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訓敏,謝 雨(.安徽審計職業(yè)學院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原新聞出版總署(現(xiàn)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發(fā)出了《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從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xù)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全民閱讀已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在推進全民閱讀工作的過程中,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營造必不可少,小小的閱讀空間為渴望閱讀的人們保留了一個可以與靈魂交流的場所。截至2015年底,天津河西區(qū)已經(jīng)建立了61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1]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也在大力推進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合肥市依托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和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成功被亞馬遜中國評選為“最喜愛閱讀的城市”。合肥市依托先進的理念指引、新穎的功能設計、科學的制度保證、多元力量的參與,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但是,現(xiàn)有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依然有諸多亟待完善之處,這就需要在對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現(xiàn)狀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汲取有益經(jīng)驗,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路徑。
城市閱讀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離不開公共閱讀空間的支撐。楊松指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是指社會組織在政府支持下,在一定的空間范圍或區(qū)域內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向社會(區(qū))公眾提供公共閱讀、流通借閱、藝術賞析等文獻資源和數(shù)字資源公共文化服務以及開展閱讀推廣、藝術交流、教育培訓等公共文化活動的新型場所。[2]此外,王子舟提出,公共閱讀空間是指由政府或企業(yè)、社會組織、個人在社區(qū)獨辦或合辦,主要通過文獻資源為公眾提供知識服務的公益性開放場所。[3]
各個城市在建設的進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共閱讀空間。在溫州稱之為“城市書房”,在江陰稱之為“三味書咖”,在張家港稱之為“驛站”,在北京西城區(qū)稱之為“磚讀空間”,[4]在上海稱之為“悅讀亭”“敏讀亭”“我嘉書房”,在合肥稱之為“悅書房”“保羅的口袋”。各種形式的公共閱讀空間的發(fā)起和建設,為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
當前,各個城市掀起了建設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熱潮,這與城市閱讀空間的特點密不可分。① 選址科學。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選址于居民小區(qū)、公園、商圈、地下空間等公共區(qū)域,可以有效實現(xiàn)城市閱讀空間輻射人群的增加和服務半徑的平衡。從各地已經(jīng)建成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來看,在選址上基本位于上述區(qū)域。② 功能豐富。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功能定位相當于小型圖書館但又不局限于此,除提供傳統(tǒng)紙質文獻閱覽外,也提供展覽、創(chuàng)客、文藝表演等服務;城市公共閱讀空間設計高端、形式新穎、環(huán)境優(yōu)雅,令人流連忘返,[4]真正踐行了“悅讀”的理念。③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注重因地制宜。一些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中面向市民廣泛征求LOGO,設計方案面向全球招標,融合了地方文化色彩,整體布置溫馨、功能分區(qū)合理,個別城市開設了24小時“不打烊”的閱讀空間,為喜愛讀書的市民提供了一個可以駐足的閱讀空間。④ 政府主導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規(guī)劃,并為其提供指導意見及資金保障等。在具體實施上通常由所在城市的市圖書館負責,依托總分館制進行閱讀空間圖書的采購、分配以及具體的運營管理,并適當吸納社會力量參與。⑤ 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廣泛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無處不在的WiFi成為標配,圖書借還、辦證等通過App或是自助借還設備就可以完成,廣泛應用的各類信息技術讓這些公共閱讀空間更加智慧化、人性化。⑥ 注重多元主體的參與。在各地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中,政府、企業(yè)、相關組織等就空間的規(guī)劃、設計、建造和運營等展開深度合作,保證了空間建設更具效率,效果更好。
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具備時代必然性。① 為人們提供了一張“安靜的書桌”。國人自古有熱愛讀書的傳統(tǒng),但受制于高昂的房價以及日益喧囂的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市民渴求擁有一張安靜的書桌,可以讓靈魂停駐。通過科學的設計,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滿足了人們的這種需求。② 順應了閱讀需求的變化。目前人們更偏向于“悅讀”,個性化的閱讀成為主流。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可以分割的功能分區(qū)以及空間劃分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改變了傳統(tǒng)圖書館單調、沉悶的閱讀氛圍,實現(xiàn)了從閱讀向“悅讀”的轉變。③ 是對全民閱讀工作的積極響應。隨著國家對全民閱讀工作的日漸重視,公共閱讀空間建設被擺上議事日程,推進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既是對全民閱讀工作的積極響應,也貼合了民眾強勁的閱讀需求。
閱讀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個民族寶貴的品質。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設計與實現(xiàn)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在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中,政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合肥市政府推出的“十大書香家庭”“十大讀書之星”“十大書香機關”“十大書香企業(yè)”等一系列評選活動,激發(fā)了市民的閱讀熱情。為推動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合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 出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方案。2017年6月27日,合肥市政府第90次常務會審議通過了《推進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實施方案》,[5]提出在2017年要建設23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并在2020年建成約100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這一方案的提出和實施從戰(zhàn)略、戰(zhàn)術兩個層面保證了合肥市民能夠真正擁有一張“安靜的書桌”。② 做好實體書店的扶持。實體書店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以及閱讀方式改變的沖擊下面臨著數(shù)量不斷縮減的窘境,2012年,合肥市(含巢湖市、廬江縣)共有書店1,202家,但到2013年則下降到1,066家。[6]同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財政部在全國12個城市啟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工作。[7]隨后,合肥市于2015年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政策,使合肥實體書店生存維艱的情況得到改善。③ 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以“大湖名城、悅讀合肥”為主題的全民閱讀活動已經(jīng)連續(xù)四年被寫入市委和政府工作報告,市財政部門也將全民閱讀工作經(jīng)費列入部門預算。政府的重視使得資金、機制、空間等對于全民閱讀工作需要的各項條件得到了很好地滿足。
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主要運營模式為“圖書館+書店”。其中,“圖書館”主要是指以合肥市圖書館為核心的公共圖書館聯(lián)盟,合肥市圖書館作為總館,四縣一市以及區(qū)圖書館加入該公共圖書館聯(lián)盟,在該聯(lián)盟范圍內實現(xiàn)圖書通借通還。類似“保羅的口袋”這一類民營書店,通過將圖書無償捐贈給圖書館成為合肥市圖書館分館的方式加入到該聯(lián)盟中。“圖書館+書店”的運營模式下,合肥市圖書館負責圖書及相關資源的采購和配送工作,書店則負責整個空間的運營管理。民營書店憑借自身的經(jīng)驗和市場敏銳性,在圖書的排架、導讀以及閱讀氛圍的構建上較公共圖書館更勝一籌。這種模式實現(xiàn)了圖書館與書店的跨界合作,更大程度上滿足了讀者需求。同時,這樣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保持了圖書館的公益性質,能夠提供無差別、均等的公共閱讀服務,[8]還能為有需要的讀者提供個性化的讀書沙龍、音樂鑒賞等服務,實現(xiàn)了共性與個性化服務的統(tǒng)一。
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在建設中致力于提供“4+X”的服務功能,即具有閱讀、活動、展示、休閑等4種標配功能,兼顧雙創(chuàng)空間、市民小劇場、四點半學校、便民服務等多樣化、多元化特色服務功能,在區(qū)域劃分上可一專多用。[9]在“圖書館+書店”的運營管理模式下,圖書館與書店各司其職,結合各自優(yōu)勢相互合作,打造集借書、購書、看書“三位一體”的閱讀空間。在閱讀空間的功能分區(qū)上,基本公共服務區(qū)域占總面積的70%以上,非基本公共服務區(qū)域占30%以內,堅持了公益屬性,同時又賦予了社會力量一定的自由權。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具備“4+X”功能,這種功能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圖書館呆板的固化形象,將對空間的挖掘發(fā)揮到了極致。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4+X”功能的具體應用上,“悅書房”是一個典型。于2016年6月8日正式上線的“悅書房”,是一座現(xiàn)代化、功能多樣、24小時永不“打烊”的小型社區(qū)圖書館,在這里讀者可以體驗到更具舒適性和便利性的文獻借閱、餐飲、社交等服務,真正落實了以讀者為本的設計理念,是對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的巨大變革。
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涉及到資金、管理機制、人員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吸納社會力量的參與可以有效彌補政府管理的不足。在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中,社會力量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獨立書店“保羅的口袋”加入合肥市圖書館、新華書店推出共享書店,這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都是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典范。“保羅的口袋”以無償捐贈圖書的方式成為合肥市圖書館分館,新華書店三孝口店則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推出了共享書店,用戶繳納99元的押金后便可享受一段時間的免費借閱。為鼓勵閱讀,新華書店三孝口店還設立了閱讀獎學金,讀者如果在3個月內讀完12本圖書,還可享受返還押金的8%作為“閱讀獎學金”。[10]2017年12月25日,首個地鐵共享書店在合肥市二號線安農大站正式開業(yè),這標志著合肥市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上從地上走向了地上地下一體式發(fā)展的新方向,這種轉變得益于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此外,在合肥市蜀山區(qū)的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中,政府與安徽華博勝訊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青秀書城”“十里書香”“樂讀書吧”“稻香書閣”四處閱讀空間的建設。社會力量的加入讓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有了新的發(fā)展思路,在具體建設和運轉中融入了更多專業(yè)化、企業(yè)化、社會化的方式方法,同時對傳統(tǒng)公共圖書館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使得更符合社會大眾閱讀規(guī)律的新的閱讀形態(tài)開始形成。
作為安徽省會,合肥有著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濃郁的閱讀氛圍,在推進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方面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在今后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中,合肥可嘗試在地鐵、城市綜合體、書店及高校中開展閱讀空間建設。① 推進地鐵閱讀空間建設。地鐵是現(xiàn)代城市主要的通勤工具,也是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主要陣地。合肥市在地鐵閱讀空間的建設中,要以已經(jīng)開通的地鐵共享書店為契機,積極向已經(jīng)開通地鐵閱讀空間的城市學習,在地鐵空間的綜合運營及閱讀氛圍的營造上下大力氣。要通過紙質文獻的通借通還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立足于智慧空間建設,為用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多元的信息服務。② 推進實體書店的繁榮昌盛。合肥市作為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城市,未來需要注重資金投入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改變當前將扶持資金重點投向新華書店和大型民營書店的現(xiàn)狀,讓扶持資金惠及更多的中小型民營書店,讓書店成為民眾喜歡去的閱讀空間。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應當做好實體書店幫扶的績效考核工作,力求讓更多的民營書店得以復蘇和發(fā)展。③推進“悅書房”建設。一座“悅書房”以最小的空間為讀者提供了最多的選擇。未來的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應著力推動“悅書房”這樣安靜、便利的閱讀場所建設,在選址、空間設計、運行等方面更加貼近地氣。要在充分盤活現(xiàn)有國有閑置空間的基礎上,與社會力量合作,擴大選址范圍。要做好“悅書房”的建設與運營,逐步延長開放時間,探索更多24小時“悅書房”的建設,將“悅書房”擴大到三縣一市及新興城區(qū),努力打造“15分鐘閱讀圈”。
在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過程中,政府的主導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企業(yè)的參與也為整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意與可能。未來在合肥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中,政府應在規(guī)劃、建造、設備設施、運營管理、營銷推廣等方面與企業(yè)展開深度合作。① 明確政府與企業(yè)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中的定位。在整個閱讀空間的建設中,政府扮演了資金提供者、監(jiān)督者、考核者的角色;企業(yè)則是扮演了參與者和建設者的角色。政府今后應在更多領域嘗試與企業(yè)合作,減少對閱讀空間建設和運營的直接干涉,更多地從標準、制度、政策等方面入手,做好頂層設計和監(jiān)督。② 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在運營上主要采用公共圖書館直接管理或“圖書館+書店”聯(lián)合管理的方式,未來可嘗試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運營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由市圖書館負責圖書的采購、編目加工,社會力量參與空間的設計、裝修、運營管理以及圖書的更新、傳遞等,充分激發(fā)社會力量的活力,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③ 加強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績效考核管理。從公共閱讀空間項目的立項出發(fā),經(jīng)過選址、設計、施工、開放、運營等一系列過程,引導閱讀空間在建設中落實績效管理的理念,對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實際效果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工作人員續(xù)聘和調整的重要依據(jù)。要繼續(xù)做好對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運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服務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發(fā)展。
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書是為了用的”,公共閱讀空間的價值和生命力在于使用,這就需要在鋼筋混泥土所構建的實體框架內,用閱讀推廣活動來提升空間內的書香氣息,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yǎng)。① 將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作為宣傳推廣合肥市全民閱讀工作的陣地。作為最愛閱讀的城市之一,合肥市應繼續(xù)舉辦省直機關讀書月、“大湖名城、悅讀合肥”等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可以嘗試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內進行這些活動的宣傳和推廣,擴大其覆蓋面和影響力。② 城市公共閱讀空間不僅是人們閱讀的場所,也是人們交流、分享和成長的場所。因此,依托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是盤活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活力的有效途徑。在這里可以開展詩歌朗誦、讀書沙龍、讀書報告會、共讀一本書等閱讀活動,提升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吸引力。③ 充分發(fā)揮合肥市圖書館主導的公共圖書館聯(lián)盟作用,集中力量打造若干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各個閱讀空間在貫徹落實合肥市圖書館籌劃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的同時,要激發(fā)這些公共閱讀空間運營人員的活力,允許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舉辦若干閱讀推廣活動,打造更多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
城市公共閱讀空間不僅是閱讀的場所,也應當成為城市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陣地。北京市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公共閱讀空間發(fā)展路徑。合肥市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中,也應當立足于此進行創(chuàng)新。① 建設更多的主題公共閱讀空間。今后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包拯”“淮軍”“古逍遙津”等地標性建筑及名人、歷史等文化要素,打造更多主題的閱讀空間。對此可參照各地成熟的一些做法,如,設立以“包拯”為核心的廉文化主題閱讀空間,在激發(fā)人們閱讀熱情的同時弘揚廉文化。創(chuàng)建更多的主題閱讀空間是避免閱讀空間同質化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實現(xiàn)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② 讓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活起來,要在城市文化傳承中有所作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應當立足于城市文化,多舉辦弘揚、解讀城市文化的活動,如主題圖片展、報告會等,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從而成為城市文化的傳承者。③ 讓閱讀空間形態(tài)豐富起來。合肥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市內依然保存著眾多古老建筑。對于這些老建筑,可參照北京“磚讀空間”的有益經(jīng)驗,對這些老建筑進行適當改造,收集、展示與該建筑或是與城市密切相關的圖書、圖片、碑刻等物件,讓其成為合肥璀璨文化的展示地。合肥今后應當著力推進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形態(tài)的多元化,在空間主題選定、設計、選材、運營、營銷推廣等方面均與某一具體文化類型、現(xiàn)象、事物結合起來,讓新穎獨特的公共閱讀空間成為城市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在城市規(guī)模擴大、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背后,不能忽視書香城市的建設。面對數(shù)字閱讀的盛行、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閱讀成本的不斷提升,構建便利、功能豐富的城市閱讀空間關系到全體人民的福祉,也事關城市靈魂的構建。在合肥市城市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積極營造、構建良好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為真正喜愛閱讀的人們提供一張“安靜的書桌”,將是合肥市政府以及全體市民的共同心聲。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建設過程中,各地也摸索出獨具特色的建設模式,合肥市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在積累了一些先進的經(jīng)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將通過持續(xù)不斷地學習與摸索,構建起完備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體系,充分滿足廣大市民的閱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