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我園一直致力于木偶劇特色活動的研究。木偶藝術博大精深,讓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領悟其中的內涵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園各班圍繞某一個木偶劇形成相關主題活動。在老師們開展木偶劇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班級木偶劇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制訂過于空泛,一方面很多教師提到幼兒園在制訂主題活動方案時,較多圍繞班級木偶劇主題活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或者對部分與木偶劇相滲透的特色游戲區(qū)域較為關注,而較少涉及幼兒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感知的過程。另一方面在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多是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沒有很好地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與感受。為了更好地促進木偶劇主題活動的發(fā)展,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這一學期在園本教研的主題上我們確定以“關注幼兒生長的木偶劇主題活動”為切入點,致力于幫助幼兒獲得有益于發(fā)展的經驗。
每學期各班在開展木偶劇主題活動中,最終會通過大型木偶主題展示的方式來展現(xiàn)各班的木偶劇,這種形式已經形成了我園木偶劇特色的一個經典板塊。在本次的木偶劇主題活動審議中,關于這個活動的組織,老師們眾說紛紜。
集體備課審議實錄:
主持人:今天的研討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回顧了解往年大型木偶劇主題展示的內容;二是在本學期木偶劇主題活動開展后,我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展示,以何種方式講比較有效?
王老師:我覺得以前的大型木偶展示活動,各班都是通過班本木偶劇表演的方式進行匯報,老師過于關注木偶劇主題活動的結果,最終都是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xiàn),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老師帶孩子排練得多,缺乏讓孩子在各班主題活動開展中感知、體驗的過程。
韓老師:我覺得大型的木偶主題展示,不能只展示孩子的表演,是不是應該將孩子在木偶劇主題活動的不同動態(tài)都展現(xiàn)出來?
主持人:那老師們思考一下怎樣才能體現(xiàn)孩子在木偶劇主題活動中的動態(tài)過程?
江老師:比如大班的孩子已歷經小班、中班兩屆木偶主題展示,有一定的經驗,對于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不是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讓孩子們來說一說,將活動的組織形式由園部統(tǒng)一制定的、老師組織的轉變成以幼兒為主體的。比如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大班孩子自己介紹一下,說一說,他們應該能講點東西出來。
王老師:我贊同江老師的想法。在和孩子討論前可收集一些幼兒在小班、中班時參加大型木偶主題展示系列活動的照片,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回憶。
賈老師:幼兒根據照片的回憶性講述是零散的,我覺得教師還可剪切一段往年大型木偶劇主題展示活動的錄像,在小結時邊引導幼兒欣賞邊進行現(xiàn)場解說,這樣能給幼兒一個木偶劇主題展示活動的完整經驗。
主持人:第一環(huán)節(jié)有照片,有錄像,有自由講述,形式還是很豐富的,應該能較好地達成預設目標,那第二環(huán)節(jié)呢?是否需要投放些輔助性材料?
顧老師:光是口頭介紹肯定是不行的,太乏味了,幼兒也容易聽過就忘。
陳老師:我覺得這樣還是比較呆板,第二環(huán)節(jié)可否以圖夾文的形式,把今年木偶主題展示的系列活動設計成一張示意圖?讓幼兒來擔任小小主持人,和大家介紹如何改編、續(xù)編故事,設計木偶劇的對話。第三環(huán)節(jié)小小主持人可以現(xiàn)場介紹如何進行海報的設計,并且有孩子在現(xiàn)場進行海報制作的過程,現(xiàn)場制作木偶。
主持人:可以把每個班作為一個小小劇組,孩子可以自己選擇擔任導演、主持、化裝、道具制作、木偶劇演員,讓孩子在講講、說說過后還能玩游戲,孩子們肯定喜歡。整個環(huán)節(jié)都由小小導演策劃、組織,教師則退位,這樣可以解決參與人員的安排問題,絕對讓幼兒自主,可以讓全班孩子都參與進來,幼兒活動積極性肯定會更高。
賈老師:絕了,那我們是不是將原活動 “大型木偶主題展示”調整為 “孩子們的木偶節(jié)”,這樣更能體現(xiàn)孩子們是活動的主體。
解讀:幼兒園的集體備課、課程審議一般在一小時左右,那怎樣發(fā)揮這一小時的實效?
我們認為:此環(huán)節(jié)審議中,對主題活動的最終的呈現(xiàn)形式是審議的重點。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覺得將主題活動展示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教師引導孩子進行策劃,以班本木偶劇主題為載體,和孩子一起或改編、或創(chuàng)編、或續(xù)編繪本故事,一起設計對話,形成劇本,一起創(chuàng)編律動、音樂游戲,一起制作木偶、道具、裝飾服裝,一起制作海報,完整地排演……木偶劇主題成果的展現(xiàn)是孩子對各種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經歷著、體驗著、快樂著、成長著。
“有趣的紙盒偶”是大三班木偶劇主題活動中的一節(jié)木偶制作活動,三年來,幼兒園美術教研組多位老師先后組織孩子們開展這一活動。本學期將再次組織這節(jié)活動,幼兒園項目審議組圍繞這個活動,與老師們展開了討論。
項目組審議實錄:
我們對原來設定的活動目標進行了審視和分析。首先,大家針對原來設定的目標是否恰當、合理,能否有效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經過觀點碰撞,最后達成了共識,即原設的目標“嘗試用折、剪、貼、畫等技能在紙盒上表現(xiàn)玩偶形象”過于籠統(tǒng)、簡單,不夠具體,操作性也不強。
幾位組織過這個教學活動的老師一起回憶當初自己組織這個活動時的情境。有的老師說自己在組織這個活動時覺得有些孩子在制作紙盒偶時表現(xiàn)出縮手縮腳、小心翼翼的樣子,也有的老師說當時很多孩子在制作紙盒偶時都以模仿老師的范例偶為主,自己創(chuàng)意的紙盒偶作品極少。不過也有老師認為孩子們能夠模仿范例或者借助圖片成功制作出紙盒偶已經很不錯了,表明這個活動獲得了成功。項目組組長曾教過這節(jié)教學活動,也談了自己的想法。當初孩子們制作的紙盒偶雖說不是千篇一律,但是每一件作品都大同小異,仔細想想,應該就是缺少了作品本該呈現(xiàn)的那種稚拙、本真、靈動和多姿多彩。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一個藝術活動中不能放開自己的手腳,不能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所思所想,那么這樣的活動效果又何談促進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呢?
于是,圍繞“究竟這個活動該達成一個什么樣的目標,讓孩子獲得一種什么樣的提高才算是真正的成功”這個問題,大家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探討。老師們重溫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有關藝術領域的目標和教育要求,其中第四條、第五條是這樣說的:“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和體驗?!薄爸笇в變豪蒙磉叺奈锲泛蛷U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大家基本認同: 幼兒自由、自主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體驗創(chuàng)作樂趣是目標的重點,也是我們組織藝術活動時不能違背的宗旨。
調整思路:
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后,我們對目標進行了如下調整:
1.幼兒通過回想、觀察圖片及與同伴和老師交流等方式,充分感受紙盒偶的形狀、色彩的多變和豐富性。
2.幼兒能夠大膽構思、制作自己喜歡的紙盒偶形狀及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圖案進行裝飾,并能注意色彩的搭配。
接著,我們對活動方案進行了修改,把原來的“觀察老師的范例作品”這一重點環(huán)節(jié)改為:
1.組織幼兒觀察、欣賞紙盒偶圖片,引導幼兒感受這些圖片中的作品形狀設計之大膽,構思之奇特,色彩搭配或協(xié)調、或色彩對比鮮明強烈等特點。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見過的紙盒偶,并重點引導幼兒回想或設想自己喜歡的紙盒偶是什么樣的。
3.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紙盒偶。
解讀:之所以如此修改,我們的依據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藝術領域“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中提出的:“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目標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建議:“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fā)的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設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等藝術活動?!闭腔谝陨险J識,我們認為,再次組織這個活動,要盡量避免因為老師范例作品的出示,給孩子們更多的暗示和參考。對孩子們來說,老師的作品總是那么完美,從而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這樣往往局限了孩子們自由創(chuàng)新的空間。再有,由于我園是以木偶劇為特色的園所,平日里幼兒園處處展示了各種類型的木偶,大班孩子們在平時接觸的紙盒偶的樣子也不在少數(shù),在他們的心中自然也會有他們喜歡、想要擁有的木偶樣子。
調整后再認識:
再次組織“有趣的紙盒偶”這個活動時,在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的紙盒偶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果然發(fā)現(xiàn)了: 很多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木偶夢工廠,他們有的喜歡白雪公主的造型,有的則喜歡用多啦A 夢這些動畫形象來裝飾紙盒偶。在引導幼兒回想、交流見過或想要設計一個怎樣的紙盒偶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激活了孩子們的想象思維,這遠比一個范例作品所能帶給孩子們的啟示作用要大得多。
反思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及他們所呈現(xiàn)的作品,項目組的老師們充分感受到了在木偶主題教學中,“被游戲”和“主動游戲”的差別。對于孩子們來說,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是一種快樂的游戲,而不是一種“被學習”。唯有這樣,孩子們的身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愉悅,他們內心豐富的想象世界才能得以大膽表現(xiàn),他們的個性特點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各班在開展木偶劇主題活動中,將木偶劇的主題活動在游戲中進行滲透,以主題活動中的系統(tǒng)活動為支架,維持整個主題的發(fā)展和提高。再以靈活的區(qū)域活動為輔助,很好地配合、補充了區(qū)域系統(tǒng)活動。黃老師在組織大班幼兒開展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到木偶手工坊的一位“工作人員”做了許多多變的皮影偶進行售賣,然而,當顧客來買皮影偶時,營業(yè)員因為不愿降價,所以一次也沒有與顧客交易成功。當黃老師觀察到營業(yè)員因為交易不成功而在制作皮影偶時有些不開心,但同時又始終不愿降價時,黃老師就以顧客的身份走進木偶手工坊,在購買中了解孩子不愿降價的原因,并在與其討價中引導他降低價格,最終孩子不情愿地同意老師的要求,將東西賣給了教師。教師的介入促成了一次交易的成功。
現(xiàn)場研訓實錄:
組長:今天,先請黃老師講述自己的游戲案例,是關于幼兒游戲中教師觀察與介入。(當黃老師講述完她現(xiàn)場觀察到的木偶手工坊中幼兒游戲實錄的片段后,組長向組員進行插入式提問)當你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時,你會怎么做?
張教師:我就會以玩伴的角色介入其中,引導孩子降價。
王教師:以玩伴的角色買下來,讓這位營業(yè)員孩子有成就感。
組長:兩位教師都認為需要介入其中,只是介入的方法不同,其他老師呢?
呂教師:到交流分享時再談價格,而且還是讓孩子自己定價格,讓他們有成就感?!?/p>
組長:現(xiàn)在有不同觀點了,你認同誰的觀點?
馮老師:我女兒也是大班年齡,她買東西時不管價格,所以不需要引導降價。
呂教師:那還是直接介入吧,先肯定營業(yè)員木偶做的好看,讓他開心,不沮喪。
黃老師:那這樣的話,現(xiàn)場的游戲中這位孩子的交往就滯留了。
組員們爭搶著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大家暢所欲言,現(xiàn)場交流氛圍非常熱烈。
解讀:這是一次以案例研討為主的游戲審議,在案例研討的教研中,讓當事者先講述案例片段,在當事者未說出自己的介入與思考前,組長為組員們創(chuàng)設了發(fā)散性思維的空間,他們能夠不受當事者的任何框架束縛,聯(lián)系自己的工作實踐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質疑同伴的想法,討論也就愈加熱烈。
組長:現(xiàn)在老師們的觀點都認為要介入其中,介入方法雖有不同,但認為降價的說法是不適合幼兒的,我想問問,既然你們認為孩子對價格比較模糊,沒有什么意識,但為什么黃老師的游戲實錄中聽見顧客在還價,說20元太貴,10元賣嗎。我們聽聽當時黃老師觀察到這些現(xiàn)象后的做法。
黃老師:我以顧客的角色介入其中,當幼兒告訴我說因為下雨,不能降價時,我就說,不降價就一塊餅干也賣不掉,要不10元一塊吧!最后,他雖有些不情愿,但還是賣給我了。
馮教師:你的介入太直接了,不應該直接說10元一塊。
黃老師:10元也是我聽到前面來買的孩子說的呀,而且最后營業(yè)員自己也是同意的。
組長:黃老師認為自己想讓營業(yè)員有成功感的結果達到了,而馮教師認為游戲的過程對營業(yè)員沒有意義,你贊成誰的?
呂教師:還是不要介入,交流分享時再講。
組長:不管你選擇介入還是不介入,請說出你判斷的依據。什么依據可以支撐教師介入?(引導性提問,引導組員將教師策略與幼兒行為相結合思考)
張教師:看孩子滿足什么,滿足做的就不用介入,滿足想賣掉的就介入。
組長:同意嗎?(組員點頭)那案例中的孩子滿足什么?我們該怎樣做?
牛教師:他雖然沒有賣掉偶而不開心,但他還是在做偶,沒有放棄。
呂教師:那這位孩子的情緒還是有些不開心的。
張教師:那還是先介入一下,讓這位孩子開心,降價的事情在交流分享時說。
組長:大家都同意這個觀點,那我問問黃老師,你當時介入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最終達成你介入的目的?
黃老師:想讓孩子開心,同時也想推進游戲,讓他與同伴交往。
組長:請大家打開《指南》,請大家?guī)е@個問題再次翻閱《指南》共同探討游戲中的介入。
組長:再回到案例中,當孩子幾次沒有與同伴交往成功后,有沒有放棄或不想游戲了。那還需要教師介入嗎?
組員們:不需要介入。
組長小結:我們以前都學過《學前兒童行為與觀察》,其中提供了六條教師介入游戲中的依據,為什么在遇到案例時老師不會用了,還是犯了主觀經驗主義的錯誤?以后當我們再觀察到幼兒游戲行為時,應該聯(lián)系理論仔細分析和思考:何時介入才是有效的,怎樣介入才是有效的?
進一步解讀:如何發(fā)揮審議的實效?
虞永平教授在《論幼兒園課程審議》中闡述到:課程審議實際上倡導了一種專業(yè)的、學術的民主,各類課程審議者組成了一個課程審議的集體,在這個集體中,人們各抒己見,各盡所能,平等對話。一個幼兒園課程審議的風氣越好,其民主氣氛就越濃厚,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就越有保障。因此,審議中,我們注重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鼓勵每個參與者都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困惑、看法與想法;同時,我們引導教師用多維的眼光看待課程審議,審議前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將課程審議納入幼兒園課程建設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軌道上。
以上只是我園在木偶劇主題活動開展中,一次次普通的課程審議的片段,從活動的選擇——設計的優(yōu)化——實踐的驗證——到問題的再發(fā)現(xiàn)與解決,歷經了虞永平教授所說的選擇性審議、論證性審議、判斷性審議等多個審議類型。我園的木偶劇主題活動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審議中,不斷得到優(yōu)化,以此更好地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