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財
【摘 要】 現(xiàn)實的個人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的第一前提,集體的個人利益是一切出發(fā)點和歸宿,反對整體主義和個人主義。
【關鍵詞】 馬克思;個人利益;集體利益
[Abstract] With Marxist real individual as the histrory premise, it is proposd in this article that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is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colletive individual interest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im of everything, with opposition against holism and individulism.
[Keywords] Marx;Individual interests;Collective interests
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討論是一個熱門話題,通過對傳統(tǒng)集體主義的批判,主要表現(xiàn)為對個人利益不尊重,忽視個人的主體性,提出新集體主義要對個人利益充分尊重,尊重人的價值、尊嚴。其實是如何正確對待個人的問題, 是這場討論的核心。本文試著指出馬克思以現(xiàn)實的個人為歷史的第一前提,在集體中實現(xiàn)全面自由發(fā)展是最終目的。因而,集體的個人利益是馬克思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1 現(xiàn)實的個人是歷史的第一前提
馬克思認為現(xiàn)實人個人是歷史的第一前提,這一提法,就說明了沒有個人就沒有集體,現(xiàn)實個人是歷史前提,而現(xiàn)實的個人就說明在社會中的個人。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1]?!边@里所說的個人是現(xiàn)實中的個人,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1]”馬克思指出,“個人是社會存在物,他在現(xiàn)實中既作為社會存在的直觀和現(xiàn)實享受而存在[2]”。既然現(xiàn)實的個人是歷史的第一前提,首先要有個人存在。其次,現(xiàn)實的個人首先要獲得基本生存需要的滿足?!敖夥攀且环N歷史活動而不是思想活動。當人們自己的吃喝住穿等方面在質和量上都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人的解放就根本是一句空話[3]?!痹俅?,,這種滿足不同動物,是通過人的生產進行的,不是直接獲取自然物,因而歷史的第一活動就要生產,并以物質生產作為人存在的條件,因而人是是生產中的人,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來滿足自己。最后,現(xiàn)實的人是在生產中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并從相互依賴中得到滿足,因而人總是離不開集體。
2 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是歷史的目的
馬克思認為個人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歷史不能把人當作工具,個人是社會存在的享受者,歷史的歸宿點是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因此個人是歷史目的。首先,人追求自己利益,馬克思明確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4]。”其次,人是目的,“‘歷史并不是把人當做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5]?!痹俅?,歷史唯物主義最高價值目標是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是個人能力和個性的提升和發(fā)展。共產主義社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1]。事實上, 在任何社會里,人們對自己利益的追求是不可否認和忽視的一種客觀存在,正是人們對自己利益的不斷追求成為人們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內在動力??梢?,個人是歷史的目的,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馬克思講的是現(xiàn)實的個人,現(xiàn)實的個人是是有別于抽象的人,是處在社會關系中的人,必須從社會中才能實現(xiàn)自己生存的滿足。
3 集體和個人是共生關系
在前面已講現(xiàn)實的個人是歷史的第一前提,現(xiàn)實的個人是進行著創(chuàng)造性生產活動的人,在創(chuàng)造性生產中結成社會關系。個人是集體中的個人,集體中的個人創(chuàng)造了集體;同時要看到集體是個人的集體,是個人創(chuàng)造的集體,并沒有誰先后,二者是共生關系 。
4 反對整體主義和個人主義
既然二者是共生關系,說明集體個人是互為目的和手段,因而要反對把集體當目的,個人為手段,或者個人是目的,集體為手段。既反對整體主義和個人主義,整體主義就是把個人不當作目的,而只是當作手段,從而忽視個性和人的尊嚴及價值。整體主義錯誤原因有兩點:首先,集體和個人不是整體和部分關系,也不是集體是目的與個人是手段關系,把個人僅當手段就違背了人道主義;其次,它常推導出極端集體主義,即要求犧牲個人利益。一方面整體主義認為機體的整體的生存發(fā)展才是目的, 而構成機體的各個部分, 如手、腳等等, 都是保障機體整體僅公是生存發(fā)展的手段。但是,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與機體及其各個部分的關系,根本不同。恰恰相反, 集體或社會是人的聯(lián)合體, 其目的完全是為了實現(xiàn)每個人享受和發(fā)展,一句話, 人與集體或社會不過是互為目的手段,因此,整體主義是一種反人道主義。另一方面,整體主義常犯走極端的錯誤 。 因為它在任何條件下都要求個性壓抑、權利放棄乃至犧牲自我利益, 以便更大地增進、保全整體利益。這是錯誤的。因為要符合利益沖突時的道德終極標準是“ 最大利益凈余額” , 個人的利益不完全是違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增長有利于集體利益增長。堅持集體個人互為目的手段的價值取向特別要同“整體主義”相區(qū)別。 反對“群體本位”,把集體利益當作至上原則,忽視個人合法利益,甚至主張犧牲個人合法利益以實現(xiàn)國家和集體利益的最大化
個人主義是—種強調個人自由、個人尊嚴、個人價值、個人利益,強調自我支配的政治、倫理學說和社會哲學的觀點。實質上,是一種從個人地位至上出發(fā),以個人為中心來看待各世界、看待社會和處理人際關系的世界觀。這種理論實質:個人本身就是目的,社會(集體)只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每個個人在道義上是平等的。 它沒有認識到個人是現(xiàn)實的個人,必須通過集體才能得到自由,脫離了集體個人沒辦法生存;集體和個人是共生關系,不能只把集體當作手段。特別是要反對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是一種只從自己或者小團體出發(fā)的個人主義。其本質特點表現(xiàn):把個人的私利、目的放在第一位,不管他人的合法利益、社會的公共利益,是為了實現(xiàn)一己私利,可以不管法律、道德,不擇手段,喪盡人的天良和社會最起碼的道德準則。其信條是“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這種個人主義是社會不和諧,危害社會,危害公共利益的根源。
堅持現(xiàn)實的個人是歷史第一前提,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歷史的目的,就是要把集體的個人當作現(xiàn)實的人,當作歷史目的,不應該把這個人當作是抽象的人,而是在“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 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6]”。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2.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123.
[3] 楊金洲,鄭瑩.馬克思關于“現(xiàn)實的個人”的思想及其當代 價值——《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研究之二[J].中南民族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85..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5:146.
[5] 耿步健.從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論述談集體利益高于個人 利益[J].求索,2005(9):108.
[6] 馬克思.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經典語錄[EB/OL].(2015-11- 18)[ 2018-9-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18/ 18/7499155_514118303.shtml.
[7] 王海明.集體主義之我見上[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 會科學版),200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