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米
浙江寧波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陳列的豬紋陶缽( 王小川/ 攝)
在人們的印象里,寧波的“標準形象”是長三角地區(qū)的制造業(yè)重地,這個形象極具現(xiàn)代特色卻又稍顯冰冷。
實際上,寧波不僅是一處地地道道的文化發(fā)源地,而且是長江下游文化的代表性重鎮(zhèn)。寧波人最為自豪的是河姆渡文化——7000年前,一批先民來到這里,他們的外表具有現(xiàn)代中國人的某些特征,卻更接近于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被后世的我們稱為“河姆渡先民”。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不僅可以形容人的性格養(yǎng)成,或許也可以形容城市。7000年前,寧波就形成了精致、進取、達觀的氣質。
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既是最先進的文化,也是最富庶的文化。大概確實是“有錢任性”,河姆渡人很有些“食不厭精”的架勢。
河姆渡發(fā)展出了成熟的水稻栽培技術,河姆渡人的食物十分富足,甚至出現(xiàn)了谷物的大量囤積,考古人員發(fā)掘的稻殼總量已達150噸之多。這里水系發(fā)達,河塘湖泊是取之不盡的大“倉庫”,茭白、菱角、薏仁米、各種魚類都是上天賦予的水中珍饈。
不過對于有追求的部落來說,這些還遠遠不夠,河姆渡人還想方設法馴化家畜以獲取肉食,他們的馴化“成就”通過一個特殊的方式被記錄了下來。
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過一件黑陶缽,高11.6厘米,長21.2厘米,寬17.2厘米,是用來盛裝食物的器皿,它的一側外壁上,刻著一只生機勃勃的豬。
不過,這只豬和我們熟悉的家豬還不完全一樣,從它長而尖的吻部來看,這應該是一只還未完全馴化的野豬,所以它身形矯健,并不像后來的家豬那樣臃腫,尤其是腿顯得細長輕靈,簡直算得上是一只苗條清瘦的豬了。
豬的鬃毛很硬,又短又粗地排列在背上,像是一排尖刺,帶著不可親近的桀驁。它低著頭,眼睛夸張地圓睜著,像是在仔細地覓食,又顯出幾分警惕,萌態(tài)十足??礃幼樱@絕不是一頭“懶豬”,而是一只生命力旺盛、野性未脫的豬。
只有在長期的馴化過程中對豬的形象熟悉備至,才能有如此精準生動的表現(xiàn)。
當然,馴化的結果就是河姆渡人的餐桌上多了一道難得的美食。
由于食物難以留存至今,“食不厭精”大多要憑借推測,但這里的食器卻留下來不少,這正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物不厭細”的證明。
最奢侈的是一個大木碗,沉厚的木胎外被滿滿地敷上了一層大紅色的漆。雖然現(xiàn)在木碗已經殘破嚴重,但大體尚存,尤其是那一層朱漆仍然不失神采。
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漆器實物。
拿到現(xiàn)在來看,這些7000年前的“奢侈品”自然顯得“粗笨”,不過,要是看到寧波現(xiàn)在的工藝“絕活”——漆金木雕,人們必定會感嘆什么叫做“細致入微”和“不厭其繁”。
當時北方黃河流域的部落住宅,大多是在地上挖坑再搭頂棚的半地穴,但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卻是干欄式,即用竹木搭起架子,再建造高出地面的房屋。
漆金木雕的代表作品是“萬工轎”,它的外型像是一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小型宮室?!叭f工”是指設計制作所花費的時間——按一個工匠來算的話,要一萬個工作日。也就是說,即使一年到頭不間斷地勞作,也需要將近28年的時間才能完工。這件作品的先祖,便可追溯到這個粗笨的漆碗。
除了裝食的碗,取食的勺子也講究至極。
有一把學名為“圓雕鳥形象牙匕”的小勺子,被雕成了一只鳥的形狀,鳥的頭部是勺子的柄端,它的身體呈流線形向后舒展,鳥的頸部和背部還雕刻上了花紋,而它寬扁的尾羽恰好構成了勺子取食的部位。無論是材質之昂貴還是構思之精巧,都讓現(xiàn)代人甘拜下風。
除了這些小件,更能影響生活質量的還有大件——住宅。
當時北方黃河流域的部落住宅,大多是在地上挖坑再搭頂棚的半地穴,但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卻是干欄式,即用竹木搭起架子,再建造高出地面的房屋。比起“半地下室”一樣的半地穴,這種“兩層樓”的房屋要“高級”得多,下層一般作為堆放雜物和放養(yǎng)動物的地方,上層住人,具有干燥、通風、安全等多重優(yōu)點。
干欄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首創(chuàng),因為這里土地潮濕,無法挖出深坑,河姆渡人的住宅只能向高處發(fā)展。在搭建時,干欄式建筑會用到綁扎和榫卯技術,在當時算是最有“技術含量”的建筑。
如果只耽于物質上的追求,河姆渡文化的性格還沒那么鮮明,影響力大概也不會那么持久。
事實上,河姆渡人有獨特的精神圖騰,那是一塊刻著“雙鳥朝陽”圖案的象牙蝶形器。象牙被打磨得很光滑,正面用細線刻著兩只引吭高歌的鷙鳥,它們展開巨大的雙翼,一左一右簇擁著一輪太陽;太陽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外圍還環(huán)繞著熊熊的火焰紋,氣勢雄渾磅礴,這是河姆渡人雄健昂揚的精神象征。
在最近舉行的寧波國際馬拉松賽的獎牌設計上,設計師就融入了雙鳥朝陽的圖案。歷經幾千年,這種精神仍然在這片土地上充滿生命力。
精致富足、積極進取,這種精神氣質與被稱為“院士之鄉(xiāng)”的寧波很是相配。
不止于此,等到此地6000年前的“表情包”——兩張笑臉——出土,人們又發(fā)現(xiàn)寧波原來還有這樣達觀幽默、可愛可親的一面。
這是2015年考古人員在屬于河姆渡文化的魚山·烏龜山遺址上發(fā)現(xiàn)的兩件陶器的器耳。陶器已經不存,這兩個器耳卻完整地留存下來,它們的色彩和大小都不相同,顯然并不屬于同一件陶器,但兩件器耳上鏤刻著相同的笑臉,可以猜測,當時以笑臉裝飾器耳或許是一種流行。
這兩個笑臉很簡略,圓睜著兩眼,嘴巴彎成了半圓弧,神情生動令人莞爾,與現(xiàn)代流行的表情包無異。如果河姆渡人沒有天真純凈的內心和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和幽默感,大概是很難做到如此萌態(tài)可掬的。
有了這一抹來自遠古的微笑,寧波這個城市瞬間變得生動而充滿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