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午 黃敏
[摘 要]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教育組織形式,也是中國教育史上極具特色的一種制度。書院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獨特的學術研究組織和文化教育機構(gòu)教育組織制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院教學文化,一般具有相對自治權以及理念和管理上的獨立性。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當屬于書院教學文化的一種,其精神內(nèi)核即胡瑗“明體達用”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明體達用”、“弘教化而致之于民”、“職教化者在師儒”、分齋教學因材施教、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多種教育方法交替運用等方面。安定書院的教學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去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 安定書院;教學文化;內(nèi)涵;價值
要了解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的價值和意義,首先得了解書院和書院教學文化。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教育組織形式,也是中國教育史上極具特色的一種制度。書院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獨特的學術研究組織和文化教育機構(gòu)教育組織制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院教學文化,一般有這樣一些鮮明的特征:
一是具備相對自治權。從孔子創(chuàng)立私學到諸子百家爭鳴,再到漢唐精舍化自治型教育組織,都顯示出了私學教育制度的優(yōu)勢和長處,即具有這種相對的自治權。正因為書院能夠繼承、發(fā)揚中國古代私學教育制度的特色、優(yōu)勢和長處,它才成為一種新型文化教育組織。
二是辦學理念獨立自主。唐宋以來,中國古代的官方教育機構(gòu)就是為科舉服務,其主要職能就是為科舉儲才,基本上都不開展學術研究。在這種形勢下,書院辦學就表現(xiàn)出了它的獨立性,即通過研究和傳播儒家學術的方式來讓士人認知“道”。這就是常說的“講學明道”,這樣做就是為了最終實現(xiàn)把握領悟中國文化的最高目標。
三是管理具有獨立性。書院是不隸屬官方的教育體系,其辦學理念都具有獨立性。這種獨立性體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運用,以及內(nèi)部管理機制的建立等方面。在中國書院的發(fā)展史上,有一本書能較好地體現(xiàn)書院的這種獨立性,那就是程端禮所著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安定書院是北宋教育家胡瑗講學舊址,它始建于南宋寶慶二年(公元1226),就坐落在今天的江蘇省泰州中學老校區(qū)內(nèi)。它是江蘇省境內(nèi)最古老的書院之一,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院之一。胡瑗倡導“明體達用”,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分齋教學”,推行“蘇湖教法”,這也是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的基本內(nèi)涵。
胡瑗(993—1059),字翼之,北宋泰州如皋人,因世居陜西路安定堡,故稱“安定先生”。景佑初,由范仲淹推薦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后以興學育才為己任,先后為蘇州、湖州府學教授和太學直講。二十多年,隨胡瑗從學弟子數(shù)千,名臣學者多出其門。胡瑗一生著有《易傳》《論語說》《尚書會解》《武學規(guī)矩》等百余卷著作,至今傳世流芳。嘉祐四年,67歲的胡瑗在杭州逝世,皇帝追謚文昭。他開宋代理學先河,在教育理論、教育教學實踐等方面銳意改革,成就卓著,被宋神宗稱之為真先生,被王安石譽為“天下豪杰魁”。
胡瑗是北宋的大儒,是安定書院的精神鼻祖,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明體達用”,這也是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更是江蘇省泰州中學的教學文化之源。這里的“體”即封建道德準則,是指萬世不變的儒家的綱常禮教;“用”是指在實踐中應用這一封建道德準則,是指為國治民安、延續(xù)統(tǒng)治這個根本目的服務?!懊黧w”,即“明夫圣人之體,以為政教之本也”,即領會、理解儒家經(jīng)典中君臣父子、仁義禮樂這些根本性內(nèi)容及其精神實質(zhì),明白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斑_用”即在“明體”這個基礎上,能夠把儒家的綱常禮教、封建道德準則等通達地運用于社會實踐,“大則可以論道經(jīng)邦,小則可以作而行事”,成為品學兼優(yōu)、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從胡瑗一生來看,其教育思想的形成經(jīng)歷了這樣幾個階段:積蓄階段是他青年個人求學時期;探索階段是他任教于蘇州,進行初步教育改革時期;改革實踐階段是主持湖州州學,施行“湖州教學法”時期;運用自己取得的教育經(jīng)驗和成果進行再實踐的階段,是他任教中央太學后,其成功經(jīng)驗向全國推廣應用和完善時期。這期間,他的教育思想也隨之經(jīng)歷了孕育時期、形成時期和成熟時期。胡瑗教育思想,亦即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明體達用”
北宋之初,胡瑗每每看到,“國家累朝取士,不以體用為本,而尚聲律浮華之詞,是以風俗偷薄”。當時雖設立國子監(jiān),但平時聽講的人很少。每當舉行科舉考試時,很多官員子弟都來參加考試,他們往往都空掛學籍,根本就無心學習。對此,胡瑗感到十分憂慮,于是他主張要把“明體達用”作為學校辦學的目的,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做到“明體達用”,最終成為德才兼?zhèn)?、發(fā)展全面、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弘教化而致之于民”
“弘教化而致之于民”,是胡瑗提出的一種辦學設想,表明了他主張辦普及教育的理想。這固然與他年輕時“家貧無以自給”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其實還有一點更值得注意,那就是胡瑗能夠從治國經(jīng)邦的高度去認識這個辦學設想的重要性?!耙蕴煜轮畯V,生靈之眾,一賢不可獨治,故必群賢進于朝廷,則可大行其道,是以圣人設為學校,教育天下之才,然后登之朝廷之上,任之以天下之事,故事無不濟,而至于盛大也”,這是胡瑗給弟子們講授《周易》時曾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表明了他的態(tài)度,即一個國家要想使自己的統(tǒng)治更加完善,就必須具備一個龐大且又有執(zhí)行能力的統(tǒng)治機構(gòu),這個統(tǒng)治機構(gòu)的組成人員一定要是數(shù)量龐大且品學兼優(yōu)的知識分子。所以教育應該面向社會各個階層,廣招賢能來加以培養(yǎng),以更好地服務于統(tǒng)治者,決不能搞成少數(shù)貴族的特權。不僅如此,教育還要能夠充分發(fā)揮“正民心”的作用,不斷提高民眾的道德標準,讓他們除惡揚善,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順民。他說:“以賢者之道,設為仁義之教,禮樂之化,以漸以摩;使之入人之肌膚,藏民之骨髓,然后天下之人皆合心畢慮,感悅于上也?!彼?,在胡瑗的教育實踐中,他極力主張大興地方和中央官學,終至人才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胡瑗教育主張和育人目標,自然會影響到教育內(nèi)容的安排、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等,甚至還影響到了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北宋初期,官學教育的走向,與胡瑗這樣的教育理想是大相徑庭的,正因為如此,胡瑗才提出了“弘教化而致之于民”這一教育設想,并積極倡導實行普及教育。
3.“職教化者在師儒”
胡瑗是北宋儒家經(jīng)學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推崇“周公孔子之道”,并認為唯“仁義禮樂”才是“正學”,為此,他提出了“職教化者在師儒”的觀點。所謂仁義,就是懷仁、行義。寬厚仁慈乃仁者,中正之德為義者。為學生講授《周易》時,胡瑗曾講道:“君子必然仿行天地之德,懷仁以心行仁政。行義之道,過猶不及,在乎中正”。意思就是說,若能夠時刻反省、不斷修養(yǎng)自己,讓自己的言行合乎于“中正”的標準,那么賢者和不肖者自然就都愿意親近自己了,也就可以憑此成就匡世濟時的遠大志向了。這是胡瑗對教育內(nèi)容的一種設想。對于“禮樂之教”,胡瑗還認為,禮和樂是相輔相成、各司其職、不可或缺的。若以此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那樣的教育才是全面、完善的。當然,以仁義禮樂作為教育內(nèi)容,并非是胡瑗首創(chuàng),但在具體組織和實施這些教育內(nèi)容的過程中,胡瑗有自己的重大創(chuàng)新。
4.分齋教學
胡瑗教授湖州州學和中央太學時期,在一個學校內(nèi)分設“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其中,經(jīng)義齋挑選“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學,所開設的課程就是儒家經(jīng)典《六經(jīng)》,入學這專修儒家經(jīng)義。治事齋,又稱治道齋,內(nèi)部分設各種不同學科,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數(shù)之類。治事齋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敖?jīng)義齋”和“治事齋”的創(chuàng)立及其教學實踐也證明,胡瑗總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組織教學的,目的是使他們都能夠各就其性之所近,進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僅如此,學生所選定的專攻科目,也都能夠做到恰適其材,且有實實在在的收獲。“經(jīng)義齋”的育人目標是培養(yǎng)國家統(tǒng)治機構(gòu)所需要的高級政治管理人才,也就是所謂的“可任大事者”。這樣的育人目標,學生來源的要求自然較高,而且所學習的課程內(nèi)容一定要是儒家經(jīng)典?!爸问慢S”的培養(yǎng)目標是造就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技術、管理人才。胡瑗建立“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明確學生的劃分標準,并形成制度,這是一種集體教學條件下的因材施教。相對而言,這比之前的在個別教學條件下所進行的因材施教要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5.因材施教
在胡瑗一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始終都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所謂因材施教,就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知識傳授和學法指導。其前提就是教師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一定要從實際的學情出發(fā)。據(jù)史料記載,在講授課程時,胡瑗經(jīng)常會把學生叫到面前,讓他們講述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學生講述之后,胡瑗會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再予以指導。有時,胡瑗還會擬出題目叫學生來回答,用這種辦法來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胡瑗往往會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其培養(yǎng)目標。一旦明確了培養(yǎng)目標,他就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安排與之適應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恰當?shù)姆绞胶头椒?,確保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6.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每當授課時,胡瑗總是要先明確講授內(nèi)容的要點和重點,之后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讓學生信服他所傳授的知識。這個過程中,他還會常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商量,大膽實踐、探究。這樣的切磋和實踐的過程,這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在組織學生切實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胡瑗的教學方法,真的使學生不僅學會了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更學會了實際應用,頗受學生歡迎。胡瑗還主張學生要到戶外、到大自然之中去學習去實踐,以便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他反對“學者只守一鄉(xiāng)”,倡導“游四方,盡見人情物態(tài),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則有益于學習矣”。胡瑗的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不僅在歷史上曾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就是在今天,對于當下的中國教育而言,也照樣有著特別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7.多種教育方法交替運用
為了充分體現(xiàn)“分齋教學”的特點和實效,在組織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胡瑗還常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1)寓教于樂教育法。胡瑗一向認為,運動、游戲、音樂演奏、唱歌及朗誦詩歌等活動,往往既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又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胡瑗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法,總是設法給學生學習提供一個輕松生動的環(huán)境,進行愉快式教學,寓教于樂。(2)情感投入法。北宋初期,教育觀念仍然是很保守的。人們都認為,在師生之間,教師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往往不能有自己的主見,一切都要必須完全“服從”教師。這樣的師生關系,不僅使學生長期處于被控制、被支配的地位,還在無意識中疏遠了師生關系,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胡瑗特別注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他認為,正確的師生關系該是“教師視諸生為子弟,諸生敬愛教師如父兄”。教師應該在師生情誼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否則是做不好的。(3)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式教學法。胡瑗主張,要把學生放在了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上。每每講授課程之后,他常會讓學生獨立思考所學內(nèi)容。之后,他就召見弟子,平等地與他們交流、研討,有時甚至還與學生爭辯起來了。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積極性,還慢慢發(fā)育和提高了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4)激勵教學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胡瑗還常運用激勵教學法,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論語·子張》篇有“子貢言夫子不可及”這句話,講解時,胡瑗先給學生解釋子貢的觀點,之后談自己的觀點。他說:“子貢之言甚而言也,孔子固學于人而后為孔子?!焙茱@然,胡瑗是在強調(diào)一個道理,即圣人本是后天學成,故不存在“不可及”之說。胡瑗總是這樣激勵學生,促使他們立定志向,深入鉆研,解決問題,鼓勵他們自尊自重,立志成才。
安定書院教學文化至少給了我們這樣一些重要啟示:第一,要加強德育教化,注重人文關懷,培養(yǎng)健全人格;第二,要注重學習環(huán)境建設,推崇平等交流、互助研討、取長補短;第三,要興課程、重自學、兼指導,注重學生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第四,要尊師愛生,相互尊重,密切交流,改進師生關系,營造良好氛圍;第五,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規(guī)劃、反省等良好行為習慣;第六,要開展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全面發(fā)展。所以,從實質(zhì)上看,胡瑗的“明體達用”就是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尊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所長,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造福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
故此,我校在充分汲取“明體達用”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體用兼?zhèn)洹⑵綄嵱袨椤钡霓k學主張。我們就是要扎實進行安定書院教學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實踐研究,全面實施好“體用”課程改革,把每一個江蘇省泰州中學的學子都培養(yǎng)成德才兼?zhèn)?、明體達用、報效國家、造福社會的有用之材。胡瑗是一部教育大書,需要我們反復研讀。安定書院的教學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集聚多方智慧和勇氣,不斷去學習和借鑒,培養(yǎng)出更多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樹俊.胡瑗評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黃宗羲.宋元學案[M].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3]徐建平.胡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胡瑗‘明體達用教育思想的學校課程建設研究”專題論文。課題立項編號:B-a/2015/02/062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