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博物館
曾經(jīng)有一對戀人,叫歐琳卡·維什蒂查和德拉仁·格魯比西奇。他們一個是畫家,一個是制作人。和眾多情侶一樣,他們從戀愛走到分手,但之后,有意思的事情發(fā)生了。
朋友勸他們?nèi)拥裟切雌鸹貞浀臇|西,但他們卻希望收藏這段感情中的所有回憶:為什么不創(chuàng)辦一個像博物館一樣的地方,用來保存感情遺產(chǎn)和曾經(jīng)的記憶?
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座失戀博物館—一展示著上千件“愛的信物”的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誕生了。
沒有狗血劇情,這里展示著充滿日常生活氣息的物品。衣服、鞋帽、毛絨玩具、假發(fā)……配以短短幾句,或長達幾十行的文字,講述著一個個或溫馨、或悲嘆、或可惜的愛的故事。
Big Data·大數(shù)據(jù)
數(shù)據(jù)來源于公開資料整理
01 2017年~2018年
中國網(wǎng)民博物館關注調(diào)查
博物館關鍵詞Topl0
02 2016年~2017年
全球排名前20位博物館游客量變化
全球排名前20位的博物館游客總量僅增長了0.2%,但區(qū)域市場上的博物館表現(xiàn)各異。
非洲裔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開幕游客量達240萬人次;盧浮宮在“維米爾與風俗畫大師”展覽的推動下,游客量810萬人次,增幅達9.5%,這使其重回全球博物館首位寶座。
03 關注博物館領域
高考生必讀
聽TA說
@北渡難歸
(山東大學考古學專業(yè),博物館展覽策劃)
我曾以挖坑、刨土、洗陶片為志向,探尋歷史之謎,但在畢業(yè)后的種種壓力下,在田野漂泊之后,我選擇加入一家博物館展覽咨詢公司。博物館和展覽設計公司信息、資源不對等,從而有了我們這樣的公司。
我主要做展覽資料的收集、整理,編寫展陳大綱等一系列咨詢工作。由于需求大,我經(jīng)常會好幾個項目一起做,按輕重緩急開展工作。整理資料是展覽的基礎,也是耗時耗力的工作,因此我?guī)缀趺刻於荚诖罅康馁Y料信息中來回切換。與館方、設計師進行溝通,做三方意見的匯總?cè)恕?/p>
大綱編寫會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更改與核對,完成后由設計師編排做出效果圖。展板效果圖的文字、結(jié)構(gòu)、內(nèi)容、格式等均需要核對,這活兒看似簡單,實則充滿戲劇性——自己曾多次核對確認無誤的大綱內(nèi)容,經(jīng)過圖文版式設計后,會出現(xiàn)不少錯誤,如大綱文字信息與可視化版面效果不對等,這類問題出現(xiàn)的頻率不低,原因在于大綱編寫人員與設計師對同一個展覽理解的差異。
好的展覽需要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理解。以建房為例,若設計師只做圖紙,建筑工只依據(jù)圖紙建造,最后房子只會像CAD圖紙一樣生硬。展覽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在工作中接觸的都是不同領域的展覽,因此每一次都是新挑戰(zhàn),能接觸新材料、學到新東西,這種未知的新鮮與滿足感與考古發(fā)掘相似。當然,我每晚必做的事就是學習專業(yè)知識,給自己充電。
@sunniem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學專業(yè),博物館講解員)
每一件國寶背后,都寫著一部傳奇;每個傳奇,都需要被人講述,才顯靈動。博物館講解員就是讓國寶“活起來”的人。
與綜藝所展示的不同,現(xiàn)實中的博物館,沒有絢麗的舞臺,沒有閃亮的明星,有的只是一所大房子,里面有無數(shù)展示架,分門別類陳列著文物和藝術品,還有一群默默守護博物館的看門人。
博物館就是“收藏各種文物,然后擺在柜子上”的地方,這樣的刻板印象讓人們進一步忽略了“藏品”背后的豐富文化和耐人尋味的歷史典故。我們講解員的獨特使命,就是打破這樣的誤解,成為歷史的傳承者!
一個能“修成正果”的博物館講解員,需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通過儀態(tài)、口音、語調(diào)、眼神等各種培訓與考核,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抵達講解的彼岸——上崗解說。面對形形色色的參觀者,我們擁有“十八般”武藝。有時我們是服務員,給游人指路;有時我們是導游,友情提供參觀路線;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世紀疑難解答者,“XX值多少錢”的問題幾乎是每天的必答題。
講解員不是明星,沒有粉絲,沒有掌聲,甚至可能沒有觀眾——走著走著人們就放飛自我,四散自由參觀去了。講解員作為連接現(xiàn)在和歷史的橋梁,要留住參觀者,想傳遞歷史與文化,我們還得不斷自我提升,反復練習講演技巧,才可能做到用藝術家的思維、生動的語言,讓靜止的物品真正“活”起來,讓更多的人對“藏品”從不了解到認識,甚至到熱愛。
@漫天paper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博物館陳列部主任)
做展覽是做什么呢?回憶一下你看過的展覽,是否還記得博物館展廳里巨大的玻璃展柜,里面擺放著幾千年前的文物?是否有注意墻上眾多的展板,描述的各個歷史時期重大事件?還有那迷宮般的參觀路線,逼真的歷史場景復原,模型、假人與標簽?這一切,都出自陳列部的手筆。
展覽可分為基本陳列、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其中,臨時展覽展期靈活,形式多樣,展示內(nèi)容豐富,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博物館舉辦最多的就是臨時展覽,我每年最多的工作也是舉辦臨時展覽。
辦展覽第一步是選題,選題確定后編寫陳列大綱。陳列大綱是展覽的框架與靈魂,最基本的創(chuàng)意都要在大綱里體現(xiàn)出來。大綱基本成型后交由領導審批。接著是陳列方案,這比大綱復雜得多。如果說陳列大綱是房子的框架,那么陳列方案就是房子的裝修。
陳列方案完成后開始形式設計,如果展覽內(nèi)容復雜、手法多變,涉及空間重新劃分等,則需要請博物館設計公司來做。形式設計完成后裝修布展,布展完前期的工作才算是基本完成了。
對展覽來說,這才僅僅是開始。編寫講解詞,維護展覽設備,根據(jù)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更新展覽內(nèi)容,根據(jù)展覽內(nèi)容編寫宣傳冊或出版書籍等也是重要的工作。
一個展覽結(jié)束之后,等待我的是下一次展覽。這就是我在陳列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