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宇
有一種說法認為,人類埋葬行為的起源和預防尸體暴露造成的瘟疫有關,但事實上,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因為理論上只有在人類大規(guī)模長期定居的農耕文明中,才可能出現(xiàn)因為大量暴露尸體腐爛所產生的傳染病威脅。但是人類早在農耕文明以前,就有了埋葬逝者的民俗起源。
最早的埋葬出現(xiàn)在距今三萬余年的晚期尼安德特人①聚落之中。在這些原始人曾經生活的聚落遺址里,人們發(fā)現(xiàn)了被刻意埋葬的死者骸骨,并發(fā)現(xiàn)了顯然是人為撒在周圍的赭石粉——部分考古學家相信,這很可能是最原始的“靈魂不滅”概念的某些反映。
盡管在之后的數萬年中,人類埋葬死者的方式發(fā)生過許多變化,但唯一不變的一點是,這些行為全都是和當時人類的世界觀直接相關的: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山區(qū)以及幾內亞灣沿岸的叢林部落中,一種在現(xiàn)代人看來極為野蠻的葬俗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中葉——在這些地方,人們會在葬禮上將死者的身體肢解、切碎,最后由所有參與葬禮者分食。雖然一些早期人類學家曾經認定,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是雨林地區(qū)動物蛋白匱乏所導致的,但在更加深入地調查研究后,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為實際上是死者所處的社會希望繼承死者的“力量與精華”,與其“融為一體”的一種體現(xiàn),是原始的萬物有靈論基礎上的死亡觀與靈魂觀的一種反映。
①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古人類,因其骨骼化石曾在德國尼安德特山谷被發(fā)現(xiàn)而得名。在人類進化史上,他們并不算現(xiàn)代人類的直系祖先,而是一支有著親緣關系,但已經滅絕的旁支。
尼安德特人假想圖
隨著人類文明演進,當成熟的宗教開始誕生,基于成體系的神話構建起來的神學世界觀中,“天堂”“陰間”“來世”這些概念也被逐步構筑了起來。在這些世界觀中,逝者靈魂的去向成了一個重要問題。
既然人死后不再變成模糊的“精華”,而是以靈魂形式去別處開始新生活,那么為此提前準備也就變得很必要了。為死者舉行隆重的葬禮成了儀式化的社會習俗。再加上早期國家中,具有宗教性的大規(guī)模工程還能起到增加社會凝聚力,賦予統(tǒng)治合法性的重要作用。因此,早期的農耕文明一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就會大力修建兩種建筑物:其一是用于讓現(xiàn)世的人與神靈交流、獲得宗教體驗的神廟與祭壇;而另一類則自然是供死者使用的宏偉陵墓了。
提到具有宗教意義的大型陵墓,大家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埃及的金字塔。拜各種旅游宣傳片以及文化作品所賜,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是胡夫金字塔。但事實上,胡夫金字塔不過是尼羅河流域大型陵墓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階段,它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早在公元前4000~3000年的埃及涅迦達時代,金字塔最早的前身——有著華美雕飾和大量隨葬品的貴族墓地就已經出現(xiàn)了。之后這類陵墓形制又經歷了接近棱臺形狀的“馬斯塔巴?!绷昴?、階梯式金字塔、大型金字塔幾個階段,最后才為隱蔽的地下墓穴體系所替代。在這過程中,埃及的金字塔形制甚至影響到了位于尼羅河流域上游的努比亞地區(qū)(現(xiàn)在的蘇丹境內),在那里建立了一系列規(guī)模較小、坡度陡峭的小型金字塔。
②馬斯塔巴
埃及古王國之前就開始盛行于貴族的墓葬形式。墳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體狀,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兩部分。入古王國時期后,馬斯塔巴逐漸被金字塔取代。
馬斯塔巴陵墓結構
無獨有偶,在其他早期農業(yè)文明社會中,這種兼具埋葬與宗教功能的陵墓也比比皆是:在公元3~6世紀,日本的本州島上建造了大量前方后圓式巨型陵墓,其中規(guī)模巨大者,如仁德天皇陵墓,面積甚至超過埃及金字塔,這一時代也因此被稱為“古墳時代”;在中國殷商時代,王陵和貴族陵墓不但規(guī)模浩大,甚至還有殉葬儀式;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印第安人也會建起巨大的墓丘,將其首領葬入這種“山寨金字塔”里;在北歐,則發(fā)現(xiàn)過為逝去的君主和英雄建造的豪華大船,這些船只從未下過水,塞滿了陪葬品,它們象征著死者將開始前往來世的遠航……
如此勞民傷財的厚葬,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掩埋尸體”的程度。其主要目的有兩個:首先,強調君主“受命于天”,從而證明政權的合法性(早期國家君主往往也是宗教領袖);其次,打造“死后仙境”,讓死者將生前的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下去。
這種觀念的另一個“副產品”則是木乃伊——經過防腐處理的干尸。雖然埃及的木乃伊最為有名,不過把這套玩到極點的卻是另一個位于南美大陸的古國:印加帝國。君主生前自稱為太陽神裔,死后的木乃伊仍然被當成活人,保留名下所擁有的財產和特權,并接受供奉。這些“永生”的印加君主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在位的君主有著更加崇高的地位,這可以算得上是“事死如事生”的一個極端表現(xiàn)形態(tài)。
收藏于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的“阿思露”女性木乃伊棺槨
現(xiàn)代的火葬主要出于節(jié)約墓葬用地,確保衛(wèi)生等考慮,但在古代某些文明中,火葬同樣也與人們的世界觀、靈魂觀和死亡觀息息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甚至比傳統(tǒng)的土葬更接近于一種“儀式”。
由于文化演化差異,并不是所有文明都傾向于長久保存死者遺體。在一些文明體系的觀念中,只有消滅遺體,才能“解放”靈魂,使其進入下一個階段。在亞洲,許多古羌人部落就實施火葬,以便死者能夠魂歸天上。在漢代的史料中,就記錄過這些部落居民“唯恐死后不得火葬”。在古代歐洲,一些凱爾特以及維京人部族也崇尚火葬。維京武士甚至相信,焚化戰(zhàn)死者的尸體能讓他們更容易抵達瓦爾哈拉(北歐神話中的天堂)。在維京史詩里,許多神話人物和英雄:光明之神巴爾德、女武神布倫希爾德等,便是以火葬結束自己的傳奇。
在火葬的古代擁躉中,最典型的是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稗D世”是婆羅門教的核心概念——靈魂可以不斷地輪回,生生不息,保存遺體毫無意義。之后興起的佛教則秉持著“一切皆苦”的概念,而人類的身體被視為將人困在世間受苦的“毒器”,死后一炬成灰自然是最佳選擇。從釋迦牟尼本人開始,佛教便一直堅持火葬,只將骨灰和“舍利”葬在被稱為“塔婆”的建筑物內——佛教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佛塔,最初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陵墓形制。而繼承了婆羅門教的印度教同樣傾向于火葬。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盛行土葬的地區(qū),死于遠方,無法歸葬故鄉(xiāng)的人往往也會實施火葬,這一方面是因為比起棺木來,骨灰更容易長途運輸,另一方面也有受佛教影響讓死者解脫肉身“魂歸故里”的含義。公元946年契丹滅后晉后,死于被押解北上旅途中的后晉太后就要求進行火葬,將骨灰撒向南方。而在日本歷史上,戰(zhàn)死或者病死于異國他鄉(xiāng)者也通常會進行火葬。
逝去的維京勇士與戰(zhàn)船一起被火葬
火葬之外,古人能想到的另一種“回歸天上”的方法就是“天葬”——讓食腐動物,尤其是禿鷲吃掉死者的尸體。這種葬儀文化主要出現(xiàn)在兩個流行于亞歐大陸“屋脊”一帶的宗教:祆教①和苯教②的影響范圍內。除了高原地區(qū)游牧民中原始薩滿教信仰的影響之外,這種葬式的存在也和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尤其是大量禿鷲種群的棲息密切相關。
①祆教
又稱瑣羅亞斯德教或拜火教,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的國教,曾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
②苯教
波苯教的簡稱,由西藏的原始薩滿信仰演變而來的,也是西藏歷史上最早的宗教。
除了土葬、火葬這類最常見的葬式之外,在一些地區(qū),因為特殊的文化傳統(tǒng),也存在著相對“小眾”的葬式。因為文化和習俗的差異,相同的葬式在不同地區(qū)會有著不同的解釋,有時甚至大相徑庭。
受這種“差異性對待”最嚴重的莫過于水葬。在許多早期發(fā)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中,讓死者回歸養(yǎng)育了人們的“母親河”的做法通常被認為是神圣的。直到現(xiàn)在,在印度的恒河流域,這樣的葬禮形式仍不鮮見。而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大多數意外死亡的海員和水兵也都會在隆重的儀式中得以海葬——這被認為是對盡忠職守者的認可與尊敬。
但是,在另一些地區(qū),水葬卻被視為是一種缺乏尊重的葬禮儀式。比如在金沙江流域的部分藏族地區(qū),沒有子女的老人和不幸死于意外者(被認為“不吉利”)去世時便會被水葬。而在21世紀進行的社會學田野調查中,調查者仍然發(fā)現(xiàn),一些認為自己子女不孝的老人甚至會主動要求這么做,以示對子女的抗議。
另一種有著類似的,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同解讀的葬儀是懸棺葬——死者并不“入土為安”,而是被固定在高處。在一些人群,比如古代巴人,或者某些高原民族的文化中,這樣做可以讓死者更加接近上天,便于靈魂返回天際。但云貴高原北部的某些土著少數民族,以及一些仍然信仰苯教的藏族卻將懸棺葬的一種演化形式:樹葬作為“辟邪”之舉。當地人通常以這種方式安葬因為意外夭折的兒童,因為他們相信,這些兒童是遭到了“惡鬼”的附身,為了避免惡鬼繼續(xù)糾纏,將棺木固定在盡可能高的樹木上,使其遠離地面就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菲律賓的薩加達也有懸棺習俗
在各種各樣的葬式中,最為特殊也能體現(xiàn)葬禮的形而上性質的莫過于常見于東亞文化區(qū)的“衣冠?!迸c“招魂”了。在無法尋回死者遺體時,人們會通過“招魂”這一儀式試圖將死者的靈魂迎回故土,并通過掩埋象征性物品(在古中國,象征身份的“衣冠”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來為死者建立墳墓。這樣的葬禮與陵墓早已脫離了“處理尸體”的范疇,其目的純粹是建立一處供人紀念與拜祭的標志——換言之,這是一種最純粹的“針對活人”的葬禮。
歷史上“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大多是名人,而且往往還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戰(zhàn)死于揚州的南明忠臣史可法就因為未能找到遺體,由親族建立了衣冠冢,并成為近代漢民族主義的標志之一。而在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許多根本無法確認葬于何地,甚至是否確有其人,但卻是民族的共同“起源神話”中地位重要的文化英雄——比如軒轅黃帝、炎帝神農氏;或者事實上沒人知道到底抵達何處的徐福;無法確定是否真有其人的檀君,他們全都在現(xiàn)代建立了象征性的陵墓。這些“陵墓”事實上所扮演的“角色”,正是那些作為文化符號而存在的文化英雄的紀念碑。
總之,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切安葬活動,“做給活人看”都是第一位的。人類的葬禮活動,本質上是不同人類社會觀念上層建筑中的死亡觀、價值觀、宇宙觀的一種具現(xiàn),并隨著后者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活動顯然也會繼續(xù)遵循著這一客觀規(guī)律演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