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志偉
上世紀三十年代,作為東北革命文藝的先驅,金劍嘯通過各種文藝形式,同日偽漢奸進行了機智有力的斗爭。開始他出于對文學的愛好,寫詩和散文為刊物投稿,后來進入報社擔任編輯工作,占領抗日救國宣傳陣地。他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做編輯工作,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編輯工作者,直至獻出寶貴生命。
金劍嘯,滿族,出生于工人家庭,父親是刻字工人,在他三歲時,隨父親由沈陽遷居到哈爾濱。長大后考入哈爾濱醫(yī)科專門學校, 1927年8月,當時年僅17 歲的他棄醫(yī)從文,到《晨光報》社任文藝副刊《江邊》編輯,從此便走上了編輯生涯。中間他曾到上海學習深造,接受了左翼革命新思想,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到哈爾濱后,進入一家俄國公證人事務所,做過一段短期文牘員。
1932 年 5 月,為適應黨的工作與謀求生活,他辭去俄國公證人事務所職務,創(chuàng)辦了“天馬廣告社”,同時接受黨組織指示,與羅烽秘密創(chuàng)辦宣傳抗日救國的油印小報《民眾報》。
1933年5月,我黨在哈爾濱創(chuàng)辦省委機關報《滿洲紅旗》(后改名為《東北紅旗》《東北人民革命報》),主編是姜椿芳,組織上再次委派他擔任美術編輯工作。1933 年 8 月 金劍嘯與羅烽、姜椿芳商定,由蕭軍組稿,通過長春《大同報》(偽滿洲政府機關報)編輯陳華的關系,在該報創(chuàng)辦“夜哨”文藝周刊,金劍嘯擔任美術編輯。公開的“夜哨”雖然不能直接宣傳反滿抗日思想,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進步傾向,讀者早已心領神會。同年 12 月 24 日,“夜哨”被迫???/p>
1934年1月,為了配合黨的武裝抗日工作,金劍嘯又與羅烽商定,通過《國際協(xié)報》副刊白朗,在該報創(chuàng)辦《文藝》周刊,《文藝》周刊積極宣傳進步思想,團結了大量進步文藝工作者。年底《文藝》周刊???。之后,金劍嘯考取《東北三省商報》,做了短時間記者。1934 年冬,他通過朋友關系,受聘到《大北新報畫刊》擔任編輯工作。在畫刊社,金劍嘯通過一系列改革,報紙很快受到青年學生和廣大讀者的歡迎。但畫刊社是日本浪人山本創(chuàng)辦的《大北新報》附屬刊物,由于怕金劍嘯宣傳進步思想給畫刊社惹來麻煩,所以報社斷然將他辭退。金劍嘯陷入失業(yè)的窘境。
1935年3月,金劍嘯被哈爾濱《五日畫報》聘為編輯長,在報上開辟“人體美”專號,選登世界名作,撰寫論人體美論文。1935 年 4 月,金劍嘯通過羅烽和白朗的推薦,從哈爾濱轉到齊齊哈爾,擔任《黑龍江民報》文藝副刊《蕪田》主編,《蕪田》重視培養(yǎng)青年作者,刊登當地進步青年作者的詩文,金劍嘯受到當地作者和讀者歡迎。但由于發(fā)表了革命作品,組織上出于對他的保護,讓他返回哈爾濱。
1936 年 4 月,金劍嘯和姜椿芳等人在口琴社幾位朋友的資助下,用二百塊錢合資入股的方式接兌《大北新報畫刊》,主編一職由金劍嘯擔任。金劍嘯上任后通過一系列改革使瀕臨倒閉的畫刊重新暢銷起來。但由于報道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病重的消息,和留日學生上演高爾基的話劇《夜店》照片,金劍嘯于6月13日被日本駐哈總領事館高等系逮捕,押解到齊齊哈爾后,在8月15日齊市北門外英勇就義,獻出了年僅二十六歲的寶貴生命。
抗戰(zhàn)初期的金劍嘯可稱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藝青年,他寫過詩,創(chuàng)作過劇本和小說,尤其他的繪畫經過在上海的學習,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這些文藝素養(yǎng),為他先后擔任的編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職業(yè)基礎。同時,他的一系列文藝活動又都貫穿融合在他的編輯工作中,并起到了強烈的戰(zhàn)斗效果。
1931年,金劍嘯帶著左翼革命的新思想和在上海新華藝術大學、上海藝術大學學到的繪畫本領,從上海返回哈爾濱。1932年春,他受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楊靖宇指示,與羅烽共同創(chuàng)辦秘密發(fā)行的反滿抗日油印報紙《民眾報》,羅烽負責文字編輯工作,金劍嘯負責報紙的刊頭設計和每期插圖任務。通過創(chuàng)辦《民眾報》,金劍嘯和羅烽團結了一大批進步文藝青年。
1933年5月,為了有力地配合東北人民革命軍的武裝斗爭,中共滿州省委宣傳部創(chuàng)刊了省委機關報《滿州紅旗》,主編是姜椿芳。當時需要找一個可靠的黨內畫家來承擔美術編輯工作。金劍嘯接受組織任務,負責報紙的刊頭、插圖、漫畫和繪制工作,由于斗爭形勢十分嚴峻,工作的同志都是單線聯(lián)系,雙方見面都不通姓名,只用代號約定時間在街上碰頭。姜椿芳提出畫的內容和數量,金劍嘯拿回去畫好后,再按約定的時間,把畫交給姜椿芳。
金劍嘯還曾先后負責《大同報》子報 “夜哨”文藝周刊、《國際協(xié)報》子報“文藝”周刊的報頭設計和繪制工作。1935年,他在齊齊哈爾《黑龍江民報》工作期間,創(chuàng)辦了文藝副刊《蕪田》,報頭也是由他設計。刊頭是一幅木刻畫,畫著一個雄偉健壯、樸實勇敢的農民,右肩上扛著一把鐵鎬,倔強地奔向遠山去開荒種地,意思是這塊宣傳陣地原先十分的荒蕪,現(xiàn)在要很好的開墾,使它能長出茁壯的莊稼,結出豐碩的革命成果。
1936年4月,金劍嘯和姜椿芳接兌《大北新報畫刊》后,為慶賀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獲得的勝利,策劃了“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紀念特刊,畫刊的首頁是一幅彩色的圖案,由高大的工廠煙囪、起重機、拔地而起的高樓及機器齒輪等組成,整個封面鮮艷奪目,象征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同年5月10日的畫刊上,金劍嘯登載了他創(chuàng)作的一幅嘲笑蔣介石“圍剿”紅軍遭到慘敗的漫畫。畫上有出山的猛虎,還有怕死無能的獵人,分別象征工農紅軍和國民黨蔣介石,漫畫下邊配有文字說明:“共產軍進入山西省后,國民黨軍頗為震駭,盡力圍剿,但勇虎比獵人聰明,‘剿者’反被剿矣!”直到被捕,他還在編輯部對門的家中為畫刊創(chuàng)作《差不多先生傳》。
金劍嘯的繪畫才能大大地豐富了他的編輯工作,并成為編輯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與敵人戰(zhàn)斗的有力武器。
除了繪畫,金劍嘯的文學活動也為他編輯才能的施展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金劍嘯的文學活動與他的編輯活動有著不解之緣。1927年,在他17歲的時候,就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發(fā)表在《晨光報》副刊“江邊”上,并與副刊編輯陳凝秋建立了深厚友誼,后來因陳凝秋辭職離開哈爾濱,陳凝秋力薦金劍嘯接替他的副刊職務。
金劍嘯的文學創(chuàng)作形式,可謂多種多樣,戲劇、小說、詩歌、散文,無不涉獵,這些文學作品在起到宣傳和戰(zhàn)斗作用的同時,很多篇章也達到了一定藝術高度。
(1)戲劇創(chuàng)作與編輯工作融合。金劍嘯在上海期間曾參加過左翼劇作家左明組織的摩登劇社,回到哈爾濱后,他一方面介紹國外劇作家的劇作,另一方面自己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并導演排練了他自己和其他劇作家的作品。他最初創(chuàng)作的劇本《藝術家與洋車夫》《窮教員》等,反映的是小人物的悲慘遭遇。為了寫后一個劇本,他還特地擠時間,接觸眾多貧苦知識分子、市民和工人,對底層百姓進行深入了解。后來,《窮教員》和《藝術家與洋車夫》先后刊登在1933年9月和11月的《大同報》“夜哨”副刊上。
(2)詩歌創(chuàng)作與編輯工作融合。1932年夏末,哈爾濱發(fā)生罕見的洪水,洪水給這里的百姓帶來空前災難,面對流離失所、四處逃難的人群,金劍嘯拿起筆,記下了眼前發(fā)生的一幕《洪流》:“嘈雜,那恐慌的威嚇/人與馬,車與車/——再堆一層沙囊啊/在各個商店的門口窗下/雜亂的行李呀,滾呀/那個水浸到半身的女人/跌倒了/——哎呀,扶一把呀,天爺/我的小寶寶沒了!”這首詩發(fā)表在1934年6月他編輯的《國際協(xié)報》“文藝”副刊上。
金劍嘯最有影響力的詩歌是,1935年根據一位親歷抗聯(lián)前線戰(zhàn)斗經歷的戰(zhàn)士講述,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詩《興安嶺的風雪》,詩歌敘述的是三十二位抗戰(zhàn)勇士與一小股日軍相遇,經過一場血與肉的交鋒,剩下十八位戰(zhàn)士,這十八位戰(zhàn)士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了戰(zhàn)友們的尸體,并莊嚴地宣誓,去迎接勝利的黎明。詩歌的最后一部分寫道:“十八個人舉行信誓/如同在心上開了窗/淋漓的言語/攜著興奮的面龐/九十只粗大的手指/絞成高熱的小丘/血液如電流般的/相互交流/山環(huán)抱著河/河低吮著山角/天風在四周舞著/叢林熱烈地歡呼?!比姼裾{激昂,氣勢雄偉,充滿了無產階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雄渾的大無畏氣魄,其中部分章節(jié)發(fā)表在《黑龍江省民報》“蕪田”副刊上。
金劍嘯的詩歌創(chuàng)作飽含激情,他又帶著這股激情從事編輯工作;同時他發(fā)表在報紙上的詩歌和戲劇一樣,強化了版面的視覺表達。
(3)小說創(chuàng)作與編輯工作融合。金劍嘯最初的一篇小說《星期日》,經過幾次修改最終刊登在1933年8月的《大同報》“夜哨”副刊上,講述的是日偽警察毆打下層百姓等不文明行為。1934年5月發(fā)表在《國際協(xié)報》“文藝”副刊上的短篇小說《云姑的母親》影響更大。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云姑和她母親兩個人的悲慘遭遇。云姑的母親是位治病救人的醫(yī)生,她溫柔善良,可是面對失去兒子和丈夫的沉痛打擊,她瘋了。而云姑,一個十六七歲的天真純潔的姑娘開始醒悟到,母親悲劇的真正原因,正是那個亂世造成的??墒窃乒卯吘惯€不能看到未來的光明,在過度傷心絕望中,云姑吃下藥片自殺,受到驚嚇的瘋母親在救活女兒后,自己卻又自殺了。于是女兒又救母親。小說暗示了這個殺人的世界,已經到了世界的末日。
金劍嘯的小說創(chuàng)作是他了解生活、深入生活的結果,這一經歷加深了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洞察能力,促使他的編輯思想和編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4)散文創(chuàng)作與編輯工作融合。1934年8月,金劍嘯創(chuàng)辦的天馬廣告社被迫關閉后,他一度失業(yè)。同年12月,他到《大北新報畫刊》擔任編輯,《畫刊》是《大北新報》的一個子報,由日本浪人山本創(chuàng)辦的中文刊物,內容方面不受警特機關的審查。金劍嘯十分重視這塊陣地,利用它作掩護進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動,為此他曾寫下一篇題目為《企望》的散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過去就是過去,誰有能力拖回來呢?我們企望于將來。我們企望將來比現(xiàn)在更好的辦下去:多播下與人類有用的種子,結出可充人饑的果實,開了花,著了顏色。我們應當:在社會上播了種,在人心上打開窗,春天過去了,夏天過去了,在秋天我們收了果,在窗子上我們迎進來陽光。”從中可以看出金劍嘯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革命樂觀主義態(tài)度。
1935年1月,他又在《大北新報畫刊》發(fā)表《結束吧,“文藝”周刊》。文中寫道:“‘文藝’周刊早就應該結束的,雖然這話殘忍的使人痛哭。但是眼淚不值錢,人在患難的時候,親愛的孩子是可以殺的!”作者接著寫道:“去他媽的吧,一個‘夜哨’一個‘文藝’算了什么。難道說,我們就再不會冒出個什么‘藝文’嗎?”最后他鼓勵抗日愛國的文藝工作者:“傷心是無聊,要的是力量?!闭恼氯缤滔驍橙说呢笆?,具有強烈的戰(zhàn)斗性。
金劍嘯的散文帶有鮮明的政治思想傾向,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編輯思想和理論,他于1935年發(fā)表在《大北新報畫刊》的《致詞》更加明確地闡述了他的編輯見解。
金劍嘯的編輯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報紙的副刊活動中,但即使是對報紙副刊的編輯,同樣體現(xiàn)了金劍嘯所具有的高度的革命自覺性和戰(zhàn)斗性,甚至在今天,他的編輯思想對新聞工作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即使是負責編輯副刊工作,同樣需要具有敏感的政治洞察力,掌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讓報紙體現(xiàn)正能量,起到揭露現(xiàn)實、教育民眾和鼓舞民眾的作用。1934年12月17日,金劍嘯在《大北新報畫刊》中發(fā)表《致詞》一文,闡明了他的辦刊思想,他認為“‘畫刊’不僅是藝術的,而更是社會的。雖然在辯論上說,藝術也是離不開社會。但是一個畫刊,僅注意到畫和藝術,終竟是盡了一部分的使命,何況在現(xiàn)在?!痹诖耍麖娬{了報刊的社會功用。
在擔任文藝周刊《夜哨》期間,金劍嘯利用偽滿洲國政府機關報《大同報》作掩護,間接地發(fā)表抗日文章,宣傳革命思想。他的劇本《窮教員》和《藝術家與洋車夫》,小說《星期日》,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不合理社會的批判。
在金劍嘯主編《黑龍江民報》副刊《蕪田》和《大北新報畫刊》時,他都多次刊登介紹魯迅、郭沫若、茅盾和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等國內外進步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受到當時廣大愛國青年的熱烈歡迎。
最初金劍嘯在《晨光報》副刊當編輯時,為報道學生們反五路斗爭,他親自與學生上街游行,當學生的愛國行動遭到武裝警察的棍棒鎮(zhèn)壓后,他親自到醫(yī)院看望了解被打傷的學生,并以記者的名義,在報上開辟專欄報道這次“慘案”的始末。他發(fā)表在“夜哨”的獨幕劇《窮教員》,也是他擠時間深入接觸眾多貧苦知識分子、市民和工人的結果。特別是他在擔任《黑龍江民報》副刊“蕪田”主編時,更是經常地奔走學校、工廠和三百間房貧民窟,了解貧苦工人、市民的生活,搜集素材,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征求讀者意見,提升編輯水平,滿足讀者閱讀需求。
金劍嘯的這種深入基層態(tài)度,與我們今天倡導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要求是不謀而合的,也正是他的這種深入基層、了解百姓疾苦的行為和態(tài)度,讓他的編輯思想充滿正義的光輝,讓他所辦的報紙擁有大量的讀者。
《新民報》晚刊主筆趙超構曾說,“新聞是報紙的靈魂,副刊是報紙的面孔,報紙耐看不耐看主要是副刊?!苯饎[在擔任副刊編輯時始終重視編輯水平和讀者的閱讀效果。圖文結合的編輯手段,是他一貫堅持的編輯原則。我們總強調如今是“讀圖時代”、“一圖勝千言”,實際上在金劍嘯所處的年代里,他已經開始踐行這一辦刊原則:“我們多注意新聞照片藝術名作的照片、值得人一識的仕女照片、以及世界上的名政治家、外交家、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等各個學術部門有所專長的照片,這些至少每期介紹一個,連同小傳?!蓖瑫r,金劍嘯也重視在副刊上發(fā)表各種文體的文章,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劇本及評論,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偏好。
在語言表達方面,金劍嘯強調文字“以簡單為主”。針對《大北新報畫刊》,他認為“這樣一個小畫刊,有了三個以上的‘未完’,確乎是讀者敗興的。不但要簡短,最好是有意義的,更是有華麗的穿戴?!?/p>
1936年4月,在金劍嘯等人接兌《大北新報畫刊》后,他們對整個畫刊進行了大膽改革。版式規(guī)格由原來的四開一張改為十六開四頁或六頁一本的彩色畫報,出版周期由原來的周刊改為五日刊。畫刊的頭版也由原來以刊登廣告為主,改為刊登新聞和圖片。改版后的畫刊銷路大增,很快就成為當時哈爾濱有影響的文藝刊物。
作為東北革命文藝的拓荒者,金劍嘯為當時的東北文藝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抗戰(zhàn)初期,“如果在東北沒有金劍嘯在文藝上的挺身而出,振臂一呼,東北的抗戰(zhàn)文藝不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是這個東北文藝的拓荒人開拓出了一條反抗侵略者的文化拼爭之路,檢索東北的抗戰(zhàn)文藝,金劍嘯絕對是個不容忽視,無法繞過的存在?!彼木庉嫻ぷ鳛樗囆g才華的施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陣地,同時他的藝術才能更為他的編輯工作起到了增輝助力的作用,他的編輯行為與思想為今天的編輯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