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倩?
淺唱低吟,聽風過耳。
曲水流觴,鳥鳴山幽。
林深見鹿,花開見佛。
溪花禪意,相對忘言。
讀詩是一個由美而生善的過程,反說更為精妙:“欲由美而生善,不妨放歸靈魂,性本愛空山,讀讀無用的詩?!边@是偈頌中的點點詩情與片片禪意,給予凡塵之子最真切的感受。
布施,持戒,禪定,智慧為佛教的四大修行之法,禪定即靜思之意,“戒、定、慧”之通稱也。蘇東坡云“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wěn)如禪息息勻?!蓖ㄟ^禪定,能夠到達三層境界。第一層是為身心平衡。肉身與靈魂合為一體,均勻呼吸,清凈自心,凈化軀體,復(fù)歸本原,則身心無恙。第二層是物我合一,即世界與生命本體融為一體。第三層是物我雙亡,禪的本質(zhì)即“無”,無并非沒有,萬物與我皆為虛空,假作真時真亦假,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眾生修行,皆為渡苦,世事浮華,放下貪念癡嗔,連“放下”這一念也不生起。劉長卿云“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标P(guān)于禪意,無人能給予準確定義,佛是眾生,一念頓悟,眾生成佛,集天地精華,吸萬物靈性,苦中作樂,樂極是苦,苦樂調(diào)和,如若清凈自心,心外無心,浮世叨擾也罷,紅塵瀟瀟隨他,不礙得一禪定之境。
今人最為耳熟能詳?shù)馁薯災(zāi)嘶菽艽髱煛镀刑豳省?。六祖惠能大師憑此偈得五祖弘忍大師真?zhèn)?,驚為天人,夜半三更得《金剛經(jīng)》,傳密宗衣缽信物,自此為六祖。唐貞觀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子時,惠能誕生,本姓盧,緣因大師出生之時天降祥瑞,亮光騰空,屋內(nèi)香氣彌漫,二位和尚來此告予盧父,為此嬰孩取名惠能?!盎菡咭苑ɑ菔┡c一切眾生,能者將來長大能作佛事?!泵章淞T,二位便拂袖而去,無了蹤跡。惠能不進奶水,夜半有人喂其甘露,惠能服下,身體康健,精神飽滿。因盧父病逝,二十四歲便以劈柴為生,奉養(yǎng)其母。因一日路上聽人誦讀《金剛經(jīng)》,生學(xué)佛之心。原有一小沙彌做“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如菩提,心如明鏡。若要在凡俗修得禪境,則要時時清凈自心,遠離喧囂,免被世俗污染?;菽苈犃T,覺道理不俗,但缺乏佛性,不合‘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趣,因此便改寫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p>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鏡也沒有臺。天地間萬事萬物皆為此態(tài),不增不減,虛妄作罷,本源便是虛空,又何談?wù)慈玖朔矇m俗穢呢?明鏡本為鏡花水月之物,自古修仙立佛之人將其視為凈域之象征,以此為向往之境鞭策本體脫離凡俗,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孰是孰非,孰對孰錯,是非對錯皆在本心,不在客體本身,時空不以天地間的界限和距離而衡量,全在一顆原原本本的心內(nèi)。
世界暫停,你整顆心運行。
過猶不及,過滿則虧。人生漫長也苦短,用力過猛,有時卻郁郁寡歡,時光走散,終不得一執(zhí)拗之物。還原本心,復(fù)歸嬰兒,無欲無求,無癡無妄,看淡世事滄桑,內(nèi)心安然無恙,心內(nèi)本無物,全憑套中之人自尋苦惱。
一花一木,一山一水,竹林向晚,聽風過耳。自然萬物因人的出現(xiàn)而被充滿了主觀色彩,才有了悲歡喜樂,圓缺陰晴,而就它們本身而言,是無情且曼妙的。雖然這句評價又再次充斥了人類的主觀情緒,但何妨一試,當看花時就看花,當聽風時就聽風,體驗一回呱呱墜地之時對世界的心靈體驗,才發(fā)覺生而為人,不過來人間玩兒它一遭,過于小心,步履維艱,看似在求一完滿人生,卻已與菩提明鏡漸行漸遠,佛說六道輪回,如此,怕是永不得一解。
美為何?美學(xué)是輻射到世界性本源問題的討論,抽象的藝術(shù)問題總難得一確切答案。
這也就是美學(xué)為美之所在。朦朧與難解總是美的,它激起你浪漫又不甘束縛的靈魂,當禪境與美學(xué)碰撞,生出一個溫柔又冷冽的名詞——禪意美學(xué)。英文名是Zen Aesthetics,法語名為Zen esthétique,藏語和梵語發(fā)音想必更美,惠能大師此四句偈無聲無畫,無情無欲,天地之廣袤怕也難擴其心境之空靈,縱日月有年限,混沌有邊界,生活于普通行星之上的小小獨立生命體或連稍縱即逝也不能算,美卻是永不消逝的細小原子,人類消亡,外星入侵,宇宙二次爆炸,都不影響它星際漫游。當所有畫面感歸零,耳畔連風聲也杳無音訊,禪意與美學(xué)的碰撞,便跨越時空,在筆者與讀者的心靈間互通,柔軟且晦澀,強大又溫和,詩,禪意,美學(xué),就這樣自然而然地不期而遇。
“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愿再來,何須悲泣?!贝速蕿楫敶椒◣熍R終之時為慰藉其弟子而作。動亦不動,生即不生,去亦不去,滅亦不滅。鳥魚聽風聲過耳,秋水共長天一色。若將個體生命的終結(jié)視作下道輪回的開端,死生苦痛,何須悲泣。唐劉禹錫《澈上人集序》云:“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說高人。風儀甚雅,談笑多味?!倍U境中的義理于不經(jīng)意間藏于文章之中,看似平淡鋪陳花鳥魚蟲,天光水色,實為將禪學(xué)集大成之空明境界賦予天下生靈,禪意美學(xué)的展現(xiàn)已不僅僅是對于事物及佛性心態(tài)的淺表抒發(fā),也不只是停留于文學(xué)鑒賞與批評層面的各家之言,更是結(jié)合哲學(xué)與世界本源學(xué)問題的辯證思考與深入研究。
從文學(xué)立場出發(fā)作為對于偈頌中禪意美學(xué)的切入口,是詩人隨性自然筆觸的流露,透過文學(xué)角度,反觀其中禪意美學(xué)給讀者帶來的身心愉悅舒暢感受外,禪學(xué)作為中國的佛教理論之一,通過專注一境,以達耐煩耐躁,心境平和的自然狀態(tài)的生活方式與處世哲學(xué),才是偈頌中禪意美學(xué)所給予世人最曼妙溫柔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