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格加
(青海省貴南縣藏醫(yī)院,青海 海南 813199)
慢性胃腸炎的臨床表現有惡心、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等,是臨床常見且多發(fā)的一種病癥,具有病情遷延、病因復雜等特點[1]。此研究旨在分析藏醫(yī)藥胃腸普安丸治療慢性胃腸炎的療效,以下為具體報告。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腸炎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硬幣分組的形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23~61歲,平均(42.0±4.6)歲,病程1~2.7年,平均(1.8±0.5)年;研究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3~59歲,平均(41.0±4.4)歲,病程1~3.0年,平均(2.0±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予以常規(guī)治療:選取的藥物為左氧氟沙星,給藥方式為口服,0.4 g/次,一天三次,共服用一個月。
1.2.2 研究組
予以胃腸普安丸進行治療:給藥方式為口服,4丸/次,一天三次,共服用一個月。
①療效判定[2]: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徹底消失,經糞常規(guī)檢查證實紅細胞、白細胞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顯著,經糞常規(guī)檢查證實紅細胞、白細胞水平有所降低;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經糞常規(guī)檢查證實紅細胞、白細胞水平有所降低。②觀察項目:對比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20例患者治療顯效、有效、無效發(fā)生率分別為20.0%(例)、40.0%(8例)、40.0%(8例),研究組20例患者治療顯效、有效、無效發(fā)生率分別為55.0%(11例)、35.0%(7例)、10.0%(2例)。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0.0%(18例)比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60.0%(12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800,P<0.05)。
對照組20例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7.6±1.8)d,研究組20例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5.0±1.2)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74,P<0.05)。
慢性胃腸炎遷延不愈與飲食、幽門螺旋桿菌、用藥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常規(guī)西藥治療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再加上長時間服藥極易產生副作用。
通過研究發(fā)現藏醫(yī)藥胃腸普安丸治療慢性胃腸炎的效果極為理想。引起胃腸疾病的因素有進食不規(guī)律、身體受涼等,導致機體功能失調。藏醫(yī)將慢性胃腸炎分為龍型、赤巴型、培根型三個類型[3],藏醫(yī)藥治療慢性胃腸炎具有藥效發(fā)揮快的特點,且在治愈后再次復發(fā)的幾率比較低。藏醫(yī)藥胃腸普安丸在進入機體后藥效發(fā)揮比較快,在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之后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熱效應與其他理化效應,對病變部位神經、體液、內分泌具有雙向調節(jié)的功效,對細胞組織進行活化,加速并促進了組織及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功能,從而恢復了消化器官的功能,起到了治標治本的功效,更是保持了胃腸部位的菌群平衡。
綜上所述,藏醫(yī)藥胃腸普安丸治療慢性胃腸炎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加速了胃腸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