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佰勝
摘 要:對機械基礎的學習,是中職學校里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它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課程。隨著教育的改革,以往的落后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本文將指出如今中職機械教學是典型的幾個問題,并相應地提出幾點建議,愿能夠提高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機械基礎 教學方法 中職學校
機械專業(yè),主要是為機械工作培養(yǎng)專業(yè)的初級人才,而機械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之后,大多會成為一名技術工人。對機械基礎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學生能夠進行實際操作的基礎。和普通的文化課不同,機械的學習是高實踐性和高操作性的,這也決定了在對這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聯系實際,讓學生能夠接受抽象復雜的知識。在學習機械知識時,學生可能會感到很吃力,因此,教師需要以“實用”和“必需”為教學基點,簡化繁瑣的教學內容,注意教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隨著如今中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擴招,招生的門檻相對于往年,自然就降低了不少,所以招收的學生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要知道,進入中職,是因為學生的文化知識不過關,在這些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學生的平均年齡較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夠,還有一些學生則是比較調皮,其思想品德比較落后,不喜歡學習或者不愿意學習。這些學生只有在老師要求學習的時候,才會開始學習,這樣被動、消極的學習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太好了。本文將探討研究如何進行中職的機械基礎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下去的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如果學生對一門課程很感興趣,那么這個學生則有很大的可能自主地去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學習興趣的引導作用,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和諧愉快,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使課堂變得更加高效。機械專業(yè)涉及許多機器的運作過程和其內部結構的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了解這種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調動一切資源,比如,如果學校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將要了解的機械的實物帶來給學生展示,還可以利用其他教具,除此之外,多媒體資源也是一個不錯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錄像視頻,在方便了教師教學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對知識有動態(tài)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比如,在教學鉸鏈桿機械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尋找到合適的實物,實時地給學生展示鉸鏈桿是如何運作的,了解到它運作的普遍現象,進而提煉出運作的規(guī)律,并讓學生牢牢掌握知識。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深刻地了解知識,對知識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運用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教師效率自然提高;其次,教師可以采用模型教學的方法。在學習機械時,學生要多多接觸機械。在學生實際操作機械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該機械的模型,學生通過模型,了解到該如何操作機械,學生學習的難度就降低了。運用模型的原理在于,心理學認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會影響人接下來對事物的認識和掌握,對機械的第一印象如果不好,那么學生學習的難度就會大大提高,如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前對其有一個感性認識,學生學習起來也就不會那么吃力。此外,學生對萬事萬物都是充滿好奇的,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使教學更有效。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多媒體資源融合了現代技術,因此它與傳統的用黑板教學的方式相比,它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繽紛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更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教師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備課上課,這樣壓力能減輕不少。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學的內容也變得更加有色彩,老師講課的方式會變得有趣起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集中精力,自然也就不會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用課件教學,眾所周知,機械的學習必然包含眾多的圖像圖形,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用掛圖,如果掛圖不夠用,就需要一點一點的在黑板上畫圖,這樣不僅耗時,而且也會受到黑板大小的限制,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師可能需要板書很多來進行講解,這樣學生的記憶就會被黑板的篇幅限制,學生容易聽著現在的內容而忘記,剛剛老師講過什么,這樣的學習毫無效率可言。但是如果老師利用課件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如果需要回顧前面的內容,教師,可以立刻給他們展示出來,這樣就能避免黑板教學帶來的尷尬。
三、利用現場視頻進行教學
因為機械是一門可操作性十分強的學科,所以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為學生拍攝一些現場的機械的運作過程,讓學生深入的了解。比如說教師可以拍攝一下齒輪是如何加工的,讓學生能夠明白齒輪跟切現象是怎樣產生的以及我們在操作的時候怎樣避免。如果不能拍攝到現場的視頻教師也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到加工的過程中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機械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但是它的實際性也是很強的,而且與工程聯系緊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注重提高,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代理學生進入實驗室和訓練基地,讓學生親自動手嘗試一下進行簡單的實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相關的工廠進行參觀,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指導,進行簡單的操作以獲取經驗。比如在學習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拆裝減速器,然后借此可以了解到齒輪軸題等各個零件的構成和特點。
總之,中職擔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實踐性人才的重擔,中職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要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變革自己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讓機械基礎教育最終能夠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 吳戴燕.中職學校機械基礎教學的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01).
[2] 饒靜婷.翻轉課堂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