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炎香,李青松,趙 黎,張 斌,王亞卉,許 愿
氣血是組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氣滯血瘀可引發(fā)全身各臟腑功能失調(diào)[1-2]。 《說文解字》[3]云:“瘀,積血也。”瘀血一指血液成分或性質的異常變化,即“污血”;又指久病入絡而造成的血行瘀滯不暢,如跌仆損傷可直接損傷肌膚脈絡臟腑,使經(jīng)脈受阻,如《內(nèi)經(jīng)》云:“有所墮墜,惡血留內(nèi)”;三指離經(jīng)之血積于體內(nèi),停滯不暢致瘀,如《血證論》有“凡離經(jīng)之血,就是瘀”的認識。因此瘀血既是病理產(chǎn)物又是致病因素。活血化瘀法作為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藥療法,以活血祛瘀藥為主,配伍理氣藥物,達到活血理氣、化瘀通脈,促進眼部瘀血吸收,在眼科的應用相當廣泛。《血證論》認為“止血、消瘀、寧血、補虛”是治療瘀血的基本原則。因此,臨床上早期出血期選擇生蒲黃湯或寧血湯止血活血;瘀血期選用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理氣活血,從而達到活血不留瘀,祛瘀不出血的效果;死血期方用血府逐瘀湯合二陳湯意在血、痰、瘀同治;干血期瘀、虛同在,虛實夾雜,當攻補兼施、扶正散結,方用駐景丸合四君子湯、杞菊地黃湯[4]。無論在哪一期,都以整體與局部相結合,辨證施治的診療原則,根據(jù)不同的癥候表現(xiàn)、兼證,區(qū)分主要病因和次要病因。
《醫(y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云:“障,遮蔽也,內(nèi)障者,從內(nèi)而蔽也,外障者,從外而遮也?!蓖庹习▋杀{、胞瞼、白睛、黑睛。內(nèi)障包括瞳神、晶珠、神膏、視衣、目系等?;钛龇◤V泛應用于各種眼科內(nèi)、外障及外傷疾病。
2.1.1 白睛疾病 最多見的外障眼病是白睛疾病,涵蓋西醫(yī)的結膜疾病和前部鞏膜疾病,多表現(xiàn)為自覺痛、癢、干澀、生眵、畏光、流淚、胞瞼青紫腫硬等,常由外感風熱,脾胃積熱,內(nèi)外夾雜,氣血阻滯瘀積而成?!秾徱暚幒氛J為血熱瘀滯型椒瘡,多選用歸芍紅花散(當歸、赤芍、紅花、山梔子、黃芩、大黃、白芷、連翹、防風、生地黃、炙甘草)達到?jīng)鲅钛寞熜А!短交菝窈蛣┚址健分赋鲅撋L型時復癥,選用四物湯加茯苓、白術。現(xiàn)代臨床應用中,劉玲玲[5]研究顯示丹參注射液治療結膜下出血,指出丹參有利于改善細胞缺氧與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細胞代謝,疏通經(jīng)絡。若見風邪外襲、引動肝火者,證屬肝經(jīng)風熱壅盛,宜疏風清熱、瀉肝明目,常用生地黃、柴胡、白芷、琥珀、龍膽草、防風、荊芥、旱蓮草、夏枯草、草決明等中藥。
2.1.2 黑睛疾病 黑睛疾病即西醫(yī)所言的角膜疾病,癥狀多表現(xiàn)為眼部刺激、視物模糊、眼瞼痙攣甚至潰破,由氣血瘀滯、臟腑功能障礙所致,治宜調(diào)和氣血。《秘傳眼科龍木論》指出陽虛寒凝型花翳白陷,選用當歸四逆湯活血通脈,常常選用紅花、丹參、當歸、桂枝等?!堆劭婆R證筆記》認為陰虛津傷型宿翳,選用滋陰退翳湯加入牡丹皮、桃仁、紅花、丹參、三七、赤芍活血退翳。角膜新生血管多由外感風熱之邪、心火壅盛而成,治宜涼血活血,常用牡丹皮、山楂、黃芪、生蒲黃、琥珀、木賊等。若表層結節(jié)叢生常用瀉白散合桃紅四物湯、桂芪紅花散清熱涼營化瘀。若氣血失和、肝膽火熱,宜活血清肝理氣,常用藥物為丹參、龍膽草、生地黃、柴胡、澤瀉、木通、三七、葛根、瞿麥等。對于虛證多因肝脾虧損所致,治宜養(yǎng)血活血、滋補肝脾,常用白芍、丹參、熟地黃、三七、黨參。黑睛主肝,肝藏血,故黑睛疾病從肝論治,活血明目效佳。
2.2.1 黃仁疾病 黃仁疾病涵蓋西醫(yī)的虹膜、睫狀體、前部脈絡膜疾病,癥狀可見頭目疼痛、眼部刺激、視物模糊、白睛混赤、瞳神大小不一、神水混濁等臨床表現(xiàn),多由肝膽?zhàn)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破絡灌瞳、血溢絡外所致。初起應選用血余炭、茜草、梔子炭、仙鶴草、側柏葉等涼血止血之品。后期待病情穩(wěn)定應化瘀止血,方用桃紅四物湯加生三七、赤芍、丹參、澤蘭、澤瀉、黃芩、蒲公英、金銀花、琥珀末、白蒺藜。晚期腎陰虛者,可用炙甘草湯。整個病程中均需要調(diào)理氣機、扶正升陽,可加用柴胡、生地黃、黃芪、升麻。
2.2.2 五風內(nèi)障 五風內(nèi)障包括青風、綠風、烏風、黑風、黃風,均與肝腎密切相關,由于肝氣郁結、肝膽熾盛致神水停滯血瘀,此為實證;久之肝腎虧虛,失于濡養(yǎng),神水澀滯,神光衰微,則為虛證,可見白睛紅赤、抱輪紅赤、光澤欠佳、前房較淺、瞳神散大不一等臨床表現(xiàn)。青光眼術后血瘀阻滯者應益氣活血,可選用如丹參、黃芪、紅花、赤芍、當歸、川芎等藥物,療效顯著。韓紅波[6]采用赤芍、當歸、益母草、川芎等活血化瘀藥物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綜合征效佳。張秋麗[7]研究藏紅花、刺五加、丹參、燈盞細辛、川芎嗪、金絲桃素、三七總苷、葛根素等對青光眼視神經(jīng)保護的作用機制,效果顯著,有助于促進眼組織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緩視神經(jīng)萎縮。曾志成[8]治療由于脈絡阻滯,目系失養(yǎng),玄府閉塞,神水癖積所致的氣虛血瘀型開角型青光眼,選用黃芪、生地黃、地龍、茯苓、車前子、紅花、赤芍共奏活血祛瘀、益氣明目之效,結果證實通過促進眼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房水流通,達到降低視神經(jīng)缺血的風險,為視神經(jīng)提供營養(yǎng),維持其正常的濾過功能,降低眼壓。若因寒而瘀者當溫經(jīng)散寒、活血化瘀,常用白芍、川芎、山藥、白術等。
2.2.3 晶珠疾病 晶珠即西醫(yī)的晶狀體,可見晶珠不同形態(tài)、部位、色澤的混濁,因肝郁不舒,晶珠漸混;脾虛水濕,運化無權;年老肝腎虧虛,氣血失養(yǎng)而致?!短交菝窈蛣┚址健氛J為肝郁不舒型圓翳內(nèi)障,選用逍遙散合四物湯柔肝解郁、活血養(yǎng)目。王昌平[9]對老年性白內(nèi)障患者實施中醫(yī)藥治療,主要是由于肝腎日益虧虛,氣血運行不利,濁瘀阻于眼竅所致,宜補腎活血,方中熟地黃、山茱萸、黃精、枸杞子滋陰補腎,菟絲子補腎明目,使精血生化有源;雞血藤、當歸養(yǎng)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茯苓、山藥利濕健脾,使藥物補而不膩;丹參、三七活血化瘀,促進白內(nèi)障的消散;羌活、石菖蒲芳香走竄,引領藥物直達病所,共奏明目除障、活血養(yǎng)血、滋陰補肝的效果。若伴頭痛目赤者,酌加蟬蛻、白芷、墨旱蓮、荊芥、防風、蔓荊子、白芷等舒經(jīng)活絡。
2.2.4 神膏疾病 神膏即西醫(yī)的玻璃體,表現(xiàn)為云霧移睛,因肝氣郁滯,目絡失養(yǎng),血不循經(jīng),外傷、手術或各種眼底出血性疾病所繼發(fā)血瘀。治療上應盡快排除瘀血,待出血穩(wěn)定后可行玻切手術。早期對于氣血虧虛型,《正體類要》選用八珍湯、桃紅四物湯及《原機啟微》芎歸補血湯均可補血止血,常用藥物有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白術、人參、桃仁、紅花益氣補血功效。重者氣滯血瘀型云霧移睛,選用《醫(yī)林改錯》的血府逐瘀湯行氣活血。中晚期積血變?yōu)閴K狀混濁時,可加用軟堅散結法配以海藻、海帶、夏枯草、鱉甲、三棱、莪術等。彭俊、彭清華[10]選用知柏地黃湯配合經(jīng)驗方散血明目片診治陰虛火旺證玻璃體積血,7劑后改用生蒲黃湯合豬苓散加減,此乃瘀血化水,血水互結而成,治以滋陰降火,活血化瘀效佳。王林珍[11]研究利用桃紅四物湯,駱榮江[12]采用虎杖提取液治療玻璃體積血均有效。
2.2.5 視衣疾病 視衣包括西醫(yī)的脈絡膜、視網(wǎng)膜及其血管,為“暴盲”“視瞻昏渺”范疇,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視力減退、視物變形、視網(wǎng)膜不規(guī)則擴張扭曲、周圍白鞘伴生、火焰狀出血、紅色線或銀絲狀、黃白色滲出、水腫以及舌象瘀點、瘀斑、青紫,脈象多見弦、沉、澀等。因七情內(nèi)郁,肝失疏泄,五志化火,火郁脈絡,肝絡受損,血溢脈外而發(fā)病?!吨嗅t(yī)眼科六經(jīng)法要》云:“眼內(nèi)出血非其它可比,必須盡快的先止血,次化瘀,后養(yǎng)血?!背跗谘弁庥^無殊,視力急劇下降,出血呈鮮紅色,或伴見頭目胸脅脹痛等為氣滯血瘀型,應理氣化瘀止血,選用寧血湯(生地黃、梔子、白茅根、側柏葉、旱蓮草、仙鶴草、白蘞、白芍、白芨、阿膠),可加荊芥炭、血余炭、大薊、墨旱蓮以涼血止血。中期一旦不再出血,就需立即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huán),去除血瘀,選用《醫(yī)宗金鑒》桃紅四物湯(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桃仁、紅花、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枳實、竹茹),血不利則為水,可加車前子、澤瀉、澤蘭、薏苡仁、琥珀、毛冬青活血利水,重則選用血府逐瘀湯加三七、郁金、丹參、生蒲黃、茜草等加強活血化瘀功效。發(fā)病日久,血瘀凝結或已成束、痰核、結節(jié),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兼軟堅散結、補益肝腎、健脾理氣,以達到祛瘀而不傷正,必要加穿山甲、海帶、海藻等破瘀之品。韓琦、彭清華等[13]對于視網(wǎng)膜靜脈阻塞氣滯血瘀水停證,選用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清熱之品,加速視網(wǎng)膜出血的吸收,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視網(wǎng)膜的滲出水腫的吸收。
2.2.6 目系疾病 包括視神經(jīng)、包裹視神經(jīng)的鞘膜及血管,可見視衣萎縮、變性、脈絡阻塞、缺血、溢血、視力減退、視盤顏色變淡或蒼白等表現(xiàn),屬于中醫(yī)學“青盲”的范圍?!秾徱晸u函·青盲癥》云:“此癥謂目內(nèi)外并無障翳氣色等病,只自不見者,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發(fā)此靈明?!彼且环N不可逆的損傷,是導致失明或視力低下的常見難治性疾病。因虛火灼絡,迫血妄行者,宜用寧血湯或生蒲黃湯加減,常用藥為生地黃、梔子炭、白茅根、側柏葉、仙鶴草、白蘞、白芨、牡丹皮、荊芥炭、蒲黃炭、丹參。因津液不足、神膏俱損、痰瘀互結者,選用《景岳全書》之右歸丸合《醫(yī)宗金鑒》化堅二陳丸逐瘀化痰、軟堅散結,常用藥物有赤芍、丹參、熟地黃、山茱萸、白術、瓜蔞仁、法半夏、白僵蠶、荷葉等。因肝脾失和,水濕內(nèi)停,宜活血祛瘀、利水消腫,常用藥物赤芍、丹參、三七、薏苡仁、海金沙、金錢草、車前草、琥珀、茯苓、豬苓、木通、山梔子、滑石、萹蓄、蒼術等。孟幼杰[14]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顳下支靜脈阻塞,30劑后患者出血被吸收,視力恢復。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氣滯血瘀是一個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的過程。改善這種病理狀態(tài)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第一,改善血流動力學,活血化瘀藥能擴張血管,提高血管張力,并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第二,改善血液流變學和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滯性,促進聚集的紅細胞解聚。第三,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局部的血壓供應,有效地降低組織缺血、缺氧的可能性。第四,抗菌和抗炎,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纖維母細胞的生成,并促進病理產(chǎn)物如滲出物和有機機化物的吸收,減少機化,促進病變組織修復,軟化結締組織,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外傷和手術損傷的愈合。第五,增加機體免疫細胞活性,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眼的視功能,解除視網(wǎng)膜動脈痙攣[15-17]。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對中藥藥理和臨床應用研究,活血化瘀療法在眼科的應用日益普遍,大大提高了眼底疾病的治愈率。
活血化瘀療法對各種眼科疾病療效顯著,從白睛、黑睛、瞳神、晶珠、神膏、視衣、目系等內(nèi)、外障眼病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仍存在不足:第一,活血化瘀中藥現(xiàn)代藥理研究機制還不完善,目前主要局限在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huán)血流等方面;第二,針對眼科疾病的動物造模難度大,缺乏相關的動物基礎實驗;第三,研究設計的科學性、重復性欠缺,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不足,研究周期過短,缺乏長期隨訪,數(shù)據(jù)可信度有待考證;第四,中藥短期時間內(nèi)效果不明顯,但患者難以長期堅持服用,依從性較差,藥物作用難以保證;第五,中醫(yī)未形成自己統(tǒng)一的療效評價標準及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第六,部分醫(yī)生尚未認可活血化瘀法的療效,使用范圍有待拓展。
因此,我們需更進一步的深入鉆研,在辨證施治的同時制定統(tǒng)一的療效評價體系及辨證分型標準,形成診療規(guī)范;加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配伍必要的西藥發(fā)揮作用;進一步加強藥效質量,探索新的特效中醫(yī)藥制劑;熟練的辨證論治,區(qū)分病情,靈活加減,注意配伍應用;收集更大樣本,運用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嘗試必要的動物實驗,探索藥理病理機制,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及方法研究病理生理狀況及預防轉歸,縮短療程,降低費用,為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的臨床應用開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