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鑫
摘 要: 美國華納公司出品的傳記劇情片《薩利機長》是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作品,影片采用了全新的電影敘事手法,即有著多線交織的敘事線索、多層級的敘事層次、延伸性套層敘事結構和多元的敘事主題等,整部影片體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敘事張力和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 《薩利機長》 敘事線索 敘事層次 敘事結構 敘事主題
電影敘事學以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為背景,對影片的敘事系統(tǒng)進行內(nèi)在性和抽象性的分析。電影敘事學,概而言之,即研究電影本文是怎樣講述故事的,它調(diào)用了哪些元素與功能,設計了什么樣的布局結構,采用了哪些策略與手法,企圖和可能達到何種敘事目的[1]。在電影敘事學中,“怎樣講故事”比“講了什么故事”更重要,了解和把握影片創(chuàng)作者是怎樣講述故事的,能幫助觀眾更加深入、更富創(chuàng)造力地理解電影本文,從而更加自由地領略影片的藝術魅力。
《薩利機長》是由美國華納公司2016年出品的傳記劇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zhí)導。影片根據(jù)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fā)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影片弱化了空中災難的過程,將重點放在飛機迫降成功后對機長迫降這一行為的縝密調(diào)查上,以辯證的方式塑造了薩利機長這一英雄形象。
本文從電影敘事學角度解讀影片《薩利機長》。
一、多線交織的敘事線索
電影在敘事時,有一條或多條線索將敘事的各個元素串聯(lián)起來,使之形成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在影片《薩利機長》中,創(chuàng)作者巧妙運用了四條敘事線索:兩條顯性線索和兩條隱性線索。兩條顯性的敘事線索中,一條線索是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對薩利機長的迫降行為進行調(diào)查,影片從始至終都在尋求一個答案:飛機迫降哈德遜河中是不是正確的選擇?影片開始,薩利機長和杰夫副機長就處于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diào)查中,安全委員會圍繞“飛機迫降哈德遜河是否冒著全機155人的生命危險”這一問題,對薩利、杰夫進行了咄咄逼人的盤問,細致到飛行員的睡眠、是否喝酒、最近的家庭狀況等,立刻營造出充滿質(zhì)疑的緊張氛圍。在安全委員會的調(diào)查中,薩利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出現(xiàn)了噩夢、幻覺等癥狀。在調(diào)查過程中,另一條線索逐漸明晰,這就是薩利機長執(zhí)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起飛到遭鳥群撞擊,再到迫降河面,最后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獲救的事件全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薩利機長在電話里對妻子的講述和在酒吧里看到新聞報道時引發(fā)的回憶呈現(xiàn)出來的。
在影片中,實際上還有兩條隱性的敘事線索。一條是從薩利與妻子的通話中體現(xiàn)出的情感線。影片中薩利與妻子并沒有面對面的交流,只有四次電話通話。第一次通話時,薩利沉浸在非常沮喪的情緒中,妻子也因為媒體帶來的困擾而頗有怨詞,兩人之間的情感間隙是可見的。第二次通話,薩利向妻子傾訴自己執(zhí)飛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河面的經(jīng)過。第三次出現(xiàn)的通話,是薩利在迫降河面被營救上碼頭后第一時間給妻子打電話報平安。第四次通話是在聽證會前,妻子打電話給薩利,向薩利告白自己差點失去愛人的惶恐,這時,妻子完全理解了愛人。另一條隱性線索是薩利機長的成長線索,薩利在接受電視臺訪問時說道“我飛了42年,一輩子都在飛”,這時穿插進了薩利少年時跟隨老師學習駕駛飛機的場景,老師告訴他“無論遇到什么場景,都要努力操控飛機”;薩利夜間跑步時看到軍用飛機,回憶起自己在空軍服役時,飛機遇上故障迫降的危險經(jīng)歷;薩利在飛機發(fā)動機失動時,沉靜應對,成功迫降水面;薩利在調(diào)查中不斷反思與研究,最終使委員會承認了迫降事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這一條線索讓觀眾了解了薩利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機長的,薩利能夠成功完成史無前例的水上迫降也就不足為怪。
這幾條線索選取其中任意一條單獨呈現(xiàn),故事都會顯得單薄乏力,但是影片運用蒙太奇的手法進行時空的轉(zhuǎn)換,讓多條線索相互交織,復雜又充滿張力,整個敘事顯得豐滿生動,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二、多層級的敘事層次
熱奈特在《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中給敘事層次下的定義是:“敘事講述的任何事件都處于一個故事層,下面緊接著產(chǎn)生該敘事的敘述行為所處的故事層。”[2]衍生到電影中,電影本文敘述的每一個事件都處于一個敘事層級,一部電影是一個多層級的敘事序列,這個敘事序列呈現(xiàn)出從外向內(nèi)、從宏觀到微觀的變動趨勢。敘述層設置的單一或重疊直接關系到影片敘述結構的復雜或單純,體現(xiàn)著一部影片的結構風格、故事指向和信息范圍。一個具有多層次敘述視角的本文,其敘事重心會更多地旋轉(zhuǎn)在對敘述內(nèi)涵和深度的多角度、多側面的刻寫上[3]。
《薩利機長》主要包含了三個敘事層次,第一個敘事層次是整部電影外層講述的故事,有一個故事外的敘述人即攝影機,主要講述了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對迫降事件的調(diào)查,委員會對薩利及其同事杰夫進行詢問,造成薩利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媒體的狂熱追捧也給薩利造成極大困擾。第二個敘事層次以薩利機長為敘述人,以一系列回憶性鏡頭插入外層敘事,這是從薩利的視角呈現(xiàn)出的飛機迫降事件。第三個敘事層次以飛機駕駛艙錄音為敘述人,再現(xiàn)了迫降時的真相。
《薩利機長》沒有單一地追求外部事件的因果關系,講究情節(jié)結構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是用多個敘事層次,從不同的視角對事件進行了“講述”。攝影機講述給觀眾的是委員會對薩利機長咄咄逼人的審問和對迫降事件細致入微甚至教條化的調(diào)查。影片用接近總時長二分之一的時間聚焦于薩利敘述的敘事層,告知觀眾薩利是一個從小就熱愛飛行,并在空軍接受了嚴格的飛行訓練,有著高超的飛行本領和豐富經(jīng)驗的機長。最后通過飛機駕駛艙錄音的講述,薩利的迫降行為更加得以肯定,薩利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端_利機長》在敘事時,多個敘事層面不斷切換,不僅顯示了敘述層次上的對比張力,而且更容易激起觀眾對調(diào)查結果的好奇,使觀眾多角度地了解所發(fā)生的事件,增強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延伸性套層敘事結構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部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是對影片中的時空、視聽等元素的配置整合,使之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結構。李顯杰在《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中將電影敘事結構分為因果式線性結構、回環(huán)式套層結構、綴合式團塊結構、交織式對比結構和夢幻式復調(diào)結構。楊鵬鑫在《論非線性敘事電影的九種敘事模式》中,將非線性敘事電影歸納為網(wǎng)狀敘事、樹狀敘事、套狀敘事、晶體敘事、多時空并置式敘事、不可靠敘事、重組式敘事、鏈接式敘事這九種敘事模式。《薩利機長》屬于套狀結構,但不屬于回環(huán)式。套狀結構(或者叫“套層結構敘事”)的故事形態(tài)如同俄羅斯套娃一樣,在一層里包含著次生層,打開一個大的模型,里面還有一個小的模型,小的模型里甚至還有更小的模型,如此層層相套[4]?;丨h(huán)式套層結構以敘述上的多層敘述線索為敘事動力,以時間方向上的“回環(huán)往復”為主導的結構模式?!端_利機長》的敘事用了“事件中套著事件”的結構模式,但沒有時間方向上的“回環(huán)往復”,而是有一條向前發(fā)展的敘事線索,就是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對飛機迫降事件的調(diào)查,在這條線索中插入了薩利機長的敘述和回憶,再現(xiàn)了飛機迫降的驚險過程。因此,影片《薩利機長》在敘事結構上屬于延伸性套層敘事結構。
《薩利機長》從表面上看,是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要調(diào)查飛機迫降的真相?!端_利機長》開場時,攝影機引領觀眾進入委員會對薩利、杰夫的調(diào)查中,在調(diào)查的過程中,薩利作為當事人,從他的視角講述了事件的發(fā)生,在影片結尾時,駕駛艙錄音又以另一個講述人的身份再現(xiàn)了事件真相。《薩利機長》敘事結構使事件本身的進程退于次要地位,而對事件的“講述”成為本文結構的重心。在套層結構敘述中,對故事本身的矛盾沖突過程的呈現(xiàn)已不是結構的中心,而是把敘述的重心放在不同層次、不同視點的“講述”所形成的對應、對比、多義性和懸疑性等敘述張力上[5]。
《薩利機長》根據(jù)不同層次、不同視點的敘述,呈現(xiàn)了人物形象的多面對比,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與傳統(tǒng)傳記片中的英雄形象不同,拯救了155人的薩利機長并不是一個高大完美的形象,薩利因委員會的調(diào)查及媒體的大肆宣傳而備受壓力,噩夢連連,眉頭總是緊鎖,眼神中透出焦慮,薩利是一個無助又無奈的“英雄”。但是,在薩利作為敘述人講述飛機迫降事件時,他是一名臨危不懼、恪盡職守的機長,面臨飛機出現(xiàn)意外時以自己四十二年的飛行經(jīng)驗和本領做出正確的判斷,拯救了155條生命。影片還插入了薩利少年時的飛行學習和青年時在空軍服役的飛行經(jīng)歷,更讓觀眾了解了薩利過硬的飛行技術和堅強精神的來源。通過套層敘事結構,影片塑造的薩利機長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信念又有情緒、有弱點的生動立體的人。
四、多元的敘事主題
影片的敘事主題即影片思想內(nèi)涵?!端_利機長》具有多元化的敘事主題,有對薩利機長及其同事在災難面前恪盡職守的贊揚,有對安全委員會成熟公正的追責態(tài)度的肯定,還有對人文關懷的宣揚。
《薩利機長》作為一部傳記片,對主人公薩利的褒揚無疑是影片的主題之一。影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2009年1月15日,薩利駕駛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飛機在爬升過程中遭鳥群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決定于哈德遜河河面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生還。這是一次奇跡的迫降,切斯利·薩倫伯格機長無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但是,影片在突出英雄形象時,并沒有如傳統(tǒng)傳記片一樣塑造一個模式化的英雄給予直接的宣揚贊美,而是從對英雄的問責出發(fā),不惜展現(xiàn)英雄脆弱無助的一面,給觀眾一個有情感有弱點的真實的英雄。
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給觀眾的印象是嚴苛的、不近人情的,委員會認為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是墜機事故而不是單純的水上降落,委員會從飛行系統(tǒng)、飛行結構、維護檢查、飛機性能、空中交通管制、野生動物因素、應急響應等各個方面對迫降事件進行教條式調(diào)查。如同薩利和杰夫認為的那樣,委員會將所有外在因素納入了調(diào)查范圍,而始終沒有考慮人的因素。飛機上搭載的155人,事發(fā)時駕駛員需要的反應時間,薩利擁有的判斷力與執(zhí)行力,這些人的因素都沒有被委員會考量。表面上看,委員會處于薩利機長的對立面,是影片中的“反面形象”,但是在委員會不近人情的嚴苛調(diào)查的背后,卻是其成熟公正的追責態(tài)度的表達。影片的結尾處,面對考慮人為因素后模擬飛行的失敗及尋回的左側發(fā)動機的報告,委員會推翻了之前的調(diào)查結論,給予了迫降事件應有的肯定,認為迫降事件及薩利機長是“了不起”的,從中可見委員會是公正嚴謹?shù)摹?/p>
影片中體現(xiàn)的人文關懷也是引起人們深思的一個重要方面。人文關懷是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理想人性的追求。薩利機長在極危難的時刻,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堅毅的精神拯救了155條生命,這是他對生命的尊重,他深知自己肩負著155個人生存的希望。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對飛機事件的質(zhì)疑,對薩利的追責,也是本著對155條生命負責的原則,是對生命的尊重。在陷入危難時,乘客們遵從空姐的指令,沒有過于慌亂,有秩序地撤離等待救援,在這個過程中,母女、父子、夫妻間的告白尤為感人,甚至是陌生人,也能于危難中給予溫暖的幫助。飛機迫降哈德遜河河面后,更是得到多方救援,才能完成155人全部生還的“哈德遜奇跡”。正如薩利在聽證會上所說,“功勞是所有人的”,機組成員、乘客、救生員、警察等迫降事件的相關人員,都在事件中表現(xiàn)出了人性中善良、勇敢、舍己為人、恪盡職守的品質(zhì),這些人性的光輝給人力量、令人振奮?!端_利機長》多元的敘事主題使得影片內(nèi)涵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刻,更容易激發(fā)觀眾深入的內(nèi)心感受。
五、結語
《薩利機長》雖取材于一次飛機迫降事件,卻不落俗套,沒有拍成一部傳統(tǒng)災難片,這得益于影片新穎的敘事手法。影片采用多線交織的敘事線索、多層級的敘事層次、延伸性套層敘事結構和多元的敘事主題等,使得整部影片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敘事張力和藝術感染力,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參考文獻:
[1][3][5]李顯杰.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2][法]熱奈特.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楊鵬鑫.論非線性敘事電影的九種敘事模式[C].南大戲劇論叢,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