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周崢
【摘 要】目的:探討有氧運動在乳腺癌術后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乳腺癌術后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應用常規(guī)干預,實驗組聯(lián)合應用有氧運動干預,對比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前后癌因性疲乏、焦慮和抑郁情緒,以及生活質量。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都要低于參照組(P<0.05);生活質量對比方面,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無明顯區(qū)別,(P>0.05),治療后實驗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有氧運動,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生活質量,臨床上應當持續(xù)推廣應用。
【關鍵詞】 有氧運動;乳腺癌;焦慮;抑郁;癌因性疲乏;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215-02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乳腺癌患者提供個性化運動干預,觀察有氧運動對乳腺癌患者CRF的影響,以期能改善或緩解患者的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并為臨床護理人員進行疲乏干預提供指導與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癌因性疲乏乳腺癌患者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40例,年齡35-56歲,實驗組40例,年齡36-5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干預,通過病區(qū)健康教育手冊及康復視頻,由責任護士每天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用藥、康復鍛煉等方面的健康指導。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提供有氧運動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知識講解。術后第一日評估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程度,并進行有氧運動健康教育,告知其運動的頻率、時間等相關事宜,并且鼓勵患者的家屬主動參與,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2)制定運動方案。運動方案主要內容包括運動的強度、形式、頻率以及時間等。①在康復師指導下,確定運動的具體形式,在患者治療過程當中均采取病區(qū)T900億健電動跑步機進行有氧運動(出院患者,按照運動計劃至病區(qū)進行有氧運動)。②測量運動的強度,首次運動之前測量患者的安靜心率,通過靶心率=(220-年齡- HR安)×HRR(心率儲備)百分數+ HR安,計算靶心率之后進行運動強度的計算,護理人員要每周計算患者的運動強度。③確定運動的頻率以及時間,運動頻率是隔日一次,每次30分鐘,共持續(xù)8周。
(3)實施運動方案。①護理人員在運動之前為患者配備好脈搏血氧儀或智能手環(huán),監(jiān)測運動時的心率和血氧飽和度;②做好準備活動,包括腕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運動、弓步壓腿、仆步壓腿以及膝關節(jié)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速度直到到達靶心率;③達到靶心率之后開始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④完成運動之后進行5min左右的整理活動,進行深呼吸或者是伸展運動。⑤在有氧運動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記錄有氧運動的時間、方式、心率等。
1.3 觀察指標 癌因性疲乏應用Piper量表(RPFS)評估,包括行為及嚴重程度、情感、感覺、認知及情緒等指標,每個指標評分0-1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疲乏問題越為嚴重[2]。
應用GQOL-74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指標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以及社會功能等,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統(tǒng)計應用SPSS22.0,計數計量資料應用X2檢驗以及t檢驗(x±s),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癌因性疲乏對比方面,治療前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都要低于參照組(P<0.05),具體見表1。
生活質量對比方面,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無明顯區(qū)別(P>0.05),治療后實驗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具體見表2。
3 結論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藥品、新化療方案的不斷涌現(xiàn),乳腺癌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同時也產生了如活動無耐力、心臟功能下降、虛弱、身體及認知功能的衰弱等CRF等一系列副作用,而且乳腺癌患者CRF明顯高于其他癌癥患者,隨著化療療程的進展而加重,乳腺癌患者當中CRF發(fā)生機率比較高,達56%-95%,約>20%患者完全治愈后數年仍然感到疲乏,這給患者的治療以及生存質量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是癌因性疲乏的臨床治療、護理干預措施之一。
有氧運動能夠降低能量消耗,同時改善軀體功能,緩解患者的疲乏癥狀。癌因性疲乏對患者病情能夠產生不良影響,傳統(tǒng)上主要是通過心理層面的干預,消除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從而鼓勵患者樹立自信。通過進行有氧運動,可以在提高患者身體素質的同時,分散他們對疾病的注意力,讓患者保持情緒的樂觀開朗。另外有氧運動有能加快體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提高患者的肌肉強度和運動耐力,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臟器功能提高;運動時機體神經系統(tǒng)產生微電刺激,這種刺激可以使大腦皮層放松,緩解患者的精神抑郁,減輕心理緊張。同時,在運動過程中,家庭成員的參與和支持,病友間的溝通與交流,醫(yī)務人員的鼓勵與指導,使患者感受到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增強了自身幸福感[3]。這表明有氧運動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樣有重要的幫助,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應當高度重視運動干預。
綜上所述,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有氧運動,有利于患者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況以及生活質量,臨床上應當持續(xù)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龔海燕,王慧,黃林平.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現(xiàn)狀 [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16,,30(4):247-249.
[2] 方元.乳腺癌術后患者實施運動鍛煉處方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7):109-110.
[3] 葉星鱗,黃祖萍,熊英.運動及放松訓練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疲乏程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11):1397-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