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射陽外國語學校 沈元元
不動筆墨不讀書。批注式閱讀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動筆墨,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總結出的感想以及自己不同的意見等通過一些特定的文字、符號批注出來,不斷思考。這是一種主動探究性閱讀。教師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借用批注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寫一些筆記,不斷思考、探究、理解、感悟,從而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與感悟能力。
通常我們會發(fā)現小學生大都活潑可愛,他們經常會對一些新事物表現出好奇,充滿探究欲望,但是由于他們的思維還不成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高,讓他們自己去完成某一任務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教師要耐心地教導學生,加強課堂指引。針對課堂的指引,筆者總結了兩條策略。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做示范,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批注式閱讀,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其次,教師把批注式閱讀的一些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早》 時,教師一定要積極備課,在備課的時候通過批注式閱讀,寫上自己的思考、想法等;在學生分享時,把他們的精彩發(fā)言也批注在旁邊;在教學的時候給學生們展示自己的批注。教師通過這種方法來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積極想要學習時,教師一定要把具體方法傳授給學生們,告訴他們可以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批注:第一種方式是符號批注:在這篇課文中學生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符號來標出自己不認識的文字,劃出關鍵句、優(yōu)美句,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等等。第二種方式則是文字批注:學生用文字批注出自己的想法,總結文章的內容,評價文章的一些段落句子等。第三種方式是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聯(lián)想,通過語言文章或畫面表達自己對《早》的感悟。
實踐是教學中關鍵的一部分。批注式閱讀作為一種閱讀方法重要的是自己可以運用而非通過教師的講解單純理解。實踐出真知,因此,教師要加強實踐教學,在反復的練習中讓學生熟練。學習文章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結合自己之前所講的批注式閱讀方法以及展示的資料去預習,在課本上寫上批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再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分享自己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感想,把學生的發(fā)言記錄下來。具體分析文章的時候教師要結合課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和疑惑來講解。最后師生一起來總結文章內容和學生的閱讀情況。
例如,在學習《沙漠中的綠洲》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布置相應的一些任務,讓學生課下預習,并且在課文中做出自己的批注。上課前,學生們也許會提出:沙漠為什么是不毛之地,綠洲是什么樣的,沙漠中怎么會有綠洲等等一些疑慮。教師就要把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講解的時候,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們去思考,去探究,最終解決學生的疑惑。在剩余的時間里,教師要組織同學們來對這篇文章進行總結,把自己當初預習時心里的想法與學完后自己體會、感悟進行對比,通過實際操作來更深入地理解并且完成批注式閱讀。
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課外拓展,讓學生們在課外拓展中能夠靈活地運用批注式閱讀這種方法。教學的目的不是完成課堂內容,而是通過講解內容,不斷拓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甚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靈活地運用這種方法。
例如,《臥薪嘗膽》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每天都睡在柴草上,睡覺前總是用舌頭舔一下苦膽,讓自己嘗到苦澀的滋味,以此來提醒過往的艱難困苦,警示自己要發(fā)誓要報仇復國的故事。教師在課堂上采取了批注式閱讀教學法后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課外拓展,利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結合多種方式去閱讀一些與勵志人物有關的文章,進一步理解容忍、堅持、不怕困難和刻苦勵志這些詞的具體含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課外文章要與課堂上的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一致,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更好地應用批注式閱讀這種閱讀方法,在課外文章中寫上自己的批注。
總之,批注式閱讀教學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通過讓學生在課堂指引中理解,在反復練習中熟悉,在課外拓展中掌握,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實現有效閱讀。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想要實現最理想的教學,還需要長期地去探尋。因此,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