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同心縣第一小學 馬希秀
加強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既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助于促進小學生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輔助其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學習與生活模式。在當前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視域下,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主要價值與作用逐漸凸顯,而這種價值的體現(xiàn)也與課外閱讀具有密切聯(lián)系,是增強語文教學質量的合理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利用課外閱讀,以多元化的方式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本研究則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展開研究與分析。
語文屬于一門應用型相對較強的學科,對我們生活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并且對其他學科也起到直接的作用。語文在我們生活與學習中具有較強的思辨性和人文性,其學科的質量直接關系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當前,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加強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不僅優(yōu)化了小學語文的學習效果,而且能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配合,完成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的是以小學語文運用能力為基礎,并且由語文學習內容、語文學習能力、語言累積、學習策略和情感相互融合構成。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思想中,需要著重加強“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借助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學模式,培育出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且能夠獨立學習的學生,以便其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前進發(fā)展的需要。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約束,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盡管在對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的教學,他們也會把教材內容進行細化,變成亟待學生獨立解決的試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正確答案,約束了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忽略了課外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意義,減少了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并且將學生自學和形成健康合理的課外閱讀習慣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授課進程中主要根據教材實施閱讀教學,學生能夠獨立閱讀的時間較短,在一定程度上過于依賴教師,使其不善于獨立思考,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間接產生了阻礙。
目前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學生都承擔著嚴酷的學習考驗,小學生處在無憂無慮的年紀,應該享受孩童時代的開心快樂,但為了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點學校,每天承受著繁重的學習任務與補課班。此外,教師和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為其灌輸學習的根本目的,導致正在接受新鮮事物的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產生錯誤的認知,覺得課外閱讀對于其自身而言是不相關的,閱讀課外讀物是多余的舉措,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分配給學生的課外閱讀作業(yè)也僅僅為被動和敷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間接影響其不能良好地受到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熏陶。
現(xiàn)代小學生從其出生就隨著互聯(lián)網、手機、IPAD等高端科技產物共同成長,許多小學生在課后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后就在看電視、玩手機和打游戲,盡管父母已經實施管理教育,然而實際成績并不明顯。相反,部分家長自身無法進行自我約束,下班后玩手機、看電視,無法做到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成長,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何能讓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以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的是以小學語文運用能力為基礎,在小學生理解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學生語文閱讀理解、寫作與表達能力的學習,適當增加學生的實踐學習,使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這些學習僅僅以課堂教學內容無法完成,課外閱讀能夠良好地彌補這些缺憾,因此教師和家長需要充分意識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更新教育觀念,合理科學地認識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提升課外閱讀意識,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和知識的魅力,通過課外閱讀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其自身的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在此基礎上導致部分時期的學習和處理方式都無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們主要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行為活動。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例如在《桂雨花》這篇課文閱讀中,教師運用幻燈片輔助語文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結合其多元化的特點,為學生直觀地展現(xiàn)“桂花雨”的畫面和視頻,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借助“桂花雨”奇異之美的視覺體驗,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課堂,增強對課文的記憶,以進一步地實施語文教學。教師也可以把課前印刷的“桂花雨”的相關信息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分組閱讀有關“桂花雨”的片段內容,更好地理解“桂花雨”,逐漸引導學生可以自覺地用圈點勾畫的方式帶著問題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習,逐步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并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在課外閱讀教學實施階段中,教師應綜合運用身邊和課堂周圍的各種閱讀資源,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與教學理念相融合,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最大限度地通過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全面了解,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課堂需求與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相結合,為學生推薦一部分其最喜愛、有價值、具有典型性的課外閱讀書籍,如《愛的教育》《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等課外資料,放在一個學生伸手可得的位置,例如放在一個教室的角落,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余時間閱讀這些資料,由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學生進行抽查。在這一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參考本學期教材內容和教學計劃的安排,把課外閱讀與復習課程緊密結合,參照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規(guī)定課外閱讀的類型與時間,可在周三或周五下午指定一個時間為課外閱讀設置一節(jié)課,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開展課外閱讀。教師應從多元維度、多種方式設置課外閱讀的計劃,營造閱讀環(huán)境,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對于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的改善,第一要注重瀏覽法教學,望文生義,瀏覽意味著以非常快的速度閱讀書籍。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瀏覽閱讀的書籍有很多方面,然而他們的精力和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若想讓學生較好地閱讀各方面的大量書籍內容,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瀏覽的方法進行書籍的閱讀。第二,摘錄方法。這種課外閱讀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加深閱讀印象,學生可以將這種方式用于與語文內容高度相關的閱讀材料,還有精讀方法、跳躍方法等。有些教師的閱讀方法是將其劃分為文學閱讀方式、麻醉性閱讀方式、信息閱讀方式和經典名著閱讀方式,以此改善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經常鼓勵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的分析與情感體會,提升其個人的情感與心理認同,努力擴大學生閱讀的范圍,增強課外閱讀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愛好,使其化被動為主動,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轉換思想,更新觀念,提高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閱讀習慣可以輔助學生借助課外閱讀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憑借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和創(chuàng)造完成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并且需要推陳出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周圍教學資源的作用,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多樣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階段可以不斷增強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達到個人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