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市惠濟區(qū)實驗小學 張世超
雙語教育研究專家龔海平一再指出,課程協(xié)同是中國基礎(chǔ)教育雙語教學的正確路徑。那么,在開展雙語教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語學科如何與其他雙語教學學科進行課程協(xié)同,就很值得探索和研究。這里,結(jié)合筆者于2018年4月在深圳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雙語教學展評活動”上執(zhí)教的參賽課,對如何在小學雙語教學中踐行“課程協(xié)同”的教學路徑做了初步探討。筆者執(zhí)教的課題是滬教版“雙語教育實驗教材”(以下簡稱“雙語教材”)英語三年級第二學期Unit 4 Making a list的B部分教學內(nèi)容Conversation (1)。
滬教版“雙語教材”的最大特點和優(yōu)勢在于:多門學科教材的編寫在英語語言上體現(xiàn)了高度的課程協(xié)同,英語教材總是能夠為非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英語語言支撐和服務(wù)。那么,雙語教師如何才能把這套“雙語教材”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呢?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yīng)該把握整本教材、整個單元,而不能僅僅聚焦某一個課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自己所教班級的情況,再對同一年級各學科的雙語教材進行必要的整合。
在整合雙語教材時,可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橫向指的是同一年級的不同學科(如英語、雙語數(shù)學、雙語美術(shù)、雙語音樂、雙語體育、雙語科學)課程內(nèi)容之間如何進行銜接。比如在這次參賽課“雙語教材”英語三年級第二學期Unit 4 Making alist的B部分Conversation (1)中所出現(xiàn)的20 kilograms of rice,two bags of salt,two bottles of soy sauce,one bottle ofvinegar,two fancy soaps,one tube of toothpaste,three kilograms of cabbage,two kilograms of cauliflower,two kilograms of cucumber and some fruit等詞匯與“雙語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第二學期Unit 2 Kilometers and kilograms的內(nèi)容是相互協(xié)同的,如One bag of rice is 10kg50g.The other bag of rice is 9 kg 50g.The total weight of the two bags of rice is_______g.The difference in weight between the two bags of rice is_______g.其內(nèi)容都涉及生活中所需物品的個數(shù)和重量,如調(diào)料、蔬菜、水果等。不同學科間的課程協(xié)同,大大降低了雙語課堂上的語言難度。
縱向指的是不同年級(如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等)同一學科在學科知識之間的銜接。在“雙語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Unit 2 Kilograms and grams中,學生初步了解到千克和克是質(zhì)量單位,例如:The kilogram and gram are units of weight.The egg is about 50g.The watermelon weights 6kg.而在“雙語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第二學期Unit 2 Kilometers and kilograms中,學生又進一步學習了克、千克、噸之間的換算, 例如:1kg=1 000g;1t=1 000kg;9kg40g in grams is_____g.第一學期與第二學期雙語數(shù)學內(nèi)容之間不僅協(xié)同,而且層層遞進,為筆者執(zhí)教參賽課奠定了學科知識方面的基礎(chǔ)。
接受雙語教育的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較好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參賽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求學生為Helen’s birthday party制作出不同的清單,如派對清單、蔬菜清單、水果清單、人物清單、服飾清單、活動清單等。而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在“雙語教材”英語一年級第二學期Unit 8 How much is this coat?A部分中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服飾單詞,如a cap,a blouse,a dress,a scarf,a shirt,a vest,a sweater和 a mask等。在“雙語教材”英語二年級第一學期Unit 4 What’s this in English?中,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加入量詞的服飾單詞,如a pair of trousers,a pair of pants,a pair of jeans,a pair of shoes,a pair of socks和a pair of stockings等,并且他們還能夠運用句型“I like.../I don’t like...”去描述自己的喜好。 在Unit 8 What vegetables do you like?中,學生掌握了大量有關(guān)蔬菜的單詞, 如cabbages,Chinese cabbages,cauliflower,spinach,broccoli,string bean,bean sprout,leek,eggplant,cucumber,pumpkin和white gourd等。在 “雙語教材”英語二年級第二學期Unit 6 Which do you prefer?中學生又增加了有關(guān)服飾單詞的量詞表達的學習, 如a cup of coffee,a cup of tea,a glass of milk,a bottle of mineral water,a bottle of Pepsi,a can of Coca-Cola,an ice cream cone,a cup of cake,a cup of juice等。在接下來的Unit 7 Food and sports這一單元中,學生又學習了a sandwich,a hot dog,a hamburger和a shrimp等食品名詞。
這些英語詞匯之間存在的“協(xié)同”,為學生在本課最后制作Helen的清單,提供了豐富的語料。學生在小組活動討論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自己以往的知識、經(jīng)驗和個人喜好,制作出自己組內(nèi)所需要的清單。
對 “雙語教材”英語三年級第二學期Unit 4 Making a list B部分Conversation(1)的教學設(shè)計,筆者是這么處理的:
三年級英語給出的參賽課題是一篇很長的對話,共30個句子。首先,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要適切。在設(shè)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思路明確。這篇對話雖長,但剖析全文,就是主人公George和Susan在談?wù)揝usan’s list, 圍繞 “Why does Susan make a list first?”和Susan“At 10 o’clock a.m.,she is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At 11:30 a.m.,she is going to have her hair cut.At 2:00 p.m.,she is going to play badminton.At 6:00 p.m.,she is going to Helen’s birthday party.”這四個時間段的四項活動來展開的。
在明確這篇對話內(nèi)容后,筆者在制訂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時確定了以下幾個思路:
(1)不去糾結(jié)于對話中的生詞。實際上,教師并不需要在課堂上專門教授所有生詞和句子結(jié)構(gòu),因為孤立地教生詞,會破壞學生體驗獨立尋找文本意義的過程。所以,教師只需要教授關(guān)鍵詞,即那些會影響閱讀理解的詞匯,其他詞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根據(jù)文本語境主動建構(gòu)其意義。
(2)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小學雙語課堂應(yīng)該貫穿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的過程。因此在本課題的拓展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Helen的生日派對制作出豐富多樣的清單,并以對話的形式展示出來。
(3)注重情境的設(shè)置。該對話的主人公是George和Susan,因此筆者在教學設(shè)計時將George設(shè)計為學生非常熟知的動畫片《小豬佩奇》中佩奇的弟弟George Pig,這一可愛的卡通形象會大大提高學生對本對話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完成Susan’s list后,筆者以文中所涉及的Helen’s birthday party為線索,要求學生為Helen制作出不同的清單,并在小組內(nèi)“make a new conversation”,以達成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輸出能力的目的。這樣,這一情境就貫穿了整節(jié)課的導(dǎo)入、呈現(xiàn)新知、拓展訓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教學設(shè)計完成后,筆者進行了磨課。在磨課的過程中,筆者針對出現(xiàn)的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做了相應(yīng)的改進。
(1)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語言銜接。比如,導(dǎo)入環(huán)節(jié)是以Susan’s list展開的,在呈現(xiàn)文本之前,教師可通過對學生提問,展開師生話語交往活動。如I have a question for you.Before you go to the supermarket,would you make a shopping list first?讓學生預(yù)測文本內(nèi)容及其情節(jié)發(fā)展走向。
(2)注重雙語各學科間的協(xié)同。比如,在處理文本中的長句子 “I’ll buy 20 kilograms of rice,two bags of salt,two bottles of soy sauce,one bottle of vinegar,two fancy soaps,one tube of toothpaste,three kilograms ofcabbage,two kilograms of cauliflower,two kilograms of cucumber and some fruit.”時,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How many things does Susan buy?Let’s count together.”,讓學生通過運用雙語數(shù)學學習中形成的counting the objects的能力,充分理解與感受a lot of stuff的意義。
由于這節(jié)參賽課遵循了“課程協(xié)同”的雙語教學規(guī)律,比較全面地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與非英語學科在語言知識與內(nèi)容上的協(xié)同,抓住了學生雙語學習中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并做了相應(yīng)的整合處理,在深圳市寶安區(qū)鳳凰學校學生的積極配合下,這節(jié)課取得了預(yù)期效果。
從領(lǐng)到參賽課題,到備課、磨課、上課,筆者深深地體會到雙語教學的精髓就是“課程協(xié)同”。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只有各學科雙語教師“基于課程協(xié)同的雙語教學”意識不斷增強,才能在不同的雙語學科課程的備課和教學實踐中自覺地加以運用,并最終達到雙語教學研究專家龔海平所提出的“外語學科課程必須能夠為非外語學科課程的實施提供語言運用的支持,非外語學科課程的實施必須為外語課程所學習的語言提供運用的空間和載體”的雙語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