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
位于晉蒙交界、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山西省右玉縣,向來是大風口,解放初期林木覆蓋率不到0.3%,可謂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曾有到此飽受其苦的外國專家斷言“這里不適宜人類居住”,建議舉縣搬遷。
這是60多年前擺在中共右玉縣委第一任書記張榮懷面前的一張考卷。
在一個長滿小老楊的偏僻山溝,張榮懷找到了答案———當?shù)剞r(nóng)民說,“有了樹的保護,糧食收成比別處高幾成”。
“人要想在右玉生存,樹就要在右玉扎根!”在結(jié)束近4個月徒步考察后,張榮懷在縣委會議上提出:“要想風沙住,就得多栽樹;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樹!”
1953年,第二任縣委書記王矩坤面對的是一場罕見春荒,國家給右玉縣下?lián)芰?0萬公斤玉米。王矩坤和班子成員商量后決定:村民每種一畝樹,發(fā)給8.5公斤玉米作為勞動報酬,讓“救災(zāi)糧”變成“植樹糧”。
對于植樹,很多人想到的是春秋兩季栽植,但在右玉縣這個干旱寒冷之地,卻能“三季植樹”。這正是第十一任縣委書記常祿在1977年的“發(fā)明”。
第十四任縣委書記師發(fā)主動向省委立下“綠化軍令狀”:如果不能率先在山西實現(xiàn)綠化達標,愿就地免職。他這樣動員干部:“我先自降一級,大家如果完不成任務(wù),也要降職?!?/p>
自張榮懷起,右玉縣二十任縣委書記忘我投入,一張藍圖干到底,展開綠色接力,率領(lǐng)干部群眾堅持不懈植樹造林,一干就是60多年,林木覆蓋率如今已達54%,近2000平方公里荒蕪的塞上高原奇跡般變成了綠色海洋。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在滾滾歷史長河中,有什么可以歷經(jīng)歲月流轉(zhuǎn)而更加熠熠生輝呢?山西省右玉縣的故事給出了答案。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著一棒干下去,即使在成效斐然的階段依然堅持不懈。抓任何工作,都要有這種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
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具有擔當進取的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強烈的進取心是領(lǐng)導(dǎo)干部干好工作、干成事業(yè)的前提。只要每一名領(lǐng)導(dǎo)干部都明確自己的職責與擔當,不懼挑戰(zhàn)與困難,弘揚無私無畏、敢打敢拼的進取精神,以高遠、開放、包容的情懷和堅定、擔當、務(wù)實的品質(zhì)推進工作,只爭朝夕,拒絕安逸,那么為官一任就必有一番讓人民滿意的作為。
在今天這個生長夢想、大有可為的激情時代,需要更多忠誠干凈、思想解放、思路開闊、敢打敢拼、敢于擔當?shù)莫{子型干部。讓我們始終保持獅子般的進取心,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勇于排雷,善除荊棘,為黨的事業(yè)和民族的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