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海
(山西省長治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山西 長治 046000)
牙列缺損屬于臨床口腔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外傷、牙周病、齲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導致牙列缺損發(fā)病的主要原因[1]。牙列缺損對正常的咀嚼功能、發(fā)音及美觀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修復,會直接導致對頜牙伸長、頜關系紊亂及顳下頜關節(jié)病等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還會增加臨床修復的操作難度[2]。固定義齒技術是臨床以往對牙列缺損實施修復治療的一種常用方法,而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修復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修復方法[3]。本次研究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修復牙列缺損患者的臨床效果?,F(xiàn)做如下內(nèi)容的匯報。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牙列缺損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4例。對照組病史1~16年,平均(5.1±0.8)年;男性18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18~57歲,平均(35.1±3.5)歲;上頜牙缺損25例,下頜牙缺損19例;單顆牙缺損31例,多顆牙缺損13例;治療組患者牙列缺損患病時間1~18年,平均(5.4±0.7)年;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齡18~53歲,平均(35.4±3.8)歲;上頜牙缺損23例,下頜牙缺損21例;單顆牙缺損32例,多顆牙缺損12例。兩組一般指標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期間所得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單純采用固定義齒技術實施修復治療,在基牙預備、取印模、記錄關系、比色、粘固暫時固定橋等相關操作完成之后,灌模并制作可卸代型,制作橋架,經(jīng)過患者的試戴之后,患者滿意最后上釉,使修復體表面光潔。治療組采用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方案進行修復,主要操作步驟包括:①基牙的準備工作:根據(jù)備牙量對基牙進行預備;②印模的制作工作:采用水粉劑、藻酸鹽實施印模操作,選擇質(zhì)地超硬的石膏進行灌注;③固定義齒:在患者口腔的內(nèi)部對固定的烤瓷冠進行反復的試戴,并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并取結合模鑄造相應的支架;④活動義齒:對活動義齒進行反復的試戴,根據(jù)患者的實際咬合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比較兩組牙齒外觀和生理功能復常時間、口腔修補治療總時間、牙列缺損修補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對治療方案和所達到的修復效果的滿意度。
1.3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修復治療后,患者牙齒的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義齒的固定狀態(tài)良好,牙齦位置沒有發(fā)生退縮現(xiàn)象,內(nèi)外冠的貼合狀況理想,患者自述牙齒舒適美觀,無任何疼痛感;有效:經(jīng)過修復治療后,患者延遲的咀嚼功能已經(jīng)基本恢復正常,在固定和貼合等方面存在程度輕微的不適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修復處理;無效:進過修復治療后,上述的相關指標仍然沒有任何的改善,經(jīng)過多次修復治療及相應的處理之后仍然沒有得到任何改善[4]。
1.4 滿意度評價標準:在口腔修復治療計劃實施完全結束之后,通過不記名打分的方式,對口腔修復治療方案和所達到效果的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調(diào)查,100分為滿分。超90分者可以定義為滿意,不足90分者可以定義為基本滿意,沒有達到80分者可以定義為不滿意[5]。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牙列缺損修補治療效果:治療組患者治療顯效17例,有效2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2%,而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9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2.7%,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牙齒外觀和生理功能復常時間、口腔修補治療總時間: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牙齒外觀和生理功能復常時間、口腔修補治療總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患者牙齒外觀和生理功能復常時間、口腔修補治療總時間比較(d,±s)
對照組 44 10.36±2.95 16.23±2.85治療組 44 7.51±1.28 12.07±2.12 P值 - <0.05 <0.05
2.3 不良反應:治療組僅有不良反應1例,對照組則有6例,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4 對口腔科治療方案和所達到的修復效果的滿意度:治療組患者有29例對口腔科治療方案和所達到的修復效果感到滿意,13例感到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水平為95.5%,而對照組有15例感到滿意,20例感到基本滿意,9例感到不滿意,滿意度達到的79.5%,組間差異顯著(P<0.05)。
牙列缺損患者,如果不能夠及時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接受合理治療,就會對其容貌和外觀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正常的咀嚼功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應的限制,上述問題的產(chǎn)生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會交際造成嚴重困擾,一些患者甚至會因此而導致出現(xiàn)相關的心理問題。因此及時科學的選取有效的修復方案對該類患者的牙齒實施治療,對于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基牙是義齒修復治療能否取得成功并達到預期效果的一個關鍵。目前臨床實際工作中對于牙列缺損實施修復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活動及種植義齒等方法,但受到基牙和牙槽嵴等因素所造成的限制,對游離缺失的修復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固定義齒修復由基牙與橋體連接在一起,不僅可以使基牙所承受的壓力降低,還可以使義齒的應力得到充分的分散,具有穩(wěn)定效果良好、支持作用強等兩大基本的特點,可以使廣大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顯著改善。但是固定義齒修復過程中,要求患者兩端基牙的牙冠高度適當、形態(tài)正常;牙根應粗壯并有足夠長度;牙髓健康,適應性通常不夠廣泛。而臨床上以往所應用的傳統(tǒng)可摘的局部義齒基托的面積相對大,咀嚼效率低,固位體暴露明顯,固位穩(wěn)定差,可對基牙造成不必要損傷,患者的實際認可度相對較低[7]。采用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方式對牙列缺損實施修復治療,可以使口腔內(nèi)殘留的牙冠與殘根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有效預防修復過程中對患者的基牙牙周組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誘導力能夠正常的順著長軸進行傳遞,可以產(chǎn)生相對較強的固位力,可將基牙的損傷程度降低。且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方式對牙列缺損實施修復無法看見卡環(huán),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患者對前牙區(qū)美感的需求得到滿足。除此之外,臨床上輔助性應用舌卡,可以更加有效的預防患者義齒出現(xiàn)撬動,使活動義齒的體積明顯減小,患者對義齒的適應時間進一步縮短,在修復后較短時間內(nèi)就能夠感覺到固定、舒適,從而使廣大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得到顯著性提升[8]??傊?,通過本次研究可以證實,牙列缺損患者采用固定與活動義齒聯(lián)合進行修復治療,可以迅速改善牙齒外觀和生理功能,減少治療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使口腔修復治療的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均得到顯著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