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生態(tài)習性研究

2018-12-06 10:49梅愛君劉佳魯慶斌高欣徐衛(wèi)南
四川動物 2018年6期
關鍵詞:棲息地越冬種群

梅愛君, 劉佳, 魯慶斌, 高欣, 徐衛(wèi)南

(1.浙江農(nóng)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杭州311300; 2. 杭州市臨安區(qū)林業(yè)局,杭州311300)

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是一種中型游禽,隸屬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鳥類》列為瀕危(EN)物種(汪松等,1998;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7)。由于棲息地喪失、非法狩獵和人為干擾等因素,中華秋沙鴨已成為一個種群較小且數(shù)量正在下降的物種(Heetal.,2002;Liuetal.,2008;Solovievaetal.,2012)。

全球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估計少于5 000只(Solovyevaetal.,2012);在中國越冬的估計為1 200~1 500只(何芬奇等,2006)。最主要的繁殖地在俄羅斯東南部,少數(shù)在我國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趙正階等,1994;汪松等,1998;Collaretal.,2001)。中華秋沙鴨越冬習性很特殊——分散而小群活動(邵明勤等,2012),越冬地研究一直相對滯后,僅在江西省鄱陽湖流域(邵明勤等,2012)、重慶市江津地區(qū)(洪兆春等,2013)及廣東省惠東地區(qū)(朱慈佑等,2014)等有研究報道。2015年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天目溪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種群,之后開展了連續(xù)3年的監(jiān)測研究,以期揭示其生態(tài)習性特征。

1 研究區(qū)概況

天目溪全長174 km,是富春江的一條支流,發(fā)源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西部。在臨安區(qū)境內(nèi)長56.8 km,有7條主要支流匯入,流域面積788.3 km2,天然落差達1 010 m,平均流量為11.48 m3·s-1。該區(qū)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變化明顯,年平均降水量1 638.2 mm。流域以人工植被為主,主要有茶Camelliasinensis、桑Morusalb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馬尾松Pinusmassoniana等組成的經(jīng)濟林或純林和混交林。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越冬活動的河段位于天目溪中段,全長約36 km。

2 研究方法

2.1 調(diào)查方法

中華秋沙鴨在浙江省是典型的冬候鳥,2015—2018年,根據(jù)其歷年來的活動特點,選擇11月至翌年3月為調(diào)查時間,每月調(diào)查2~4次,每次調(diào)查1~2 d。每日調(diào)查時間為09∶00—12∶00和13∶00—16∶00。

在2015年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區(qū)域的基礎上,確定5個監(jiān)測樣點,采用樣點法調(diào)查(圖1)。使用20~45倍單筒和8~10倍雙筒望遠鏡、手持GPS定位儀(Garmin eTrex H)及數(shù)碼相機(Cannon EOS 7DⅡ,EF 100~400 mm f/4.5~5.6 LIS)等進行觀測。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種群后進行樣方調(diào)查,記錄樣方的經(jīng)緯度、海拔、水深、河寬、水流速度、植被類型及距公路的距離等,并在1∶50 000地圖上標示,同時拍攝照片。水深采用鉛錘法測量,在中華秋沙鴨活動的河段,從上至下以45°劃船,測3個點,取平均值。河寬采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法測量,選3個位置的實際河寬,取平均值。水流速度采用流速儀測量。距公路的距離直接用卷尺測得(較近)或通過經(jīng)緯度測距軟件計算(較遠)。

圖1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調(diào)查區(qū)域Fig. 1 The survey area of Mergus squamatus in Tianmu River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種群的活動類型有單獨型和集群型,為了分類的完整性,把單獨型也看作群,稱為孤雄群或孤雌群。集群型又分為雌性群(全部由雌鳥組成的群體)、雄性群(全部由雄鳥組成的群體)和混和群(群體中既有雌鳥,又有雄鳥)。

2.2 數(shù)據(jù)處理

調(diào)查結果排除重復記錄,并保留最大值。所有數(shù)據(jù)均在Excel進行整理分析,在SPSS 19.0上進行統(tǒng)計分析。因樣本量較小,年度間性比差異比較采用樣本百分率uc檢驗,0.01

3 研究結果

3.1 集群大小和性比

調(diào)查累計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25群,共106只次,平均每群4.24只±0.98只(圖2)。最大一群10只,有2頻次,占總頻次的8%;最小一群1只,有2頻次,占8%;出現(xiàn)頻次最多的是3只/群,有8頻次,占32%。因此,主要集成3~6只/群,有17頻次,占68%。所有群體可以分為3個類群,即孤雌群2群(只發(fā)現(xiàn)單獨雌性個體,未見單獨雄性個體)、雌性群7群、混和群(包括1雄多雌、1~2雄1雌和2雄多雌等)16群。

圖2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集群特征Fig. 2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Mergus squamatus in Tianmu River

雄鳥22只次,雌鳥84只次,性比為1∶3.82。按年度計算,2015—2016年,雄鳥7只次,雌鳥32只次,性比為1∶4.57;2016—2017年,雄鳥5只次,雌鳥19只次,性比為1∶3.80;2017—2018年,雄鳥10只次,雌鳥33只次,性比為1∶3.30。天目溪中華秋沙鴨種群3個年度的性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有一定穩(wěn)定性。

表1 年度間中華秋沙鴨性比差異(uc檢驗)Table 1 Comparison of sex ratio differences of Mergus squamatus between years (uc test)

注: p1、p2、p3分別為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雄鳥所占比例

Notes: p1, p2and p3are the proportion of males from 2015 to 2016, from 2016 to 2017, and from 2017 to 2018, respectively

3.2 棲息地特征

中華秋沙鴨棲息的河道開闊,河寬30~60 m,附近有沙洲;水體較淺,水深40~60 cm;水流平緩,流速0.3~0.5 m·s-1。棲息地周圍存在一定的人類活動,表現(xiàn)為距居民點較遠,凡是河邊有房屋的地段(離河岸小于100 m)均無其活動蹤跡;距公路的距離可遠可近,最近可達30 m以內(nèi),但這種生境需要茂密的喬灌木或竹林隔離(表2)。

表2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棲息地特征Table 2 Habitat feature of Mergus squamatus in Tianmu River

4 討論

2015—2016年,在天目溪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后,相繼在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發(fā)現(xiàn)有中華秋沙鴨越冬棲息,因此,可以認為天目溪分布有穩(wěn)定的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分析其棲息地特征,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對人為活動十分敏感。

方弟安等(2009)研究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在越冬地的配偶制度表現(xiàn)為一夫多妻或二夫一妻,通常是強壯的雄鴨占有1只以上的雌鴨,而青年雄鴨和成年雄鴨有時會共同擁有1只配偶。本研究與其較一致,性比表現(xiàn)為1∶3~4。但有的研究認為,性比接近1∶1(邵明勤等,2012)或1∶1~2(劉宇等,2008)。由此可見,中華秋沙鴨的性比在各地不同且不固定。這說明中華秋沙鴨的集群方式具有多樣性,如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有孤雌群、雌性群和混和群等。

集群有利于動物發(fā)現(xiàn)和逃避天敵,提高個體適合度(Hamilton,1971;Pulliam,1973;Treisman,1975;Bertram,1980;孫儒泳,2001;Beauchamp & Ruxton,2003)。但集群過多又增加個體之間的競爭,降低個體的適合度(孫儒泳, 2001)。因此,動物在某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有一個最適的集群大小,這與天敵、食物的可獲得性、棲息地結構和種群大小等有關(孫儒泳,2001;Liuetal.,2008)。食物的可獲得性、棲息地結構和種群大小相互關聯(lián),因此,最適集群的大小最根本地取決于食物資源的豐富度和分布特征。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以集成小群為主,主要為每群3~6只,與趙正階等(1994)報道的每群3~5只一致,也與鄱陽湖每群2~8只(邵明勤等,2012)、綦江每群2~4只(洪兆春等,2013)等地的研究較為一致。說明中華秋沙鴨的越冬特征表現(xiàn)為分散成小群活動,這與其長期適應山區(qū)溪流越冬生活相適應。綜上所述,中華秋沙鴨呈小群活動的原因主要為食物因素。從以往報道和本研究結果看,中華秋沙鴨傾向于在水質(zhì)清澈、水流緩慢、河道中有沙洲等(林劍聲,何芬奇,2003;汪志如等,2010;朱慈佑等,2014)的山區(qū)溪流中越冬。而山溪魚類種類和數(shù)量相對較少,且分布分散(胡茂林等,2014),這決定了主要取食魚類(易國棟等,2010;邵明勤等,2010)的中華秋沙鴨必須分散成小群活動。

中華秋沙鴨作為一種分布區(qū)域狹窄、種群數(shù)量稀少的全球瀕危物種,開展其越冬種群的有效保護和管理,有利于該物種的種群恢復。因此,在中華秋沙鴨越冬地實施砂場整治和禁止捕魚等相關措施,應成為天目溪中華秋沙鴨保護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建立中華秋沙鴨監(jiān)測網(wǎng)絡,對當?shù)厣鐓^(qū)開展保護宣傳,提高當?shù)鼐用竦谋Wo意識,也應成為保護該物種越冬種群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歡
棲息地越冬種群
山西省發(fā)現(xiàn)刺五加種群分布
羅氏沼蝦越冬養(yǎng)殖試驗
北極新海冰制造項目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溫
魚類越冬綜合癥的發(fā)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基于雙種群CSO算法重構的含DG配網(wǎng)故障恢復
2齡草魚越冬掉膘影響因素的研究
BEAN SCENES
中華蜂種群急劇萎縮的生態(tài)人類學探討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尋找夢想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