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詩曰:“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p>
當前,城鎮(zhèn)化進程導致社會整體離婚率快速增長,產生了一種新型“留守”兒童:父母分居或離婚使他們無法與雙親共同生活,只能被“留守”跟隨一方。這類兒童在身心上更需要關愛。當前,家事審判改革正在展開,家事案件數量又急劇增長,審理婚姻、撫養(yǎng)、探望、監(jiān)護、財產分割等案件時,如何解決長期以來兒童保護不足的突出問題具有緊迫性。成立家事審判庭、配備家事審判官、制定少年家事審判標準等改革措施正處于試驗階段,在形成系統(tǒng)而普遍的實際策略與行動之前,需要直接面對當前家事審判中的“三缺乏”現象:
缺乏兒童優(yōu)先意識。家事案件中兒童權利本應具有相當程度的優(yōu)先性。但許多案件中兒童被習慣看作家長附屬品,涉及撫養(yǎng)、探望、監(jiān)護等關乎兒童切身利益的事項時,父母意見具有絕對優(yōu)先和主導性。兒童只有達到法定年齡,才有附條件的表達權:表達的事項僅限于撫養(yǎng)權歸屬,表達的前提是父母對子女撫養(yǎng)權歸屬協(xié)商無果。如果父母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又協(xié)商一致,則子女的意見將被無條件替代。在其他事項中,兒童缺少參與權和表達權,如分割家庭財產時,不會主動查明夫妻主張的共同財產中是否包含子女獨立財產;兄弟姊妹相伴成長在教育學上價值重大,但多子女家庭糾紛中確定子女撫養(yǎng)權歸屬時,八成以上案件不會詢問兒童是否愿意與兄弟姐妹分開生活,而是按父母約定或判決子女各自歸屬父母一方。
缺乏兒童特殊主體意識。筆者觀察到,許多家事案件中只要兒童不哭鬧,通常默許兒童旁聽庭審或調解,但兒童目睹父母爭吵對罵、詆毀污蔑或大動干戈,會心靈受傷,甚至產生利益至上、親情低廉的扭曲價值觀。這是沒有將兒童作為特殊法律主體對待的表現。旁聽庭審或調解,也易使兒童對案情先入為主,法庭氣氛影響及家長在場,兒童無法真實回答法官詢問,造成兒童表達權和其他主體權益的實質性旁落。
缺乏兒童精準關懷意識。結案率正壓得審判人員難以從容,有可能導致忽視對涉案兒童的身心關懷:在庭前忽視以合適方式告知兒童在家事審判中所享有的權利,亦不會特別告知當事人其在家事糾紛中的言行會給子女造成何種影響;庭中忽視主動調查,只要當事人就子女問題協(xié)商一致,法官不主動調查直接撫養(yǎng)人是否合格、撫養(yǎng)費是否能及時給付到位、子女是否愿意跟隨直接撫養(yǎng)方生活;庭后忽視跟蹤回訪:回訪尚未納入績效考核指標,也需要大量精力和時間,故對案件回訪不夠。
分析具體案件并對家事審判改革規(guī)范深度挖掘后,筆者發(fā)現,當前家事審判中兒童保護的“三缺乏”現象有“四原因”:
“家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我國傳統(tǒng)有“重家族輕個人”的家庭觀,子女被認為是家長、家庭和家族的附屬,而非獨立保護對象,父母在家事糾紛中對子女的安排有絕對主導權利,這是我國家事糾紛處理中漠視兒童保護的歷史原因。
“司法邏輯化”現象較普遍。學者指出,“司法邏輯化”是在司法過程中,司法人員注重理性思維方式、有邏輯的表達方式、條縷清晰的推理方式和嚴格的法律程序,法官對于整個程序實行導控,從而忽略或輕視給予當事人機會進行情感表達、疏導和修復。法官通常更注重關乎法律關系及法律事實的重要素材,庭審中也多圍繞著爭議焦點進行詢問,很少允許當事人過多闡述可能具有情感意義的細節(jié)。這種“目的性”極強的辦案模式造成后遺癥:變更子女撫養(yǎng)關系、變更子女撫養(yǎng)費、離婚后財產糾紛等案件發(fā)生率居高不下。
“流水線”辦案模式的影響。迫于案件壓力,基層法院有的采用一套“自動售貨機式的技藝”來處理家事案件,這能幫助“多、快、省”地審結案件,不用再執(zhí)著于還原客觀事實本來面貌,忽視家事案件背后蘊涵的人文需求和涵義。法官無暇關注和充實兒童保護專業(yè)知識,使得兒童利益受損。審執(zhí)分開的分工模式,使得法官多求快速結案,而相對較少關心兒童利益是否得到最大保護、調解協(xié)議或判決條款是否具有可執(zhí)行性。
“泛化式”法律規(guī)則居多。對家事糾紛中兒童的保護規(guī)范分別存于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繼承法等法律中,這些規(guī)范大多是原則性規(guī)定,可操作性不強,如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guī)定“法院審理案件應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但并未規(guī)定應適用的程序、審限、模式。又如該法要求“共青團、婦聯(lián)、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等共同保護兒童”,但未安排各部門的責任劃分、具體措施、對接流程。同時家事審判缺乏合理考核機制,目前全員通用的考核指標忽略了家事法官需要承擔的有價值的庭前庭后工作,影響家事法官保護涉案兒童的積極性。
法律是良性社會關系的守護神。司法公正需要最大程度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為了兒童感受司法公正應開啟“關懷式”審判,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更新司法理念,營造兒童保護的良好氛圍。家事審判應轉變司法理念,樹立“家事案件兒童本位”觀。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規(guī)定:“締約國應確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兒童的意見應按照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給以適當的看待?!惫试诩沂聦徟兄袘獙和鳛楠毩€體予以尊重,充分保障其程序上的知悉權、參與權、表達權,尊重兒童意見,在處理兒童相關事務時以其成長利益為核心進行考量。
提高司法能力,強化兒童保護的制度保障。一方面,選拔業(yè)務能力強、審判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高、責任感強、熟悉未成年人特點且已婚的法官組成家事審判團隊、合議庭,無條件的法院可將少年審判與家事審判合并,充分發(fā)揮少年庭法官的審判效能,并通過定期培訓、考核,培養(yǎng)家事法官對未成年人身體、心理的專業(yè)性認知,提高家事法官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法官在詢問未成年人時能注重語氣、方式、用詞并抓住其心理,引導其客觀真實表達意愿,同時注重辦案思維的轉變,給予當事人特別是兒童充分的表達權,以探究案件背后的人際關系、家人反目成仇的真實原因,從而作出最有利于涉案兒童的裁判、調解和多部門聯(lián)合行動方案。另一方面,出臺司法解釋、實施細則等細化現有規(guī)定,甚至制定家事審判專門規(guī)范性文件對家事審判的程序以及和政府、社會團體具體協(xié)作機制予以專業(yè)建構。
用好陪審制度,盤活兒童保護的社會資源。應當探索實行強制陪審制度。家事案件情感復雜,兒童身心保護亦是專業(yè)綜合工程,應采取合議庭制,組織兒童心理學專家、幼兒園及中小學教師等組建家事案件專業(yè)人民陪審員信息庫,從中抽取若干人員參與庭審,突破“封閉式”程序,減少家事審判閉門斷案的情況發(fā)生。
改革績效考核,創(chuàng)造兒童保護的司法環(huán)境。針對涉少家事案件復雜性、敏銳性、人身性的特點,制定特有的考核機制。如延長審限,以便法官有充足時間全方位了解案件及其發(fā)生的事由,對癥下藥,修復當事人情感,為兒童提供一個和睦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又如制定合理的考核內容,降低結案率、上訴率、改判率等傳統(tǒng)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比重,將提供法律援助率、征詢兒童意見率、陪審員選擇恰當率等有利于兒童保護的內容納入考核。
發(fā)布司法指導案例,創(chuàng)立兒童保護裁判規(guī)則。最高法院應先培育試點和先進經驗,然后刊登具有普遍操作性的司法案例,使法官易取可用,真正服務于具體案件的處理。兒童權雖是私法上的權利,卻有強烈的公益性。兒童權利優(yōu)先與兒童權益最大化這兩項國際公認原則只有通過一個個判例的生成和接受,才能真正在國內法上落實。
兒童遭遇父母離異或家庭糾紛已屬不幸,若再因家事訴訟遭受二次創(chuàng)傷,則實屬不該。“少年強則中國強。”令人欣慰的是司法決策層面已意識到這一不足,家事審判改革中兒童的權利正在回歸司法視野。廣大家事法官應常懷“兒童心”,期待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法律人文之關懷,健康快樂地成長。
(摘自2017年12月7日《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