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權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巧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掌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防止知識的混淆,提高分析能力和辨別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發(fā)現、探索問題和掌握學習規(guī)律,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扎實,從而有效地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比較法;小學數學教學;巧用策略
比較是把多種事物或現象進行對比,以便確定客觀事物或客觀現象相同、相似或相異的一種思維過程和邏輯方法。小學數學知識千變萬化,非常復雜,但是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內在聯系,因此相似、相同、相近、相關的知識特別多,常常給小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惑。比較是解決困惑的有效方法之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币虼耍谛W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比較法,對學生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律、解題方法等基礎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工人抽絲剝繭一樣把繭剝開來,把絲抽出來,將學生漸漸引入求知的意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掌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將所學的知識逐步強化和鞏固,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發(fā)現、探索問題和掌握學習規(guī)律,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知識形成完整的結構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比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從六個方面來談談比較法的巧用。
一、從舊知過渡到新知時,巧用比較,鞏固舊知,融通新知
在教學中,把所要學的內容和已學過的知識有機地組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思考,從舊知過渡到新知,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就運用了下列二組比較題:
從圖中可直觀地看出:比較題的解法是,而新授題的解法是。在分析為什么要乘以時,要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對應的思想,從而加深理解:單位“1”的量×所求量的對應分率=對應量。通過這樣畫段圖比較,有助于提高學生解答稍復雜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善于思考的數學精神。
五、在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知識解答應用題時,巧用比較,轉化思維,優(yōu)化解題方法
在解答應用題中,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知識解答,由于想法不同,解答方法也各異,然后通過思路與列式比較,得出簡便解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轉化能力。正如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所說:“當我聽別人講解某些數學問題時,常覺得很難理解,甚至不可能理解。這時便想,是否可以將問題化簡些呢?往往,在終于弄清楚之后,實際上,它只是一個更簡單的問題?!?/p>
例如:小東家有一堆銅和一堆鐵,其中銅的重量是30千克,銅和鐵的重量比是3∶2。鐵有多少千克?
學習完了分數應用題、按比分配應用題和解比例應用題后,上面這道題就有四種解法,可以用三種不同的知識解答。第一種解法:因為知道了銅和鐵的重量比是3∶2,又知銅的重量,可以直接用比例知識解答,求出鐵的重量。第二種解法:先求出銅和鐵的總重量,再用按比分配的知識求出鐵的重量。第三種解法:根據銅和鐵的重量比是3∶2,可以轉化成鐵的重量是銅的,以銅的重量作為單位“1”的量,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用乘法求出鐵的重量。第四種解法與第三種解法恰好相反,是轉化成了銅的重量是鐵的,以鐵作為單位“1”的量,求單位“1”的量,(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用除法求出鐵的重量。第三種解法和第四種解法都是根據分數的意義求出鐵的重量。通過比較,把比的應用題轉化成分數應用題來解答,就比較簡便。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得到轉化和提高,也優(yōu)化了解題方法。
六、在解答百分數應用題時,巧用比較,辨別正誤
為了達到辨別正誤、糾正錯誤的目的,必須引導學生對正確與錯誤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這樣不但能加強判斷,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一件衣服,原售價120元,因某種原因,先漲價10%后,再降價10%。這件衣服現售價多少錢?
很多學生認為現在的售價仍然是120元,認為漲價10%后,再降價10%可以互相抵消,故這件衣服的價格不變。這樣認為是錯誤的。
正確的解法:先漲價10%的售價為:120×(1+10%)=132(元),再降價10%的售價為:132×(1-10%)=118.8(元),所以這件衣服的現售價為118.8元。
出現錯誤解法的原因是學生對百分率“10%”缺乏正確理解,這個百分率是隨著標準量的不同而變化的。因為這件衣服出現了兩次調價,所以這兩個10%所代表的錢數就不相同,因而互相抵消是不對的。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體會,從而提高了辨別能力,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常言道:“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苯處熞Y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適時、恰當地運用比較法,會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得扎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蘇國英.比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01):35.
[2]暨宗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比較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2):57.
[3]朱歡.淺談比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