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力捷
【摘 要】“鄭聲”一詞,自其產生之日起,就是中國音樂史上一個眾說紛紜的焦點問題。這個名詞,最先出自于孔子的口中,因此我們想要熟知這個概念就要追根溯源,立足于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了解孔子為何要發(fā)出論鄭聲的言論。
【關鍵詞】孔子;俗樂;禮崩樂壞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068-01
一、禮崩樂壞之形勢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也是一名偉大的音樂家。他出生的魯國,魯國是春秋時期較好保存了西周音樂并且是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的一個諸侯國,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因此,孔子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周代禮樂教育且對其一生都有重要影響,成年后,他對于西周初期創(chuàng)建的禮樂制度更是抱著無上的崇敬心態(tài),曾說過“周之德,其可謂志德也已矣”。然而,滿懷著對“禮”向往的孔子,卻一直生活在嚴格的等級制度里,他處于政治動蕩的春秋時期,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王權制度隨著各諸侯國的強盛而日益崩潰,諸侯們自行禮樂征伐,既不再朝貢天子,也不祭祀王室宗廟,統治者對諸侯的掌握能力以及諸侯的實力不斷地成反比發(fā)展,自此昔日的天子就沒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了。
周禮的制度被這樣踐踏,與禮相伴的樂就更不用說了,首先最明顯的就是以樂舞來作為區(qū)分標準的等級制度的僭越,《論語·八佾》中記載:“子曰:‘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知,孔子對于季桓子在自己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的行為,作出了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一種僭越。另還有《春秋左傳》的記載:魯文公四年(前623年),衛(wèi)國卿大夫甯武子訪魯,文公“與之宴”時就用了周王享諸侯所用的樂歌《湛露》及《彤弓》。這些材料能反映出,僭越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
其次,由于王室衰微,有專門技術知識的樂工陸續(xù)分散到各諸侯國,出現了“文化下移”的現象,即“王國文化”向“諸侯文化”的轉換。如《論語·微子》記載:“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海,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边@里的文字記載的是魯哀公執(zhí)政的時候,眾多著名的魯國樂師走向各地的情景。在西周時,雅樂作為儀式音樂對樂人的數目及活動都是有規(guī)定的,但是雅樂活動的主體藝人在此時都四處奔散,禮樂的混亂和動蕩就在所難免了。從另一個側面也能反映出來,這一時期的音樂文化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傳播和擴散的情況,造成了各諸侯國的音樂文化都逐漸繁榮的局面。例如,有考古材料反映出當時的許多小國,均有春秋時期的樂器出土,而且多為編鐘、編磬。另外,還有一個象征就是用樂場合的混亂,《史記·孔子世家》中寫到:魯定公十年,齊魯兩候相會夾谷,齊奏“四方之樂”,孔子見后不滿,說:“吾兩君為好會,狄之樂何為于此?”于是齊改奏“宮中之樂”。這是將宮廷之樂與民間音樂混用的情況。由以上幾點看來,雅樂的生存情況并不樂觀,它涉及的各個方面都反映出了崩壞的內容。
二、俗樂的興起
春秋時期諸侯的權力越來越大,因此俗樂在他們中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他們對于周初制定的雅樂除了僭越之外,也不忘發(fā)展本地的音樂,并且對各地活潑的民間俗樂逐漸喜愛,甚至超過了雅樂。例如《孟子·梁惠王》中描述到梁惠王與孟子的一段對話:“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p>
俗樂在宮廷的興起分別有如下國家有記載:楚國,與周相隔較遠的國家最先形成地方性的音樂傳統,有記載楚地本來就好“巫風”,楚靈王熊虔非常愛楚音:楚靈王信巫祝之道,躬執(zhí)羽紱,起舞壇前。吳人攻其國,而靈王鼓舞自若,顧應之曰:“寡人方祭上帝,樂明神,當蒙福佑焉,不敢赴救?!倍鴧潜熘?,俘獲其太子及后姬,甚可傷。理所當然,這些楚樂逐漸地隨著楚國勢力的擴張向中原地區(qū)滲透,最終融入了中原音樂里。宋國則為殷商后代,所以受殷商民間音樂影響深厚,另還有趙國、吳國等地的音樂,阮籍的《樂論》里有描述道:“趙有扶琴之客”、“吳有雙劍之節(jié)”。更有嚴重的事情是,由于諸侯國君主對俗樂喜愛程度的增加,也出現了由于音樂而誤國的一些例子。如《論語》中記載“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鬃有??!?/p>
除了君主外,脫離上層貴族和宮廷的勞動人民在西周的禮樂制度下更是沒有權利享受雅樂的,正因如此,他們創(chuàng)造的音樂就更加自由而不受任何限制,通俗易懂。當時有許多著名的歌唱家在為俗樂在民間的傳播起了很大的貢獻,如韓娥,《列子·湯問》中:“昔韓娥…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雖然這些音樂家在當時社會地位低下得不到宮廷重視,但是在民間的反響卻很大。
三、總結
由以上可知,西周末,春秋初,高層諸侯觀念的轉變以及各地興起的民間俗樂加速了時代背景的變化,并且范圍越來越廣。這樣的局面對于深受禮樂制度影響的孔子來說,是難以接受并且想極力改變的,是在逐漸摧毀他心之向往的國邦,是“孰不可忍也”。因此,鄭聲作為繁多的民間俗樂中的突出代表,不免首當其沖,引起了孔子深深的憤慨。
參考文獻:
[1]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79.
[2]李純一.先秦音樂史(修訂版)[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7.
[3]孟文濤.一個被研究者忽視了的跡象—也辯:鄭聲淫[J].黃鐘,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