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華
問題閱讀,是指在閱讀過程中,針對文本的語言風格、內容設置、結構安排等方面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常見的模式化的狹隘提煉,也并不是能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膚淺問題,而是帶有提領價值、富有啟發(fā)作用,對主題的挖掘具有基礎與前提作用的、深入思考的問題。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最要緊的是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思考?!庇纱丝梢?,問題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只有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自覺性,才能培養(yǎng)他們用宏觀的眼界構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的能力,才能不斷奠定其豐厚的知識基礎和提升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筆者以汪曾祺先生的《撿爛紙的老頭》為例,結合幾例課堂原生態(tài)問題,談談有關問題閱讀設置的淺見。
細致發(fā)現(xiàn)問題,逐步提升問題的思考性與價值性,才能延長有效思維長度。所謂的思考性,是指問題要符合“真”原則,即不是刻意求深求難,而是遵循自身認知水平;不是天馬行空脫離文本,而是貼合生活實際,能激發(fā)人對問題的敏感,產生對其探究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所謂價值性,是指問題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具有咀嚼、品味等提領作用。問題的探討解決過程是對文本不斷具體化、深入化的過程。這種問題不是一種脫開文本的孤立存在,而是與文本有廣泛而深刻的聯(lián)系,反映文本豐富的內涵的精髓。
現(xiàn)舉兩例課堂原生態(tài)問題:
1.老頭“一嘴牙七長八短,殘缺不全”。卻“總是要三個燒餅,歪著腦袋努力地啃噬?!弊髡邿o法理解,我也無法理解,老頭不僅是“老”“丑”“臟”,而且又“怪”,你說他為什么不“吃點兒軟和的花卷、面條”?
2.老頭有子女嗎?為何不來管管他?如果沒有,他存了那么多錢給誰用?……
這些問題是真問題,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對文本解讀走向深入的過程。第1問,若結合文本結尾“破席子底下發(fā)現(xiàn)的八千多塊錢”,就會理解一個困頓的老人生活境遇的艱辛與無奈,就能思考這“老”“丑”“臟”“怪”背后是生活的不易。第2問,構建家人—錢—老頭的聯(lián)系,利用反推法,就可知老人的孤苦,以及他自食其力的可貴與人格尊嚴維護等原因。學生若沒有養(yǎng)成細致問題找尋的習慣,自然就無法建立文段之間的聯(lián)系,那么對人物的理解存在難度就不奇怪了。學生們細致發(fā)掘出的問題,教師可以此出發(fā),構建生態(tài)課堂,延長思維的長度,以加深文本解讀。
倘若將閱讀只歸類為“知識綱要化,技能成型化”的過程,那么閱讀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王陽明認為,閱讀的最高境界,不是學知識,而是要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良知。所以,真正的閱讀教學,要能引領學生深入挖掘問題,增加有價思維厚度,即能從作品中領悟人性、人情、社會、人生、自然、哲思等多方面內容,探討文本內涵的多向延伸,品出作品精華,避免閱讀的膚淺化和定性化。
現(xiàn)舉兩例課堂原生態(tài)問題:
1.作者為何要將背景安排在一個回民餐館,而不是更臟亂的地方?
2.文本中有很多畫外議論,表達對老頭行為的不解,有什么深意呢?
上述兩個問題,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性,代表了大多數(shù)讀者的想法。讀者盡管對老頭同情,但對老人行為仍是一頭霧水,而這恰是作品所反饋出來的悲涼。
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對主人公形象的解讀走向深刻化。通過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老頭盡管身份卑微,但沒有自卑自憐,仍努力生活,活得有自尊,和那些回民餐館里的顧客一樣,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學生可以想象老頭進入回民餐館的樣子,腰桿是直的,這是一種勞動者應有的驕傲,只是限于生活境遇,他對物質要求不講究,甚至“穿著破爛”“找一個別人用過的碗”。文中“回見”可見他眼中滿盡是食客,可是“沒人理他”更顯示他的孤寂與他人眼中的不存在性。作者呈現(xiàn)了一種生命個體的荒誕性,但又在熱鬧的飯館中展示一種可怕的心靈摧殘事實。
我們能從老頭身上讀到很多人性的閃光點,但更要思考老頭命運悲涼的深層原因——沒有人理解老頭行為和心理需求。老頭言行確有常人眼中的荒誕,但荒誕背后的委屈、淚水及心里的悲涼,有誰愿意聽與安慰呢?畫外議論,說出的只是旁觀者的心聲,但對這樣一個底層邊緣不解的何只是食客呢?而這正是作者在平實的語言中蘊藏的悲憫與感傷之情。
所以深入挖掘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讀懂人物形象的復雜性,更能激發(fā)他們產生新的閱讀探索熱情,增加有價思維厚度。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了解一切的?!遍喿x也如此,比較問題的設置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所謂比較問題,是立足于文本內部的比較和文本延申的比較而產生的問題,它建立在“發(fā)現(xiàn)學習”和“建構主義”的理論之上,要求學生能主動發(fā)現(xiàn)文本內部因素的相關性,強調問題的原生態(tài),體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解構能力。此類問題能把師生思維的觸角引向一定的廣度,加大深度思維力度,提高閱讀品質。
現(xiàn)舉兩例課堂原生態(tài)問題:
1.同為餐館里顧客,“老頭”與“平民館”里的顧客是一類人嗎?
2.小說刻畫煤站的副經理有什么作用?老人死了,其他食客和煤廠的副經理的反應有什么共同點?
通過文本比較問題,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從社會地位來說,他們屬一類人,都處于社會的底層。盡管他們都為了生活而奔波,平凡地活著,然而老頭卻因穿著、吃飯行為等另類,遭人鄙夷,漠視直到遺忘,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魯迅先生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笨救怵^里的顧客都是底層平民,是弱者,盡管作品中沒有刀光劍影,但眾人用鄙夷、冷漠之刃揮向了更弱的老頭,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殺人方式嗎?一條街的人都認識老頭!但都漠視他的存在!老頭的離世,眾人都不知,甚至是懶得提,那又是何等的悲涼?而這相似的版本在現(xiàn)實中又上演多少呢?
于是,根據(jù)比較問題的一路探索,我們品味到了作品中越來越濃的悲涼和作者的人文主義情懷,同時也領會到了作者的風格,知道了他在“跟一個可以談得來的朋友親切地談一點他所知道的生活?!北M管那些“清淡、飄逸、耐品味,那些濃烈的、激動的、過于悲傷的東西都在他的娓娓敘述中變得淡而又淡。”但這些淡而又淡的東西卻讓我們思考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