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禾川中學 劉月華
在任何科目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參與,并能夠將自身觀點清楚表達出來,如此便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促使學生更加積極投入學習中。對于英語這一科目來說,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語言特性,造成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常常表現(xiàn)十分沉默,如此則導致課堂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舞臺,直接影響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從當前我國高中英語課堂實際情況來看,“沉默”現(xiàn)象十分嚴重,已經成為阻礙學生提升自身英語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教師利用“移情”改善此現(xiàn)象。下面我就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在該科目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進行指導,以便明確學生在語言表達和互動時的重要性,也應當引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重視。但是,因為英語在我國屬于第二語言,國人主要都是以普通話或其他地方方言進行交流,如此則導致嚴重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要想促使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自身英語能力,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英語語言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該環(huán)境下能夠更好地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
面對英語課堂當前教學現(xiàn)狀,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出“沉默”狀態(tài),學生在此狀態(tài)下學習英語知識對于學生英語能力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另外,根據(jù)當前英語教學環(huán)境來看,學生如果想進一步提升其在英語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不僅要充分利用課外的語言環(huán)境,還應當對課內英語環(huán)境給予高度重視。但是,從目前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沉默,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恐懼,造成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上缺乏動力。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師生間在交流上的缺失,導致學生平常難以利用信息傳遞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而這相當于放棄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沉默”已經成為當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攔路虎”,不僅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而且因為“沉默”所形成沉悶的課堂氛圍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其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上失去動力。因此,要想改善“沉默”需要先對課堂沉默的原因進行分析,其主要在于: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在我國國人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如學生要對教師給予尊重,不可置疑教師等等。正因為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對于學困生來說,當面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難以將自己的觀點清楚表達出來,甚至還害怕自己在表達過程中出錯而被其他同學所嘲笑,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一直都保持著沉默。
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不再“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當其擁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時,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大膽地提出問題。根據(jù)當前高中生自身情況來看,學生自身英語水平總體較低,而且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僅僅是只能“寫”,在“聽”與“說”上能力很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用英語提出問題,而這對于學生英語“聽”和“說”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也是現(xiàn)階段學生難以應對的,如此便出現(xiàn)了集體“沉默”。
根據(jù)當前教師在問題設計上的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為難度過高、過于簡單、缺乏開放性等等,而且有些教師并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學生無法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難以回答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從而出現(xiàn)“沉默”現(xiàn)象。由此能夠看出,導致“沉默”出現(xiàn)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核心都是因為教師并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而考慮教學工作的開展,若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則需要以學生為出發(fā)。
所謂移情主要是指以他人角度為出發(fā)點,對他人所處的狀態(tài)能夠感同身受,并對他人情感進行客觀分析、理解,是個體通過想象或自身感受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需要注意的是“移情”與“同情”并不同,“移情”是從他人角度出,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他人的情感,由此能夠看出移情是以人際交往為重要基礎。利用“移情”能夠有效解決課堂上的“沉默”,改善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英語知識上的學習成效。學生在學習時會受到其自身情感的影響,表現(xiàn)為學生對某一件事是否擁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擁有興趣,那么學生情感態(tài)度也會發(fā)生變化,在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上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感都能夠在學生學習時發(fā)揮出作用,例如頹廢、厭惡等消極情緒則會降低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產生積極情感,還要避免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實現(xiàn)情感上的“轉移”。并且,在激發(fā)學生內心積極情感時,教師應當重視自身教學理念的轉變和人格魅力的發(fā)揮,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更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自身的指導與組織作用,所以如果想要保障指導工作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應借助“移情”改善“沉默”現(xiàn)狀。
例如,當對《Cultural relice》進行講解時,教師在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之前,應先讓學生了解本單位所要探討的話題,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某一話題進行討論。如,教師可以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What cultural heritages do you know?”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平時的所見所聞回憶各種文化遺產,并在課堂上踴躍地表達出來,從而起到“移情”的作用,對于提升英語教學水平能夠產生積極作用。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生生、師生溝通是最為重要的人際交往,面對課堂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沉默”,教師應當認識到此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主要是以為因為師生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通常在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沉默”,通常代表了其內心對待教師存在很多不滿,以“沉默”進行反抗。
因此,要想有效改善此種教學情況,“移情”能夠發(fā)揮出有效作用。然而,教師也不可一味依靠“移情”,還需要教師重視自身魅力的提升,以便能夠進一步得到學生內心的認可與尊重,并愿意將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與教師分享。
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由于受到學業(yè)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極其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如此則需要教師不可將注意力只放在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這對于其未來發(fā)展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另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在師生關系上的構建,以便讓師生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當掌握學生自身的興趣以后,便需要采取措施對學生在英語知識上的自信進行培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夠構建更加和諧快樂的氛圍。
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不僅要考慮到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還需要關注學生自身的情感,情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在學習時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上能夠產生健康積極的情感,那么便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英語知識上的學習成效,并促使學生自身能夠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所以,要想保障課堂教學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移情”改變以往學生自身所存在的“沉默”,從而有效解決學生在人際交往時所存在的障礙,并促使師生間一直保持良好的互動與交流,進而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