀,我便開始讓她上課時讀給同學們聽,她沒讓我失望,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在組織社團活動時,我讓她積極參與,和別的孩子一起表演節(jié)目。漸漸地,她的話語多了,笑聲也多了。
在一次作業(yè)中,我問到學生,“生活中,你有需要感謝的人嗎?你想感謝他什么呢?”很多孩子說想感謝媽媽,“那把想對媽媽說的話寫下來吧!”批改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有個女孩什么也沒寫,偶然從接送她上學的奶奶口中得知,外表陽光的她,家庭情況特殊,母親是聾啞人。聽她奶奶這么一說,有些問題我才找到了答案,她從不主動談起自己的媽媽,學習中每次看到圖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畫面,她總顯得有點不屑。她的奶奶告訴我,孩子的母親內(nèi)心非常疼愛女兒,但苦于不會表達,可孩子有點不懂事,不領(lǐng)情于媽媽的關(guān)愛。
于是口語交際時,我請大家說說:放學回家后,你為爸爸、媽媽做了些什么?用這樣的具體事例來教育他們怎樣去愛自己的父母。每當這時,我都會注意觀察這個女孩子的表現(xiàn)。有一天,她送作業(yè)給我,我就抓住機會和她聊天:“爸爸工作辛苦嗎?”她點點頭。我接著說:“媽媽也一樣?!彼牬笱劬粗遥瑑?nèi)心若有所思。
母親節(jié)那天,學校開展了“濃情五月,感恩母親”的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向自己的母親寫一封感恩信。我看到這個孩子猶豫不決,但最終沒有寫信,接著,我就組織班級其他孩子朗讀自己寫給母親的信,感恩親情,這個孩子聽著其他同學的朗讀,流淚了。之后,孩子主動給母親寫下了一封信,收到女兒信的母親來學校接孩子時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故事雖然平凡,卻總能激蕩起我們內(nèi)心的波瀾,我想,這份關(guān)愛和感恩會像雨淋般浸透她的心肺,在她未來的人生里慢慢滋養(yǎng)。
一個班級里,有優(yōu)生,但也總有那種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的學生。關(guān)心優(yōu)生并不難,許多事情,教師一指點,優(yōu)生便立刻有起色。但成績差,行為習慣也不好的學生,盡管老師反復強調(diào),可能也沒有多大效果,但這種學生并非無藥可救。工作第五年,我遇到了這樣一個男孩,五官精致,濃眉大眼的他,身上有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
有一次,調(diào)皮搗蛋的他,上課時用筆戳前面同學的背,我讓他下課到我辦公室去,中途我與一個老師說了幾句話,就讓他先過去,等我走到辦公室門口時,伴著傍晚的夕陽,我分明看見他從我的抽屜里拿走了一塊漂亮的橡皮,悄悄地放進了自己的褲袋,然后若無其事地站在那兒。我走進去,看了看他,他神情自若,沒有剛剛偷拿過別人東西的不安,但我注意到,他的手在褲袋外面輕輕地摸了摸。我假裝什么也不知道,跟他談起了剛剛上課時的表現(xiàn),他隨意地說:“我就是想要玩一下。”“愛玩是你的天性,只是玩要分時候,但是我相信你以后會是個遵守課堂紀律的孩子?!蔽艺\懇地說。在我的幾番教育引導下,他知道錯了,并主動說會去跟前座的同學道歉。
我微笑著,看著他,等待著,他會不會把拿我的橡皮還給我?但他始終沒有。我順勢打開抽屜假裝翻找東西:“咦,我準備送你一塊兒漂亮的橡皮,可我不知道放哪兒了?”他低下頭,從褲袋里摸出了橡皮,沒有說話。“啊,原來你已經(jīng)知道老師要把這塊橡皮送給你啦!”聽到我這么說,他低著頭:“老師,我……謝謝你!”后來,再也沒有聽說過他偷拿別人的東西。
好教師是平易近人和寬容大度的,他是學生心目中能夠依靠的一座大山,會讓學生感到教師寬闊的胸膛是那么安全、溫暖、舒適。學生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我們教育工作者,只有達到師即生、生即師的境界,將心比心,以愛換愛,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