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從認識論角度看,多邊互動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去仔細品味,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使他們有機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實踐到認識產生質的飛躍。從信息論、控制論角度來考慮,在多邊互動中師生都能獲得大量的信息,通過分析來調控和完善自我,使教與學相得益彰。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交流是一種群體思維活動形式,這種形式有利于知識的整理、表達,可以明晰思維活動過程,引發(fā)思維、創(chuàng)造,促進大腦皮層的活動與興奮,激活內驅力,調動和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基于小學科學課堂多邊互動存在的現(xiàn)狀和重視課堂交流的理論基礎,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課堂交流活動,以此提升教學實效性。
一、良好交流氛圍,是多邊互動的前提
1、教師要具備良好的交流心態(tài)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交流的重要性,要留足時間讓學生交流。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多問幾個“是什么”“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請說說理由”,促進課堂教學師生之間交流的開展與深入。
2、要營造良好的交流情境
教師首先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教學氣氛,設置合作交流小組,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寬松的交流氛圍,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的交流層面,提高學生的交流頻率。同時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參與交往,教師在學習小組交流活動中,要積極參與引導。
3、關注學生的交流心態(tài)
適當調節(jié)學生的交流心理,特別是要鼓勵學困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交流活動,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學習的熱情得到釋放。
二、周密的課前準備是多邊互動的保障
我上《磁鐵》一課時準備很充分,教具也很多,所有的小磁針、各種磁鐵都發(fā)給了學生,上課演示時,卻發(fā)現(xiàn)小磁針間不能演示出同名磁極相吸引,異名磁極相排斥的現(xiàn)象。原來小磁針和磁鐵放在一起都已被磁化了,本來如果有預見的話,可先轉到“磁化”部分的探究,我卻生硬地“講”實驗現(xiàn)象,講實驗結果。這樣互動的效果可想而知。
1、平等對話與交流是有效多邊互動的基礎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而是體現(xiàn)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和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當學生在對話中有了獨特的見解,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心靈的接觸,無法實現(xiàn)民主、平等的對話了。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要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應多元化,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2、有效的互動問題是多邊動的關鍵
有效課堂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首要問題,課堂互動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師生共同進步。巧妙的提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互動,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和不足,便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能互教互學,在教學中深化和突破,促使生成,從而體現(xiàn)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如我上《空氣》這課前,先表演了一個空氣魔術,學生們的注意力就被我拋出的問題給吸引住了。接下來,我就與學生們一起開展空氣大炮的游戲互動,運用煙霧機與紙箱,制造出如魔術一般的空氣煙圈,引得學生們嘖嘖稱奇?!盀槭裁次覀兩钪辛曇詾槌5目諝鈺腥绱说哪Яδ??”此時,我又適時地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并為學生們進行講解。原來,這就是“波義耳定律”的表現(xiàn),因為紙箱受到擠壓,內部空間變小,壓力變大,所以紙箱內的空氣被擠壓出來,形成一個個魔幻般的空氣煙圈。通過有趣的游戲互動,學生們很快便掌握了空氣的性質。課后學生都說:“今天的科學課和我們平時上的很不一樣,趣味性和互動性很強,我很快就記住了老師教的幾個科學知識?!?/p>
三、在討論交流中多邊互動
學生天生有探求學習的欲望,如果只按預設規(guī)定方法和教材規(guī)定知識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只有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同想法,持不同觀點,他們需要進一步學習。只有在討論交流中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有針對性地深入探討,滿足其求知欲。現(xiàn)代課堂教學應以探究學習為主,必須擺正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以利于開展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組織教學材料,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體驗知識獲得過程。
總而言之,科學課堂教學互動的生成逐步達成一種共識: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fā)生命的活力;要從生命角度、用動態(tài)生成理念重新認識科學課堂教學,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科學課堂教學該怎樣生成?關鍵是把學生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在與教學環(huán)境、教材、教師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火花,課堂教學才能不斷生成。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中心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