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路軍與紅軍長征

2019-01-27 23:44:52石仲泉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西路軍河西長征

石仲泉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北京 海淀 100080)

2019 年8 月20 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甘肅張掖市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對西路軍的歷史功績和革命精神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這在社會公眾和黨史學界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新中國成立70 年來,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跋涉萬里奠祭和高度評價西路軍,并由大眾傳媒公開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是第一位。他對西路軍的奠祭和評價,實際上開啟了這個塵封許多年的領域,對于我們黨史工作者是極大的激勵和鞭策,對于深入黨史、軍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應當理直氣壯地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作為紅軍長征的延伸

長期以來,講紅軍長征史一般都只講到1936年10 月三支紅軍主力部隊在會寧和將臺堡會師為止。黨史軍史著述是如此,影視作品也是如此。我參與主編的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雖然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這段歷史放在“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一節(jié)中講了,但既沒有單獨列節(jié)或目,放在第三目中也沒有展開。那時,我們的思想既有認識不夠問題,也有顧慮“踩線”問題。

我個人對西路軍歷史充滿“好奇”,但在參與主編《黨史》一卷時了解不多,也就沒有對具體問題表態(tài)的話語權。在2003 年初“下崗”后,開始“走走黨史”,斷斷續(xù)續(xù)地用了10年時間,對紅軍長征的主要路線和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作了實地考察;特別是在2013 年10 月專門對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的歷史沿著他們的足跡作了比較具體深入的考察,從而在宏觀上構建起了比較完整的紅軍長征和西路軍血征的生動圖譜。根據實際考察,我認為紅軍長征可分兩個層面來認識。

一是紅軍主體的長征。這是指到達陜北的4支部隊進行的長征,即紅一(中央紅軍)、二(最初稱紅二、六軍團)、四方面軍,再加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我稱之為“3+1”的長征。紅軍主體長征開始的時間,以1934 年10 月中央紅軍離開江西于都算起;結束的時間,以三大主力紅軍(紅二十五軍于1935 年11月并入紅一方面軍)于1936 年10月在甘肅會寧和今屬寧夏的將臺堡會師為標志。

這個“3+1”的紅軍長征歷時兩個寒暑,縱橫現(xiàn)今的15 個省市,進行了600 多次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渡過了近百條江河,越過了約40 座高山險峰,經過了10 多個少數民族地區(qū)。其歷時之久,規(guī)模之大,行程之遠,沿途自然環(huán)境之惡劣,敵我兵力較量之懸殊,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不說絕無僅有,也極其罕見。中央紅軍走的長征路為2.5 萬里。“3+1”的紅軍主體長征總里程,為6.5 萬多里。目前,我們講的比較多的是這個主體的長征。

二是作為全過程的紅軍長征。它包括長征序曲、上述紅軍主體的長征,還有長征尾聲。這就是將“3+1”的長征向前往后延伸。

向前延伸,將1934 年7 月紅七軍團(在方志敏的部隊加入后為紅十軍團,并以方志敏為軍政委員會主席領導該軍團)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轉戰(zhàn)閩浙皖贛地區(qū)包括進去。這支先遣隊就是為了調動和牽制敵軍,為中央紅軍長征作戰(zhàn)略準備。方志敏實際上是長征史上犧牲最早的也是最有影響的革命先烈。隨后,紅六軍團離開湘贛蘇區(qū),前往湘西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合,是為中央主力紅軍長征進行探路。因為當時中央紅軍最早設想的戰(zhàn)略轉移目的地就是到湘西去與賀龍的部隊會合,并沒有想到要去陜北。故這兩支先于主力紅軍的長征,是長征的序曲。

往后延伸,就是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走廊的遠征。為什么要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走廊看作長征的延伸呢?這就要了解西路軍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會有西路軍?這是我實地考察西路軍的一大收獲。過去知道西路軍是1936年10月10日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會寧會師后誕生的。在兩軍會師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發(fā)布《十月作戰(zhàn)綱領》,即寧夏戰(zhàn)役計劃。但是,它的主要內容并不清楚。其實,寧夏戰(zhàn)役計劃最主要之點,不僅是奪取寧夏,鞏固和擴大蘇區(qū),更重要的是從寧夏—內蒙古方向打通國際路線,獲得蘇聯(lián)給予的包括大量步槍、火炮、迫擊炮和彈藥在內的700噸軍援物資。

蘇聯(lián)要給予中國共產黨這批軍援物資,是一個月前的9 月11日由共產國際電告中共中央的。那時的中國紅軍,無論是到達陜北的中央紅軍,還是在長征途中的四方面軍和二方面軍都極其困難,急需大量軍事物資。寧夏戰(zhàn)役計劃發(fā)布后半個月,中革軍委命令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于10 月25 日渡過黃河;隨后,紅四方面軍第九軍和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西渡黃河,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但是在此一個星期后,1936 年11月3 日共產國際又電告中共中央,軍援物資改經霍爾果斯口岸從新疆方向運送,讓紅軍到哈密去取1600 噸軍火。這是一個重大變化。這個時候紅四方面軍總部和9 軍、5 軍都已過了黃河,由于虎豹渡口被胡宗南部隊占領,還有兩個軍未能過河。過河紅軍正準備進軍寧夏。這時黨中央收到共產國際關于改變軍援物資的方向和地點后,經過反復考慮,決定取消寧夏戰(zhàn)役計劃。但已西渡黃河的紅軍怎么辦?是西進去取軍火還是東返回來?中央作出決策非常困難。在聽取過河的紅四方面軍總部領導表示西進可以完成任務后,中央才決定河西部隊繼續(xù)西進,并同意河西部隊稱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改為西路軍指揮部。這就是西路軍的由來。顯然,西路軍挺進河西是肩負著繼續(xù)執(zhí)行長征會師過程中中央給予的新的重要使命。這是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視為紅軍長征的延伸的主要原因。

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作為紅軍長征的延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組建為西路軍的兩萬多名將士(21800人)都是參加過紅軍長征的,他們一直認為挺進河西還是在繼續(xù)執(zhí)行中央任務。這里要澄清兩個重要史實:一是說西路軍過河西進是執(zhí)行張國燾的命令,這是完全錯誤的?!吨袊伯a黨歷史》上卷和修訂本《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都已作了澄清。二是說西路軍只是四方面軍的人,這也是不對的。因為它除了包括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第九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外,還有原屬中央紅軍的第五軍。應當說,它是紅軍過草地前組成的左路軍一部,還包括右路軍的四方面軍主力合并而成的。他們多次翻越雪山和走過草地,經歷的艱難困苦一點不比其他紅軍少。因此,從它的人員構成方面說,西路軍遠征河西無疑是紅軍長征歷史的繼續(xù),或者說,是紅軍長征主脈延伸的一段支脈。

2019 年8 月20 日,習近平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詳細了解當年戰(zhàn)斗歷史和感人事跡,非常動感情地說:我心里一直牽掛的就是我們西路軍,太悲壯了!為有犧牲多壯志,這個是永載史冊的,他們做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里,他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西路軍是長征的延伸,但是,“永載史冊”“ 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高度評價,無疑是將這層意思含在其中了。西路軍紀念館,我們都參觀過,那里展版的陳列和解說詞都是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作為紅軍長征繼續(xù)的意向來表現(xiàn)的。習近平的12 字評價,只有作為紅軍長征才配得上。西路軍的業(yè)績,就是紅軍長征的業(yè)績。所以,我們應當理直氣壯地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作為紅軍長征的延伸,看作紅軍長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紅軍長征的全過程才算畫上句號。

這里要說明的是,將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視為紅軍長征的延伸,看作紅軍長征的尾聲,與將紅軍三大主力在1936 年10 月會師作為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紀念日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因為以何時作為會師紀念日,那是標志性的;如同中國共產黨的生日,我們以“七一”作為紀念日,但是成立中國共產黨開會的時間并不在1921年7月1日那一天。同樣地,我們現(xiàn)在將長征的歷史起點定在1934 年10 月,但紅七軍團和紅六軍團作為紅軍長征序曲在1934 年7 月就已經開始了。依據此理,將1936 年10 月會師作為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并不是說紅軍長征到此就完全結束了。我們如果將上述紅軍主體長征看作長征大劇的“主戲”,將西路軍視為紅軍長征的“尾聲”,那么,整個紅軍長征有序曲、有主戲、有尾聲,這個震天撼地、豪情萬丈的大劇才算在歷史上謝幕了。

二、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的歷史功績“ 不可替代”“ 不可磨滅”“永載史冊”

習近平指出,西路軍,太悲壯了!為有犧牲多壯志,這個是永載史冊的,他們做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對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的評價是非常高的,比我們研究西路軍肯定其功績的學者所給予的評價還高啊!這是出乎意料的。就我個人言,在2016 年出版的《長征行》增訂本中,對西路軍的歷史功績是非??隙ǖ?,評價也是很高的,但也沒有提到“不可替代”這樣的高度??!我很贊同和佩服這個評價。

為什么習近平對西路軍作這么高的評價呢?根據我的研究,西路軍的結局盡管很慘烈,但至少有五大功績:

一是消滅了馬家軍25000余人。馬家軍參加作戰(zhàn)的有9 個旅3 萬余人、還有民團9 萬余人,其主力是強悍的騎兵。能消滅這樣多的強敵是不容易的;對異常頑固的反動勢力來說,這個損失是沉重的。這次河西作戰(zhàn)也為后來人民解放軍挺進大西北提供了經驗。

二是牽制國民黨中央軍,策應了河東紅軍作戰(zhàn)。毛澤東在1936年11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四方面軍一部分已向西,能否調回來是個問題?,F(xiàn)在我們的行動,都是腳踏兩邊船,最好是,向西的還是向西,向東的還是向東。如果向西不能達到目的,當然可以轉向東?!保?]609西路軍是向西的,但它是黨的全盤戰(zhàn)略上的一個部分,要服從全局和服務全局。四方面軍的4 軍、31軍本來是要過河西進的,但為了參加河東的山城堡戰(zhàn)役沒有過河。這無疑減少了西路軍的軍事力量。不僅如此,西路軍挺進河西,還吸引了蔣軍胡宗南等部約十萬人扼守黃河岸邊,減少了胡宗南等部對山城堡戰(zhàn)役的兵力投入,從而使河東紅軍在山城堡得以順利殲滅胡宗南一部。從這個意義上說,山城堡戰(zhàn)役的勝利也有西路軍的一份功勞。徐向前總結說:西路軍“吸引了黃河兩岸十多萬敵軍西向。這對河東紅軍的戰(zhàn)略行動,無疑是個極為有力的配合”[2]531。

三是策應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爆發(fā)后,國內政局驟然緊張,南京政府準備攻打西安,大規(guī)模內戰(zhàn)爆發(fā)在即。為策應中央對西安事變的處置,西路軍先是聽令暫不西進,后又聽令東返,致使西路軍滯遲永昌、山丹半月之久。這對西路軍后來的命運無疑產生了影響。但從另一面來看,應肯定西路軍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歷史作用至少有二:其一,在河西的浴血奮戰(zhàn)牽制了蔣軍10 余萬人,使擁護蔣介石的馬家軍不敢東進蘭州去參與中央軍東西夾擊西安的態(tài)勢;其二,西路軍在河西的存在本身和聽令中央東返,這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就起了積極配合作用。

四是第一次在河西走廊建立了中共黨的地方組織和蘇維埃政權。西路軍先后占領了古浪、永昌、山丹、高臺、臨澤5座縣城,為建立黨組織打下了基礎。西路軍根據中央指示,決定在張掖一帶建立3 個地方黨委:甘州中心縣委、高撫縣委(負責高臺、臨澤兩地)、山永縣委(負責永昌、山丹兩地)。后兩個縣委受甘州中心縣委統(tǒng)一領導。西路軍在占領永昌、山丹、高臺、臨澤四縣期間,建立了4 個縣級和22 個縣級以下的蘇維埃政權。這些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在發(fā)動、宣傳和組織群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擴大了共產黨和紅軍的影響。甘州中心縣委和張掖兩個秘密黨支部還為營救和掩護西路軍失散人員做了不少工作。這些中共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作為西路軍撒下的革命種子為后來黨和人民軍隊在西北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保存和培養(yǎng)了部分軍事骨干。經過黨的營救,西路軍失散和被俘將士百折不撓的奮斗,有5000 多人回到革命隊伍,成為黨和人民軍隊的骨干。特別是到達新疆的400 多名將士,經過培訓,初步掌握航空、無線電通訊、裝甲、汽車、炮兵等技術,為我軍技術兵種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這些歷史功績當然是“不可替代”“不可磨滅”“永載史冊”的。

有一種說法,西路軍有功績,但代價太大,基本上是全軍覆滅。對此,應當辯證地看。恩格斯說過:“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3]79毛澤東也說過:不能消極地看待錯誤、失敗?!罢_的經驗鼓勵了我們,錯誤的經驗教訓了我們”[4]338;“錯誤和失敗就會走向反面,反面就是正確和勝利,不要抬不起頭來”。[4]254鄧小平也說:“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保?]234-235就代價來看,西路軍最后結局的這個代價確實很大。它在解放戰(zhàn)爭前的人民軍隊發(fā)展史上居于前三位。傷亡最慘重的,首先是中央紅軍長征過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zhàn)役,減員3 萬多人;還有南昌起義時開始也有兩萬多人,因主力部隊基本被打垮,最后只有朱德將從三河壩后撤出的起義部隊兩千人帶上了井岡山。我們還要看到,正是由于湘江戰(zhàn)役有那么慘重的損失,才使廣大指戰(zhàn)員覺醒了,上上下下都認識到還是要毛主席來領導紅軍,從而為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轉折奠定了思想基礎和實踐基礎。南昌起義盡管失敗了,但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我們黨第一次領導武裝斗爭和正式組建人民軍隊。西路軍的代價也沒有白付。上述五大功績是一方面。還有就四方面軍而言,盡管不能說西路軍的失敗是執(zhí)行張國燾路線所致,但不等于說沒有張國燾的影響,特別是像陳昌浩這樣的領導干部所受的影響還是不小的。西路軍的失敗使廣大指戰(zhàn)員受到深刻教育,由過去“擁護張主席”轉變?yōu)閳远ǖ負碜o毛主席,在抗日戰(zhàn)爭中改編為129師,后在解放戰(zhàn)爭中編為劉鄧大軍,原紅四方面軍的廣大將士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立下了豐功偉業(yè)。

從這個維度言,西路軍的壯烈悲劇蘊含的經驗教訓,在黨史軍史上具有某種獨特性,這也可說是“不可替代”的。

三、紅軍長征精神無疑包括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的革命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既充分肯定西路軍的歷史功績,也高度評價西路軍的革命精神。他指出:“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革命精神要傳承弘揚!”

前文已指出,我們可從兩個層面認識長征。這里講的“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就紅軍主體的長征同西路軍的關系而言的。如果從研究紅軍長征的全過程來看,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是紅軍長征的延伸,即是紅軍長征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西路軍的革命精神無疑就包括在長征精神之中,即題中應有之意。將兩者合為一體,既是邏輯使然,也是歷史必然。

就紅軍長征精神內涵言,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仍然強調了江澤民、胡錦濤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 周年和70 周年大會上講過的五個方面:一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二是長征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三是長征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四是長征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五是長征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這些年,我根據親走長征路的體驗對長征精神內涵作過解讀。在我看來,三位總書記強調的五大內涵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全方位地說明了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這里,也能從中反思西路軍最后慘痛壯烈的教訓。習近平對西路軍革命精神的高度評價,豐富了長征精神內涵。

第一,關于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這是包括西路軍在內的紅軍將士戰(zhàn)勝敵人、克服艱難險阻的原動力,也是派生長征精神其他要義的初始源泉。西路軍廣大指戰(zhàn)員都有一顆對革命無限忠誠和對黨懷有堅定信念的初心。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拋頭顱于高臺,就是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絕唱。他本是中央紅軍五軍團的軍團長,后編入左路軍與四方面軍另兩個軍一起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過了黃河,組建為西路軍。他作為紅五軍軍長卻受過去是張國燾親信黃超政委的掣肘。軍里唯一的一部電臺本應為軍長掌握,卻被政委控制。這時,兩人又不在一起,董振堂率兩千多人守高臺,黃超守臨澤,兩縣相距百十里,電臺在黃超那里。這時,馬家軍主攻方向在高臺縣城,約兩萬人輪番圍攻。在十分危急時刻,董振堂需要支援時,卻無電臺與總部聯(lián)絡。黃超派人送來總部指示:高臺是打通國際路線的重要據點,一定要堅守。董振堂召開干部會議動員說:“堅決守住高臺!我們人在高臺在,誓與高臺共存亡!”[6]134-135董振堂率部孤守縣城八九天,兩千多人最后幾乎全部戰(zhàn)死。在敵軍沖上城樓后,他高喊:共產黨員們,干部們,敵人上來了,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們要血戰(zhàn)到底!革命一定成功,自由幸福的日子一定會到來!他本人壯烈犧牲后被敵人砍下頭顱懸掛城門示眾。黨中央痛惜董振堂的犧牲,在1940 年曾將他的原籍河北省新河縣一度改為振堂縣。

第二,關于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這是包括西路軍在內的紅軍將士,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是紅軍長征偉大精神狀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西路軍廣大指戰(zhàn)員都在長征中三過草地、兩過雪山;血戰(zhàn)河西,更是轉戰(zhàn)大漠、戈壁,既要與狂風暴雪搏斗,又要與野蠻殘暴的馬家軍拼死血戰(zhàn)。他們以血肉之軀同敵人戰(zhàn)斗到最后。西路軍婦女先鋒團的表現(xiàn)尤為可歌可泣。她們組建時有1300 多人,梨園堡突圍后轉戰(zhàn)剩下300 來人。在祁連山,她們與敵人周旋了好些天,到4月上旬終于被死死地包圍在一個山頭上。這時,她們彈盡糧絕、饑寒交迫。團領導決定將十三四歲的小戰(zhàn)士們護送下山,但小戰(zhàn)士們堅決不肯,哭著說:我們都是跟著紅軍長大的,紅軍就是我們的家。留下我們,可以五六個對付他們一個,反正到哪里也是死,和你們在一起,還有個依靠啊!她們留下了,敵人也沖上來了。她們堅決不做俘虜,有的割斷氣管死去;有的等敵人走近了,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有的拉著敵人一同跳崖;有的被敵人在背上扎進匕首,可她的手還摳進了敵人的眼窩;還有的緊緊地抱著敵人的腦袋,咬著敵人的耳朵……。徐向前敬佩地說:“她們臨危不懼,血戰(zhàn)到底,表現(xiàn)了中國婦女的巾幗英雄氣概。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的光輝業(yè)績,將永彪史冊?!保?]549

第三,關于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對革命的忠誠和對黨的堅信,不怕艱難困苦和流血犧牲的這種精神,是紅軍將士作為革命軍人的基本素質。僅有這種精神,并不能使革命取得勝利。在錯誤路線指導下,紅軍將士并不知道其錯誤,也能發(fā)揮這種精神,并能譜寫出天驚地撼的英雄史詩,但其結局是異常慘烈的。只有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述那種精神才能結出燦爛之果,引導革命取得勝利。紅軍長征能夠勝利會師陜北,找到開辟新局面的落腳點, 要歸功于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實際核心領導地位,從而紅軍長征才有了一套正確的思想路線、軍事路線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使紅軍最終擺脫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前堵后追,變被動為主動,指戰(zhàn)員的戰(zhàn)斗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仗打得虎虎有生氣,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西路軍一些戰(zhàn)役的勝利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但西路軍最后的悲慘命運,應當說與缺乏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有密切關系。西路軍主要領導人陳昌浩,因犯過追隨張國燾的錯誤,自率領西路軍以來就有對中央指示不敢再“違抗”的思想包袱,既缺乏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決定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實事求是精神,也缺乏根據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形勢,臨機決斷、靈活制敵的擔當精神??陀^地說,中央除對西路軍行動方向、不要依靠外力和集中兵力等作出指示外,從未干預過具體的作戰(zhàn)部署。西路軍的挫折和危局,與中央給沒給“自主權”毫不相關。而且正是在明確“自主權”后,陳昌浩卻不顧徐向前堅決反對,“自主”地作出了重返倪家營子的致命錯誤決策。這是一個沉重教訓。

第四,關于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這是紅軍長征精神轉化成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一個重要條件。西路軍的廣大指戰(zhàn)員在這方面表現(xiàn)了高度自覺。前述西路軍的“兩個策應”——一是牽制國民黨胡宗南部十多萬軍隊西向,策應河東紅軍作戰(zhàn)取得山城堡戰(zhàn)役勝利;二是在攻占永昌、山丹之后本應乘勢西進,但這時西安事變發(fā)生,根據中央命令無保留地準備東返,也牽制了國民黨的中央軍和馬家軍的東進,策應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即使在西路軍最后失敗決定所剩各部分路游擊突圍時,這方面的表現(xiàn)也非常突出。為保存革命力量,西路軍解散后成立的西路軍工作委員會決定將余部分為三大支隊活動,一路由西路軍原騎兵政委張榮率大部分為傷病員、婦女和小孩約1000 多人、槍百余支,組成一個支隊,往酒泉方向展開游擊活動。這是為了吸引和分散敵人的追擊力量。這一轉戰(zhàn)突圍方向,或犧牲或被俘的可能性極大,領導干部都很清楚,但是,誰也沒有提出異議,堅決地服從了命令。這個支隊還沒有出祁連山,張榮在作戰(zhàn)中就犧牲了。據西路軍研究專家董漢河講:他曾經采訪過幸存者,她們說,顧全大局,有時就意味著犧牲局部,這是保存有生力量的需要,是革命最終勝利的需要。這種革命精神令人感佩。

第五,關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紅軍是人民的軍隊, 紅軍脫離了人民就無法生存。西路軍也是如此。西路軍兵敗河西,與河西很難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缺乏人民群眾的深厚基礎,糧食、衣被等物資給養(yǎng)和供應沒保障有密切關系。但是,就戰(zhàn)斗在河西的廣大指戰(zhàn)員來說,非常注意做群眾工作,與所接觸的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西路軍研究專家董漢河了解西路軍不少這方面的感人事跡。比如,紅五軍騎兵團團長呂仁禮,在高臺失陷時因與敵人拼刀負傷被俘,在青海西寧附近逃出后,先是得到一位漢族老媽媽的救助,后又得到一對藏族父女的養(yǎng)護,最后回到陜北。我本人實地考察西路軍時,到安西縣蘑菇臺子了解過看守榆林窟的道士郭元亨救助李先念率領的左支隊的事跡。1937 年4 月下旬,西路軍左支隊800多人輾轉一個多月走出冰天雪地的祁連山后,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饑寒交迫地來到安西縣蘑菇臺子。原30 軍軍長程世才見到郭元亨道長,說明來意,請求幫助。郭道長看到紅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很受感動,表示愿意救援。他給了小麥、黃米、面粉數百斤,胡麻油30 斤、硝鹽4 口袋,還有20 只羊、2 頭牛、馬和騾各1匹等,幾乎傾其所有了。程世才給了郭道長一張簽了自己名字的收物清單,說:“將來不管我在不在,只要有這張條子,是一定能找到革命隊伍的,那時大家都會幫助你?!辈痪茫R家軍來此搜出了這張條子,郭道長遭受殘酷折磨,廟里積蓄的3 兩多黃金和100 塊大洋也被他們拿走。解放后,程世才給中共安西縣委和郭道長寫信,確認和感謝他當年的救助,安西縣委妥善安置了郭道長的生活和工作。這成為了西路軍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傳世佳話。[7]53-54西路軍這些感人至深的革命精神確實需要我們代代傳承,輩輩弘揚!

四、習近平高度評價西路軍,為黨史工作者作出了榜樣

我考察過西路軍,對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慘烈覆滅的悲壯歷史的許多情節(jié)還歷歷在目;有關研究西路軍史常遇“艱難險阻”的信息還不時充耳。我個人的《長征行》增訂本加寫了西路軍10萬字,能夠出版是很幸運的。那本書是充分肯定西路軍的歷史功績和革命精神的。習近平對西路軍的評價能夠引起我的共鳴。但是,我的認識也沒有達到他評價的那個高度和深度。因此,這一消息發(fā)表后,我浮想聯(lián)翩,深深感到我們黨史研究和宣傳工作者應當很好地向總書記學習。

第一,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深入研究黨史。長期以來,有一種觀念束縛著我們不少同志,認為西路軍問題很復雜,是黨史的“敏感區(qū)域”,有關部門“把關”很緊。這次習近平專程張掖奠祭西路軍之行,對于我們黨史工作者來說是思想的一大解放,也給我們樹立了解放思想的光輝榜樣。西路軍的歷史對習近平來說,復雜不復雜呢?當然還是復雜的。它的復雜性是客觀存在,誰也無法改變這個客觀存在。但是,了解了來龍去脈,廓清了原委本末,把握住了它的本質和是非,就打開了復雜之門,因而就能發(fā)表人們意想不到的言論,充分贊譽西路軍的歷史功績和革命精神。這是兩萬多將士和他們的后代企盼了不知多少年的愿望,終于在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前夕實現(xiàn)了。就壯懷激烈的兩萬多將士而言,完全可以含笑于九泉了!對于我們研究黨史的人來說,過去那個并非“緊箍咒”的緊箍咒,也可扔到太平洋里去了!

第二,要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責任擔當精神。他到甘肅張掖既瞻仰又講話,既敬獻花籃又參觀展覽,無疑對西路軍史作了充分研究,才有這么大的舉動。這就有一個勇于擔責任,給歷史開新篇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是他常念叨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有了這種精神狀態(tài),就不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能擔當歷史之責,開拓時代新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進入新時代?為什么能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有這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責任擔當精神。治理黨和國家需要這種精神,研究黨史、宣傳黨史、出版黨史也需要這種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解放不了思想,也不可能有非凡的重大創(chuàng)新。所以,我感慨萬端,就是希望我們黨史研究工作者要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責任擔當精神,開創(chuàng)黨史研究和宣傳的新局面。

第三,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具有的深厚知識儲備。對西路軍歷史的表態(tài),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絕不可能“臨時抱佛腳”“現(xiàn)買現(xiàn)賣”,必須是長期關注、思考和研究,才有這樣鮮明的立場和濃烈的感情。習近平說,“我心里一直牽掛的就是我們西路軍”。這句話的用語,字字千斤重??!“一直牽掛”,說明他對西路軍歷史很熟悉,感情很深厚,長時間以來就在“牽掛”它,早有要表達的意向??!他這里對西路軍的表述不是純客觀的第三人稱,而是選用“我們西路軍”的第一人稱,將自己擺進去了,與西路軍融為一體,更加重了他的思念之情!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深體悟?!疤瘔蚜?!”說明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使我們的總書記也很激動和震撼?!盀橛袪奚鄩阎荆@個是永載史冊的,他們做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對西路軍為什么會有這樣極高的評價呢?除了上述思想解放和責任擔當等因素外,與他愛讀書有深厚知識儲備密切相關。他自己也說過:平時最大的興趣和愛好就是喜歡讀書,從中獲取智慧和力量。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看,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這個差距應當盡量彌補,我們也要使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有了深厚的知識儲備,再加上思想解放一些,不斷增強責任擔當精神,黨史研究和宣傳的力度絕對會有長進,學術定力將會大有提高!

第四,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辯證思維學養(yǎng)。習近平到中央工作以來的多次講話都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會辯證思維。作為領導干部需要如此,作為黨史研究人員也需要如此。哲學,長期以來被視為使人聰明的學問,教給人正確的思想方法,看問題辯證一點、多維一點、全面一點,多作逆向思考、歷史思考、發(fā)展思考。一句話,盡量減少片面性、直線化、“一根筋”、走極端。習近平敢于對多少人不敢碰的西路軍問題鮮明表態(tài),不能不說,與他具有并倡導學哲學的辯證思維方法有密切關系。越是復雜的問題,越需要辯證思維,才能破解某些“死結”。這次習近平對西路軍的講話,也使我更加感到,我們搞黨史研究和宣傳的,要很好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會辯證思維。這對于深入研究黨史和宣傳黨史太重要了,要使黨史的研究和宣傳開創(chuàng)非常令人鼓舞的新局面,這是一個重要法寶!

猜你喜歡
西路軍河西長征
張文喜
當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1:47:17
我們?yōu)閰⒓印捌叽蟆弊吡艘淮巍靶¢L征”
近十年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研究述評
最后的鐵血軍團: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26
落實習總書記關于西路軍精神的講話座談會在京召開
祖國(2019年18期)2019-11-05 05:00:28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太空探索(2016年7期)2016-07-10 12:10:15
升級版河西之戰(zhàn)
學生天地(2016年16期)2016-05-17 05:46:03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fā)射?
太空探索(2015年11期)2015-07-18 10:59:33
西路軍歷史問題的認知轉變始末
探求(2015年2期)2015-02-12 16:03:56
新民市| 张家界市| 长海县| 庆云县| 鹤岗市| 富平县| 宜都市| 枣强县| 宁都县| 河西区| 蒙山县| 林周县| 融水| 长垣县| 兴文县| 易门县| 沙雅县| 丰台区| 潜山县| 甘南县| 绩溪县| 大丰市| 突泉县| 古浪县| 甘洛县| 铜山县| 喀喇沁旗| SHOW| 常德市| 石林| 永安市| 凤冈县| 临邑县| 元谋县| 崇仁县| 富川| 闻喜县| 策勒县| 中宁县| 革吉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