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廳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使用微信等社交媒體,即使費勁兒戴上老花鏡,也在努力積極“觸網”。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是老年人在退休后又重新建立社會聯系,減少了獨處的孤單感,使生活更精彩;壞的是過度依賴,與朋友交往過密而分不清界限,對網絡信息偏聽偏信。
是啊,事物都有兩面性,真正的幸福生活需要社交,也需要有朋友,而朋友多了如不注重交往技巧,就容易把原本清凈的晚年生活搞得一團糟。
老年人有一種特定的孤獨感,退休后的整體社交能力偏弱,老朋友、老同事、老戰(zhàn)友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撐,再加上不少老年人行動不便,微信等社交媒體的使用,就成為一種重要的情感紐帶。但是,他們往往在玩轉社交媒體時會鬧出很多誤會和糾紛,為什么會這樣呢?說到底就是“過度”惹的禍。每天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手機不離手,從不與身邊的人說話,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里不能自拔。又或者頻于參加各種活動,忽略了對家人的照顧。于是,另一半開始懷疑你是不是對婚姻不忠,朋友開始討厭你對別人生活的指手畫腳。這種種的過度表現其實是很致命的,這有點兒像吃飯,無論多么順口的菜肴,都是不能總吃的,吃得多就不會覺得是美味了。所以,老年人重啟社交無可厚非,只是記得保持適度原則很重要。
這里提到的適度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于社交媒體的把控,千萬不要沉淪其中,無限依賴,就把它看作是自己增加興趣愛好,讓老有所樂更加多元化的工具,而不是生活必需品。在寂寞無聊的時候玩一玩,既解悶也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而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要能夠做到及時放下,別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其次是與朋友交往的頻率,都說再好的朋友也要記得保持一杯水的距離,這個距離,應該是不遠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在結交朋友時,我們要注意適度,既要在朋友的選擇上仔細斟酌,還要在交往的過程中注意分寸。偶爾的相聚能維系并升華感情,過多的交流反而會破壞和諧的氛圍。再一次需要強調的是,老年生活能結交到新朋友可喜可賀,但千萬不要過多地去打擾朋友,插手朋友的家務事。
“相見亦無事,別后常憶君?!边@是老年人社交最好的狀態(tài),而保持適度的交往就是維持最好狀態(tài)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