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王玉慧, 張德偉, 洪 敏, 關 欣, 鄭紅光?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 河北 承德067000; 2. 遼寧省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腎內(nèi)科, 遼寧 沈陽110016)
慢性腎衰竭是腎臟病的終末階段, 病程較長, 至腎臟替代治療時多有正氣不足表現(xiàn), 腹膜透析是目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 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 玉屏風散通過調(diào)節(jié)機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促進脾淋巴細胞增殖、 增強紅細胞能力、 提高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抗細菌感染、 抗變態(tài)反應、 抗應激性、 增強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等多途徑, 對機體進行多靶點調(diào)節(jié)[1], 高志卿等[2]研究表明玉屏風顆粒對非糖尿病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 腹膜透析患者多有免疫功能低下, 伴隨疾病全程,感染風險增加, 為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3]。 玉屏風顆粒對于腹膜透析患者是否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國內(nèi)少有報道, 本研究在常規(guī)腹膜透析及治療基礎上加用玉屏風顆??诜^察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7 年3 月至2017 年9 月于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腎內(nèi)科行持續(xù)性非臥床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68例, 所有患者符合慢性腎臟病5 期診斷標準已進入持續(xù)性非臥床腹膜透析階段(透析齡≥3 個月)。 本研究在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監(jiān)督下完成, 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 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jié)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害病史大于3 個月), 包括腎GFR 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 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 或不明原因GFR 下降[<60 mL/(min·1.73 m2) ] 超過3 個月。 所有患者符合慢性腎臟病5 期診斷標準, 患者腎臟結(jié)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害病史大于3 個月), GFR<15 mL/(min·1.73 m2), 且已進入持續(xù)性非臥床腹膜透析階段(透析齡≥3 個月)。
隨機將腹膜透析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治療組34例, 男性17 例, 女性17 例, 平均年齡(58.85±15.79)歲; 對照組34 例, 男性18 例, 女性16 例, 平均年齡(61.11±12.14) 歲, 其中原發(fā)基礎疾病IgA 腎病19 例、 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21 例、 高血壓性腎病19 例、 梗阻性腎病9例。 2 組患者在性別、 年齡、 透析齡以及體質(zhì)量指數(shù)、 原發(fā)基礎疾病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排除標準 近1 個月內(nèi)合并腹膜透析相關性感染或其他相關感染等; 合并惡性腫瘤及精神疾病患者; 3 個月內(nèi)有慢性感染性疾病而處于活動性炎癥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 1 個月內(nèi)并活動性消化道出血; 基礎疾病為2 型糖尿病的患者; 嚴重心、 肝功能不全者; 不能配合全程治療或其他影響治療的情況。
1.3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基礎治療包括規(guī)律腹膜透析、 糾正貧血、 控制血壓等; 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每天加用玉屏風顆粒(國藥集團廣東環(huán)球制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Z10930036, 5 g×12 袋), 5 g/次, 3 次/d, 開水沖服, 連續(xù)4 周。
1.4 觀察指標 采集2 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 置于肝素抗凝管, 采用羅氏1680 測定儀檢測, 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2 組患者血清IgG、 血清IgA、 血清IgM、 補體C3、 補體C4, 用BD CantoⅡ測定儀測定2 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百分比, CD4+/CD8+比值, 對治療前后血白細胞、 血紅蛋白、 血白蛋白、 甘油三酯、 膽固醇等實驗室指標進行比較。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SPS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2 組患者在年齡、 性別、 透析齡, 以及體質(zhì)量指數(shù)、 原發(fā)基礎疾病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見表1。
表1 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n=34)
表1 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n=34)
項目 治療組 對照組 χ2 或t 值 P 值年齡/歲 58.85±15.79 61.11±12.14 0.323 0.751性別(男/女)/例 17/17 18/16 0.059 0.808透析齡/月 46.56±2.66 40.77±24.27 0.487 0.634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23.46±6.81 24.25±1.70 0.674 0.511基礎疾?。劾?)]IgA 腎病 11(32.3)8(23.5)0.657 0.417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 9(26.4)12(35.2)0.620 0.431高血壓性腎病 9(26.4)8(23.5)0.078 0.779梗阻性腎病 3(8.8)4(11.7)0.159 0.690
2.2 檢查指標比較 2 組治療前后白細胞、 淋巴細胞絕對值、 血紅蛋白、 血白蛋白、 甘油三酯、 膽固醇、 血鈣、 血磷、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補體C3、 補體C4 之間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治療后免疫球蛋白A 水平升高, 自身配對t 檢驗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75, P=0.01)。 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查指標比較(±s, n=34)
表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查指標比較(±s, n=34)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
項目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白細胞(×109/L)4.91±4.37 5.71±1.11 4.93±0.99 4.97±1.49淋巴細胞絕對值(×109/L)0.67±0.21 0.81±0.15 0.62±0.31 0.68±0.15血紅蛋白/(g·L-1)108.4±15.32 112.5±7.81 110.00±13.90 110.71±9.87血白蛋白/(g·L-1)35.16±2.30 35.62±2.19 34.85±2.67 35.28±1.79血甘油三酯/(mmol·L-1)2.13±0.35 2.31±0.39 2.42±0.63 2.17±0.37血膽固醇/(mmol·L-1)5.62±0.56 5.40±0.85 5.28±1.21 5.16±0.93血鈣/(mmol·L-1)2.19±0.16 2.16±0.10 1.98±0.26 2.13±0.17血磷/(mmol·L-1)1.74±0.26 1.71±0.29 1.70±0.16 1.68±0.24免疫球蛋白A/(mg·dL-1)163.85±15.45 218.62±24.67△△ 203.26±20.21 188.34±29.94免疫球蛋白G/(mg·dL-1)968.37±162.42 962.25±163.56 928.33±165.77 918.54±137.06免疫球蛋白M/(mg·dL-1)158.75±18.33 156.37±15.61 155.22±23.94 158.18±22.40補體C3/(mg·dL-1)124.55±20.99 124.81±10.04 120.00±10.43 134.12±18.87補體C4/(mg·dL-1)22.25±3.01 19.62±1.92 21.55±5.93 22.18±4.28
2.3 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CD3+(t =3.086, P=0.008)、 CD4+(t =3.186, P =0.007)、 CD4+/CD8+(t=2.510, P =0.025) 升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間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n=34)
表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n=34)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
項目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CD3+ 64.0±5.31 72.2±5.37△△ 62.50±4.79 65.7±1.79 CD4+ 35.03±1.98 39.87±3.99△△ 35.83±0.75 35.0±1.29 CD8+ 28.55±2.35 25.85±7.65 28.60±1.50 29.0±3.05 CD4+/CD8+ 1.34±0.10 1.47±0.96△ 1.35±0.59 1.31±0.70
慢性腎臟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jié)構和功能障礙, 其患病率逐年升高, 預后差, 治療費用相對較高, 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負擔, 患者體內(nèi)免疫功能紊亂, 臨床上易繼發(fā)感染[4], 感染又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 有效預防感染的發(fā)生對于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 腹膜透析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患者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 由于能有效保護殘腎功能, 具有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特點, 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長期留置腹腔, 使脾胃浸漬于水濕之中, 以至濕濁彌漫三焦, 困阻脾胃, 氣機失暢,脾失健運, 胃失受納, 清濁不分[5], 盡管腹膜透析能夠清除患者體內(nèi)毒素, 維持體內(nèi)酸堿平衡, 改善細胞代謝, 但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
玉屏風散源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由黃芪、白術、 防風3 味中藥組成, 是扶本固正、 實表散邪的名方,效果明確[6]。 其中黃芪為君藥, 是中醫(yī)常用的益氣藥, 具有補氣升陽、 益胃固表、 利水消腫、 托瘡生肌的功效, 現(xiàn)代研究表明, 黃芪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 保護組織器官、抗炎癥因子、 抗間質(zhì)纖維化、 抗細胞凋亡和抗氧化應激等藥理作用[7]; 白術為臣藥, 也是燥濕健脾的要藥, 歸脾、胃經(jīng), 味苦、 甘而性溫, 《醫(yī)學啟源》 記載白術除濕益燥,和中益氣, 溫中, 去脾胃中濕, 除胃熱, 強脾胃, 《藥性賦》 記載白術可利水道, 有除濕之功, 強脾胃, 有進食之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術具有健脾益氣, 調(diào)節(jié)胃腸道功能、 機體免疫力、 血糖, 利尿等作用[8]; 防風味辛、 甘,性微溫, 歸膀胱、 肝、 脾經(jīng), 具有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作用, 在本方中屬佐藥, 《日華子本草》 記載防風治三十六般風, 補中益神, 通利五臟關脈, 治五勞七傷、 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 勻氣脈, 隨著國內(nèi)外學者對防風化學成分的不斷深入研究, 其解熱、 鎮(zhèn)痛、 抗炎、 抗氧化、 抗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得到進一步驗證[9]。 本方既補脾胃氣, 又補肺氣, 使機體氣機通暢、 氣血充盈, 同時防風抵御外邪,使扶本固正的作用在尿毒癥患者中體現(xiàn)更為明顯。 而且, 3味中藥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T 淋巴細胞是細胞免疫中最重要的免疫細胞, 幾乎參與了所有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CD3+代表淋巴細胞總數(shù), 其增加代表免疫功能增強, 反之則減少; CD4+/CD8+比值處于動態(tài)平衡, 其增加代表免疫功能增強, 減低表示免疫功能下降。 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亂主要表現(xiàn)為體液免疫功能基本正常, T 淋巴細胞為主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10], 史丹等[11]也認為慢性腎衰竭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表現(xiàn)為T 細胞總數(shù)CD3+和CD4+水平下降及CD8+水平升高。本研究中玉屏風顆粒組服用4 周時, T 淋巴細胞總數(shù)顯著升高, CD4+、 CD4+/CD8+與對照組比較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玉屏風顆??梢杂行д{(diào)節(jié)T 細胞亞群平衡, 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防御功能得到提高, 這與李曉妍等[12]報道一致,充分說明玉屏風顆粒具有很好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尤其是在細胞免疫功能的持續(xù)穩(wěn)定中。 本研究中玉屏風顆粒組在4周時血IgA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明屏風顆??梢蕴岣逫gA 的分泌, 這與徐培平[13]等報道一致,即玉屏風散可以提高腸道SIgA 水平, 上調(diào)呼吸道分泌型IgA 的分泌, 表明玉屏風顆粒對于腹膜透析患者體液免疫也有一定調(diào)節(jié)作用。 其他研究顯示, 玉屏風也會促進IgG的分泌[14], 但本研究中并未得出相同結(jié)論, 可能與腹膜透析患者這一特殊人群有關。 另外, 血IgA 水平升高也可能與患者原發(fā)基礎疾病為IgA 腎病有關。
玉屏風散為經(jīng)典組方, 為歷代醫(yī)家所重視, 本研究充分表明其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具有改善機體免疫狀態(tài)、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可以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推廣。 但不足之處在于本研究實驗例數(shù)較少, 而且遠期療效需在今后研究中進一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