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黨鋒
【關鍵詞】骨科實習;帶教;現代臨床路徑教學;應用
在目前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下,對新人職的醫(yī)生進行實操培訓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而且在骨科中,病發(fā)部位相比之下較多,又分為骨外科、骨內科等等,分工細致,病情也就相對復雜一些。所以,需要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而提升實習人員的實戰(zhàn)經驗與綜合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虛偽。在教學中采取現代臨床路徑教學法,能夠良好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目前骨科實習中較為常見的培養(yǎng)方式。
1.1資料參與本次教學實驗的60名實習醫(yī)生,是今年1月進入我院實習的人員,他們的帶教培訓日期為半年,于今年7月完成培訓。隨機將60名實習人員分成兩組,一組30人,第一組為實驗組,第二組為參照組。在第一組中,30人的男女比例為2:1,年齡在25~26歲之間;參照組男生17名,女生13名,年齡在24~25歲之間。而且在本次試驗培訓前,已經將試驗目的,過程等告知所以參與人員,他們是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參加的,而且醫(yī)院的領導也給予支持。將第一組與第二組人員的資料進行包括年齡、性別的比對后,并沒有較大差異,因此這是試驗的結果是真實有效的。
1.2方法第二組學生在接受實習培訓時,采取的是過去傳統(tǒng)的方法,他們的帶教教師會向他們介紹醫(yī)院中各個區(qū)域的功能以及位置,并且告知他們每天要按時參加培訓,不得遲到早退。帶教教師在帶領他們查房時向他們講解一些知識,并且對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遇到不了解的問題要及時間教師,將最后的評價納入到考核成績中。而第一組實習人員所采取的的就是現代臨床路徑教學的方法,實際內容與教學途徑與第二組有一定區(qū)別,需要從不同的維度著手。
第一,在第一組人員進行查房前,教師需要將骨科臨床中需要掌握的內容告知他們,包括如何對一般骨科疾病進行診斷,如何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實際操作,如何安撫病人急躁心理等等。眾所周知,骨科病癥較為復雜,教師在對第一組人員講解時不能空口白牙的講,要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使講解效果更直觀。需要將不同的并發(fā)癥與實際案例相呼應,而且還要對患者進行查房,將骨科病癥診斷中的檢查內容作為重點內容,例如對患者進行心率檢查、血糖指標的檢查以及血壓檢查等等。之后還要對一些患者采取影像檢查的方式,確保第一組實習人員能夠掌握檢查結果,能夠對病情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第二,帶教教師為了使培訓效果能更好,需要增加查房次數,每天的早上與晚上各查房兩次,總共四次查房都帶領實習人員參與,一般對病人情況進行掌握,將知識傳授給實習人員,對他們進行耐心的講解,例如講解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切口形狀等等,讓實習人員多進行思考,多提出疑問,并對大家不同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講解。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查房后,就要對實習人員培訓他們獨立寫病歷的能力,對于表現突出者還可與帶教教師共同參與手術,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在實際操作中提升自我能力,這樣的學習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最快的掌握能力的方法。
第三,在整體實習中,帶教教師不能對實習人員進行過多的灌輸,以免他們忘記,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學習總結,這樣帶教教師就可以對近期的學習進行一個小小的梳理,而且實習人員也可以進行知識的二次加深記憶。雙方可以將實習中的不足指出來,并進行一定的改正。還可以針對骨科治療、診斷中的實際操作問題進行溝通與交流,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制定有效的診斷方法。最后,將實習階段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性考核,納入到對實習人員的評價中。
1.3統(tǒng)計學處理將參與實習的60名人員在實習過程中形成的試驗數據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生成表格,并進行核算,實習人員的考核成績用x±s表示。第一組與第二組實習人員對帶教教師的滿意度用%表示,如果統(tǒng)計結果P小于0.05,即可參與接下來的試驗研究。
第一組的滿意度為100%,第二組滿意度為99.32%。第一組的實習成績明顯高于第二組,而且P值均小于0.05,表示此次試驗結果是真實有效的。其中,第一組的實操成績平均為95.28±0.34分,第二組則是94.76±0.15分。通過現代臨床路徑教學能夠明確教學任務,使帶教過程跟加規(guī)范。
綜上所述,現代臨床路徑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使實習各個流程更為細化,既囊括了骨科基礎知識、護理知識,還包括了技術操作等知識,是一種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帶教教師應該根據實際要求對實習人員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由淺入深,這樣能夠使教學更為系統(tǒng)性,防止在教學中出現遺漏或是重復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教學方式的隨意性,使實習培訓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