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wèi)衛(wèi)
我喜歡聽爸爸小時候的故事。爸爸經常講到關鍵地方,讓我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我有時候能猜出來,有時候就猜不出來。我猜不出來,只好看著爸爸,說:“爸爸你講。”爸爸就又開始講。
——小毛奇
爸爸不是在醫(yī)院生的
我出生在醫(yī)院里,一家很大很大的醫(yī)院。
聽爸爸說,是一位護士阿姨從產房把我推出來的。
爸爸最先見到我,他就站在產房外面的大門口,焦急地等待著。護士阿姨喊我媽媽的名字,我爸爸說:“到到到”。我那時候還不知道他是我爸爸,我也沒有特意去看他,我哭了很長時間,有些累了,閉著眼睛睡著了。
爸爸出生在哪里呢?爸爸說,他出生在老家的土炕上。
我見過姥爺住的土炕。用土坯砌成長方臺,鋪上席子,席子上面再鋪上被褥。土炕有孔道,跟煙囪相通,一燒火,炕就暖和起來。冬天,在姥爺家,我從外面玩?;貋恚洺0咽稚斓饺熳酉旅媾慌?。
爸爸說,老家的炕也是那個樣子。
奶奶要生了!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騎上自行車就往外村跑,他去請醫(yī)生。那時候家里沒有汽車,沒有摩托車,沒有電動車,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28型,加重,真的很重。
但是,爺爺把自行車騎得像汽車、像摩托車、像電動車一樣快。
回來是上坡,爺爺幾乎是站著去蹬踏板的。后座上坐著接生的醫(yī)生,她背著一個大大的藥箱。
醫(yī)生一進家門,家里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和了下來。
沒有多長時間,隨著哇哇哇的啼哭聲,爸爸就出生了。
我問爸爸怎么不在醫(yī)院里生呢?
爸爸說那個年代農村醫(yī)院特別少,生孩子都在家里。
我想去爸爸的老家看看那個老房子,看看那個土炕。爸爸說,那個老房子早就被扒掉了,土炕也早沒了。
兩戶人家
爸爸出生的時候,他們住的那一片還有三戶人家。后來,一戶搬走了,就剩下爸爸他們家和隔壁。
那家沒有小孩,爸爸的出生,給他們也帶去了歡樂。
爸爸叫叔叔和姑姑的那些人都比爸爸大不少歲,他們沒有玩伴,喜歡帶著爸爸一起玩。
他們把爸爸架在脖子上,讓爸爸當馬騎。
他們把老師剛剛講的故事講給爸爸聽。
他們教爸爸開收音機,音量可大可小,選臺那個鈕他們不讓爸爸動。
爸爸有時候也會在人家里吃飯。老婆婆做的面條又長又寬。叔叔們在碗里放上紅紅的辣椒油,看上去就很香。
爸爸還不能吃辣椒,他假裝說:“叔叔,你看,我的飯辣不辣?”
叔叔說:“我嘗嘗……辣辣辣。”一邊說話,一邊假裝用手在嘴邊扇扇,好把辣味扇走。
爸爸高興地說:“看看,我也能吃辣辣了。”
我兩三歲的時候,經常假裝和我爸爸做各種事,比如,要下雨了,我的胳膊就是雨刷器,分四個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爸爸一說,我就按不同速度轉起來。
比如,我是廚師,我給爸爸做各種飯菜。我說:“這是辣的,小孩不能吃?!卑职旨傺b是小孩。
爸爸小的時候,好吃的東西不多,鄰居家做好吃的,經常給爸爸家送過來一點兒。爸爸家做好吃的,也會給鄰居家送過去。如果碗不太燙,就讓我爸爸端過去。
夏天的晚上,兩家人把涼席鋪在院子里,大人們搖著蒲扇,拉著家常。
我爸爸喜歡叔叔們把他放在平板車上,拉著他在打麥場上飛快地奔跑,一圈又一圈,他說:“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p>
除了跟大人去走親戚,爸爸要玩的地方就這么大。
從爸爸家到鄰居家,從鄰居家到爸爸家,再加上兩家的窗前屋后。
如果在家里找不到我爸爸,大人會說,到鄰居家去找找,肯定在的。每次都會在鄰居家找到。一天下午,奶奶發(fā)現爸爸沒在家,以為和以前一樣又在鄰居家,去找,居然沒在。
奶奶急了。
爸爸的警衛(wèi)
鄰居家的人也幫著找。
大家高聲呼喊著爸爸的名字。
沒有人回答。
遠處走過來一個人。
是路人。
奶奶問人家看見一個小孩沒有。
那人說:“那邊斜坡下有一個小孩,邊上還蹲著一只狗呢?!?/p>
奶奶繼續(xù)叫爸爸的名字,還是沒有人答應。
奶奶改叫小花狗的名字,狗汪汪叫,聲音從遠處傳來。過了一會兒,爸爸應答了。
奶奶放下心來。
找到爸爸。
爸爸正在用鏟子鏟土呢,奶奶有點兒生氣。她問爸爸:“我剛才叫你,你怎么不回答呢。”
爸爸說:“我沒有聽見,我沒有聽見?!?/p>
我理解爸爸,我現在挖土、建房子、修東西的時候,姥姥叫我,我有時候也聽不見。
從此以后,我爸爸到哪里,小花狗就跟到哪里。
有一次,我爸爸和幾個男孩在村部門口打方包,我爸爸贏了,他們卻不按照當初的約定給我爸爸方包,還說一些難聽的話。我爸爸和他們爭執(zhí)起來。他們人多,又經常在一起玩,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讓我爸爸這個“外來戶”臣服。沒想到被我們家的小花狗看到了,他覺得我爸爸受到了欺負,汪汪汪朝他們吼個不停,嚇得那一伙人丟下方包就跑了。
小花狗成了我爸爸的警衛(wèi)。
有小花狗跟著我爸爸,大人們放心多了。
小花狗還送我爸爸上學,把我爸爸送到學校,看他進了大門,它才回家。知道我爸爸要放學回來,它就在家門口等候,看到我爸爸的身影,遠遠地跑上去,用嘴咬我爸爸的褲腿,咬我爸爸的書包,尾巴搖來搖去。
后來,它死了。我爸爸難過得吃不下飯。
因為小花狗,我爸爸從不吃狗肉。他覺得全世界的狗都和小花狗一樣好,只是主人不同而已。
動物世界
爸爸的奶奶,我叫太奶奶。我看過她的照片,很慈祥的一位老人。我看她的時候,她仿佛也在看著我。我對她笑,她好像也對我笑。
太爺爺、太奶奶都沒有等到我爸爸結婚的那一天就去世了,自然也就看不到我。
我爸爸跟著太爺爺喂過牛,給牛割過青草。牛最喜歡吃青草了。那個年代養(yǎng)牛都是用來耕地的。牛的力氣特別大,一上午可以耕一大塊地,雖然也是氣喘吁吁,但是你沒讓它停它就不停,從不偷懶。
牽它的時候,不能使蠻力,也就是說,不能強行拽它,你越用勁兒,它越不聽你的。牛有角,生氣的時候有時也會用角頂你。腳也踩人,踩你一下,肯定受不了。
所以,太爺爺從不讓我爸爸靠近大牛,怕發(fā)生意外。
太奶奶除了做飯,就把精力放在喂貓上。那時候養(yǎng)貓不是為了好玩,而是讓它去捉偷吃糧食的老鼠。貓喜歡白天睡覺,躺在竹筐里的棉褥上,在太陽照耀下,一會兒就睡著了,發(fā)出一種怪怪的聲音,像大人睡覺打呼嚕,又像小孩肚子餓得咕咕叫。太奶奶就說,貓念經呢。晚上,精神煥發(fā),眼睛放著綠光,聽到有動靜,嗖地一下就躥出去了,老鼠發(fā)出最后的哀叫,爸爸他們就知道貓今天又可以享受一頓大餐了。
只要有老鼠,不管是黑夜還是白天,貓都會去捉。爸爸說他看到過貓白天吃老鼠,喜歡叼到僻靜處,背對著人,獨自享用。
不像狗對家特別忠誠,貓,你如果不用繩子拴住它,它就有可能會跑掉。爸爸家養(yǎng)過的貓大部分都不是老死的,而是跑了。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它們跑到哪里去了。
太爺爺捉到過一只貓。有一天早上,太爺爺看到一只貓爬到他們家門口的大樹上,太爺爺小心翼翼地搬來梯子,上到樹上,把貓抱下。過了一些日子,這只貓又跑掉了。
雞是不會跑掉的。一到黃昏,白天放出去的一群雞都會全部回到籠子里。它們患有夜盲癥,光線稍微一弱就看不清東西,所以,要早早上到架子上。養(yǎng)雞是為了下蛋,下的蛋家里人卻很少吃,只有生病的時候,才會去吃一兩個。其他的都賣給商店,用錢再買別的東西。
后院還喂有一頭大黑豬。吃糠,吃剩飯剩菜,餓了叫喚,吃飽了就躺在圈里曬太陽。爸爸說,他的一個表妹看到太奶奶喂豬很新鮮,也搶著去喂,可是,不小心把豬圈的門給擠塌了,掉到了豬圈里。豬可能餓急了,只顧吃食,并沒有去啃她。大人們趕緊把她拉回來,給她換上干凈的衣服。
有人養(yǎng)豬是為了過年時殺掉吃肉,爸爸家從來沒有。那么血淋淋的場面,太爺爺和太奶奶都不喜歡。太爺爺都是把豬賣掉,然后再買一些肉回來。爸爸家能吃肉的人真不多。
一件玩具會玩很長時間
爺爺是位木匠。
有一年過春節(jié),他給爸爸做了一輛花燈車。爸爸可喜歡了,正月里幾乎從早到晚都拉著它。后來,糊的紙破了,爸爸就徹底把紙撕掉,把支撐桿也卸下來,這樣就成了一輛平板小四輪車。
這輛平板小四輪車,爸爸用它運過土、運過磚頭瓦片。
爸爸小時候也喜歡當工人,喜歡鋪路、蓋房子。
那時候玩具很少,一件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不像現在,多得都玩不過來。爸爸的這輛平板小四輪車,玩了差不多一年,終于不想玩了,爸爸把它放進了儲物間。
來我們家走親戚的孩子,還記得這個玩具,他們想再玩,爸爸又把它找出來。他說,誰誰誰,你先玩,誰誰誰,他玩后你再玩。這個時候爸爸甭提多神氣了,好像這個平板車是他自己制作的,好像他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
等到爸爸長大了一些,他喜歡玩槍,不是別在腰里的手槍,而是背在身后的長長的步槍。
他讓爺爺用木頭給他削了一個槍桿,比他的個子還高。他讓奶奶給槍桿系上紅紅的布條,真像是參加戰(zhàn)斗的小英雄。
很多時候都是爸爸一個人在玩。他說:“不許動,我是警察,舉起手來!”然后,他又假裝是壞人,丟下槍,跑到對面,把手舉起來,說:“我不動,我不動,別開槍!”
說“不許動”,得大聲,喊破嗓子。說“別開槍”,要小聲,有哀求的意思。
如果有更多的小伙伴來我們家,爸爸也喜歡和他們玩一種叫做“官”“打”“捉”“賊”的游戲。爺爺把這四個字分別寫在四個方包的背面,爸爸雖然還不識字,但是,爺爺一教,他就記住了。
先猜石頭剪子布,確定一人是組織者。組織者洗好牌,然后天女散花般一扔,包括他自己在內,都要去搶。撿到“官”的,可以發(fā)布命令,問誰是“捉”。撿到“捉”的人說,我是“捉”。“官”就問,捉哪個?“捉”的人就去辨別剩下兩個人哪個是“賊”。“賊”當然知道他自己就是,但是他不出聲,他怕一出聲就露餡了,他故意表現得很鎮(zhèn)定?!白健钡娜俗綄α?,“賊”挨打,捉錯了,和“賊”一起挨打。打他們的,則是撿到“打”的那個人。
即使后來上小學了,我爸爸還是很喜歡玩“官”“打”“捉”“賊”這個游戲。
一只口琴
爸爸說他小時候最喜歡去干媽家走親戚。干媽家在縣城,有彩色電視,有好吃的飯菜。如果是過年,給的壓歲錢也比別的親戚家多。
干媽家還有很多玩具,這些玩具大部分是我爸爸沒有見過的。
干媽家離爸爸家很遠,通常是爺爺騎著自行車,帶著爸爸早早地去,很晚才回來。爸爸說每當要回家的時候,他真不舍得走,想給干媽家當孩子,想一直住在干媽家。
這一天和往常一樣,從干媽家回來,天已經完全黑了。如果自行車會說話,它一定會說,累死了累死了。
這一天和往常又似乎不一樣,在燈光下,爺爺發(fā)現爸爸的神色不對。
再看爸爸,手一直插在衣服口袋里不愿意拿出來,口袋鼓鼓的。
爺爺問爸爸:“衣服口袋是什么?”
爸爸好像沒有聽見,不說話。
爺爺做別的事去了,過了一會兒再回來,看爸爸的手依然插在衣服口袋里。家里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吃飯了,爸爸也不吃,好像還站在回來就站著的地方,一動不動。
爺爺說:“發(fā)現敵情了嗎?”
這是爺爺和爸爸玩警察游戲時經常說的話。
聽到爺爺這么說,爸爸哇哇大哭起來。
“這個口琴是我從干媽家拿回來的?!卑职诌呎f邊從衣服口袋里取出了口琴。
“你干媽家的人知道嗎?”爺爺問。
“不知道?!卑职只卮?。
“那你怎么就拿回來了?”爺爺問。
“我喜歡,我想拿回來。”爸爸回答。
“那我們明天一早給人送回去吧?!睜敔斦f。
“好!”爸爸沒有猶豫。
在此之前,爺爺多次跟爸爸講過未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爸爸當時也答應得很痛快,但是,看到口琴,他覺得新奇,還是悄悄裝進了口袋。
把口琴裝到衣服口袋后,他又想起了爸爸的話,等回到家,他一直猶豫要不要跟爸爸說。
第二天一早,爺爺騎著自行車帶上爸爸,又來到了干媽家。
那時候兩家都沒有電話,沒有手機。到干媽家,發(fā)現大門鎖著。
等了一會兒,才看到干媽從街上買菜回來。
干媽知道是我爺爺帶我爸爸特意送口琴來的,她說:“小孩子喜歡就拿去玩吧!”她不但沒有收回口琴,還把家里的一輛兒童三輪車送給了我爸爸。
干媽想留爺爺和爸爸在家里吃飯。按以往,我爸爸肯定也想留下來,他想在干媽家待的時間長一些。但這次,他說“不不不”。
我爸爸特別著急要回家,他想回到家,在小三輪車上吹口琴,他要展示給鄰居家的叔叔和姑姑們看,這是干媽特意送給他的,不是他自己偷偷拿的。
吃藥
先說說我小時候吃藥的事吧。當然這些事都是爸爸媽媽講給我的。
我不喜歡吃藥??赡芩械男『⒆佣疾幌矚g吃藥,一說到吃藥,就跑、就躲。
我也是這樣,一說到吃藥,就跑、就躲。
姥爺姥姥說:“毛奇,藥一吃病就好了,就又能玩了,吃一點吧?!?/p>
我說:“不好?!?/p>
爸爸媽媽說:“沒事,這個藥不苦的?!?/p>
我說:“有事。”
反正我就是不吃。
和平解決不了,他們就用武力。
他們幾個人抱住我,用吸管給我硬灌。
我邊吐邊說“不喝不喝”,表現得很頑強。
姥姥不住地嘆氣:“這以后可千萬別再病了,這個崽子真不好說話?!?/p>
每次吃藥,就像打仗一樣,全家動員,各負其責,按胳膊的,按腿的,強行給灌的,在邊上依然做說服工作的。而我哭聲震天,滿頭大汗。
也有通過別的方式的。
比如,爸爸讓我坐在滑梯上,假裝滑梯就是飛機,爸爸問我要到哪里去,我說去澳大利亞,爸爸說好,請系好安全帶。他模仿飛機飛行的聲音,然后說:
“各位旅客,飛機現在正飛行在太平洋上空,飛行高度1萬米,我們給大家送來牛奶和點心,請大家享用?!?/p>
爸爸不開飛機了,假裝是乘務員,他把插好吸管的口服液遞給我,說:“毛奇先生,這是為機上每位乘客準備的牛奶,請喝?!?/p>
沉浸在故事中的我,雖然知道爸爸遞給我的是藥,但是,想到接下來還要和爸爸玩坐飛機的游戲,也就忍了。
一口氣全部吸到嘴里,媽媽說:“毛奇真棒!”
坐了幾次飛機,我又不想喝了。
爸爸又想到了新的辦法。
他把我高高舉起,我說:“再高再高!還不夠高。”爸爸說:“空氣稀薄,需要吸氧?!眿寢岉槃莅巡搴梦艿目诜哼f給我。
我一口氣全部吸到嘴里,媽媽說:“毛奇真棒!”
爸爸越舉越高,到后來都要夠到天花板了,我又不想喝了。
爸爸和我玩開卡車的游戲。爸爸的小床是卡車車廂,他在前面開,我躺在車廂里,爸爸說:“我病了,我要到服務區(qū)吃點藥?!彼业念^,說:“你也病了,我們都到服務區(qū)吃點藥吧?!?/p>
我們一到服務區(qū),媽媽把早已準備好的藥給了我。爸爸好像也有點感冒,媽媽給他沖了一袋板藍根。因為還要趕路,我們兩個很快都把藥吃了。
……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懂事了,媽媽說吃藥,我也會很聽話地吃下去。病了就得吃藥,不吃藥有可能就得去打針,打針會很疼。
爸爸小時候是怎么吃藥的呢?
奶奶說,開始也是不吃,硬給灌。爸爸那時候吃的藥更苦,大部分是中草藥。爸爸只要一看見爺爺給他煎藥,就跑得遠遠的。奶奶把爸爸哄回來,也是先做思想工作,如果做不通,那就全家一起動員,全副武裝,和現在沒有兩樣。
有一種治發(fā)燒的藥,特別甜,吃一袋就行了,爸爸吃后還想吃。不讓爸爸吃,爸爸就哭。為了讓爸爸不多吃藥,也得做爸爸的思想工作。
小渠·小河·水庫
爸爸家老房子的邊上有一條小渠,這條渠和大大小小的渠相連接,就像一條小路和大大小小的路相連接一樣,組成了一個密密麻麻的“渠網”。聽大人說,這條渠的最上頭可以通到幾十里以外的大水庫。當初修這些渠,就是為了把水庫的水引到田間地頭,去澆灌莊稼。
因為風調雨順,不用水庫的水澆地,小渠大部分時候都是干的,長滿了雜草,草叢中有螞蚱、蟋蟀、蝴蝶、蜜蜂,等等。
爸爸和鄰居家的叔叔、姑姑最盼望著能下雨,最好是連陰雨。這樣小渠就有水了,他們可以光著腳下到渠里。
水可以沒到膝蓋以上,他們貓腰站在水渠里打水仗;或者,把洗臉盆當作小船,有人在上游放船,有人在岸上巡查,有人在下面接應;或者,在地里再開鑿一條小渠,把水引上來,學大人澆地。
有一年夏天,一直沒下雨,玉米稈子熱得都快死了。終于,水庫開閘放水。
爸爸說,這是他唯一一次看到渠里的水是從水庫里來的。
水很急、很大,爸爸他們沒敢再下到渠里,他們站在一個有落差的地方,看水飛流直下,聽著嘩嘩嘩的聲音。
突然有人大喊:“魚魚魚!”
果真是魚。
不是一條,而是很多條。
這些魚都是水庫里的,水庫放水,魚也就順水出來了。他們以前可沒有在小渠里見過。
爸爸他們拿來各種家伙在岸上撈。
撈來的魚放在有水的桶里。
撈了一大桶。有幾條特別大。
爸爸他們家沒有吃魚的習慣,大家圍著桶看了看,晚上,又把它們倒回渠里去了。
爸爸喜歡小蝌蚪,渠里并沒有發(fā)現小蝌蚪。
爸爸在村里的池塘看到過小蝌蚪,大人們從池塘撈上來,放在小瓶子里,給小孩子玩。當時爸爸不知道小蝌蚪將來要變成青蛙。他喜歡看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的樣子,他不喜歡青蛙,他害怕青蛙那個樣子。
奶奶如果去河邊洗衣服也會帶上爸爸。相比老家邊上的渠,那條河很寬,也很長,還有石頭、沙子。河水是山上的泉水匯集而成,又流到大河里去。
夏天,洗衣服的人特別多,小孩子也特別多,也有男孩脫光了衣服到水里去撲騰的。爸爸不敢,奶奶也不讓爸爸去下水。奶奶在身后給他修一條小渠,爸爸就在那里玩,也玩石頭和沙子。
外村有一個水庫,比小渠源頭那個水庫小。爸爸去過兩次,都是跟著同學去的。他們會游泳,爸爸不會,只能在水邊學著游泳的樣子走來走去。
第二次是中午吃完飯去的。下水沒多會兒,老師就來了,大聲叫爸爸他們上來,不要再游了。爸爸在水邊,是第一個上來的。有人不愿意上來,磨磨蹭蹭,老師說,再不上來,我就要把你們的衣服收走了,讓你們下午光著屁股去上課。
他們陸續(xù)上來。
上來后,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他們,也包括爸爸。
為什么不讓游呢?因為那個水庫每年都發(fā)生意外。有的人游到中間,沒力氣游不動了,或者腳被水草纏住了,結果就被淹死了。
我爸爸說,老家邊上的小渠早就沒有了,渠里也被種上了莊稼。小河也只有夏天下大雨的時候,才會有水。水庫里倒是一直有水,但是,比起當年,還是少多了。
膽小的爸爸
我還沒出生,爸爸就開始為我寫書。我覺得寫得還不錯,有一點不好,就是把我寫得太膽小。比如,他說我膽小得不敢上滑梯,說我怕小狗,說媽媽一批評我就哭……
爸爸說:“我小時候膽小,我以為你也會膽小呢?!?/p>
爸爸小時候確實膽子非常小,奶奶給他已經報好了學前班的名,讓他一個人去學校,可是他剛走到學校大門口,看見里面有那么多人,他就傻眼了,不往學校里面跑,而是往家跑。第二天沒有再往家跑,坐在教室里,一整天都不說話。
一年級,老師讓他當臨時班長。當班長要喊起立,上課時喊一次,同學們站起來說“老師好”。下課時喊一次,同學們站起來說“老師再見”??墒俏野职挚偸呛安缓茫皇墙Y結巴巴,就是不好意思大聲說出口。老師說,這個同學膽子太小了,還是換個人吧。因為膽小,臨時班長沒了。
還是一年級,一次課間貪玩竟忘了小便,上課了忽然想起怎么沒小便呢?想舉手說老師我要小便,那么多人,他沒有膽量舉手。憋呀憋呀,終于憋不住了,就哧哧哧尿在了褲子上。中午回到家也不敢跟我奶奶說,想坐在被窩里焐干,后來還是被我奶奶發(fā)現。奶奶說你怎么不跟老師說一聲呢?你又膽小了吧?
因為膽小,爸爸動不動就哭。老師一批評他,媽媽一批評他,他就哭了。別人和他玩呢,稍微一動他,他也就哭了。別人說,你怎么跟女生似的,你是男子漢,男子漢要堅強,別動不動就哭??墒牵龅轿氖?,或者一點傷心難過的事,就哭。
我小時候很少哭。
即使在地板上摔疼了,我也不哭。媽媽問我疼嗎?我確實被摔疼了,但是,是我自己不小心摔的,我不能怪別人,我就大聲說,不疼。我是說給媽媽聽的,也是給自己鼓勁。
和爸爸搭積木的時候,有時候一個零件沒搭好,積木塌了,我也想哭。爸爸看到我要哭,他問我,工人叔叔哭嗎?工程師哭嗎?哭能解決問題嗎?
我就不哭了。
在幼兒園,他們都不說話,我喜歡說話,老師問我們屬什么的?
我說:“我屬龍馬。”
老師說:“這個動物我怎么沒見過?”
我說:“我可以帶你到動物園去看。動物園有的?!蔽野职终f,動物園什么動物都有,那也應該有龍馬這種動物的。
老師問完我們,我也會問老師你屬什么?
爸爸說,他小時候可不敢,老師問一句他答一句,多余的話,他不說,他不敢說。
我的膽大是天生的,我的膽大也是后天培養(yǎng)的。爸爸媽媽都希望我膽大,不要縮手縮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影響別人。
當然,我也不能什么事都膽大,比如,以前,危險的地方我也去,媽媽叫我傻大膽。我不喜歡這個外號。我決定,危險的地方從此不再去,不能傻大膽。
爸爸還有很多故事
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有時候是完整的,有時候就是一個片段,好像是隨口說說的。爸爸說,不管完整還是片段,都是真實的。
爸爸小時候差點兒走丟了。那時爸爸四五歲,爺爺奶奶帶著他坐火車,在候車室里,爺爺去買東西,奶奶稍不注意,爸爸就不見了。找到他時,一個解放軍叔叔正帶著他找我奶奶呢。解放軍叔叔特別喜歡我爸爸,把他帽子上的五角星摘下來給了我爸爸,還要把他的紐扣解下來給我爸爸。我奶奶只要了五角星,紐扣沒要。
我爸爸最怕打雷。大人說,小孩子罵人,打雷的時候雷公會把舌頭揪去。每當打雷,我爸爸就躲到屋子里,不敢出來。當然我爸爸以后也不再罵人了。
我爸爸還怕地震。我爸爸以為地震是震一條縫,然后,人就掉到那條縫里出不來了。別人一說起地震,他就捂起耳朵,不聽。
我爸爸喜歡畫畫。在本子上畫,在書上畫,在裝糧食的長口袋上畫。我爸爸說,要是有人指導,他可能就成為一個畫家了。
我爸爸希望我將來學畫畫,給他的書插圖。但是,他又說,我喜歡別的他也不會阻攔,他不會為了讓我畫畫而不讓我喜歡別的。
我爸爸從小喜歡書。他的書不多,一本書看了又看。我現在的書很多,他有意給我收了一些,讓我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做事也是這樣,讓我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
我爸爸的故事還有好多。
其實,每個爸爸都有小時候的故事。你也讓你的爸爸講給你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