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澤峰,張叢青,莊曾淵
古往今來,絡脈、絡病之說早為醫(yī)家知曉,然而絡病學說作為中醫(yī)臨床重要研究領域始于上世紀90年代,如王永炎院士提出中風的病機為“毒損腦絡”“新病入絡”[1],吳以嶺院士提出 “脈絡-血管系統(tǒng)”“承制調平”,都在不斷的補充完善著絡病理論。筆者結合多年眼科臨癥體會,提出“瞳神絡病”證治體系,以使眼底局部辨證與全身辨證更好的結合起來。瞳神絡病[2]是指黑睛及其之后組織病變,包括脈絡膜、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疾病,如葡萄膜炎、視網(wǎng)膜動脈阻塞、視網(wǎng)膜靜脈阻塞、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病理性近視、黃斑水腫等。“瞳神絡病”證治體系[2],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結合目中之絡的生理、病理特點與瞳神疾病的臨床所見,將絡脈的局部辨證與臟腑的整體辨證相結合,突破有形之血絡,以求抓住多種瞳神疾病的共性環(huán)節(jié),即基礎病機,完善相應的治則治法及用藥規(guī)律,豐富中醫(yī)眼科的辨證論治體系,以期提高眼科疑難疾病的療效。
絡脈,首見于《黃帝內(nèi)經(jīng)》,“經(jīng)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為孫絡”。廣義絡脈包括經(jīng)脈之絡與絡脈之絡,經(jīng)脈之絡是經(jīng)脈支橫旁出的分支,絡脈之絡為經(jīng)絡的細小分支,支橫別出,逐級細化,遍布全身,互相連綴形成網(wǎng)狀結構。狹義絡脈,僅指經(jīng)絡的絡脈部分。絡病學說形成于先秦時代,《黃帝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了絡脈的生理功能。奠基于東漢時期,《傷寒雜病論》中“經(jīng)絡受邪,血脈相傳”,指出絡病由表入里、虛實相傳的傳變特點,并且創(chuàng)建"六經(jīng)辨證",奠定了內(nèi)傷雜病重絡證的綱領和絡病臨床證治基礎,同時設立脈絡病專篇,提出治絡病專方旋覆花湯、大黃蟄蟲丸等?;蛟S是年代久遠,醫(yī)書多散失,宋金元時期絡病學說少有論及,僅見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用于治療“諸般風邪濕毒之氣,留滯經(jīng)絡”之活絡丹等。直到明清時期才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臨癥指南醫(yī)案》、《醫(yī)門法律》等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使絡病學說成為中醫(yī)重要的病機理論,同時系統(tǒng)提出通絡、補絡的治法用藥,并進一步指出孫絡之間相互絡合,氣血交換,對人的生理病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近代得以興盛,吳以嶺院士的著作《脈絡學》中提出 “脈絡-血管系統(tǒng)的承制調平”“三維立體網(wǎng)絡系統(tǒng)”[3],正式建立了絡脈理論應用于全身疾病系統(tǒng)的絡病理論??偠灾?,絡病學說是伴隨著經(jīng)絡學說而發(fā)展起來的,是對“久病、久痛入絡”學術思想的進一步闡發(fā)。
而目絡,即目中之絡。“諸脈者皆屬于目……其血氣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眼通五臟,氣貫五輪”提出目絡為臟腑之絡的分支,也是目中氣血運行的通路。《審視瑤函》云:“目形類丸,內(nèi)有大絡者五……中絡者六……外有旁支細絡,莫知其數(shù),皆懸灌與腦下達臟腑,通乎血氣往來以滋于目”則系統(tǒng)劃分了目內(nèi)之絡。目中之絡分為大絡、中絡和細絡[2],大絡為五臟之絡,貫通營衛(wèi)、環(huán)流經(jīng)氣,五臟化生的精血、清輕之氣經(jīng)由此類絡脈運至目;中絡為六腑之絡,津血互換,降濁,下輸代謝廢物,與大絡相配,使氣血升降有序,共同推動精氣血津液的運行。
細絡[4]即為目中緊密聯(lián)系,相互交通的毛細血管網(wǎng),按功能又將其細分為目中氣絡與目中血絡:“氣為血之帥”臟腑之營氣與絡中之經(jīng)氣在此交匯,共同推動目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升降有序才能發(fā)揮精明的功能;“血為氣之母”臟腑之精血在通過目中血絡滋養(yǎng)絡體,滲灌氣血,輸布精血營養(yǎng)組織。目中氣絡、血絡相互協(xié)同,共同構成“目內(nèi)經(jīng)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目的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目—全身環(huán)流系統(tǒng)”,維持目與全身的穩(wěn)態(tài)。
目絡有常有變,常為通,變則病,病則病絡生,病絡生則發(fā)為絡病。瞳神絡病既可因臟腑氣血紊亂所致,也可因目內(nèi)絡脈本身損傷所致,前者為“久病入絡”,后者為絡脈自病,指起病既在絡脈的病證。外感六淫、跌破損傷或內(nèi)傷七情、饑飽勞損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影響精氣血津液的生成,目絡失榮,影響目內(nèi)組織,則為病;氣滯、血瘀、濕痰、肝火、濕熱、虛火、動風、陰寒、毒濁等邪(內(nèi)邪)阻目絡,目絡不通則發(fā)??;邪阻日久化生內(nèi)毒又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不僅影響目絡功能,更直接損害絡體本身,產(chǎn)生病絡、敗絡而發(fā)病。具體而言,病絡[2]指的是目絡某種具體的非正常狀態(tài),如視網(wǎng)膜血管迂曲擴張、變細、閉塞、白線狀,伴水腫、出血等,其是聯(lián)系病因病機重要的證候要素的動態(tài)表達,直接成為臨證干預的依據(jù)。敗絡則有所不同,內(nèi)邪日久化生內(nèi)“毒”[1]“毒”濁目絡,目內(nèi)環(huán)境失衡,生化制克平衡被打破,絡道亢進,異生血絡,如新生血管,其是邪阻的惡性轉化,增加了疾病痼結難解之勢,也是目前疑難瞳神疾病治療的難點和突破點。
臟腑內(nèi)傷,由氣累血,因虛致瘀,痰瘀互結,留戀絡中,最終導致目絡不通,目絡失榮是瞳神絡病產(chǎn)生的基礎,筆者結合臨床表現(xiàn),將其病機特點總結為4種:虛、實、寒、熱[1]。
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絡中氣血虧虛,無以養(yǎng)絡或津液虧虛,無以潤絡。絡脈具有滲灌氣血、互化津血,環(huán)流經(jīng)氣等功能,而絡中氣血的充實是完成這些功能的重要條件之一。氣不足則無力推動血行,血不足,則目絡空虛失于滋養(yǎng),津液不足則血行不暢,從而導致血氣滯,痰瘀互結,阻于絡中,因虛致實,而成絡病?!白钐撝?,便是容邪之處”最終虛實夾雜,可見眼底血管硬化、變細,白線狀、閉塞等。
為邪阻目絡,毒傷目絡。絡脈是氣血津液輸布環(huán)流的樞紐和通路,氣機通暢,是維持其正常功能的前提,若邪犯目絡,絡中氣機郁滯,血行不暢,或津凝痰結,阻礙絡道,產(chǎn)生一系列目絡阻滯的病理變化。此外,絡中邪阻互相影響,互結互病,以至病邪膠結凝固,纏綿難愈。可見視網(wǎng)膜新生血管、出血、滲出、水腫,血管迂曲擴張、串珠樣改變或變細伴白鞘甚至白線狀等。
為陽虛失煦,寒凝目絡。脾胃虛寒或元陽不足,陰寒內(nèi)生,痰濁水飲上泛,致使目絡絀急攣縮或絡道痹阻?!敖?jīng)絡痞澀,水氣停滯”,病程日久水、氣、痰、瘀互結絡道內(nèi)外,以至虛中夾實,膠結纏綿,可見視網(wǎng)膜滲出、水腫,血管僵直等。
為實火蘊結目絡或虛火灼傷目絡,病邪郁久化熱入目絡,或內(nèi)熱邪盛,郁蒸腐化而成熱毒,變生諸癥。邪毒久郁,深伏于大絡、細絡內(nèi)外,則病勢頑纏,反復難愈,可見眼底見血管極度充盈、迂曲、怒張呈紅紫色大片出血、滲出、水腫、角膜后KP、前房浮游物等。
簡言之,虛實寒熱交織痼結于目絡,阻滯目內(nèi)大絡、中絡、細絡的通暢,不僅絡體本身失于供養(yǎng),目內(nèi)組織結構更是失去滋養(yǎng)灌注,此即為瞳神病中多種慢性疑難病的基礎病變和共同歸路,也是瞳神絡病的實質所在?;诖?,筆者將瞳神絡病的臨床特征概括為四個字“久、瘀、頑、雜”。久:瞳神絡病多為久病、慢性病,病延經(jīng)年,病位深固;瘀:“久病在絡,氣血皆窒”,氣郁、痰濕、瘀血,導致目絡受損;頑:病根深伏,病情頑纏,久病頻發(fā),正邪膠著不易速愈;雜:目絡有深淺,絡中有氣血,絡邪有久暫,病證多見虛實互見,寒熱并存,病情變化復雜,表現(xiàn)多樣。
針對瞳神絡病的病機及臨床特點,筆者提出瞳神疾病總的治療原則:調氣血、護氣陰、通目絡[1]。通目絡,即目絡以通為用,氣血津液運行有序,視物清晰,邪阻是目絡不通的根本病因,祛邪之法如豁痰、化瘀、行氣、宣降、搜剔等應該貫穿通絡始終。調氣血、護氣陰,即目絡“體陰而用陽”,目之血絡輸布氣血津液,滋養(yǎng)眼部組織,固護絡中氣陰保證目體正常,目之氣絡運行清輕之氣,溫煦推動眼功能的發(fā)揮,順調絡中氣血保證目功能,因此在祛邪的同時必用補氣、通陽之藥,是目之氣血調和得補,痰瘀同化,目絡得通,其病自已,體現(xiàn)了“大凡絡虛,通補最宜”之意[5]。在此治則指導下,結合不同疾病的主證特點,筆者提出八種治法:辛香通絡法[6]、涼血清絡法、溫陽通絡法、化痰通絡法、活血通絡法、搜剔通絡法[7]、榮養(yǎng)通絡法[8]、滋養(yǎng)通絡法。
取用辛散行氣升陽之品與活血之品配伍使用,主要針對絡氣郁滯證。
癥候:可見眼底血管迂曲擴張、滲出、脅肋脹痛、情志抑郁,舌紅苔白脈弦等。方藥:常用香附、青皮、玫瑰花、郁金、梔子、當歸、川芎、防風、羌活、逍遙散等。加減:若氣機失調,宣降失常,可配伍麻黃、杏仁、紫蘇、柴胡、旋復花湯、柴胡湯等;若肝失疏泄,內(nèi)風上擾,配平肝息風之品如石決明、白蒺藜、鉤藤、全蝎、僵蠶、天麻鉤藤飲等。
取清熱藥與辛散藥配伍,適于熱蘊目絡證。
癥候:可見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血管迂曲擴張,前房KP、混濁、自汗口渴、便秘尿黃、煩躁、舌質紅苔黃、脈數(shù)等。方藥:常用知母、犀牛角、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生蒲黃湯、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加減:若熱邪與病理產(chǎn)物膠結成為熱毒,可取冰片、羚羊角粉等通絡開竅;若陰虛火旺,取滋陰清熱之品如沙參、玉竹、石斛、麥冬、知柏地黃丸等。
取辛溫散寒之品配伍其他祛邪通絡藥物,適于寒凝目絡證,虛實夾雜以實為主。
癥候:可見眼底水腫、滲出、目絡迂曲紫暗、怕冷畏寒、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緩等。方藥:常用干姜、高良姜、丁香、附子、細辛、枳實薤白桂枝湯、烏藥散等。加減:若陰寒內(nèi)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痰濁上泛,可取真武湯、桂苓湯、參苓白術散等。
津血同源,痰瘀之間可相互轉化,故治痰必治瘀,治瘀必治痰,取化痰藥配伍活血藥使用,適于痰阻目絡證。
癥候:可見玻璃膜疣、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血管僵直、擴張、節(jié)段樣改變、梅核氣、困倦乏力、身體沉重、舌淡苔白、脈滑等。方藥:常用半夏、陳皮、石菖蒲、茯苓、澤瀉、桃仁、丹參、三七、雞血藤、化堅二陳湯等。加減:若痰氣搏結,可加用半夏、香附、佛手、枳實、厚樸、半夏厚樸湯等。
取善走竄通經(jīng)絡的蟲蟻類藥物,適用于久病入絡,目絡痹阻難通時。
癥候:可見新生血管、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血管迂曲、擴張、節(jié)段樣改變、癥瘕疼痛、舌暗苔白,脈沉滑澀等。方藥:常用水蛭、蜈蚣、土鱉、全蝎、穿山甲、地龍、鱉甲煎丸等。
取活血藥配伍行氣化痰通絡藥使用,適用于血瘀目絡證。
癥候:可見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血管僵直、擴張、視盤水腫蒼白,夜晚發(fā)熱、口渴不飲、舌暗苔少、脈細澀等。若痰瘀互結化生內(nèi)毒,可見視網(wǎng)膜大片滲出、水腫、出血,血管迂曲擴張明顯,血管閉塞伴白鞘甚至白線狀,黃斑櫻桃紅,視盤蒼白,眼瞼、下肢水腫等;若血瘀日久化水飲,可見大片滲出、水腫,血管擴張,肢體困重、水腫,舌淡苔白水濕,脈滑等。方藥:常用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乳香、沒藥、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等。加減:若痰瘀互結日久化為濁毒,可用石菖蒲、膽南星、川貝、竹茹等;若血不利化為水,配伍淡滲、攻逐、健脾補腎,溫中行氣之品,常用甘遂、木通、赤小豆、瞿麥、路路通、五苓散等。
取溫養(yǎng)臟腑氣血之品,適用于絡中空虛,氣(陽)血不足證。
癥候:可見眼底血管變細、白線狀、出血、滲出水腫、棉絮斑、乏力倦怠、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脈沉緩等;偏于肝寒者可見血管痙攣,肢體拘攣,頭疼吐涎沫等;偏于脾腎陽虛可見視網(wǎng)膜水腫,視盤蒼白、倦怠乏力、畏寒怕冷等常用黃芪、人參、白術、當歸、白芍、姜等。方藥加減:偏于肝寒常用吳茱萸、干姜、吳茱萸湯等;偏于脾陽不足的常用桂枝、炮姜、附子、人參、理中丸、小建中湯等;偏于腎陽虧虛常用細辛、羌活、肉桂、仙茅、巴戟天、麻黃細辛附子湯、濟生腎氣丸等;偏于脾腎兩虛者常用六君子湯、十全大補丸等。
此階段常虛實并見,治宜“緩中補虛”祛瘀生新,適用于精津不足,干血內(nèi)停證。
癥候:可見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血管迂曲擴張暗紅、形體消瘦、腹痛拒按、腹?jié)M食少便秘、肌膚甲錯等;偏于肝腎不足者常見眼底萎縮、血管變細,腰膝酸軟,舌暗苔少等。方藥:常用麥冬、沙參、玉竹、天冬、石斛、玄參、生脈散等。加減:偏于肝腎不足者常用如山萸肉、白芍、熟地、桑寄生、女貞子、阿膠、熟地黃、杞菊地黃丸等;偏于津虧血停著常用失笑散、大黃蟄蟲丸、增液湯加減等;疾病后期,絡中空虛,目絡萎縮成為癥瘕,新老病灶共存,可加用軟堅散結之品如海藻、昆布、夏枯草、乳香、三棱、沒藥、姜黃、桂枝茯苓丸等。
臨床所見,變化多端,除以上八法,筆者認為“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致瘀”,在祛邪的基礎上可加入大量通陽益氣之品,恢復絡脈出入自由,充盈滿溢的狀態(tài),使通絡之力更宏,宣透目絡使祛邪各法實現(xiàn),如柴胡行氣配伍大量黨參,冰片通絡配伍大劑量黃芪。同時應注意藤類藥和軟堅散結藥物的使用,氣血交結于目絡深處、痰瘀互結痹阻,毒滯目絡時,纏繞縱橫、無所不至的藤類藥物可適當選用[9],如雞血藤、青風藤、忍冬藤、絡石藤、絲瓜絡等。后期新老病灶共存,軟堅散結之品如海藻、昆布、夏枯草、乳香、三棱、沒藥、桂枝茯苓丸等可配合使用。結合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可適當加用抗腫瘤藥,內(nèi)毒阻絡,絡道亢進,在祛邪、溫陽升清同時加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露蜂房等可“解毒”通絡。
“瞳神絡病理論體系”是在結合目絡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將全身辨證與目絡辨證相結合,本質是通過調和臟腑,疏通氣血,補虛瀉實來恢復目絡穩(wěn)態(tài),保證瞳神功能。我們在絡病理論與現(xiàn)代眼科疾病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目內(nèi)經(jīng)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目內(nèi)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拓寬了中醫(yī)氣絡血絡論,將其與目內(nèi)微循環(huán)[10]、組織病變相結合,豐富了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理論。當然,“瞳神絡病”證治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待進一步完善充實,深化研究,更要在不斷的臨床研究中,驗證、研發(fā)有效的治療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