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雨 容新芳
摘 要:弗吉尼亞·伍爾夫作為一名非自覺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其作品《達洛衛(wèi)夫人》體現(xiàn)了超前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特點。本文試圖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來解讀父權文化下女性與男性、女性與自然的關系以此來打破并重構二元對立的局面,擺脫女性和自然的邊緣地位。
關鍵詞:生態(tài)女性主義;女性、男性與自然;二元對立;重構
作者簡介:廖雨,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英美文學碩士在讀;容新芳,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0--02
《達洛衛(wèi)夫人》雖然在戰(zhàn)后的1925年出版,但是整部小說都籠罩在戰(zhàn)爭的陰影下。伍爾夫并沒有大規(guī)模地表現(xiàn)戰(zhàn)爭場面,但讀者仍然可以從戰(zhàn)后人們的日常生活嗅出子彈的硝煙味。為此,她于1922年10月的日記中寫道:“《達洛威夫人》已經(jīng)構思成了一本書,在這本書里我要進行精神異常和自殺的研究,并同時通過健康者和精神病患者的眼睛來看待這一世界——類似這樣的內容。”[1]伍爾夫憑借敏銳的意識深刻揭露了父權中心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下女性與自然的生存境況,為推翻這一二元對立的建構奔走疾呼。
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認為女性與自然有著非常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并巧妙地將男女平等問題和保護生態(tài)問題結合在一起,從而改善人與自然、男性與女性的關系。她們認為自然與女性互為隱喻,自然在男性欲求不滿的征服欲下的掙扎與女性在男權社會的斗爭遙相呼應,為此,女性主義者呼吁要推翻這一二元對立的體系,建立一個男女平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多元價值體系。[2]
一、父權文化下不平等的男與女
伍爾夫一直認為是維多利亞時代男性的征服欲望導致戰(zhàn)爭頻發(fā),這與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的觀點頗為相似。生態(tài)女生主義者認為女性更接近自然,而正是由于父權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女性和自然被納入‘統(tǒng)治的框架被物化、被客體化,成為男性中心主義的‘他者。”[2]男性將自己與“理性、統(tǒng)治和文化相聯(lián)系,而將女性與直覺、服從和自然相聯(lián)系,女性和自然理應受到男性(人類)的統(tǒng)轄?!盵2]這樣看來,男性更多地與理性和人類社會相聯(lián)系,而女性和自然則被排除在外。從根本上看這種二元對立的體系倡導的是一個男強女弱的價值觀,而女性想要在這樣一個體系中生存需要做出巨大的犧牲。
在《達洛衛(wèi)夫人》開頭伍爾夫便把女主人公克拉麗莎與自然聯(lián)系在一起,“她帶有一點鳥兒的氣質,猶如碧綠的鰹鳥,輕快,活潑。”[3]在去往花店的途中,她不斷想起往昔的情人彼得·沃爾什,他們年輕時爭吵不斷,最終彼得無止境的占有欲使得克拉麗莎轉而選擇了理查德·達洛衛(wèi)。多年后的今天,當克拉麗莎回想此事時,她依然慶幸“沒嫁給彼得是對的,”[3]她堅持認為夫妻雙方應該有各自的空間,“有一點自主權?!盵3]這讓克拉麗莎覺得“跟彼得一起非得把每件事都攤開來,這令人難以容忍?!盵3]可是,克拉麗莎嫁給理查德·達洛衛(wèi)也不盡人意。潘建認為“父權中心體制下的公共/私人領域的劃分是社會性別歧視的體現(xiàn)?!盵4]男性能夠在公共和私人領域之間隨意來去,而女性卻被圍困在狹小的私人領域——家庭?;楹蟮目死惿藫碛袊鴷h員夫人的頭銜之外,一無所有,她作為女性自主的一面被淹沒了。她“不懂語言,也不了解歷史?!盵3]正如彼得所言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主婦”[3],克拉麗莎只能把注意力投射在一些微小的事物上,變得異常敏感。
克拉麗莎年輕時的密友薩利·塞頓是一個自由奔放的女性。她和克拉麗莎之間純潔美好的愛情讓克拉麗莎感受到了生命中最美妙的時刻。然而,她們之間的同性愛情卻受到彼得·沃爾什的鄙視??死惿煊X到“彼得的敵意,他的嫉妒,以及他要介入她與薩利之間的決心?!盵3]在父權社會下,男性中心主義認為只有異性戀才是正統(tǒng),這就是所謂的“異性戀霸權的父權中心主義。”[5]這種主義認為同性戀是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這與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的看法相違背。生態(tài)女性主義也強調父權中心主義對有色人種、兒童以及各種性取向等的統(tǒng)治。由于世俗的偏見她們并沒有在一起。多年后當薩利出現(xiàn)在克拉麗莎的宴會時,薩利不再是那個無所畏懼的女孩,“她的聲音不像以前那么圓潤、富有魅力了,她的眼神也不像過去那樣晶瑩了。”[3]這一轉變表明女性無法與當時的男權社會抗衡,女性只有像克拉麗莎和薩利那樣犧牲真實的自我回歸家庭才能得以在男權社會中的生存。
二、父權文化下被摧毀的自然與女性
伍爾夫在創(chuàng)作《達洛衛(wèi)夫人》時,倫敦業(yè)已處于工業(yè)革命之后。隨著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自然不斷地遭到破壞。倫敦此時已是車水馬龍,劃破了以往人們的寧靜生活。雖然工業(yè)革命使英國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伍爾夫所批評的父權中心主義意識,這種意識鼓勵男性為榮譽而戰(zhàn),戰(zhàn)爭雖已經(jīng)平息,但陰影依然籠罩在人們心頭??死惿谫I花的時候,她下意識地將爆胎聲當成是槍聲。她只感覺周圍的一切“都陷入停頓,汽車引擎的嗒嗒聲猶如脈搏,在人的周身不規(guī)則的跳動。”[3]人們還沒有從戰(zhàn)爭的牢籠中脫離出來,一切都讓他們驚慌不已。而后,飛機又從人們頭上掠過,“預示著某種不祥之兆?!盵3]飛機在樹林中噴出的白煙似乎會將一切美好的事物毀于一旦。而這一切并沒有讓人們感覺到這些先進工具的好處,汽車和飛機只讓他們“想起了死者,想起了國旗,想起了帝國。”[3]曾經(jīng)美好寧靜的生活都被父權文化下催生的戰(zhàn)爭毀了。
除了表現(xiàn)戰(zhàn)爭壓迫自然之外,伍爾夫也刻畫了在戰(zhàn)爭下被壓迫的女性?!斑€有像??怂箍肆_夫特太太那樣傷心的人,她昨晚在大使館痛不欲生,因為她的好兒子已陣亡,那所古老的莊園得讓侄兒繼承了。還有貝克斯巴勒夫人,人們說她主持義賣市場開幕時,手里還拿著份電報:她最疼的兒子約翰犧牲了?!盵3]父權中心主義呼吁男性為榮譽而戰(zhàn),拆毀了無數(shù)家庭,而最終受害的還是女性。在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只能依靠丈夫和兒子生存,女性無法繼承遺產(chǎn)。除此之外,塞普蒂默斯的妻子盧克西婭和家庭女教師基爾曼小姐同樣也是父權主義戰(zhàn)爭下的受害者。盧克西婭曾經(jīng)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米蘭,當她嫁給參加過戰(zhàn)爭的塞普蒂默斯的時候,她整日活在丈夫隨時會自殺的恐懼中。丈夫的精神病讓她心力交瘁,她不斷地質問自己“為什么我該受苦呢?”[3]父權中心主義所激發(fā)的戰(zhàn)爭,進一步催生了民族主義情緒,人性被摧毀。德國是的確是一戰(zhàn)的發(fā)起者,而英國當局對德國人的仇視輿論使得英國人民對所有德國人都抱有敵意?;鶢柭〗阕鳛橛械聡y(tǒng)的女性因為“不愿違心地說德國人全是壞蛋”而被學校開除,而她的兄弟卻死于德國人之手。她就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性格變得越發(fā)畸形。這可以體現(xiàn)在她與克拉麗莎爭奪伊麗莎白的博弈上??死惿J為基爾曼完全是個下層階級,還嘲諷她的著裝,而基爾曼認為克拉麗莎“只有一點膚淺的文化,”[3]她一定要“壓服那女人,要撕下她的假面具。”[3]
她們如果能聯(lián)合起來對抗父權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結構,一個嶄新而和諧的結構才有可能誕生。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所倡導的新的建構跟自然界生物多樣性一樣是包容多元的,“建立無等級差異的、和諧的生態(tài)網(wǎng)絡并不意味著抹殺個體的多樣性。”[2]因此,處于邊緣地位的“失語者”不管任何種族、階級和性取向都應該團結起來,抵抗父權中心主義二元對立結構的壓迫。
三、結語
伍爾夫的《達洛衛(wèi)夫人》通過揭示男性父權中心主義對女性、自然甚至對男性本身的壓迫,表達了作者渴望打破父權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結構,構建一個和諧、平等、多樣化的新體系。從這個意義來看,該作品凸顯出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特點,而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惡化、男女依然不平等的今天,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弗吉尼亞·伍爾芙.伍爾芙日記選[M].戴紅珍,宋炳輝,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2]南宮梅芳等.生態(tài)女性主義:性別、文化與自然的文學解讀[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弗吉尼亞·伍爾夫.達洛衛(wèi)夫人[M].孫梁,蘇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4]潘建.伍爾夫對父權中心體制的批判[J].外國文學評論,2008(03):95-103.
[5]格蕾塔·戈德,帕特里克·D.墨菲.生態(tài)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闡釋和教學法[M].蔣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