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電視媒介儀式傳播探析

2019-01-30 02:25李冬冬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guān)鍵詞:文化

【摘 要】電視媒介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渠道和載體,它以儀式化形態(tài)表達并傳播各種信息。本文對“儀式傳播”相關(guān)理論進行簡單的梳理后,認為電視媒介已經(jīng)成為制度性儀式實踐與生產(chǎn)的典范,電視本身已經(jīng)成為一種“儀式”。分析了電視儀式傳播的意義以及在傳播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關(guān)鍵詞】電視媒介;儀式傳播;文化

電視是現(xiàn)代社會的電子紀念碑、“世俗神話”的傳播者和制造者,它生產(chǎn)的各種各樣的“儀式性”電視節(jié)目,“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舉行集體儀式并使之永久保存的新的形式,從而使其能夠強烈地感染覆蓋今天這樣的巨型社會的廣大觀眾”。[1 ]因此,以電視為媒介,以儀式傳播為切入點,考察電視儀式傳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及其對社會認同空間的建構(gòu),無疑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價值實踐。

一、儀式傳播概述

美國傳播學者羅森布爾在其著作《儀式傳播》中明確表示,儀式傳播包括“作為傳播現(xiàn)象的儀式”和“作為儀式現(xiàn)象的傳播”。前者指具有傳播特性的儀式活動,包括社會生活中的正式儀式(如宗教儀式、婚禮等)和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儀式(如見面握手、分別說再見等);后者指大眾傳播活動的儀式化,如“媒介事件”。羅森布爾認為,“儀式是適當?shù)囊?guī)范行為的自愿表演,以象征性地影響和參與嚴肅生活”。儀式傳播普遍存在,容納人類認為重要的、規(guī)范的所有象征行為。遺憾的是作者并沒有給“儀式傳播”下明確地定義。武漢大學劉建明教授通過細讀該著作后,大致歸納出了“儀式傳播”的內(nèi)涵:宗教的、世俗的儀式或禮儀活動都具有象征意義,因而具有傳播特性,甚至是一種強有效的傳播機制;傳播活動也可以儀式化,比如媒介事件等。

羅森布爾試圖將所有從“儀式”視角進行的傳播研究,或與“儀式”相關(guān)聯(lián)的傳播研究,都囊括在“儀式傳播”的范疇之內(nèi)。包括傳播的儀式觀、宗教儀式和日常生活中正式或非正式的儀式傳播、具有儀式性的電視收視行為、被儀式化的媒介事件報道等。

美國學者塞拉2007年發(fā)表了《儀式傳播之旅》一文,對儀式傳播進行了梳理,按時間順序依次是傳播的儀式觀、作為慶典儀式的媒介事件、作為所有的象征性活動的儀式傳播、作為一種社會威脅的驅(qū)逐儀式、“破壞性”媒介事件。它將“儀式”視角下的所有傳播研究都納入了“儀式傳播”名下。遺憾的是,他沒有將英國傳播學者科爾蒂的“媒介儀式”研究納入“儀式傳播”的體系之中。如果將“媒介儀式”以及之后森福特、巴索兩位學者對“儀式傳播”所做的相關(guān)研究納入進去,那么“儀式傳播”的體系會更加完整。

二、電視媒介即儀式

電視媒介每天通過大量標準化、程式化的節(jié)目生產(chǎn)與傳播,不斷維系和鞏固民眾對現(xiàn)有國家的合法性認同,加強共同體的團結(jié)?!懊刻焱砩峡措娨暺鋵嵤且环N儀式,我們沉浸在它的機械性重復中——更重要的是,它播出了我們熟悉的和陌生的事物,使人安心的事物和使人感到威脅的事物”。[2] 電視傳播信息就如同“祈禱者或唱贊美詩的儀式一樣。在認知的范圍內(nèi),這是一種要求了解的愿望,它能撫慰我們的焦慮,保護我們遠離恐懼。這樣,信息——尤其是新聞報道,就成了一個故事、一劑治療劑、一個集體儀式”。[3]

電視媒介以儀式化形態(tài)表達并傳播各種信息,從而使電視自身具有了儀式感與參與性特征。電視媒介正是制度性儀式實踐與生產(chǎn)的典范。有學者認為電視新聞頻道的出現(xiàn)將公共與私人、神圣與世俗、國家與個人、信念與行動、民族與共同體、全球化與本土性等有效地連接起來,構(gòu)筑著我們的生活情感,也維護著我們的信念與安全。[4]

電視不再是孤立的媒介技術(shù),它迅速地嵌入到技術(shù)與媒介正在會合的文化之中。應該把“看電視理解為一種儀式,其功能是構(gòu)建家庭生活,并且提供參與到民族共同體中的符號模式以及消費和生產(chǎn)的行動模式中去”。[2] 電視媒介本質(zhì)上是一種“儀式性的傳播模式”。電視現(xiàn)場直播就是一場聲勢浩大地電視儀式。有學者認為,如果說傳播的傳遞觀表達著“媒介即訊息”,那么傳播的儀式觀則意在“媒介即儀式”,媒介本身成為“共同信仰的創(chuàng)造、表征”。[5]媒介作為儀式,既包含儀式性的內(nèi)容和儀式化傳播等要素,又突出了媒介與受眾在儀式空間內(nèi)的角色和地位。如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準時播出,以及儀式化的集體收看行為和全民性的心理認同,使得電視節(jié)目成功轉(zhuǎn)換為中國人除夕守歲、共享民俗與信仰的年度家庭儀式。有學者認為,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已成為大眾媒介建構(gòu)現(xiàn)代中國人的新民俗。

三、電視儀式傳播意義與注意事項

(一)電視儀式傳播意義分析

電視儀式傳播一方面可以把世界各地的觀眾固定在電視機前,接受媒介事件的洗禮,喚起人們的共同情感和集體記憶,另一方面卻可以緩解或暫時中止社會矛盾,存在改變社會的潛在力量。戴揚和卡茨評價說:“這些事件使集體的心聲凝聚著社會,喚起人們對社會及其合法權(quán)威的忠誠”。儀式傳播具有某種超凡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也可以化解或延緩或擱置社會中的矛盾和沖突,偶爾也能推進社會的變革。

儀式傳播賦予人類前所未有的現(xiàn)代參與模式,使人們不只是在現(xiàn)場而且在家里也可以“見證”電視媒介直播的歷史事件。儀式傳播作為一種新的電視樣式,對歷史性事件的電視現(xiàn)場直播已經(jīng)成為全國性的儀式。一個國家可以通過這種儀式的文化符號作用,制造本民族的“英雄神話”,樹立權(quán)威、重申規(guī)范,從而確立全社會共同的行為準則和道德風尚,并使文化得以繼續(xù),傳統(tǒng)得以發(fā)揚,社會得以穩(wěn)定。

在儀式傳播實踐過程中,電視媒介以儀式化的過程嵌入社會,由于兼具新聞事件特性和儀式表達的結(jié)構(gòu)特性,它既能作為話語系統(tǒng)儲存社會記憶,反映社會變遷的軌跡,又可以重組時間和空間概念并形成、拓展出新的社會空間。電視儀式傳播模式極具傳播優(yōu)勢,又注重文化的共享和信仰的溝通,因此可成為構(gòu)建社會認同空間的重要場域。

(二)電視儀式傳播需注意的事項

首先,電視儀式傳播易于形成“集體效應”,但不能忽略“個性化的發(fā)展”。我國媒介具有注重集體層面意義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慣性,形成了“臉譜化”、“刻板化”和“典型化”思維,儀式化傳播被當做一種社會控制的手段,個體被掩蓋、忽略。然而,個體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越廣,社會團結(jié)的凝聚力就越強。[8] 因此,電視儀式傳播應該突破框架限制,突出個體層面意義系統(tǒng)的構(gòu)建。

其次,對傳統(tǒng)、秩序的過分強調(diào),以及過分依賴嚴密的流程來形成權(quán)威。這樣地要求使得電視儀式傳播容易變成“附庸化形式”,即一種“沒思想的形式——日?;?、習慣性的、可觀察的、模仿性的行為,純粹屬于一種形式化的東西”。

最后,要警惕電視儀式傳播被過度商業(yè)化。因為過度的商業(yè)化運作會直接侵蝕著儀式的公益價值而產(chǎn)生負面效應。電視儀式傳播不能為了追逐收視率帶來的廣告收入,而摒棄對祖先、神靈、自然、生命發(fā)自內(nèi)心的宗教性的虔誠。

【參考文獻】

[1] 戴安娜·克蘭主編,王小章、鄭震譯. 文化社會學[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31

[2] 戴維·莫利著,史安斌等譯. 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317

[3] 羅杰·西爾費斯通著,陶慶梅譯. 電視與日常生活[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32

[4] 張兵娟. 論電視新聞的儀式傳播與國家共同體構(gòu)建——以央視新聞頻道為例[J]. 新聞愛好者.2012 (5):26

[5] 麥尚文. 儀式傳播視野中的“媒介慶典”——以CCTV《感動中國》節(jié)目為例[J]. 現(xiàn)代傳播.2010 (4):71

[6] 丹尼爾·戴揚,伊萊爾·卡茨著,麻爭旗譯. 媒介事件[M].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7] 丹尼斯·麥奎爾著,崔保國、李琨譯.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8] 愛彌兒·涂爾干著,渠東、汲喆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1

作者簡介:李冬冬(1990—),男,陜西乾縣人,西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窺探文化
繁榮現(xiàn)代文化
構(gòu)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間的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