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蕊
(南京理工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
作為人類學的經(jīng)典之作,格爾茲的“地方性知識”一文以法律作為研究對象,深入討論了人類學家在面對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的法律時,該如何才能通過文化的互譯與闡釋來把握不同文化體系中相似社會制度的核心特征①。格爾茲認為,法律作為“地方性知識”,要求研究者進行一種文化詮釋與文化“互譯”意義上的比較法研究——用一種依據(jù)某種法律認識所特有的行為框架、預設和成見來明確闡釋另一種法律認識所特有的行為框架、預設與成見。此種比較法律研究之所以可能,在于格爾茲從文化(在此指法律)的思維形式角度解析出各地法律認識的共通之處。無論是西方還是非西方的法律認識,其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一種將規(guī)則與事實聯(lián)系起來的方式,一種把“對所發(fā)生的事件的本地認識與對可能發(fā)生的事件的本地想象”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方式。這種將法律視為文化之一部分的詮釋觀,將法律認識置于整個地方文化之中進行詮釋,并要求整體文化結構、地方性法律認識與現(xiàn)實之間的相互詮釋與建構方式進行理解。
在這篇長文中,格爾茲一開始就確定了自己對于法律和人類的基本判斷,“法學和民族志,一如航海術﹑園藝﹑政治和詩歌,都是具有地方性意義的技藝,因為它們的運作憑靠的乃是地方性知識”②。人類學與法學研究的共通性在于“從局部的事實中發(fā)現(xiàn)普遍的原則”。但是他們各自對特定事物的不同方面的“有擇性親和”,又使他們彼此有別。就所謂法律人類學(法律家的傾向)與“法律的人類學”(人類學家的傾向)所爭論的核心問題:法律存在于人類社會的任何地方,還是僅存于部分地方?這一爭論焦點,在格爾茲看來從根本上涉及到了不同文化體系之間的相互詮釋問題,即某種文化中的分類原則用于分析另一種文化中的實踐時所產(chǎn)生的切合性問題。法律人類學、以及比較法研究中關于“西方法理觀念在非西方情境中的適用性問題”長期卻并無助益的爭論尤其清楚的表明了這一點。
進而,格爾茲表明了他的研究路徑與現(xiàn)有研究之間的距離。比較法研究中常見的兩種路徑是,一種認為其任務在于分別對比不同的規(guī)則結構,而另一種則認為其任務是對比不同社會解決爭端的不同過程。格爾茲認為,前者太過強調法律的自治性,認為法律是一個獨立而自持的“法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力圖在日常生活中混雜的觀念和道德面前捍衛(wèi)自己完整的分析功能;后者則持一種太過的法律政治觀,認為法律是一種不加區(qū)別的把促進利益實現(xiàn)和處理諸力量間沖突的各種社會手段予以有序組合的實用結合。而格爾茲主張的是一種更具“解集”作用的分析路徑,即從西方法律認識與非西方法律認識之共有的深層思維形式入手,分析不同法律背后的文化基礎,用一種闡釋學的方法將法學與人類學勾連起來。
這種共有的深層思維模式,在格爾茲看來涉及到的是事實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問題。具體而言,即是審判的證據(jù)與審判的法規(guī)之間的關系;觀察到的實際行為模式與被認為用于調整這些模式的社會常規(guī)之間的關系;因此,在微觀的層面,法律程序的規(guī)定性特征——把事實概略化,以便把道德問題縮小到可以確定的規(guī)則對之加以裁定,民族志分析的規(guī)定性特征——對社會行為進行系統(tǒng)歸類,以便從文化的角度對其意義加以解釋,這兩者之間具有遠非偶然的內在相似性。換句話說,法律和民族志都涉及到依據(jù)分類規(guī)則(在民族志分析那里便是文化分類及其原則)對事實進行意義上的闡釋過程③。這為格爾茲的比較法研究進路奠定了分析基礎。
格爾茲先從西方法律思維方式中事實與法律的關系入手。法律事實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為造成的。它們是根據(jù)證據(jù)法規(guī)則、法庭規(guī)則、判例匯編傳統(tǒng)、辯護技巧、法官雄辯能力以及法律教育成規(guī)等諸如此類的事物而構設出來的,總之是社會的產(chǎn)物。這種傳統(tǒng)司法理論大相徑庭的法律認識,其背后的依據(jù)是:法律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法律為對于事實——關于事實的描述和選擇——提供意義。因此,事實的法律面相并不是一系列限定的規(guī)范、規(guī)則、原則、價值或者法官可以用作判案依據(jù)的任何東西,而是通過法律想象現(xiàn)實的方式。西方法律思維通過法律想象真實的方式,其特點在于一般律令的條件語式與具體案件的因果語式之間清晰分別與來回運動以及實然與應然的絕對劃分。對于地方性法律而言,法律想象現(xiàn)實的方式無疑也有所不同。在這里,格爾茲向法律人類學家表明了研究的任務:從法律事件的“文化情境化”角度出發(fā),法律對事實的描述本身應當如何被描述?④在此,格爾茲為自己的研究設定了兩個具體的任務:1、法律對事實的想象與法律與事實之間的區(qū)別方式之間存在著何種關聯(lián)?2、法律對于經(jīng)驗事實及事實本身的那種獨特的具體推理方式,使得法律變成了對事件的特定過程和生活的總體觀念的描述。
文中提到的雷格瑞的故事說明,西方法律思維中所習以為常的條件式法律的建構性表達和因果性法律的命令表達之間的明確區(qū)分,在他文化的背景下所可能表現(xiàn)出的復雜特性。而這種復雜性,如果不將其置于整個文化的意義分類安排中是無法得到理解的。而這種意義分類安排與不同文化中人們所持有的“法律認識”具有一種同源性。
關于文化際的轉譯與詮釋何以可能的問題。格爾茲認為,從本地視角理解法律事件與地方性的法律認識,無可避免的會牽涉到相對主義的問題。但是相對主義并不意味著虛無主義。相反,相對主義在格爾茲那里意味著,它將自我認識、自我感知和自我理解的各個過程與對他人的知識、感知和理解的諸過程勾連在一起。一方面,它有助于避免將西方法律思維中的約定程式應用于他文化理解的所帶來的誤導性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也有助于了解他文化邏輯的“合理性”。例如,格爾茲在分析巴厘島的法律事件中,通過if-then和as-therefore之間關系的類比,格爾茲所試圖描繪的是“上述各種特定情形中(三種法律認識中)因果性結構確立于其間的某種條件性結構”。通過這種描述,進而在與我們社會中的事實-法律問題的比較中,獲致些許關于他們社會中的事實-法律問題的認識⑤。
最后,格爾茲還分析了,全球化時代的法律多元性問題,以及地方性知識與世界整體意圖的協(xié)調問題。格爾茲認為,全球化時代的法律多元問題所帶來的混亂,源自于一種歷史形成的、未必簡單但的確較有自持力的法律認識之持恒性,與由其他未必更令人羨慕或更具深邃之洞見但的確更為普遍成功的法律認識(即西方形式理性化的法律)之間所產(chǎn)生的沖突。這種沖突以各種各樣的面目出現(xiàn)并得到討論。在格爾茲看來,依賴這種兩極分化的觀點來分析其他地方的法律很難得到什么有價值的成果。如果要用一種與之相比更為先進的分析方式,就需要一種新的話語系統(tǒng),亦即一種新的對話方式。而且,這種新的對話方式還可以用來分析描述者本人。換句話說,格爾茲要建立的是在不同文化體系之間進行轉譯、詮釋與相互詮釋的分析方法。
格爾茲所持有的基于意義闡釋基礎之上的文化互譯觀,顯示了他與韋伯之間的承繼,即要通過研究對象的眼睛來理解具有地方性色彩的事物,換句話說,即“理解他人的理解”。但是,格爾茲將韋伯那里原本較不明顯的相對主義給凸顯出來。對于韋伯而言,理解既包含了同情式的理解也包含了“客觀”的理解。而且,韋伯一向所主張的是用理性邏輯(最大限度地)把握現(xiàn)實世界中的經(jīng)驗現(xiàn)象(無論這種現(xiàn)象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
格爾茲的相對主義由于缺乏這一基礎性原則而顯得有些搖擺不定。一方面他強調要理解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又認為需要進行文化互譯。在這一過程中,格爾茲不可避免的運用西方法律思維的諸多范疇去分析非西方的法律文化。例如,格爾茲在分析巴厘島的法律事件中,通過if-then和as-therefore之間關系的類比;例如在對于三種不同的法律認識的分析中,格爾茲所試圖描繪的是“上述各種特定情形中(三種法律認識中)因果性結構確立于其間的某種條件性結構”;例如在對haqq和dharma這兩種法律認識的分析中,格爾茲依然運用的“實然與應然”這兩個對西方法律思維而言根本性的范疇進行總結⑥。
另外,格爾茲對于“西化”與“反西化”這種簡單二元分化的批評,揭示了其中隱含的西方法律思維模式的簡單套用問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所追求的“描述現(xiàn)實”與政策意義上的“改造現(xiàn)實”之間的嚴格區(qū)分。在格爾茲看來,對于習慣法的研究如果缺乏文化闡釋意義上的理解,無疑是對于包含于習慣法中豐富文化內涵的粗暴對待,更有可能淪為對現(xiàn)代主義、西方化論調的辯護。
[ 注 釋 ]
①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73-171.
②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73.
③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74.
④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80-85.
⑤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93-94.
⑥吉爾茲.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