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云海英光
——近代汪采白書畫藝術(shù)

2019-01-10 07:30張飛鶯
中國書畫 2018年11期
關(guān)鍵詞:絹本鈐印青綠

◇張飛鶯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一字采伯,號澹庵。因慕元代云林潔癖,甘愿為倪瓚日日洗桐,遂自號“洗桐居士”。安徽歙縣人。汪采白少承家學(xué),拜叔父汪律本為師。5歲從學(xué)于黃賓虹,后入南京兩江師范學(xué)堂,師從李瑞清。曾先后任武昌高等師范學(xué)校、北京師范學(xué)校、南京中央大學(xué)、北京藝術(shù)??茖W(xué)校教授。在南京與北京執(zhí)教期間,與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等共事,并多有交往,是中國近代美術(shù)教育事業(yè)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汪采白是繼漸江、梅清、石濤之后擅長畫黃山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用傳統(tǒng)的青綠法表現(xiàn)黃山,給中國畫壇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時人稱之為“新安三雄”(張翰飛、黃賓虹、汪采白)之一,且以“新安畫派”的殿軍目之。

汪采白處于新舊時代交替的社會,是一個敢于將現(xiàn)代攝影技術(shù)運用于畫面取景的銳意創(chuàng)新者。身處科技發(fā)展時代并接受過西方美術(shù)思想熏陶的他,已不能滿足于僅靠筆墨紙硯的形式去表現(xiàn)家鄉(xiāng)黃山白岳醉人的美景,而是創(chuàng)意借助于照相技術(shù)將真實的山水云松拍攝成為膠片公之于眾,復(fù)又根據(jù)瞬間抓拍取景的相片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以小青綠寫意之法兼文人畫圖式,準(zhǔn)確靈動地表現(xiàn)出世人難得一見的黃山險勝幽絕之佳境。

汪采白對大自然美從敏銳發(fā)現(xiàn)佳境始,到迅速捕捉鏡頭、準(zhǔn)確把握角度、合理定格幅面,再到藝術(shù)提煉精華、筆墨重塑丹青等獨特的書畫創(chuàng)作方式,為中國美術(shù)界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不僅拓展了傳統(tǒng)山水畫的審美視角,而且還豐富了中國畫筆墨藝術(shù)的取材途徑。后人當(dāng)懷以敬畏之心去學(xué)習(xí)這種大膽勇氣和變通的思路。其風(fēng)格空靈率真的小青綠寫意山水,較之古代冷荒疏逸的“新安畫派”明顯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發(fā)展了安徽地域美術(shù)的面貌。所透露出欲將山水畫南北兩派互融滲合的嘗試意向,對于中國畫筆墨技法和理論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借鑒作用。其對于我們今天研究如何更好地去發(fā)展當(dāng)今面臨多元文化沖擊的華夏文明,理性地把握中華民族美術(shù)史文脈具有重大的啟示和意義。

汪采白 游西園圖軸 227cm×115.9cm 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余家與西園交誼非一世,纂欽先生,余幼時以叔呼之。先生于余頗加睞。余讀書之暇,輒游西園。日必造,造必夜歸。殆負笈秣陵,跡始疏。后糊口四方數(shù)年,始一返而親近之。己巳中秋,先生命余作巨幅堂畫。余應(yīng)之而苦不得暇,詎意。不久,先生處歸道山,此懷耿耿,未嘗一日忘宿諾也。癸酉家居,渭占卋大兄復(fù)申前約,乃作此幀。惜先生不及見也。掛釰空隴,有恨如何。孔祁并識。鈐?。和艨灼睿ò祝?游藝(朱) 得失寸心知(白)

一、清逸蕭散的書畫藝術(shù)

汪采白出生于徽州極富收藏的書畫世家,其得豐厚的家學(xué)淵源、宋元諸家及新安畫派技法的滋養(yǎng)和黃山造化的熏陶,以出世的態(tài)度貌寫家山,成為近代“新安三雄”中繼張翰飛之后、與黃賓虹同時繼起的新安畫派又一高峰。如果說黃賓虹汲取了新安畫派偉峻沉厚的北宋風(fēng)骨,那么汪采白則是把新安畫派清逸蕭散的元人氣韻發(fā)揮到了極致。

汪采白的畫路題材比較廣,既有細致的山水風(fēng)景,也有寫意的花木竹石。而山水寫生呈現(xiàn)了青綠、淺絳、水墨三種,花木竹石亦有設(shè)色與水墨之別趣。后人可以從他對新安畫派的傳承、對家鄉(xiāng)山水的貌寫入手,了解他由師傳統(tǒng)、師造化起,進而在繪畫、詩詞及書畫理論等各方面取得藝術(shù)成就的途徑。

自新安畫派領(lǐng)袖漸江高擎“敢言造化是我?guī)煛敝鞄?,首倡貌寫黃山白岳的傳統(tǒng)以來,徽籍畫家們無不以黃山自然景象為創(chuàng)作粉本,前赴后繼,三百余年登臨不止。

汪采白更是喜造家山仙境,意寫造化之巧。他一生致力于繪畫黃山,以或?qū)懸獍愕那嗑G賦色,或暢快淋漓的水墨,或筆線躍動的淺絳等多種靈活機警的筆法,描繪心中的黃山,抒發(fā)胸中的塊壘。

(一)靈動清新的青綠山水

青綠山水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呈色穩(wěn)固、經(jīng)久不變的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表現(xiàn)色澤艷麗的丘壑林泉。自六朝人物畫的背景始肇,隋代成為獨立畫種,發(fā)展至唐代“二李”確立了基本創(chuàng)作特色。兩宋前后形成了金碧輝煌的“金碧山水”、燦爛明艷的“大青綠山水”、溫蘊俊秀的“小青綠山水”三個門類,并在元、明、清三朝各自發(fā)展又相互影響,而以小青綠山水為盛。繼而于明末出現(xiàn)熱烈酣暢的“沒骨重彩山水”基礎(chǔ)上又發(fā)展成為近現(xiàn)代“青綠潑彩山水”。

當(dāng)此中國的青綠山水發(fā)展到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之際,39歲的汪采開始創(chuàng)意逐步嘗試用青綠法寫黃山。于繼明代以來的文人小青綠山水中滲以健峻爽利的水墨皴法,將率性的水墨寫意技法與傳統(tǒng)的青綠山水體例相結(jié)合,用挺勁而瘦削的線條勾出山石和松云,在水墨淡彩皴染的基礎(chǔ)上,先以較為輕薄透明的草綠(花青加藤黃)和赭石等色輕籠薄罩,然后用經(jīng)過調(diào)制的石綠、石青局部點染提醒,從而形成用筆精細而不瑣碎、設(shè)色瑰麗而不火燥,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亦蘊文人畫儒雅氣韻的小青綠山水。作品具有“菠菜煮豆腐”般青綠翠白的個人特色,而有別于同時代諸名家工整細密、丘壑森嚴、層層渲染、瑰麗雄奇的青綠山水,將中國的青綠山水推上一個了俊逸新奇、清快可喜的新紀元。

《游西園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137厘米,縱長364厘米;畫內(nèi)橫寬115.9厘米,縱長227厘米。圖用方剛健勁的線條和清潤明艷的設(shè)色,繪青山丹巖飛馳云外,紅楓綠松臨流含煙。游笈高士崖巔聽瀑,古剎靈廟梵鐘悠揚。幽徑拾階可入深峽,遠峰淡岫望而難及。

《萬壑秋錦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58厘米,縱長241厘米;畫內(nèi)橫寬32.3厘米,縱長131.4厘米。

健筆濃墨與小青綠山水之體相合作黃山風(fēng)景,游云飛瀑之間,布衣二人執(zhí)手攜杖,佇立于崖頭之上。昂首聆聽松濤雷瀑,放眼遙望遠峰岫影。山中古寺巍峨,隱于云松霧海;懸崖仙跡空亭,立于縹緲平臺。身后層巒峽谷中丹楓青松與修竹翠柏,跨澗相映,境頗幽邃。

《富春江上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50厘米,縱長263厘米;畫內(nèi)橫寬34.8厘米,縱長72.7厘米。

圖以濕筆淡墨寫意法加染小青綠之色繪南方水鄉(xiāng)富春江畔,魚磯帆影沒入云煙、梵剎亭橋隱于林木之迷離景象。山頂用濃墨大點、逸筆草草作礬頭植被繁密狀態(tài),與規(guī)則成排的崗坡結(jié)構(gòu)和林木沙渚,形成了視覺上節(jié)奏高低強弱、松緊張弛的差別,極盡暢懷騁目之趣。

《松溪云岫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180厘米;畫內(nèi)橫寬32.5厘米,縱長67.5厘米。

圖繪黃山松巖泉溪一角奇景:尖峰險峻,碧巖如洗;五色雜林似錦,萬松吞吐煙霞。谷底泉水豹突,峽溝流溪沖折。棧道曲折攀高,石橋虹架兩岸。云海懸崖深處,二三游客訪仙。天邊遠岫陣列,飄浮于穹宇之上。

汪采白 萬壑秋錦圖軸 131.4cm×32.3cm 紙本設(shè)色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萬壑松濤氣已秋,閑來攜杖豁眸。危橋處澗泉聲急,古剎嵌巖梵韻幽。新雨暗添寒蘚碧,殘云亂擁晚峰浮。天土都勝境渾如此,何日登臨作快游。雅白先生屬畫,為寫此景并率題俚句請教??灼?,癸酉。鈐?。和艨灼睿ò祝?西溪(朱) 得失寸心知(白)道衡之章(朱) 桐南章氏藏(白)

《雙溪閣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雙溪閣下有顏色青白各異的左右兩方深潭,系由山上人字瀑分流而下形成。山下石徑、棧橋相連,穿過幽谷長峽可達閣塔,也可另辟蹊徑,繞道而行穿洞登塔。山角泉溪奔流,丹楓翠柏似錦。

《始信峰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自獅子林至始信峰道中景色,片峰直崖高聳云外。峰頭冠有馳松,崖頂?shù)R靜臥。山下林海深密,云煙吞吐其間。有游人或順石階坡斜上尋幽,或攀至飛崖之上遙望。昂首可見古剎仙跡,低頭附瞰夢筆生花。

《前海丘壑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小心坡至文殊院途中絕勝,群峰嵯峨,崖臺錯落。柱峰巨松之下有陡坡萬仞宛延綿長,游人結(jié)伴相攜攀山。坡道愈行愈窄,前方峽溝僅容一身。入谷出洞后復(fù)經(jīng)百折千回,方能到達終點。山頂遙望在即,霞光萬丈;沿途云霧繚繞、松風(fēng)猿啼。

《云谷寺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云谷寺周圍風(fēng)景,只見泉溪分兩路自上而下合流。然有巨峰當(dāng)?shù)?、中流砥柱,激起洶涌的水流。山上奇松怪樹林立、五色斑斕,云煙迷茫之中,透出折瀑飛瀉。高處直峰兀立,聳出云天之外。頂上蒼松若龍,勢欲振臂飛去。

《小心坡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小心坡附近云煙渺茫、怪峰危峙的險象。近景巨巖飛馳,夾道而立。巖上各立丹楓、青松一株,左右遙相映照。士人拄杖矯首,遠眺對面直通絕頂?shù)陌俨皆铺?。高處云霞滿宇,岫影迷離。

圖右側(c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小心坡附近有小徑可達云谷,昔云谷僧定心,曾一度導(dǎo)游。途中多怪石奇峰,目不暇接。去歲往游,覓此徑不得。腦海中仿佛昔游有此境。濡筆圖之。時丙子春二月也?!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丙子”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蓮蕊峰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高入云端的蓮蕊峰秀色。其形若懸在頭上的天外船艇,飄飛半宇;又仿佛一朵攢瓣待放的石蓮花花蕊,浮于云海霧浪之中。游客大多慕名而來,攀緣千山萬嶺、拾階尋跡探訪。

圖右下方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蓮蕊峰,又石船峰。登主雪臺于云氣中,望之有此形勝?!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汪采白 富春江上圖軸 72.7cm×34.8cm 紙本設(shè)色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富春江上路,水沒釣魚磯。帆影依山暮,鐘嵐動翠微。癸酉十一月為渭占大兄畫并舊作請教??灼?。鈐印:新安汪氏(朱)

《天門坎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天都峰麓側(cè)之天門坎險隘。羊腸細道,陡直崎崛。朱衣老民斗笠拄杖,沿徑拾級而上。越過眾巖危關(guān),良可一線登峰。至頂則見又一境界,乃進入前海域內(nèi)。

圖右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天門坎,在天都峰之麓側(cè)。巉巖若巍闕,氣象雄偉。茒蓬至此皆直上,度嶺漸夷坦。前海鎖錀也。洗桐?!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汪采白 松溪云岫圖軸 67.5cm×32.5cm 紙本設(shè)色1935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乙亥夏初,友人集晚香室坐談之暇,引紙寫此。洗相居士采白。鈐?。和艨灼睿ò祝?/p>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礫砂庵附近景色。其左有龍瀑奔流,云松迷茫。峰頂有古塔摩天,聳立于萬木蒼林之中。遠處群峰擁翠,赤壁屏立隔離了世外的喧擾,固守一片清靜。

圖右側(c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硃砂庵左壑中,溪流曲折,為人字瀑上游有僧塔,清涼境界也。洗桐居士?!鳖}下加鈐“采伯”朱文正方印。

《清涼臺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清涼臺松谷幻境,云海圍拱的山峰巔頂形如冠蓋。山上奇松飛揚,山下松徑迷茫。周圍圭峰仙劍,直指蒼穹玉宇。游者倚巖看山,遙問路在何方。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自清涼臺下松谷道中,峰巒秀撥于云氣,望之蓋形霛動中。丙子春??灼睢!鳖}下加鈐“汪孔祁”朱文正方印。

“丙子”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虎頭巖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虎頭巖詭險山貌。山中幽置茅屋數(shù)間,沿途萬木繁華競秀。山下清泉順流而下,山角青巖錯落砥柱。山外訪客可沿溪乘筏,進入幽境后棲息憩修。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虎頭巖上小壑中,先大父弢盧先生的置地也。擬筑屋數(shù)間于其上。示友朋溯山棲息之所,即以‘弢社’名之??灼钭R。”題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獅林精舍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獅林精舍幽絕景勝。千層萬重臺崖疊嶂,繁松密林深山籠翠。精舍悄落于獅林峰下,小四合院仰承天水甘露,呼吸山林精華,實乃僻世修隱之佳境也。

圖左上方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獅林精舍,洗桐居士畫?!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蓮花峰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蓮花峰百步云梯險絕之境。游者入鰲魚洞后而外眺,可見石階蜿蜒上升,恰如白龍穿行于云天之上。高處途盡,前方有青峰千頁、霞帙萬卷,異趣別景,儼然不同于山途旁觀之象。

圖右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蓮花峰百步云梯之險峻,自鰲魚洞外顧,始見其奇。丙子閏月,洗桐居士畫于秣陵?!鳖}下加鈐“孔祁”白文雙邊橫扁方印。

“丙子閏月”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鰲魚洞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鰲魚洞沿途幽境。云遮霧掩山徑險奇,能見度限于眼前地面,杖履之外渺然欲迷。然游人興趣不減,繼續(xù)摸索攀登。透過翻滾蒸騰的茫茫煙海,遙見遠處有垂崖深壑形成隱深的洞谷。

圖左側(c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鰲魚洞,廨于巉巖削壁中,境極幽險?!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涼臺古松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清涼臺古松貌奇。千年古松,禿枝獨立于野道而不聚群相生。身無茂枝繁葉,卻末木高舉擎天;軀干偉岸斑駁,若巨冉起舞欲飛。表現(xiàn)了不屈不撓,傲霜拒寒的民族精神。

圖左下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清涼臺左右有二松,貌奇古。右久枯、左亦于最近萎去。如此勝境處,失點綴殊堪惋惜。恐數(shù)年后之游者,不復(fù)知有此物,狀其貌以存之。”題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度云巢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群山合拱,圍成巢圈之狀。山谷盆坳幽深,吞吐密云濃煙。其下石徑細若一線,曲折穿行引路上山。崖頂有寺院屋舍隱居,高僧合掌臨淵坐禪。

圖左下側(c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度云巢,洞歷小心坡徑一線天,上達文殊院,有此氣象。”題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大士巖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黃山大士巖景勝之地。有巨石兀立,如觀音大士降臨。旁有奇松如冠,如護法羅漢伴石而生。高處有危巖欲傾,俯瞰云海翻滾。山坡上游人結(jié)伴行于道中,矯首遙看一天云河。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大士巖上王石撐空,云氣蕩摩,仿佛欲墜。丙子春二月望,洗桐?!鳖}下加鈐“采白”白文雙邊豎長方印。

“丙子春”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石筍矼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巨石陡壁高聳,上有二人席地坐于崖邊。俯瞰山下云海洶涌,霧迷石徑。更有千峰圭立于其中,望若新發(fā)之春筍;正蓬勃成長,節(jié)節(jié)高升高。天邊岫影輝映朝霞,紅幢藍帳極盡絢爛。

圖右上邊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石筍矼,群峰聳立于停云中,望之如雨后春筍。后海奇觀也。洗桐?!鳖}下加鈐“孔祁”白文雙邊橫扁方印。

《狎浪閣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云山滴翠,林木欲隱。雙瀑飛湍,溪浪奔流。途中有草閣水榭,傾欹危立于岸畔。有閑者憑欄而踞,坐看云起霞飛。坡上綠草如茵,楓柏竹梧成林。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狎浪閣,在白龍?zhí)队遥窦翰豢梢?。抿其形勝,?gòu)此幀?!鳖}下加鈐“采白”朱文雙邊豎長方印。

《龍?zhí)妒瘓D》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雄偉的巨峰占據(jù)大半畫面,山下有千年蒼松獨立領(lǐng)御風(fēng)云。對面兩山峙立立間,澗壑幽深。萬丈白瀑宛若游龍出峽,沿山谷飛流直下。隱者或臨淵踞坐巖上觀賞云泉,或拄杖佇立崖頭傾聽雷瀑。

圖右側(c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雨后攀坐龍?zhí)妒?,望洗藥溪上游泉瀉玉,最為奇觀。洗桐居士孔祁?!鳖}下加鈐“新安汪氏”朱文正方印。

《雨后黃山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青峰高峰,巖壁如洗。天邊霞掩游瀑,嵐覆龍松。山下危巖峭峙,云海若幕。游人于崖臺邊緣席地而坐,昂首遙看他山仙蹤靈寺。然山路嶇險,唯望而難及也。

圖右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黃山雨后多急溜濕,云開處素練空懸,激石成聲,境益寂靜。此為游西海道中所見,想像其景寫之。洗桐居士?!鳖}下加鈐“汪孔祁”朱文正方印。

《危峰聳翠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青峰于群山之中脫穎而出,兀立獨秀。周圍眾山拱衛(wèi),如護鸞駕出游。遠處丹巖陣列,山腰白云為斷。峰下崗巒錯落,奇松聚生招展。石徑曲折循山,沒入濃霧深處。

《橋北湯池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圖繪黃山景區(qū)入山口,左有亭臺桑陌、石橋跨溪,右有小銘石階,可循徑謁廟。沿途奇松怪樹夾道而生,入關(guān)高崗大山深莽難測。游客望亭憑欄雅座,茗茶閑聊看山賞景。

《青龍?zhí)秷D》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巨石方峻,塊壘疊加。崖頭五色雜林,彩色紛呈;山下泉瀑從天而落,沖擊跨巖、順勢奔流。壑壁石縫內(nèi)野草叢,幽谷晦澗中霧氣迷茫。天邊山林欲隱,視覺印象破碎。

《散花塢圖》

絹本,青綠。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青峰圭立,丹崖橫臥;藍岫散游,奔云斷山。近處澗瀑飛落,幽谷迷遠。有松柏野花開滿山崖,高士騷客閑坐崗頭。薄霧縹緲之間,可見松影影影綽綽。

《九疊泉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坡巒綿延的山路上,石階依勢輔升。有茅亭立于半山腰處,供游人憩息觀景。兩旁紅楓綠松夾道而生,對面崖壁橫巖疊加。清澈的山泉自巔頂傾覆,次第沖折、九疊墜落于茫茫云壑之中。

圖右側(cè)中部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九疊泉又名九龍瀑,昔有觀瀑亭,圯己久。其址尚存,因幾寫其景,構(gòu)亭以突之?!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汪采白 雙溪閣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登雙溪閣左觀人字瀑,附瞰青白二龍?zhí)?,擅逍遙溪上游之勝。鈐?。嚎灼睿ò祝?/p>

汪采白 始信峰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庚戌歲,游黃山自獅林至始信峰道中。有松林綠陰蔽天,境極幽邃。近年往游,己皆伐去。千年古木,不克斧斤,亦黃山一大厄也。寫此不勝今昔工感。丙子春二月洗桐居士識。鈐?。翰砂祝ㄖ欤?/p>

汪采白 前海丘壑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小心坡至文殊院,曲折幽邃,步步入勝。為前海丘壑之最奇者。洗桐居士采白。鈐印:采白(朱)

汪采白 青龍?zhí)秷D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青龍?zhí)杜杂芯奘?,元鄭師山玉篆“龍?zhí)丁倍钟谄渖?。鈐印:采白(白)

汪采白 散花塢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散花塢在始信峰下,壑底泉聲,山霽云影。目游耳接,塵慮都消。丙子閏三月,孔祁畫于秼陵。鈐印:采白(白)

汪采白 百步云梯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蓮花峰下百步云梯,巖石嵯峨嗣為險峻。鈐?。翰砂祝ㄖ欤?/p>

汪采白 云谷寺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云谷寺上行五里,二水會合處有危峰聳立,奇松多本。其上特具奇觀。鈐印:采白(朱)

汪采白 危峰聳翠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將至小心坡,四顧天門坎。危峰聳翠,曲徑穿云。自慈先寺至此,奇秀空靈,斯為第一。丙子春日,雨窗寫此??灼?,時居秼陵。鈐印:采白(朱)

汪采白 橋北湯池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湯池位小補橋北,自右拾級上為紫云庵。游黃山從此始。采白。鈐?。嚎灼睿ò祝?/p>

汪采白 鳴弦泉圖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鳴弦泉下巨石橫空,雨后飛瀑拂石而過。其聲冷冷若奏弦索。亦山中一奇也。采白。鈐?。浩睿ㄖ欤?/p>

汪采白 青鸞峰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自湯口入山,不逾一里。有峰黝然,如鳥展翼,日青鸞峰。百丈泉在其下。鈐?。嚎灼睿ò祝?/p>

汪采白 擾龍松冊頁 43.5cm×30.5cm 絹本設(shè)色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擾龍松,夭矯多姿。為黃海奇松之一。略師新羅敷色寫之,以存其神??灼?。鈐?。浩睿ㄖ欤?/p>

汪采白 草亭望云圖軸 39.5cm×31cm 紙本設(shè)色 1937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紹祖仁世兄華居落成,喬遷紀念。丁丑八月廿四日,西溪汪采白畫。鈐?。嚎灼睿ò祝?/p>

《桃林浮溪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巨峰群山之下,有桃林茂密成陣。溝壑游溪若龍,繞坎跨崗奔流。云霞籠罩映彩,風(fēng)霧逐浪而動。天邊古剎櫛比,隱于崖角松蔭。全幅無人無舟,遠離塵囂之地。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浮溪在桃花峰之陽,遠望元門,如目前。志載:‘沿溪多梅花。’余數(shù)游,末嘗見一株。豈為夅斤所伐抑?為野火所燒耶?戲?qū)懘藥?,以寄遐想。丙子春日,采白?!鳖}下加鈐“孔祁”朱文豎長方印。

“丙子”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百步云梯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青峰簇立天邊,如石蓮立于云海。其下陡巖夾道,密松高聳。有長坡險堤通向崖頂,滑削的山脊上有石階輔鑿的羊腸隘徑,欲意登峰造極之游客均踽步戰(zhàn)栗而行。

《鳴弦泉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深山絕壁或如階遞般進升高的方巖條梗,依勢橫亙輔陳形成山壁。有飛瀑數(shù)條由峰頂自上而下沖折飛落,叮咚清冷的擊澗之聲,仿佛仙人鼓瑟鳴弦。風(fēng)來萬搖木秋,低舞的溪邊華林與高招的峰頭之茂松均自然和韻并同聲唱響。

《青鸞峰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奇樹拂云,隱士看山。透過斷云迷霧可見高處青峰展翼如鯤鵬振羽,勢欲凌空飛去而橫云為掩其蹤。其下有百丈匹瀑沖落,跌入桃林游溪。

《擾龍松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白霧迷茫的深山之中,有二高士拄杖遨游于陡峭如削的山脊上。勝似閑庭散步,遙看遠方飄浮于云中的幢幢岫影。身后圭峰兀立,披翠冠松?;乇郾P折的蒼松,矯首騰擲,形若展枝欲飛之虬龍。

《飛來石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群峰聚擁披翠,丹崖岫影飄移。山下萬松成林,游人嘆認觀止:有石青潤如玉,兀立巖臺之上?;腥籼焱鈦砜停瑦勰近S山美景,偷閑私下凡界,來此棲息修仙。

圖右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自始信峰至云谷道中,右望峰頂存巨石高尋丈,卓然無所附麗,志稱為飛來石?!鳖}下加鈐“采白”朱文雙邊豎長方印。

《剪刀峰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游人獨自穿過繁茂的森林,抬頭看見山壁似削的尖峰相擁,鬼斧神工般疊推成脈。峽間的羊腸小道,可直通云門。遠處兩山夾峙,峰巔銳利而中間豁分似剪;天邊云煙深處岫影迷茫。

圖右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云門峰中分似剪,故又名剪刀峰。黃山諸峰皆位于湯口至太平道中之北。而云門與桃花兩峰在其南百里外望黃山。天都、蓮花而外,惟云門可見此,湯嶺關(guān)望云門景也?!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孔祁”白文雙邊橫扁方印。

《蓬萊三島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萬木錦林之中突見三塊瘦削的巨巖載松直立于平地,奇特靈逸的造型和蒼翠鮮活的植被,宛如盆景般秀麗動人,并與周圍方巖圓峰及低崗圭岫形成極大的反差而令人叫絕。

圖左上方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文殊洞下三峰瘦削,亭亭如石筍。志稱為‘蓬萊三島’。上多松,皆生石隙中。粗逾臂,不知為何代物,奇秀如此。洗桐居士。”題下加鈐“采白”白文雙邊豎長方印。

《文殊院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陡壁斜峙,其下犬牙交錯,山間石階腸道輾轉(zhuǎn),循徑可至崖頂。隱者臨測獨坐,遙望隔壑硃峰。天邊圭岫似劍,陣列直指霄漢。腳云涌若海,萬象沒入迷茫。

圖左下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文殊院前存危石,據(jù)其上觀耕云、天都兩峰,云氣往來最為曠朗?!鳖}下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慈光寺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巨峰組配,列隊遞升;身披硃砂,霞光映宇。山下云煙繚繞之處,松林繁茂之間。有嚴寺靈廟巍峨,其名曰硃砂庵。殿臺回廊層層進升,香客與僧侶相對論禪。

圖左上角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慈光寺在硃砂峰下,又名硃砂庵。為黃山最崇煥之古剎。建筑宏敝,紅羊劫后。兩廡已成菜畦。昔萬歷時所賜銅塔之殿基留存。丙子閏月,洗桐居士并識?!鳖}左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丙子”為1936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9歲。

《半山寺圖》

絹本,青綠,冊頁。畫外橫寬53厘米,縱長73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3.5厘米。

圖繪在由黃山硃砂庵至殊院道中之盤山彎道上,于坳谷內(nèi)隱建古庵一所。山壁方巖倒懸,山頂蒼松覆蔭。山外云隱丹岫,山下霧掩萬象。近處有危??幺郑飿溆L(fēng)高幟。

圖左上方作者行書自題并署名款:“半山寺,筑于硃砂庵至殊院道中。游蹤至此,可以稍憩。此為立金雞石下遙望桃花峰之景。丙子三月,寫于秣陵。采白?!鳖}下加鈐“祁”朱文正方印。

《草亭望云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56.5厘米,縱長201厘米;畫內(nèi)橫寬39.5厘米,縱長31厘米。

圖以游云為主題,作青峰翠崗峙立、飛瀑茂松互鳴之自然勝境。只見白云如龍,穿插山間,萬山爭翠,矗立岀霄汗。山下崖臺之上,有茅亭獨樹臨淵。內(nèi)有二人對坐其中,昂首賞看一天云煙。

著色茅亭古松,山峰林立,云煙縹緲。

汪采白 黃山勝境圖軸 133.4cm×67.8cm 紙本設(shè)色 1937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丁丑冬日,洗桐居士采白畫于西溪。鈐?。和艨灼睿ㄖ欤?汪氏采白(朱)

《黃山勝境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83厘米,縱長272厘米;畫內(nèi)橫寬67.8厘米,縱長133.4厘米。

圖作直峰林立于云海,半掩妙顏。云下隱現(xiàn)落泉水口,激浪飛沫。近崗有草亭空陳,瘦石獨立。岸畔生孤松高幟,與霜楓相伴。長溪出山入江,有板橋橫架。白衣高士拄杖立于橋頭,矯首遙望邈遠勝境。

圖左上方角有林散之草書補題五言絕句一首并署名款:“峰巒自奇特,筆墨復(fù)精神。危橋紅葉里,似我舊年身。余游黃山長十余年矣,今讀畫奉題二十字質(zhì)之。勃海五以為如何?烏江林散之?!鳖}下加鈐“散之”朱文正方印。

圖右上方角有李品仙行書補題七言律詩一首并署名款:“欲尋勝境黃山逰,步步崎嶇興不休。四面煙巒歸眼底,疏疏林葉萬山秋。采白先生《黃山勝境圖》,得之鳩江,欲贈勃海兄以作紀念,丁亥冬月,李品仙記?!鳖}左加鈐“李品仙印”白雙邊正方印。

“丁丑冬日”為1937年,時值汪采白實齡50歲。

汪采白 云蒸峰馳圖軸 67cm×46cm 紙本設(shè)色 1938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紹祖世先生屬畫,戊寅,采白。鈐印:汪印孔祁(朱)

汪采白 橋上清談圖軸 172.5cm×81.5cm 紙本設(shè)色 1939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惠如宗兄雅屬。已卯春日,采白畫于籐浦。鈐印:汪印孔祁(白)

《觀山聽雨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74厘米,縱長228厘米;畫內(nèi)橫寬54厘米,縱長107.5厘米。

圖用奔放潦草的至靈之筆,草寫聳出宇外的至靈之山。初晴如洗的山下云水映天,披彩似錦的奇樹疏立成林。煙海霞霧之中,見游人結(jié)隊攀緣;趨向峽棧深處,意欲尋峰訪仙。

《云蒸峰馳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56.5厘米,縱長201厘米;畫內(nèi)橫寬46厘米,縱長67厘米。

圖繪亂峰錯落縹緲、青岫林立游移。云斷山腰,霧遮壑谷。峽間有白瀑斜沖而下,沒入濃厚的水蒸氣中。近岸崗頭疏林成陣,吞吐煙嵐。坡下有琉璃頂寺,藍瓦映照霞光。茫茫云海之中,突現(xiàn)高壩急流,跨梁而過。令人于迷茫中獨得意外驚喜。

《橋上清談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厘米,縱長244厘米;畫內(nèi)橫寬81.5厘米,縱長172.5厘米。

圖繪亂石錯崗嵯峨,悍然砥立于豐松湍溪之間;龍脈蜿蜒升騰,乘云駕霧遨游于蒼穹。石棧依山攀高,流瀑沖折飛落。山下隱士對坐于石橋之上,悠然聽松賞景心無塵埃。

《百尺清流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37厘米,縱長156厘米;畫內(nèi)橫寬33厘米,縱長132厘米。

圖山洞深幽,澗水成河。壑壁之上有懸瀑直沖而下,跌入水口潭面瀉玉吐珠。洞口有隱者獨自渡過橫堤、穿林跨溪,盤坐于飛崖平臺之上,面對長峽幽谷和著泉聲浪韻獨操橫琴。山外赤壁直立,青峰高聳。江河映宇,遠岫云游。

《青山閑游圖》

絹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41厘米,縱長174厘米;畫內(nèi)橫寬30.5厘米,縱長46厘米。

圖無詳細描寫,僅用淡墨簡筆率意勾寫大塊山廓,復(fù)以青綠線條漬染刷掃山勢走向以區(qū)別巖石的體積和走向。中間以留白不染的白階分割左右兩組群脈,山盡關(guān)頂橫跨兩邊的石橋上,有二人結(jié)伴游山賞景。山口雙松聳立道旁,坡下石級尋山可上。遠處斷云之上赫然矗立兩座大山,相夾而峙宛如天門屏立。

《世外桃林圖》

紙本,青綠,立軸。畫外橫寬厘米,縱長厘米;畫內(nèi)橫寬32.8厘米,縱長131.2厘圖用整練清潤的筆墨,造就了深溪桃源幽境。明靜曲折的之形水灣,藏首曳尾似長龍游江。循溪而進,兩岸桃林夾立。入洞另有一番境界,此處隱略未著細寫。崖頂蒼松似冠,掩映仙蹤丹亭。山外滄江廣闊,岸畔茅屋成群。彼岸青峰萬仞,其后云岫奔騰。

圖右上方作者草書自題七律詩一首并署名款:“性真自是葛天民,五柳能回太古春。世外那知天歷數(shù),桃花并不識秦人?!鳖}左下鈐“洗桐居士”白文正方印。

汪采白 百尺清流圖軸 132cm×33cm紙本設(shè)色 1939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迤邐三叉路,清冷百尺流。頹陽明烏背,新水活魚頭。帆影遙相逐,征車暫且休。前程姑莫問,得意佳句留。己卯嘉平,振東仁兄大雅之屬,采白。鈐?。和艨灼睿ò祝?/p>

汪采白 青山閑游圖軸 46cm×30.5cm絹本設(shè)色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庚辰春日,寫似俠奇先生。采白。鈐印:汪孔祁(白)

汪采白 世外桃林圖軸 131.2cm×32.8cm紙本設(shè)色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性真自是葛天民,五柳能回太古春。世外那知天歷數(shù),桃花并不識秦人。洗桐居士采白。鈐?。合赐┚邮浚ò祝?/p>

(二)雅潔明暖的淺絳山水

文人山水畫以水墨為主,但全用水墨,則未免單調(diào),所以又在畫中略施暖赭色澤,形成了淺絳山水,又稱為“吳裝”山水。古代山水畫家中,唐代的王維,五代的衛(wèi)賢、董源、巨然,宋代的李成、許道寧、郭熙,元代的黃公望、倪云林、方從義、朱德潤等,都多作淺絳山水,用以表現(xiàn)深秋和早春時節(jié)的景色。

汪采白有效踐行著新安畫派先哲們自娛娛人的繪畫理念,并在上溯倪黃之同時不斷尋求藝術(shù)突破,把傳統(tǒng)的淺絳山水技法融入描繪黃山真景的創(chuàng)作中去。其先以墨筆構(gòu)筑狀物的基礎(chǔ)形態(tài)之后,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chǔ)上,復(fù)略施以淡赭石為主的淺度色彩;然畫面布景乃全以墨為主干,其輕施清淡透徹之色僅為輔助潤目,實際無輕重之足關(guān)矣。

汪采白 秋江晚照圖軸 27.4cm×77cm 紙本設(shè)色 1911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秋江晚照。宣統(tǒng)辛亥閏六月朔日,配乾仁丈世大人屬畫,為寫此景,孔祁。鈐?。浩睿ㄖ欤?/p>

《秋江晚照圖》

紙本,淺絳,橫幅。畫外橫寬35厘米,縱長115厘米;畫內(nèi)橫寬77厘米,縱長27.4厘米。

用穩(wěn)健疏逸之筆、鮮麗設(shè)色作秋江平遠、錦林如華意境。溪邊野村靜秘依山傍水,遠處古塔高聳與云岫并馳。江中柳林沙渚層浮,蘆葦細浪隨風(fēng)而動。天上征鴻成陣,御風(fēng)追帆高飛。

《黃山蓮花峰圖》

絹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94厘米;畫內(nèi)橫寬34厘米,縱長50厘米。闊筆概寫浮于云端之上的巨峰群組,形似一朵瓚簇待放的白蓮。茫茫云海不見壑瀑泉巖而有石階通頂,丹翠青華的千峰萬嶺中唯其輝耀穹宇、獨領(lǐng)風(fēng)騷。其下崖巔冠松成林,掩隱著危傾的陋茨頹屋。

《黃山小景圖》

紙本,淺絳,立軸。畫內(nèi)橫寬51厘米,縱長25厘米。

圖用單線空勾礸巖立峰與丹霞赤壁隔壑相望,山間長松楓柏雜然成林,其下泉溪路徑為云所斷。山外水墨與花青漬染的遠岫如影幢幢。全圖除樹干和峰頭山坳用暖赭淡墨輕濡外,幾乎未見皴線勾擦、亦素不假色。雖為作者臥游黙寫之墨戲,但卻勾畫出對黃山地貌最純粹的印象。

《釣罷歸來圖》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52厘米,縱長231厘米;畫內(nèi)橫寬39.4厘米,縱長127.4厘米。

圖仿元人平遠山水圖式作釣者乘舟閑泛江上,兩岸裸巖荒崗錯立、秋林五色雜陳。遠山層巖疊讞,彼岸丹楓似血。天上征鴻成陣,野松凌空飛馳。簡筆單勾淡染,氣象清曠寥廓。

《高崗幽亭圖》

紙本,淺絳,折扇面。畫外橫寬62.8厘米,縱長66.4厘米;畫內(nèi)橫寬51.4厘米,縱長19厘米。

淡墨簡筆概寫半天巨峰,為流云所橫斷。山后崖臺上有空亭獨立,附瞰眾山之渺小。山間松柏雜陳,秋華五色斑斕。山外青巒岫影,遙移游槎幢幢。山角泉眼磯石,出乃澗峽入口。

圖左上角作者草書自題并署名款:“霆聲仁兄大雅清鑒,癸酉五月??灼??!鳖}左加鈐“采白”朱文正方印。

“癸酉五月”為1933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6歲。

《仿倪山水圖》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56厘米,縱長182厘米;畫內(nèi)橫寬45.5厘米,縱長85厘米。

圖繪方峻陡險的群峰,排列組佩形成山架。山前斜坡低緩,繁林茂密。山背壑谷云霧籠罩,接引青岫。近景碎筆點就的崗臺之上丹楓翠柏和奇松梧桐相映成林,彼岸霞輝云斷的方折整巖形成體積疏密粗細、色彩素潔錦麗、布景平遠高遠的鮮明對比。

《秋雪盫圖》冊頁

紙本,淺絳,冊頁。畫外橫寬約33厘米,縱長29厘米;畫內(nèi)橫寬29.2厘米,縱長25厘米。

圖繪野山荒谷之中秋風(fēng)狂飆,激起波浪泛湧。岸上危屋頹漏,空朽欲傾;水邊樹木搖曳,勁草紛披。彼岸湍溪之側(cè)有孤崗獨樹,桃花散香。遠山岫影連綿,均為云霧橫斷。

《西溪讀書圖》

紙本,淺絳,冊頁。畫外橫寬約33厘米,縱長29厘米;畫內(nèi)橫寬29.2厘米,縱長25厘米。

圖繪方塘水圩岸畔,有梧桐修竹掩映茅舍兩間。屋內(nèi)主人席地盤坐案前,閑讀詩書。窗外遙見長橋虹臥水面。近岸丹楓翠柏、頹柳高蘆,遠處長山橫亙、青峰岫影。

《空亭疏樹圖》立軸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218厘米;畫內(nèi)橫寬33厘米,縱長95厘米。

圖系仿倪云林山水體貌,作二岸一水式平遠之景。濕筆淡筆草寫雙峰并峙,平涂漬染岫影如翠。水墨意勾疏樹雜林,曲線坡巒巖磯。寥寥數(shù)筆構(gòu)空亭臨江,方折塊壘造陡巖壁立。全境無人無舟,境極幽靜。

《遠山溪橋圖》立軸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40.6厘米,縱長99厘米;畫內(nèi)橫寬34.3厘米,縱長92厘米。

圖用水墨淋漓之筆,意寫仿倪山水。亂崗錯落之上疏樹倚立,湖山靜遠之間橋渚橫陳。遠峰荒莽而岫影深重,彼岸野村隱于云林。全圖無人無舟,水平煙茫。筆淡意濃,境疏逸遠。下部坡石上楓林老樹溪橋茅舍隱約于水涯,遠山逶迤。

《為查山〈窗橫野色圖〉補景并題》

絹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89厘米,縱長262厘米;畫內(nèi)橫寬63.5厘米,縱長125.5厘米。

圖以細致的筆墨和清潤的設(shè)色繪深山莾林之中,隱者筑柵欄茅屋數(shù)間修身。主人或獨臥臨水高榭讀書,或憑欄遠眺山光水色。溪灣有橋橫跨雙澗,林邊有大雁結(jié)隊穿飛。山頂古塔嚴寺沒入云林,天邊絕巘難及而秀色無限。

上詩堂附汪采白草書題記一篇:“渭占大兄以金一餅得此幀補壁,戊寅春二月大雪過西園閑話,以天寒索酒御之。渭占嫌此畫氣促,囑為潤色,余酒興方濃,亦不遑謙揶,竟允其請令。弟三五輩咸在坐,乃磨墨者摘畫移案者紛紛然不俟飲竟秦盃撤席。不得已,乃為補山、補泉石,成此景。惟鐵蕉不知何許人?亦不知何時人?筆墨似規(guī)摹董巨者,工力頗佳。余今乃竟有此荒謬之舉,實乃杜康使我也。后之讀者謂吾畫龍,點睛也可,謂吾畫蛇添足也亦無不可。洗桐居士戲志?!?/p>

《桃花流水圖》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66厘米,縱長121厘米;畫內(nèi)橫寬59.7厘米,縱長119.5厘米。

圖用簡勁粗筆勾繪堅潔的巨峰斜峙,無皴輕染而質(zhì)感強烈的崖頭高聳似天馬欲飛,沖出霄漢。山下云霞掩映著桃林香谷,奔溪急湍沖折入江。有雄巖矗立江心,中流砥柱于海海云水之間。無人野谷萬桃競放,馥氣滿宇令人沉醉。

《溪山暮雨圖》

紙本,淺絳,立軸。畫外橫寬59厘米,縱長271厘米;畫內(nèi)橫寬44厘米,縱長172厘米。

圖繪群峰相擁組佩、疊加形成龍脈,蜿蜒游弋于云端之上。山下林木繁茂,掩映茅茨數(shù)間。石上清泉奔流,沖折跌落溪江。水上木棧橫跨,幽徑攀巖而上。山雨狂風(fēng)乍來,野樵撐傘逆行。用細致的筆墨和溫暖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了一種隱居僻俗生活的樂趣。

(三)筆簡意幽的水墨山水

水墨山水系純用勾斫、皴擦、點染的筆法描繪物象的結(jié)構(gòu)和質(zhì)感,復(fù)輔以濃淡干濕、潑破積烘的墨法表現(xiàn)體積和氣韻。

我國從中唐開始,以張璪、王維、王洽等人首倡水墨山水畫之風(fēng),至五代后有了董源、巨然水暈?zāi)?、形神兼?zhèn)涞捻嵨端剿?。元代倪云林長線淡墨劃出山巒向背、少量水漬烘暈染出野云輕嵐的天趣山水,給人以一種秀潤淡雅的享受,突現(xiàn)了文人雅士放懷丘壑的率性情懷。明清兩代有所發(fā)展,形成了一整套以水墨為主體的表現(xiàn)技法,并在理論上強調(diào)有筆有墨,筆墨結(jié)合,以求達到變化超妙的境界。

汪采白古淡天然的水墨山水,重線勁健堅韌,大墨沉著點苔,布景疏淡清逸、筆法精練爽利,物象神完氣足。林煙清曠,情景交融,繼承并發(fā)展了“新安畫派”的技法及理念,孤高蕭疏的神韻來自漸江之裸骨山水,用挺拔瘦削的筆墨,和潔凈荒寒之格調(diào).將其簡勁的風(fēng)骨推向了極致。其墨色明潔、蕭疏簡淡,頗具漸江的冷逸之風(fēng),給當(dāng)時的畫壇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

汪采白 黃山蓮花峰圖軸 50cm×34cm 絹本設(shè)色 1925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用南田筆法、新羅設(shè)色,寫黃山蓮花峰,冷峭雋逸兼而有之。乙丑,澹盦贈宗漢賢弟。鈐印:汪孔祁(白)

《松亭訪友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131厘米,縱長67厘米;畫內(nèi)橫寬67厘米,縱長130.4厘米。

圖用水墨淋漓之筆,寫高松高獨頹樹相依。其下茅棚水榭臨水而立,近處亂石怪巖高壘成崗,彼岸云水之上雨山濕重,植被豐厚迷于云霧之中。

《深谷幽居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51厘米,縱長200厘米;畫內(nèi)橫寬34.3厘米,縱長92厘米。

以靈動而虛靈的線條和濃淡深淺的筆墨,草草逸寫深谷幽壑中云霞氤氳彩映天、竹舞松搖御山風(fēng)的引人境勝,表達了作者對自照界美好景相的奇異映象,以及內(nèi)心向往離垢逃俗、茅屋隱居之高潔情趣。

《黃山邱壑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52厘米,縱長211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71厘米。

圖以淡墨長線繪山峰外廓,水墨輕孺山壁,花青罩染峰頭、濃墨大筆點笞,細筆勾畫松廟。谷間留白為云煙斷山,遠處色塊寫岫影蒙眬。畫面上不著天際,下不接地壤,浮峰移半天,飛渡于云海之中。

汪采白 黃山小景圖軸 50cm×34cm紙本設(shè)色 1929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黃山小景。己已秋寫,孔祁。鈐?。翰砂祝ㄖ欤?/p>

汪采白 釣罷歸來圖軸 127.4cm×39.4cm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釣罷歸來剛?cè)章?,一行秋鷹破煙飛。癸酉夏月,采白。鈐印:汪孔祁(白)

《空谷流泉圖》

紙本,水墨,立軸。畫外橫寬59厘米,縱長212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94厘米。

圖用淡墨空勾巨崖壁立如屏,山下積崗拱圍成塘;有泉瀑自峽間流下,擊澗沖磯而洄流如帶。水墨意寫溪邊野樹卓立,迎風(fēng)搖秋。云中遠岫孤木,極盡天姿。全圖無人人舟,氣象清涼沁脾。

《半天云岫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45厘米,縱長206厘米;畫厘內(nèi)橫寬33米,縱長84厘米。

圖用靈動放逸的水墨寫意之法,草草數(shù)筆摹繪“新安畫派”風(fēng)格之淡蕭山水。濕重的直峰排立,于游弋如龍的飛云之中;巨大的丹崖如屏,載岫橫亙于天外。峰后幽谷崖臺上方廟危立,峽谷泉瀑跌落于云松深壑之間。

《寒江掛帆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129厘米,縱長79厘米;畫內(nèi)橫寬34厘米,縱長97厘米。

圖用勁筆濃墨寫千年頹柳斜立岸畔,細線勾勒江中篷舟掛帆隨波泛浪。水墨濡染沙洲橫陳靜臥于江心之中,花青平涂作遠岫巒影欲隱于云天交際之間。近處雜樹相生,枝葉紛坡。樹旁寒鴉穿飛,盡領(lǐng)秋色。

二、直抒胸臆的花木竹石

松柏古木、梅蘭竹石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和文人詩畫中最常見的題材,那清華其外,淡泊其中的品質(zhì),寄托了著人們對審美人格向往的境界。

汪采白雖偶作清逸生動的花卉、人物,但筆端活潑,天真妙絕之圖均為本心流露,故而頗以此自負。其花木蘭石、藤樹松竹均為大筆寫意而成,且具有明顯的書法用筆意味。他敢于突破前人窠臼,幾乎不用先行打稿,而是興來落筆即成。將欲意表達的意境,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中,依據(jù)“書畫同源”之理,刪繁就簡;運用卓越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構(gòu)圖技巧大膽剪裁,運筆如飛,縱橫豪致,出入新羅白陽之間,得冷艷幽趣,清雋神妙。把中國書法的用筆與繪畫的筆墨兩相結(jié)合,達到了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

如用節(jié)奏起伏有致的筆調(diào)寫竹,與楷書的“永字八法”相呼應(yīng)。葉片呈活潑靈活的“個”“介”字形,撇捺筆畫有力,富含筆墨情趣,體現(xiàn)了文人畫家的風(fēng)雅韻致。以流利灑逸的草書之法畫姿致縱逸之蘭,秀葉疏花如作字點畫,表現(xiàn)出一種恬淡疏朗、清癯雅脫的悠閑格調(diào)。梅花以枯筆運轉(zhuǎn)寫就樹干,花蕊用濃淡色筆點染,力透紙背,滿紙清逸。

用書法上扭轉(zhuǎn)澀進的飛白寫出的古木松柏或枝干剛健勁峭、傲然挺拔,或騰擲欲飛、意氣勃發(fā)。陡峭的巖石多以蒼健灑脫之筆,側(cè)峰簡括勾勒出輪廓;偶爾略施皴染,輒令體貌顯得英挺瘦削、內(nèi)斂厚重。標(biāo)志著剛強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當(dāng)與堅傲幽淡的松竹梅蘭交相輝映時,則相得益彰,充滿了深刻的喻義。

《松梅竹石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76厘米,縱長147厘米;畫內(nèi)橫寬55厘米,縱長118厘米。

圖以大筆狂寫繪著色松梅竹石,氣宇軒昂。水墨漬染作峋怪瘦漏的湖石矯首傲然卓立,枯筆濃墨勾蒼老的勁松伸臂展枝相照。細筆點簇松下紅梅穿插,占枝怒放;濃淡兼施書石間篁竹婆娑,隨風(fēng)起舞。歲寒然后知松梅之傲雪拒霜,國難但君子氣節(jié)不輸于時流。

圖右上方作者草書自題并署名款:“印泉老哥一笑,壬申弟祁。”題下加鈐“采白”白文正方印。

“壬申”為1932年,時值汪采白實齡45歲。

《紅葉白石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內(nèi)橫寬39.2厘米,縱長179.2厘米。

圖繪經(jīng)霜披朱的萬歲枯藤,不屈服于自然生長環(huán)境的限制,不畏艱難地纏繞在高聳矗豎的立崖之上,與巔頂肥厚綠瑩的翠笞兩相依偎。玉石臨風(fēng)恰似君子獨立,紅藤斜掛披身,或喻丹心可照日月。

圖左上方附許承堯楷書加題七言古詩一首并署名款:“吾鄉(xiāng)論畫筆,昔有晶陽子(程義,字正路。清衫歙槐塘人)。其人介僻亦恢詭,畫則肖之雄,且侈用墨。焦?jié)衿萍?,生氣拂拂出十指。吾嘗得一幀,眾史不敢,弢盧舊日扶床,孫中歲研精通畫理,酒酣奮筆為我摹。驚看競己得,其似中間瘦干棱棱起,晚葉參差紅可喜,丈人之面何斑斕,雨溜霜穿愈妍美,畫成急欲付裝池,時一展觀仍在幾。因思吾友老杏墩,倔強窮經(jīng)臥閭里,骨重神寒晚更堅。此石此藤差可比,珍重題詩遠寄將,祝君歲歲酡紫顏,今年乘興儻來游,更掃柴門迎杖履。杏墩先生索采伯畫,撿得此紙,先奉寄并題一詩博笑。弟許承堯時甲戌春暮。”題左加鈐“疑盦”朱文正方印、“許印承堯”白文正方印。

《蘭竹映石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33厘米,縱長132厘米;畫內(nèi)橫寬30厘米,縱123長厘米。

圖借書法之筆意、以濃淡相間之墨法作勁節(jié)的修竹迎風(fēng)高招、無垢的湖石匹然獨立之君子風(fēng)雅題意,坡前點綴的設(shè)色蘭惠翻葉飄揚、花蕊競放散馥,則表達了文人雅客高潔拒俗,安于靜修的澄明虛懷。

《雪竹霜藤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50.5厘米,縱長100厘米;畫內(nèi)橫寬33.5厘米,縱82長厘米。

圖用飛白之筆繪著色紫藤攀附于斜峙欲飛的水墨寫意湖石之上,石后有用工筆白描之法勾寫的披霜雪竹,傲立于云天仰承著寒露的滋潤。直潔的玲瓏瘦石與艷麗的萬歲曲藤相照映,寫出了世跡的滄桑;而虛淡高卓且散枝開葉的白竹,則傾訴著君子坦蕩無的情懷。

《梅蘭雙清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63厘米,縱長221厘米;畫內(nèi)橫寬47厘米,縱123長厘米。

圖用寫意之法作老梅斜出曳枝,其下幽蘭雜卉傍石而生。滕黃染就的巨石匹立畫面中央,披馥映宇如君子獨佇。畫面清曠,設(shè)色雅麗。既突樹了文人雅客的清高品格,也表達了自我不趨俗流的況喻。

汪采白 仿倪山水圖軸 85cm×45.5cm 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癸酉年過海上,大千同道處見有倪云林畫山水一幀,渾厚樸茂之氣溢人眉方宇。愛之反覆凝視,背撫之。不悉適合吾人之意否?采白。鈐?。和艨灼睿ㄖ欤?/p>

《珍珠黃楊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253厘米,縱長50厘米;畫內(nèi)橫寬96厘米,縱長32厘米。

圖以細勁的淡線勾寫楊樹斜峙的軀干,濃筆點笞并加繪樹后挺拔的修竹。復(fù)蘸黃綠之色點綴枝頭繁華的樹葉,而樹下拄杖獨立的朱衣斗笠翁,則給全圖點出了的林下之風(fēng)的題意。

《絕壁丹楓圖》

汪采白 秋雪盫圖冊頁 29.2cm×25cm 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秋雪盫圖。際唐世叔游滬,得厲徵君《宋詩紀事》以歸。書為徵君手錄完好無缺,真堪寶貴。凡屬知友,皆贈文字書畫紀盛,余亦寫此圖博粲??灼?。鈐印:汪氏(白文連珠)

汪采白 西溪讀書圖冊頁 29.2cm×25cm 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西溪圖。此厲徵君樊榭讀書處也。癸酉際唐世叔得厲徵君手錄宋詩紀事稿本,屬為圖。為寫此景,孔祁。鈐?。翰砂祝ㄖ欤?/p>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橫寬227厘米,縱長46厘米;畫內(nèi)橫寬131厘米,縱長33厘米。

圖以藤黃漬染和淡筆勾兩種方法相結(jié)合,繪黃白二石齊肩并立于天地之間。其下翠石怪崗上卓立萬歲枯藤繞到石后,強勁的曲枝和經(jīng)霜的丹葉回臂低護、覆于石面。況喻君子相知,才華似錦、品行高潔之雅意。

《蜂飛竹舞圖》

紙本,設(shè)色,立軸。畫外159縱長厘米,橫寬47厘米;畫內(nèi)橫寬46.5厘米,縱長165.5厘米。

圖以水墨之法大筆揮寫曳枝低舞的風(fēng)竹數(shù)枝,葉片之老嫩枯榮、輾轉(zhuǎn)反側(cè)之態(tài)盡在濃淡相間的“個”“介”“父”“文”中演化成詩一般的意境。其上天空中有兩只紅蜂來回穿飛,極富生趣。

圖左下角作者草書自題并署名款:“紹祖世大兄屬。戊寅采白畫?!笨钕录逾j“汪采白”白文正方印。

“戊寅”為1938年,時值汪采白實齡51歲。

《蒼柏野草圖》

紙本,墨筆,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164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144厘米。

圖用飛白之筆、籀篆之法寫裸根老柏穿石而立,末木枯舉而少有點葉。所奇石亦姿質(zhì)卓潔,文儒而靈逸。石腳樹根有舒長的野草輔陳,散枝開葉、似在俯首吟唱。突標(biāo)了文人雅士清高自許、不茍俗流的情懷。

《松風(fēng)岫影圖》

紙本,墨筆,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164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144厘米。

圖以水墨之法作龍松直立,高聳云霄,細筆濃線勁勾枝槎針葉。其下斷松林立,其上崖頂岫影凋零。全幅氣象蕭殺、寒意逼人,然老松殘枝絕處再生,全不畏霜雪欺凌也。

《芙蓉峭巖圖》

紙本,墨筆,屏條。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164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144厘米。

圖用濃墨粗線空勾奇石卓立,如玉樹臨風(fēng);其下湖石假山透漏玲瓏,地上生機盎然的青草迎風(fēng)直立。上方有以勾花點葉之法所繪在寫意的紛繁綠葉襯托之下,競相怒放的一紅三白芙蓉花朵從畫外伸進,表現(xiàn)了作者既熱愛生活又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懷。

《幽蘭修竹圖》

紙本,墨筆,立軸。畫外橫寬47厘米,縱長164厘米;畫內(nèi)橫寬40厘米,縱長144厘米。

圖以行書的筆法寫繪幽蘭飄舞崖頭、修竹迎風(fēng)招展之清雅旨趣。下方有方石翠崗錯落,竹枝勁節(jié)橫斜出。葉片紛披有致,仿佛謙謙君子在和風(fēng)吟唱,與相知之士詩歌酬答。赭黃和石綠涂染的重巖積石,成功地襯托出了蘭竹的輕靈氣質(zhì)及物象的動靜節(jié)奏。

《枯榮雙松圖》

紙本,水墨,立軸。畫外橫寬67厘米,縱長276厘米;畫內(nèi)橫寬47厘米,縱166長厘米。圖用潑墨寫意法,大筆粗線繪粗壯的雙松并生于石前。前樹蒼老枯直,鱗皮斑駁,末木高回。后樹用水墨暈染的松針密枝,顯得格外蔭濃繁茂。表達了抗戰(zhàn)期間愛國志士們堅定不屈的英勇氣概。

《風(fēng)柳鳴蟬圖》

紙本,墨色,立幅。畫內(nèi)橫寬36厘米,縱長65厘米。

圖作古柳疏枝,獨立于天地之間。根基不沾糞壤,枝條未著碎葉。兩只秋蟬上下棲息飛翔,相與鳴唱呼應(yīng)。風(fēng)神瀟逸,生動活潑。

圖右有作者草書題七言詩一首并署名款:“水麗沙明此獨奇,烏柳城訊碧琉璃。舍豐吐練西干月,皷以青蓮一段詩??灼?。”題下加鈐“采伯”白文正方印。圖前右上角詩前引鈐“洗桐草堂”朱文豎長方印。圖左上方草書自題:“采老。”左鈐“汪孔祁”朱文正方印。

汪采白 空亭疏樹圖軸 95cm×33cm紙本設(shè)色 1937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丁丑十月,洗桐居士采白畫。鈐?。和艨灼睿ò祝?/p>

汪采白 遠山溪橋圖軸 92cm×34.3cm紙本設(shè)色 1937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芷湘尊兄雅賞。丁丑十月,孔祁。鈐?。旱篮庵拢ㄖ欤?/p>

三、鏡中家山亦入畫

汪采白的水墨小青綠黃山俊逸靈奇、清新秀麗,與傳統(tǒng)工謹嚴整的青綠之法相比更具寫意性,迴別于同時代的其他畫家乃有其與生俱來的淵源。首先,他作為一個家鄉(xiāng)有著非常深厚感情的地道徽州人,對黃山白岳大好景勝更是情有獨鐘。嘗言“吾鄉(xiāng)黃山處處皆可入畫”。一生意造多仙境,最喜貌家山。曾五游黃山,以黃山為師,致力于黃山的描繪。

初游黃山覓勝概:1910年,24歲的汪采白于兩江師范學(xué)堂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始游黃山,曾在為張善子所藏雪莊《黃山圖》手卷中跋曰:“黃山僻處吾鄉(xiāng),知者甚鮮,即知之,往游亦不便。近歲道路平治,游者日眾。其勝概乃大白于天下。憶余于庚戌偕友覓勝,往往竟日不逢一人。以其靜極,恍惚此身已離塵垢,誠勝地也。余每于煩惱時輒憶及之……”

復(fù)游黃山取鏡頭:1912年,汪采白得上海地產(chǎn)大王程霖生資助,偕楊禾甫帶著現(xiàn)代化測量工具和照相機對黃山進行了歷時三年的測繪工作。往來于三十六峰之間,踏遍了黃山的淵谷山嶺,最終不僅經(jīng)過科學(xué)的測量繪制成黃山地形圖,而且還利用攝影技術(shù),將迎客松收入鏡頭洗印成照片,使其第一次與山外世人見面。汪采白這次艱苦卓絕的實地測繪是對黃山的巨大貢獻,實為近代黃山有攝影照片之肇始。

再游黃山寄丹青:1915年,汪采白三游黃山,之后的繪畫作品開始陸續(xù)以黃山為題材。他傳世最早的一幅黃山題材的作品是1923年作于北京的《蓮花峰圖》,款記:“蓮花峰下有蓮蕊峰,寫此以見造化之巧?!笨梢娡舨砂子辛四侨甑呐c黃山朝夕相對,領(lǐng)略了黃山的風(fēng)雨晦明、朝暉夕陰;對黃山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無不熟記于胸。1924年,為同在京華的汪濟雙作《山水圖》題曰:“此境當(dāng)于黃山中求之?!?926年,汪采白曾在北京舉辦過一次畫展,這次展覽作品幾乎都是畫的黃山。

四游黃山打草稿:1935年,汪采白為創(chuàng)作《黃海臥游集》特地游覽黃山。他杖履煙霞、飽游飫看,成為一個真正的“黃山山中人”,做了大量的寫生草稿,欲將黃山三十六景的真面目依次和盤托出。對一個畫家來說,自然造化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汪采白這一時期作畫開始逐漸轉(zhuǎn)為以黃山景色為主要表現(xiàn)題材。誠如其徒洪百里評《黃海臥游集》云:“黃海臥游,一個‘臥’字就代表畫家全心投入,與自然融合,達到心領(lǐng)意會的境界了。”

五游黃山作臥游:1936年,汪采白第五次入山游觀,尋幽探勝,來往于三十六峰之間。朝夕與云海、飛泉、奇松、怪石相對,一路走來,各處美景,盡收眼底,如數(shù)家珍,感慨良多。終于讀懂了黃山之真性情,達到了“黃山是我?guī)煟沂屈S山友”的境界。故于是年春2月,創(chuàng)作了青綠設(shè)色山水《黃海臥游圖集》36幅。

該冊是汪采白黃山圖創(chuàng)作的集中展示,描繪了湯池、鳴弦泉、青鸞峰、石筍砸、九龍?zhí)?、散花塢、天門坎、浮溪、小心坡、朱砂庵、雙龍山、擾龍松、始信峰、蓮花峰、云谷寺、慈光寺、蓬萊島、西海、獅林舍、耕云峰、洗藥溪、蓮蕊峰、半山寺、清涼臺、狎浪閣、大士巖、文殊院、松谷、鰲魚洞、云頭巖、云門、前海、龍?zhí)?、小心坡、飛來石、百步梯諸景。且每幅均有附加題跋,詳細地描述觀者視角及所繪風(fēng)景名稱。

雖然《黃海臥游圖集》中36處幽絕佳勝都來自黃山的實地景觀,但卻并不僅僅是忠實照搬式地描影繪形,而是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性情和體悟,致使每一景觀又和實景有很大的出入。即使一望便可識為黃山之景,但又恍惚難名是具體某峰。

汪采白以宋人丘壑,運元人筆墨,繪黃山之峰巒泉石,云影波光,煙云飛動勝景。筆墨率意恣肆,輕快流暢,設(shè)色清麗雅致,精妙絕倫。體現(xiàn)了其高超的藝術(shù)概括能力,是汪采白畫黃山的代表作。于次年(1927)在上海彩印出版,印刷精美,裝幀雅致。

是集有許世英、胡光煒、胡適三家序。胡適贊曰:“近人作山水畫,多陳陳相因,其層巒疊嶂,不是臨摹舊本,即是閉門造山。汪采白先生此冊,用青綠寫他最熟悉的黃山山水,膽大而筆細,有剪裁而無夸張,是中國現(xiàn)代畫史上的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汪世清《汪采白詩畫錄序》云:“黃山在先生印象中是如此深刻,以致每逢作畫,黃海峰巒都縈于筆底,往往畫成的山水,即使并非黃山的實景,也一望而知‘此境當(dāng)于黃山中求之’或‘此境非黃山莫屬’。先生畫來自黃山,善師造化,于此可見?!?/p>

汪采白 為査山《窗橫野色圖》補景并題軸 125.5cm×63.5cm 絹本設(shè)色 1938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窗橫野色云千里,松帶濤聲水一樓。癸已菊花時節(jié),寫于蘇城古百花居。鐵蕉査山。鈐印:査山之?。ò祝?鐵蕉(朱)

四、平生名款印識的使用

(一)簽署名款

汪采白一生在書畫上所用名款的方式,可見有名款、字款、號款、號加名款、號加字款、無款加印6種形式,其如:

1.名款1種

“采白”(1935年48歲——1940年53歲終):《橋北湯池圖》《浮溪圖》《鳴弦泉圖》《飛來石圖》《半山寺圖》《煙柳湍溪圖》《云蒸峰馳圖》《橋上清談圖》《百尺清流圖》《青山閑游圖》《釣罷歸來圖》《桃花流水圖《竹蘭映石圖》《雪竹霜藤圖》《絕壁丹楓圖》《蜂飛竹舞圖》《云蒸峰馳圖》。

2.字款2種

①“祁”(1932年45歲):《松梅竹石圖》。

②“孔祁”(1911年24歲——1937年50歲):《游西園圖》《萬壑松濤圖》《清涼臺圖》《虎頭巖圖》《散花塢圖》《天門坎圖》《擾龍松圖》《黃山小景圖》《秋江晚照圖》《高崗幽亭圖》《秋盫圖冊頁》《西溪讀書圖》《遠山溪橋圖》《溪山暮雨圖》《松亭訪友圖》《深谷幽居圖》《空谷流泉圖》《紅葉白石圖》《珍珠黃楊圖》《寒江掛帆圖》《幽蘭修竹圖》。

3.號款4種

①“采老”:《風(fēng)柳鳴蟬圖》。

②“洗桐”(1936年49歲):《天門坎圖》《大士巖圖》《石筍矼圖》。

③“洗桐居士”(1935年48歲——1938年51歲):《始信峰圖》《礫砂庵圖》《獅林精舍圖》《雨后黃山圖》《蓬萊三島圖》《慈光寺圖》。

④“澹菴”(1925年38歲):《黃山蓮花峰圖》。

4.號加名款1種

“洗桐居士采白”(1936年49歲——1938年51歲):《黃山勝境圖》《觀山聽雨圖》《黃山一角圖》《梅蘭雙清圖》《空亭疏樹圖》《為査山〈窗橫野色圖〉補景并題》《枯榮雙松圖》《梅蘭雙清圖》。

5.號加字款1種

“洗桐居士孔祁”:《龍?zhí)妒瘓D》。

6.無款加印21幅

(1933年46歲——1937年50歲):《富春江上圖》《前海丘壑圖》《云谷寺圖》《小心坡圖》《蓮蕊峰圖》《雙溪閣圖》《蓮花峰圖》《鰲魚洞圖》《清涼臺圖》《度云巢圖》《青龍?zhí)秷D》《百步云梯圖》《九疊泉圖》《狎浪閣圖》《剪刀峰圖》《文殊院圖》《仿倪山水圖》《蒼柏野圖》《松風(fēng)岫影圖》《芙蓉峭巖圖》《半天云岫圖》。

汪采白 溪山暮雨圖軸 172cm×44cm紙本設(shè)色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溪山暮雨。孔祁畫。鈐?。河嗡嚕ㄖ欤?/p>

(二)名閑鈐印

汪采白加鈐在書畫作品上的印章,除姓、名、字、號、齋室、寄語閑章等多種內(nèi)容,其如:

1.姓名印6種

①“汪”、“氏”白文連珠正方?。?933年46歲):《秋盫圖》冊頁。

②“采白”2字白文正方?。?932年45歲——1937年50歲):《松梅竹石圖》《寒江掛帆圖》《風(fēng)柳鳴蟬圖》。

③“采白”2字朱文正方?。?929年42歲——1938年51歲):《深谷幽居圖》《黃山小景圖》《高崗幽亭圖》《始信峰圖》《前海丘壑圖》《云谷寺圖》《小心坡圖》《蓮蕊峰圖》《天門坎圖》《鰲魚洞圖》《清涼臺圖》《度云巢圖》《天門坎圖》《九疊泉圖》《百步云梯圖》《虎頭巖圖》《獅林精舍圖》《文殊院圖》《慈光寺圖》《觀山聽雨圖》《剪刀峰圖》《半天云岫》《幽蘭修竹圖》《飛來石圖》《散花塢圖》《狎浪閣圖》《大士巖圖》《蓬萊三島圖》《青龍?zhí)秷D》《西溪讀書圖》《蜂飛竹舞圖》《萬壑秋錦圖》。

④“汪氏采白”4字朱文正方?。?937年50歲):《黃山勝境圖》《桃花流水圖》。

⑤“采白印”3字白文正方?。?933年46歲):《秋雪盫圖》。

⑥“采白印”3字朱文正方?。骸抖仍瞥捕磮D》《礫砂庵圖》。

2.字印12種

①“祁”1字朱文正方?。?911年24歲——1936年49歲):《秋江晚照圖》《鳴弦泉圖》《擾龍松圖》《半山寺圖》。

②“孔祁”2字白文正方?。骸峨p溪閣圖》。

③“孔祁”2字白文雙邊橫扁方?。?936年49歲——1937年50歲):《蓮花峰圖》《石筍矼圖》《橋北湯池圖》《云蒸峰馳圖》《青鸞峰圖》《剪刀峰圖》。

④“孔祁”2字朱文豎長方?。?936年49歲):《浮溪圖》。

⑤“汪孔祁”3字白文雙邊正方?。?934年47歲——1936年49歲):《紅葉白石圖》《竹蘭映石圖》《梅蘭雙清圖》。

⑥“汪孔祁”3字朱文正方印(1933年46歲——1936年49歲):《雨后黃山圖》《雪竹霜藤圖》《仿倪山水圖》《風(fēng)柳鳴蟬圖》《清涼臺圖》。

⑦“汪孔祁”3字白文正方?。?933年46歲——1940年53歲終):《游西園圖》《萬壑松濤圖》《黃山一角圖》《珍珠黃楊圖》《絕壁丹楓圖》《釣罷歸來圖》《空亭疏樹圖》《遠山溪橋圖》《百尺清流圖》《青山閑游圖》。

⑧“汪孔祁”3字白文雙邊正方?。?925年38歲):《桃花流水圖》《枯榮雙松圖》《黃山蓮花峰圖》。

⑨“汪印孔祁”4字白文正方?。?933年46歲——1939年52歲):《松亭訪友圖》《煙柳湍溪圖》《云蒸峰馳圖》《空谷流泉圖》《半天云岫》。

⑩“汪印孔祁”4字白文正方?。?936年49歲):《空谷流泉圖》。

3.號印8種

①“采伯”2字朱文正方印。

②“采伯”2字白文正方?。?935年48歲:《風(fēng)柳鳴蟬圖》。

③“采伯”2字朱文雙邊豎長正方?。?936年49歲):《大士巖圖》。

④“釆白之章”4字白文正方?。骸饵S山邱壑圖》。

⑤“采白印”3字朱文正方?。骸兜[砂庵圖》。

⑥“洗桐草堂”朱文豎長方?。骸讹L(fēng)柳鳴蟬圖》。

⑦“洗桐居士”4字白文正方?。骸妒劳馓伊謭D》。

⑧“洗桐居士汪采白”7字朱文正方?。骸犊輼s雙松圖》。

4.閑章4種

①“西溪”2字朱文豎長方?。?933年46歲):《萬壑秋錦圖》。

②“得失寸心知”5字白文豎長方?。?933年46歲——1938年51歲):《萬壑秋錦圖》《為査山〈窗橫野色圖〉補景并題》。

③“游于藝”3字朱文豎長方?。骸断侥河陥D》。

④“新安汪氏”4字朱文正方?。?933年46歲):《龍?zhí)妒瘓D》《富春江上圖》《黃山丘壑圖》。

5.無印鈐

《蒼柏野草圖》《松風(fēng)岫影圖》《芙蓉峭巖圖》。

汪采白 松亭訪友圖軸 130.4cm×67cm 紙本設(shè)色 1933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尚卿仁兄大雅清鑒。癸酉五月,孔祁。鈐?。和粲】灼睿ò祝?/p>

結(jié)語

汪采白由于英年早逝,黃賓虹賓痛挽“云海英光”四字以悼并集資公葬。由于韶華乍而短少有宣傳,其畫跡鮮為人知。但他卻憑借鮮麗的彩畫,為自己在歷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成為民國晚期畫壇一位頗具影響力的畫家,在我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歷史上畫黃山之最著名者乃數(shù)漸江、梅清、石濤、雪莊等。賀天健云:“漸江(1610——1664)得黃山之質(zhì),梅清(1623——1697)得黃山之影,石濤(1642——1708)得黃山之靈?!比欢们嗑G之法寫黃山僅漸江(《飛光岫》《蓮花峰》《天都峰》)、梅清(《黃山翠微寺》)、石濤(《黃山圖冊》之

汪采白 深谷幽居圖軸 92cm×34.3cm 紙本設(shè)色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孔祁。鈐?。翰砂祝ㄖ欤?/p>

汪采白 黃山邱壑圖軸 71cm×40cm 紙本設(shè)色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黃山邱壑到處皆可入畫,昔曾兩游。去今近廿年矣?;貞泟倬唱q存仿佛。此作頗似松谷。題贈子云仁兄先生證之,壬申禮祁。鈐?。盒掳餐羰希ㄖ欤?采白之章(白)

二、之八、之十四)偶然為之。

汪采白是繼漸江、梅清、石濤之后擅長畫黃山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用超越傳統(tǒng)限制的技藝,以青綠之妝去表現(xiàn)黃山之美,使黃山自新安畫派弘仁首肇入畫以來蕭疏堅冷的格調(diào)一躍而具鮮活的造像、怡人的色彩,獲得世人普遍青睞的目光及熱情盛贊。故與同時期師友黃賓虹、張大千鼎足而三。

汪采白在用青綠法表現(xiàn)黃山方面所取得的突岀成就、樹立的個人審美取向及精神品格境界,使幾成史跡新安畫壇重新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而妙絕的筆墨功夫則更是為豐富和發(fā)展新安畫派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巨大的貢獻,給沉寂落寞了三百余年的新安畫派再奏歷史強音,無愧為新安畫派承前啟后的代表人物之一。

汪采白 珍珠黃楊圖軸 96cm×32cm 紙本設(shè)色 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此珍珠黃楊也,惟黃山有之。盈尺者壽逾百歲,西園寄齋列一盆。長四尺強,最近得自黃山深壑中。狀奇古,見者咸謂千年物。渭占世大兄今年秋八月壽五十,屬余作畫為紀念。寫此博粲,盆中有瓷像,余以渭占目之,故拈以點綴,益顯此樹之高云。丙子春五月,孔祁時五十歲。鈐?。和艨灼睿ò祝?/p>

汪采白 枯榮雙松圖 1 66cm×47m 紙本設(shè)色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洗桐居士,采白。鈐印:汪孔祁(白) 洗桐居士汪采白(朱)

汪采白 絕壁丹楓圖軸 131cm×33cm 紙本設(shè)色 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暢旃老姪三十初度之年止一日矣,不可無紀念。寫此贈之以博一笑。丙子除夕,采白。鈐印:汪孔祁(白)

汪采白 雪竹霜藤圖軸 82cm×33.5cm 紙本設(shè)色 1936年 安徽博物院藏款識:晶陽子有此作,背擬一過,即贈朗軒三弟賞之。丙子春,采白。鈐印:汪孔祁(朱)

猜你喜歡
絹本鈐印青綠
熊石望
喻天柱作品
冉茂列
本期拉頁
夏昶作品欣賞
擔(dān)當(dāng)
明清青綠山水畫札記——以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為例
《鹿鳴》絹本設(shè)色
發(fā)酵青綠全株玉米飼喂生長育肥豬效果及效益比較研究
丁學(xué)軍作品
红桥区| 兴隆县| 会同县| 略阳县| 保康县| 体育| 灌云县| 淳化县| 京山县| 合阳县| 大石桥市| 永定县| 上思县| 日喀则市| 酒泉市| 雷波县| 贵南县| 庆阳市| 浪卡子县| 格尔木市| 尼木县| 云安县| 克山县| 密云县| 千阳县| 襄樊市| 左权县| 郸城县| 晋州市| 松潘县| 宝清县| 普宁市| 伊通| 林口县| 东莞市| 冕宁县| 湟中县| 台东市| 吐鲁番市| 绥江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