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璟思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經過四十年來的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目前,美國一方面發(fā)動對中國的貿易戰(zhàn),另一方面,又利用“市場經濟”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政策進行施壓和指責。我們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首先必須認清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如果要科學地分析市場體系的本質性質和基本特征,必須找到科學的分析武器或工具。我們認為,在現代科學體系中,熱力學理論揭示的熵原理則從根本上揭示了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是我們分析市場經濟體系的科學理論武器。
一、市場經濟體系具有熵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
熵是熱力學中表征物質狀態(tài)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指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于1854年提出熵的概念。熵最初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引出的一個反映自發(fā)過程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tài)參量。在孤立系統(tǒng)中,體系與環(huán)境沒有能量交換,體系總是自發(fā)地像混亂度增大的方向變化,總使整個系統(tǒng)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熵的大小與體系微觀狀態(tài)有關,包括分子的平動、振動、轉動、電子運動及核自旋運動所貢獻的熵,但是熵的本質則是構成體系的大量微觀離子集體表現出來的性質。因此,熵具有統(tǒng)計意義,在自發(fā)狀態(tài)下,對只有幾個、幾十或幾百分子的體系就無所謂熵,談論個別微觀粒子的熵無意義。
從全球意義上來看,全球市場體系是一個典型的孤立系統(tǒng),到目前為止,它不可能得到其他星球商品的輸入。因此,熵原理可以適用于全球市場體系,熵理論可以用來分析全球市場體系的一個方面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從一個國家市場體系來看,雖然有局部或部分商品的輸入或輸出,但從具有極大數量市場主體的整個市場體系來看,不僅這種商品輸入或輸出不占市場體系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要受到中央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嚴格管控。因此,一個國家的市場體系仍然可以看作是一個相對孤立系統(tǒng)或準孤立系統(tǒng)。熵理論仍然可以用來分析一個國家市場體系的一個方面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經濟具有二重性(兩種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边@就是市場經濟體系本身具有市場熵,它表現是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和市場失靈或缺陷。在自發(fā)狀態(tài)下,市場經濟體系會趨向無序狀態(tài),這是市場經濟固有的根本缺陷,是市場體系的另一個方面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
市場熵的大小與市場體系微觀主體的狀態(tài)有關,包括市場主體的一切經營活動和企業(yè)行為所貢獻的市場熵,但是市場熵的本質則是構成市場體系的大量微觀市場主體集體表現出來的性質。因此,市場熵也具有統(tǒng)計意義,在自發(fā)狀態(tài)下,對只有幾個、幾十或幾百個市場主體的體系就無所謂熵,談論個別微觀市場主體的熵無意義。市場熵是市場經濟的固有屬性和缺陷,主要表現為以下八個方面基本特征:其一,市場體系自發(fā)形成經濟周期性波動,市場自發(fā)的調節(jié)往往是事后的,從價格形成、信息反饋到產品產出存在一定的時滯,容易造成經濟周期性波動,形成經濟危機。當經濟出現危機時,靠市場自身的力量恢復需時太長,造成的經濟波動過大,影響社會經濟穩(wěn)定。特別是像農業(yè)這樣生產周期較長、生產期間規(guī)模不能改變的產業(yè)部門,難以通過市場調節(jié)達到供需平衡。其二,所謂的市場的外部性問題,即當某些經濟活動(例如污染)導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損沒有被計入產品價格和成本時,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前提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壞。其三,市場無法提供足夠的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公共產品,例如公共教育、環(huán)境保護、基礎科學、天氣預報、公共衛(wèi)生、公共安全、社會秩序、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等是現代經濟社會健康運行必備的公共產品,而這些公共產品無法直接轉化為利潤,因而,一般的市場主體缺少提供這些產品的足夠動力。其四,市場競爭的結果必將產生壟斷,而壟斷則妨礙競爭和效率,這是市場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其五,市場體系必然自發(fā)的形成兩級分化,收人分配不公等社會公正問題是社會經濟穩(wěn)健運行的必要條件,但市場體系自身難以有效解決這一根本性問題。其六,市場調節(jié)具有短期性特點,無法引導一個經濟體的整體發(fā)展方向。其七,市場體系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的分布是非均衡的,如在證券市場內部人員可以知道外人不知道的內情、醫(yī)生比病人更了解病情等。其八,某些對經濟健康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的宏觀經濟變量(如財政收支總額)的確定和控制都不是市場所能勝任的,只能由有關宏觀經濟當局根據市場動態(tài)和穩(wěn)定經濟的需要進行管控。
二、經濟自由主義的起源及其根本缺陷
經濟自由主義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形成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經濟形態(tài)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來看,市場經濟是人類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經濟自由主義思想最初形成于17世紀的英國,它是在古希臘等古代西方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對現代經濟思想、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白杂山洕彼枷胧钦麄€斯密經濟學說的中心,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認為,在商品經濟中每個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為目的,在一只 “看不見的手”的指導下,即通過市場機制自發(fā)作用的調節(jié),各人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選擇,自然而然地會使社會資源獲得最優(yōu)配置。從資本主義現代化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來看,斯密的這一理論框架只是空想,市場熵增大否定了斯密關于市場自然而然地會使社會資源獲得最優(yōu)配置的理論。但是,經濟自由主義在資本主義世界是長期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觀點認為,由于人們按利己的本性去從事經濟活動,追求個人利益,結果能使整個社會受益,而滿足人們利己心的最好途徑是實現經濟自由,對私人經濟活動,不要加以任何干涉,而聽任其資本和勞動自由投放、自由轉移。同時還認為,一個國家最好的經濟政策莫過于經濟自由主義,應當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
從這些基本觀點來看,經濟自由主義只是看到了市場經濟體系一個方面的基本屬性,而沒有看到市場熵的存在及其對經濟發(fā)展的嚴重危害,這是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根本缺陷,市場熵的增大和爆發(fā)否定了古典經濟自由主義理論。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凱恩斯主義面對“滯漲”局面而束手無策的形勢下,資本主義世界又紛紛興起了新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潮。
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全球市場熵增大的重要推動力量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一直在經濟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并且是全球絕大多數政黨所采取的政治和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無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羅斯的“休克療法”,還是拉美國家進行的以“華盛頓共識”為基礎的經濟改革,都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精典之作”。西方許多經濟學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義的特點,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新制度學派等都是構成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經濟學派。諾姆·喬姆斯基在《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中指出,新自由主義是在亞當·斯密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強調以市場為導向,是一個包含一系列有關全球秩序的理論和思想體系,其完成形態(tài)則是華盛頓共識。其基本原則簡單地說就是集中體現為貿易自由化、價格市場化和資產私有化,生產資料私有制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前提,特別是市場經濟中一切活動的前提;不需要政府干預私人經濟,應讓市場機制完全地充分地發(fā)揮作用,只要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經濟體系本身是可以穩(wěn)定的;交換和市場的自發(fā)運行有充分的效率,自由貿易是最好的外貿政策。新自由主義通過對凱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稱于世。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繼承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上,以反對和抵制凱恩斯主義為主要特征,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理論思潮、思想體系和政策主張。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化發(fā)展、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解體、東亞經濟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經濟的飛速成長,這些都使得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受到極大的鼓舞,并逐步鞏固了它在經濟理論中的統(tǒng)治地位。自此新自由主義開始由理論、學術而政治化、范式化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化,成為美英推行全球一體化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標志性事件是1990年由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牽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及拉美國家、其他地區(qū)部分學術機構代表參加,并最終達成包括十項政策工具的“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指的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一系列理論,它們由美國政府及其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所制定,并由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推廣和實施,這是新自由主義從學術理論嬗變?yōu)榻洕妒胶驼涡跃V領的主要標志。然而世事難料,2008年發(fā)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再一次證明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根本缺陷和全球市場熵增大的災難。
四、國際金融危機則是市場熵增大趨勢的集中爆發(fā)
國際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國際性危機,具體表現為國際性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和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2008年9月15日,爆發(fā)了源自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世界經濟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衰退。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是全球市場熵增大趨勢的集中爆發(fā),暴露了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根本缺陷,也宣布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破產。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全球市場熵增大趨勢集中爆發(fā)呈現三大特點:
1.波及范圍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fā)展,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經濟分工協(xié)作越來越細化,如果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問題必將影響全球經濟。這次以美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引發(fā)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擴展開來,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非洲……幾乎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波及范圍之廣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機。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這使美國可以購買全球財富,各國都把自己的商品服務送到美國去以儲備美元,或者是買美國的國債,這樣就加快和擴大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范圍。
2.危機程度大。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發(fā)生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金融領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標急劇惡化,以至于影響相關國家或地區(qū)乃至全世界經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3.影響程度深。資本主義世界出現金融危機一般在危機后的一到兩年內就能夠恢復,可是這次源自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繼續(xù)擴散,影響全球經濟的發(fā)展。甚至有評論說:這次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倒退至少10年,而日本經濟自2008年出現衰退跡象以來一直是負增長,歐洲經濟除了德國和法國還保持這微弱的增長以外,其他經濟體危機嚴重,甚至國家面臨“破產”的危險,從冰島主權債務危機起到現在的希臘乃至西歐的主權債務危機仍然在繼續(xù)惡化,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的道路依然漫長。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雖然不如西方國家那樣嚴重,但是依然對我國經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五、美國挑起全球貿易戰(zhàn)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市場熵增大
當前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是二戰(zhàn)之后美國主導創(chuàng)建的全球多邊貿易、投資、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美國與其他主要國家合作創(chuàng)建了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也即后來的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也即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三個重要的國際機構,這對于推動二戰(zhàn)之后的經濟全球化、貿易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自2018年3月初,美國根據其1962年《貿易擴展法》232條款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征關稅,挑起了美國針對中國和世界的貿易戰(zhàn)。2018年7月6日,美國政府宣布正式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中國政府也隨即表示進行同等規(guī)模的反擊。中美貿易戰(zhàn)正式開打。這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屬于美國政府提出的第一波500億美元的征稅清單,隨后美國政府還提出了第二波1000億美元與第三波2000億美元的征稅方案。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戰(zhàn)的重心直指中國,但特朗普也同時針對歐盟、德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同時開火,貿易戰(zhàn)直接上升至全球多邊層面。對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地通過加征關稅來先發(fā)制人的挑釁行為,無論是中國、歐盟,還是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和土耳其等,都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當然,美國對抗全球也可能力不從心,會出現以下難以預料的情況,美國和歐盟等可能達成妥協(xié)。而美國發(fā)動本輪貿易戰(zhàn)則違背了美國自己主導創(chuàng)建的世界貿易組織關于貿易自由化與貿易全球化的相關規(guī)則,也恰恰是對美國自己主導的現行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的踐踏、沖擊與破壞,已經并將繼續(xù)損害各國之間的貿易伙伴關系。
在全球化無處不在的今天,貿易已遠遠超出貿易本身。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guī)則的行為、倡導的貿易保護主義和無休止的貿易戰(zhàn),在導致保護主義盛行的同時,也會帶來地緣政治影響,對本就脆弱的國際秩序產生“破壞性影響”。如果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zhàn)繼續(xù)深化和加劇,威脅當前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負面沖擊,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全球市場熵的增大,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爆發(fā)與深化將中斷來之不易的全球經濟協(xié)同復蘇的步伐。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全球經濟增長長期低迷。2017年,全球經濟出現了同步復蘇跡象,開始從少數幾個國家(中國、美國、印度等)擴展至全球大多數國家。經濟復蘇也帶動了全球貿易與資本流動的復蘇,最終推動全球GDP年度實際增速在2017年回升至3.8%。然而,如果貿易戰(zhàn)繼續(xù)深化的話,這會直接打擊全球貿易復蘇并進而影響經濟增長。根據IMF預測,貿易戰(zhàn)將使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0.5%,失去大約4300億美元的產值。在極端情形下,貿易戰(zhàn)甚至可能重新將全球經濟拉入衰退的泥潭中。
第二,美國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違背了全球產業(yè)鏈與價值鏈的自然演化規(guī)律,將會形成多輸格局。貿易戰(zhàn)不僅直接破壞了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也進一步加劇對全球經濟復蘇、全球產業(yè)鏈與價值鏈、全球化與全球安全不利沖擊,這會對全球范圍內的跨國公司、一般企業(yè)與普通消費者造成顯著負面影響。例如,在中國的出口產品中,加工貿易依然占到一半左右,這意味著大量的貿易盈余其實是由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企業(yè)(包括美國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對中國產品征以重稅,自然也會打擊到與中國存在緊密合作的跨國公司(包括美國公司)的利益。
第三,美國發(fā)動的全球貿易戰(zhàn)形成的沖突可能進一步從貿易領域擴展至投資、金融、人才甚至軍事領域,最終對全球化與全球安全造成重大不利沖擊。從歷史經驗來看,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斯穆特霍利法案將兩萬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不僅使得1929年全球股災導致的正常衰退演變?yōu)闀缛粘志玫氖挆l,而且加劇了各國之間的全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