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姬
俗話說,“紅花還須綠葉扶”,對比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相互比較,以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zhì);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在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對比方式有動與靜的對比、虛與實的對比、今昔盛衰的對比、悲與樂的對比,方式各異,但都增加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將“樊籠”與“自然”兩個對立的世界進行了對比。陶淵明歸到園田居,這里有十余畝田產(chǎn),有草屋八九間,生活簡樸,榆樹柳樹綠蔭籠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競艷于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曖曖村落相隔遙遠,依依炊煙緩慢飄升,深巷狗吠,樹顛雞鳴,隱隱滲透了《老子》“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觀念。詩人在深切體會種田人的辛苦后,用他飽經(jīng)風霜的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個人間仙境,他用畢生的心血,經(jīng)營了一個“桃花源”。世外桃源就像一面鏡子,以它理想的光輝,輝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公以及封建剝削壓迫的罪惡本質(zhì)。誤落塵網(wǎng),久在樊籠,追悔愈深不得已的心酸愈加強烈,懷念愈久受桎梏的痛苦愈加刻骨。人生常不得已而“謀生”:家族的榮耀感深入血液,甚至高于個體生存;精讀儒家經(jīng)典,立下宏圖大志,一心要安邦治國;即便只是為了面黃肌瘦的妻兒,也應該擔起家庭的責任。責任與個性,是一對矛盾,謀生與生活是更大更深的矛盾。十三年為官,十三年目睹官場之怪現(xiàn)狀,官場的黑暗和腐敗對于一個有良知的人已經(jīng)是“樊籠”了。在此,數(shù)千年文人心靈深處的進與退、仕與隱、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形成鮮明的對比,拷問著無數(shù)靈魂,彰顯著靈魂的高低與善惡。
對比手法恰如其分的運用,在陶淵明的詩作中俯拾皆是。又如,《飲酒·青松》篇,眾草枝繁葉茂,遮沒青松豐姿,可隆冬到來時,茂盛而蔥郁的眾草遭到滅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東園孤松卻傲然挺立,表現(xiàn)出不畏嚴寒、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緊接著又將人們對孤松的感覺“眾乃奇”,與現(xiàn)實的“人不覺”形成對比,更加突出了孤松傲然獨立、卓爾不群的品格。
此外,陶淵明的詩作對后代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夢境的虛幻美好與現(xiàn)實的黑暗之對比,蘇東坡的《定風波》中竹杖芒鞋的輕松與騎馬為官的壓抑之對比,辛棄疾的《鷓鴣天》中城中憂愁風雨的桃李與鄉(xiāng)間迎春開放的薺菜之對比,等等。這些詩人詩作繼承的,不僅僅是對比手法的運用,還有陶淵明用他質(zhì)樸而自然的詩句涵養(yǎng)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