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橋
我是一個保守的人。每日睡前閱讀半小時的紙質書,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購書費用也是每年最大的支出項。
我是個新潮的人。手機尚未步入智能機時代,便已經開始使用手機閱讀,手中的“電子書”也早已換過多代。
在外面,我是地鐵上的低頭族,回到家中,我是手捧圖書的閱讀者。我想,我是有資格談談新媒體時代關于閱讀的事的。
雖然“碎片閱讀”是新媒體時代最被詬病之處,其含義從誕生之初到如今卻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初受限于手機和網絡的性能,所謂“碎片”,只是時間的碎片。坐車的時間、排隊的時間,閑暇無事時,拿出手機,讀一讀事先準備好的電子書,僅此而已。如今同樣是舉著手機,除了時間碎片,更突出的是內容的碎片。看電子書的人少了,閱讀的內容更多地變成各種新聞、公眾號的文章。無疑,相對于數(shù)萬、數(shù)十萬字的電子書,網絡的文章少則數(shù)十言,多也不過萬言而已。最多十分鐘即可看完的文章,自然可以算是碎片了。
那么,我們在看這些網絡文章的時候,是在看什么?看的是別人的觀點。誠然,傳統(tǒng)的文學讀物同樣表達作者的觀點,這觀點卻是通過文字、情節(jié)讓讀者自悟的。如今快餐式生活下的文章,提供的是填鴨式的觀點,直接、有力、不容辯駁。即便是一些對經典文學摘要式、總結式的文章,也是摻雜了總結者觀點的“二手”信息。毋庸諱言,這樣的“快餐”與深度閱讀相比,其收獲是不可以道里計的。
久了,首先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耐心差了。即使是感興趣的話題,也難以看完萬字長文。倘一篇文字只有兩三千言,尚能耐心看完,再多了,不過是看個開頭結尾,隨后便只是翻閱其他看客的總結罷了。似乎不能因此指責我等讀者之焦躁,如今的新媒體時代,人人皆可宣言,僅公眾號性質的文章,任誰一天不是收到十數(shù)、乃至數(shù)十條?遑論數(shù)以百計的新聞。如此多的資訊,若非相關從業(yè)人員,怕將全部業(yè)余時間投入仍嫌不夠。久而久之,人人練就一番篩選的能力,跳過無數(shù)資訊,只為眾里尋他,尋得以后,亦只是蜻蜓點水,匆匆閱覽一遍便罷。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深惡痛絕卻愈演愈烈的“標題黨”泛濫。
除耐心外,另一變化更加隱蔽,卻更加可怕:我們的觀點越來越偏激。公眾號自是追隨與自己觀點相近的,新聞端又流行“智能推薦”,即僅推薦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朋友圈更是人以群分。久而久之,在不斷地強化之下,只接受自己的觀點,再也聽不進,甚至看不到相左的觀點(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集群極化”)。
最后,網絡中的文字最重時效,觀點次之,其余皆可忽略。文章中不僅充斥著各種不規(guī)范的縮寫,而且不重語法、不重修辭,甚至連邏輯都可以舍棄。潛移默化下,長期閱讀此類文字,不僅得不到進益,反而會大幅退步。導致如今的我,即使勉力而為,也只能寫下如本文般支離破碎的文字。
然而,碎片化是無奈之舉。生活節(jié)奏加快,通勤時間變長,工作、家庭瑣事增多,時代的變化無法視而不見。不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當如何?以我的觀點來看,碎片化的閱讀未必是洪水猛獸。
手機的普及確實造就了許多“低頭族”,但“低頭”本身并不是壞事(在不影響他人且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在通勤時,或是排隊等待時,看看手機又有何不可呢?實體書分量又沉、體積又大、閱讀時又需要光線充足,怎像手機般輕巧靈活,這不是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為何偏要借傳統(tǒng)之名將其扼殺呢?低頭不可怕,問題在于看的內容是什么??葱┬侣勈菬o可厚非的,關心國內外的大事和身邊的小事,是人在社會中成長所必需的養(yǎng)分,也是寫作中的素材源泉,只要適量即可??葱﹦e人寫的文章也不為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需兼容并包,莫專聽一家之言。剩余的時間,便去讀書吧!電子書(只要是正版)又有什么丟人的呢?僅僅與紙質書的介質不同,內容卻沒有任何區(qū)別。先哲有云:聊勝于無。哪怕只是看個三頁兩頁,雖然比不上靜心閱讀,難道不比一點不看強嗎?如果能像我一樣,一天抽出固定的時間(哪怕僅有短短半個小時)自然是最理想不過。當然,碎片時間的閱讀效率肯定比不上大塊時間的沉浸閱讀,但這本來就是客觀條件限制下的折中之舉,若必等待合適的時機,怕再無讀書之日,且將碎片的時間白白浪費。
個人所不建議的,是讀精簡版、總結版的文學作品。在圖書市場上,精簡版的小說早已有之,而在網上,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幾句話、最多三兩頁篇幅即總結一部小說的文章愈發(fā)流行。此種文章必然舍棄大量細節(jié),而這些細節(jié)的舍棄完全出自總結者之筆,并非作者之意。閱讀此類文章,不僅難以理解作者本意,甚至因接收了“二手”信息,極易對原著產生誤解。至于對原著并未理解便大肆解讀、歪曲作者原意的文章,就更加要不得了。
總之,對我等普通人來說,做不到任何條件下都堅持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只能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妥協(xié)。古人云:開卷有益。能在一天中抽出一段時間深入閱讀最好,如果抽不出時間,做碎片化閱讀也未嘗不可,只要內容有益即可。
本欄責任編輯 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