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萬雄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第一小學,貴州 黔南 558305)
多媒體教學設備是近些年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它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官刺激增加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并且還能夠豐富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應用好多媒體教學設備對于小學的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如何用多媒體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并且針對應用多媒體可能出現(xiàn)的誤區(qū)進行了介紹。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初級階段,他們的性格和注意力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教師在設計語文教學過程時要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逐漸投入到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枯燥單一,一般通過教師講解或者板書來展現(xiàn)教學內容,這樣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可以將語文教學內容轉化為聲音、圖像、視頻等一系列更加形象直觀的內容在呈現(xiàn)給學生面前,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的感官刺激,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語文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兒童大多處于十多歲左右,她們性格活潑好動,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身體上都完全沒有發(fā)育成熟,在思考問題時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對于生活的經歷和經驗卻十分缺乏,語文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理解和記憶,而且還需要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這樣在理解問題時才能夠更加深刻,而多媒體教學設備就可以有效彌補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的問題,在上課時教室可以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具體實物以圖像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增加學生的認識。在教師的講解和多媒體圖像視頻雙管齊下就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講授《觀潮》時,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基本知識,如新的詞語和文字,而且還要幫助學生能夠深刻的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磅礴氣勢,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師講解的方法,小學生對于這種氣質很難有自己的感悟,教師在講課時用多媒體將錢塘江大潮的現(xiàn)場實際情況播放出來,學生就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就可以增加學生對錢塘江大潮的到感受,因此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展現(xiàn)給學生,就能夠給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官刺激,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學內容。
作文是語文科目中重要的模塊之一,小學生在初學寫作文時都會覺得很十分艱難,我們分析其原因,作文其本身屬于語文學科的難點,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夠寫好作文。此外,小學生缺乏寫作文的興趣也是造成寫作艱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教師沒有用適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所以學生會覺得作文十分艱難。使用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就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寫好作文。具體來說,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合理引導學生把好奇心,讓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學生樂于寫作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實際,寫作就是將生活中的故事以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想要寫好作文必須對生活進行認真觀察,教師在布置作文作業(yè)時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景物播放出來,引導學生全方位的觀察,幫助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分析事物本質,這樣學生就能夠對生活中的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生活實際合理展開想象。
雖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可以發(fā)揮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教師還應該有效避免各種使用誤區(qū),從而保證語文教學質量。具體來說,多媒體教學要避免下面幾個誤區(qū),首先是濫用誤區(qū)。多媒體能夠發(fā)揮強大、全面的表達功能,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向學生展示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增加教師的教學速度和向學生傳遞的知識量,但是教師也應該保證多媒體不可濫用,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時間合理安排多媒體的使用時間,避免出現(xiàn)過猶不及的結果;其次是技術誤區(qū)。教師要擺正用多媒體的態(tài)度,小學語文教學引入多媒體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教學內容,切記為了過分展示現(xiàn)代教學技術而忽略了教學本質;最后是模式化誤區(qū),很多教師習慣用統(tǒng)一模式制作課件,導致課堂模式僵化,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還有的教師制作課件后,一用很多年,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都用這個課件,學生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產生消極后果。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既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也有弊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多媒體課件,發(fā)揮其巨大的作用,同時也要正確看待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地使用,為語文教學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