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卓異,陳新華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心臟神經官能癥以心血管癥狀:自覺心中不適,胸悶,呼吸困難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多汗,雙手震顫等為主要表現(xiàn)[1],該病常見于青年人多見于更年期婦女,[2]研究發(fā)現(xiàn),中醫(yī)辯證治療本病存在優(yōu)勢,[3]故依據心臟神經官能癥癥狀探討中醫(yī)病名,明確治療思路則有必要性。
心臟神經官能癥為西醫(yī)病名,本病中醫(yī)病名論述以“心悸”“怔忡”“臟躁”“郁癥”多見。[4]蔣健以情志不暢為引發(fā)心中悸動的主要病因,稱本病為“郁癥性心悸”,指出思慮、抑郁、嗔怒均為病致因,以驚恐最常見[5]。張娟認為本病發(fā)病過程中表現(xiàn)的心痛不適、喘息困難等癥可歸屬“心悸”;發(fā)病過程中表現(xiàn)的煩躁易怒,心神不寧可歸屬“郁癥”[6]。牟雷以本病多發(fā)于更年期婦女,與情緒的波動密切相關屬“臟躁”范疇。[1]
古代文獻中,與本病心血管癥狀表現(xiàn)相貼切的病名有“驚悸”“忪悸”“心悸”等,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相吻合的有“郁癥”“臟躁”等病名。
心悸,病名起源可追溯至秦漢,《傷寒論》中可見“心下悸”“動悸”等,“驚悸”首見于《金匱要略》,至宋代驚悸為心悸固定病名。隋唐以后心悸經歷多次衍化,“怔忪”“怔忡”均曾衍化為心悸的病名,孫思邈提出“忪悸”,至明清前心悸以忪悸之名常見于古文獻[7]。總言之,驚悸、忪悸在一段時間并用于古文獻描述心中悸動之癥。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對驚悸與忪悸做了詳細區(qū)分,所述驚悸發(fā)于驚,驚則氣亂,氣與痰并擾心神,病位在心膽;忪悸病因病機一因思慮過度,氣機運行不暢,痰濁內生;二因外感寒濕,飲停中脘上沖擾心。嚴用和在《濟生方驚悸怔忡健忘門》闡述了驚悸與怔忡病機的差異,論述驚悸多因心膽氣虛,怔忡則因心血不足導致[8]。
“臟躁”《金匱要略》述“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焙笫泪t(yī)家對“臟”持不同觀點,一認為此系子宮;二認為如《醫(yī)宗金鑒》所論為心臟;三如《女科經綸》所言:“無故悲傷屬肺病,臟躁者,肺之臟躁也?!闭J為病位在肺,病機為津液不養(yǎng),治在心;四以陳修園為代表,認為臟躁不拘病位,因陰虛火乘,標癥見于心。董曉峰分析前人所言,認為臟躁之“臟”在心,“躁”為躁擾不寧。[9]張甦穎認為所述在心肺,“躁”作“燥”,為陰血不足病機的闡釋。[10]周燕紅認為本病病機在于臟陰不足,虛熱內擾,病位在心肝腎。[11]李振華認為臟躁病機為肝郁脾虛,心脾肝腎四臟功能失調。[12]
“郁癥”最早見于《黃帝內經》,內經指出心藏神,肝藏魂,心調節(jié)神志,肝調節(jié)情志,肝疏泄太過不及均會影響心之功能。張景岳云"凡五氣之郁……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指出因病致郁為氣機氣血的郁滯,而因郁致病屬情志之病,病位在心。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指出:“諸郁,臟氣病也,其原本于思慮過深,更兼臟氣弱,故六郁生焉?!笨傊舭Y病名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郁癥病因繁多,狹義郁癥專指情志不舒所致,病位在心肝?,F(xiàn)今郁病指狹義而言,病因為情志不遂,病機見肝疏泄失司脾土受克,脾運化失司無以化生氣血營養(yǎng)周身,最終見臟腑陰陽失調發(fā)為本病。[13]
探析心臟神經官能癥病名病因病機不可忽略,這既是辨證依據也是對中醫(yī)病名的有效佐證。柳紅良認為本病見“火型之人”,性格急躁易怒,肝疏泄太過暗耗肝陰,母病及子,為剛癥;見“木型之人”,其性緩,肝氣疏泄不利,致脈絡血行不暢,心脈瘀阻而致,為柔癥。[14]于彥認為致病皆因心之氣血生化運行受阻,心統(tǒng)領精神活動的功能出現(xiàn)異常則引起諸不適之癥,病位在心,涉及肝脾。[16]程偉認為發(fā)病因素中虛性癥候主要為氣虛、血虛與陰虛;實性癥候見氣滯、痰濁、血瘀。[16]周小雄認為病因為情緒失司,情志不遂直接影響心,心主血脈功能失調,血脈失養(yǎng)神無所藏,發(fā)為本病,病位在心腦,治療調神兼調血脈邵祺騰認為情志因素與臟腑功能之間相互影響,情志不遂則氣郁不能推動血行,臟腑功能下降,神無所依;而臟腑氣血的異常與否又關乎肝氣的舒達,情志的舒暢。程善廷認為本病病機為心血虧虛,同時兼脾虛、肝郁、腎虛、肺虛,而兼癥中肝氣郁結為首要。
對于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中醫(yī)病名,筆者翻閱文獻認為可以“心悸”對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突出者可以“臟躁”相對。以“心悸”對應,原因有三,(1)主要病癥表現(xiàn)來看,本病主要見心血管癥狀表現(xiàn),兼見其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心悸主要癥狀為自覺心中急劇跳動,心中忐忑,不能自主,伴見胸悶,眩暈喘促,與本病主癥相符;(2)從病因病機來看,本病病位在心,與肝脾關系密切,情志因素雖為本病主要病因,然情志與臟腑疾病亦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情志不遂可致氣血運行受阻,氣滯血瘀終致心氣虛血少發(fā)本??;心臟疾病日久則生血不行,子盜母氣,肝氣郁滯見情志不遂諸癥;(3)看心悸包含范圍,宋以后心悸包含癥狀逐漸擴大,主要包括驚悸與怔忡,驚悸受情緒影響,受到驚嚇或思慮過多均可導致,怔忡不受情緒影響,癥狀表現(xiàn)較驚悸重,臨床檢查可見器質性改變。但患者常驚悸與怔忡同時出現(xiàn),臨床檢查見或不見器質性改變,與本病臨床表現(xiàn)一致。以“臟躁”相對,因“臟躁”病機為肝氣郁滯不疏,郁火擾心,日久耗傷心陰,下盜腎氣發(fā)為本病,癥狀表現(xiàn)雖為“喜悲傷欲哭”,病機卻與本病相合,故而可作為本病中醫(yī)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