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沁園實驗小學 李 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闭Z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皩υ挕笔切抡n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tài)。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切的交流情景,構(gòu)建切實的體驗平臺,實現(xiàn)“對話”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而讓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打造高效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語言,一定要讓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中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語文學習中需 “咬文嚼字”,將對字詞淺層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對文本深層次的立體感悟。要在“咬文嚼字”中獲得深刻的感受,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在“咬文嚼字”的深入對話過程中充分互動。
案例: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中的教學片段(一)
1.瞻仰是什么意思?懷著崇敬的心情看,瞻仰這個詞語出現(xiàn)在課文哪里?
2.指名讀: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
3.聽老師讀: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參觀宋慶齡的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
4.老師讀的與課文不一樣在哪兒?故居是一個地方,參觀故居用詞正確,為什么作者用瞻仰不用參觀?
5.因為作者尊敬宋慶齡,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看來,寫文章,不僅用詞要正確,用的這個詞還要能表達自己的感情。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中的教學片段(二)
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1.在這句話中從哪兒能體會到樟樹長得旺盛?
2.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3.這里寫出枝干的三個特點:粗壯、多、長。
4.枝干粗壯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枝干的多和長,學生眼睛看不到。教師就要通過體態(tài)語讓學生體會“四面八方”是形容枝干的多;伸得遠遠的是形容枝干的長;并且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中的教學片段(三)
樟樹本身就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既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變成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時候,這種香氣也能永久保持。只要這木質(zhì)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
1.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段話中有許多關(guān)聯(lián)詞語,沒有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意思也能表達清楚,我們一句一句讀,老師讀沒有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同學們讀原句。
2.三句連起來讀。
3.沒有關(guān)聯(lián)詞語,意思表達的也一樣清楚,語句也很通順,為什么作者要加入關(guān)聯(lián)詞?
4.關(guān)聯(lián)詞能使句與句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感情表達得更強烈,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地寫出了樟樹的香氣永久的高貴品質(zhì),在寫作時,巧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
教師帶領(lǐng)著學生咀嚼文本中的字詞,先從字面意思入手,再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深切感悟。通過反復體味、揣摩教材中的重點詞句甚至標點的運用妙處,學生能由表及里地感受語言表達的精度。
整體感知,是指讀完一篇文章后產(chǎn)生的心理感觸,是對課文的整體領(lǐng)悟。語文新課標強調(diào):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應起到理解內(nèi)容,明確主旨的作用。
整體感知,是初步理解文本主要內(nèi)容與情感的方法,對閱讀教學極為重要。首先,整體感知決定著閱讀興趣的大小。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要讓師生能在聯(lián)想體驗中深度對話,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就成了前提條件。其次,整體感知的質(zhì)量影響著學生對文本表達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理想體驗,影響著師生深度對話的質(zhì)量。
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描寫了高爾基父子之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揭示了“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哲理。本文的意蘊很深,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去體會。教師可以抓住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讓學生體會到小高爾基為表達對父親的愛而辛苦種花的深情。然后,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體會:“你們也和高爾基的兒子一樣是10歲,你們會怎樣表達對父親的愛呢?”學生眾說紛紜,暢談了生活中對父親的愛。在學生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之后,自然而然懂得了從小要關(guān)心父母、尊敬父母,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了。
《朱子讀書法》中記錄了讀書的觀點:“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終則節(jié)節(jié)有疑?!庇幸珊竽苓M行多元化的、通盤的思考與比較,之后會柳暗花明,以至融會貫通。所以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到“進”,就是思維不斷深入的過程。學生在充分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帶著不斷生發(fā)的疑問再度叩問文本,為后續(xù)的剖析以及正確取舍做鋪墊。
案例: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釋題片段
1.課題中還有一個名詞,一起讀:樟樹。
2.你了解樟樹嗎?你在哪兒見過樟樹?
3.學生介紹。
4.樟樹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非常廣泛,課文寫的是哪里的樟樹???
5.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師沒有再問下去,其實如果你這時候再問問學生,你有疑問嗎?學生肯定會問:作者為什么不寫別的地方的樟樹,或者就寫樟樹,而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呢?這兒老師沒有問,但是學生有存疑。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片段
1.課文第4、5自然段具體寫了樟樹,那么還有幾個自然段又分別寫了什么呢?
2.指名讀1、2、3自然段,每讀一段,讓學生快速提煉主要內(nèi)容。
3.三段讀完,那么作者將三個自然段連在一起講了什么呢?
4.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三個自然段的意思呢?(訓練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nèi)容)
5.宋慶齡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引導學生質(zhì)疑: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呢?不著急,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質(zhì)疑:人們?yōu)槭裁纯倫墼谡翗淝昂嫌傲裟钭鳛橛谰玫募o念?其實這兩個問題,都指向一個問題: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提及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時,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提問的能力,因為教師問怎樣的問題,決定了學生怎樣的思考。這種一問一答式的對話方式,最易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它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也提高了課堂師生對話的深度。
以上是筆者通過“咬文嚼字”,整體感知,多元比較的方法講述自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師生“深度對話”的一些體會。最后,筆者認為:教師理解文本的深度,決定著課堂學習的深度,沒有教師深度理解文本,閱讀教學深度學習就沒有真正發(fā)生。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度,取決于教師所提的問題以及所設計的學習活動。沒有教師有思維空間以及思維含量的問題,學生深入學習理解文本就不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