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寧,孫志瑛,洪秀杰,胡映雪,楊微
(大慶龍南醫(yī)院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第五附屬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
下肢靜脈血栓主要是由于人體下肢部位由于意外情況或相關原因使得下肢靜脈血流緩慢,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淤積在下肢靜脈,血液出現非正常的凝結現象,形成血栓[1]。近年來,我國骨科手術患者經常在術后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不良現象,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無法解決患者病癥,有效緩解患者疼痛,如果不及時處理,不僅會使得患者行動功能出現障礙,一旦血栓脫落還會危機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文章基于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下肢靜脈血栓防治的干預作用進行分析,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為研究段,內容如下。
現將該院骨科急診收治的92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6例。觀察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范圍在21~70歲,平均年齡(51.6±6.2)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范圍在22~69歲,平均年齡(50.9±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沒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值得深入研究。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案,保證病房內室內舒適、安全、衛(wèi)生,督促患者按時用藥,定期查房監(jiān)測患者生理指標,告知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給予護工和患者家屬一些日常生活護理指導[2]。
觀察組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方案,在常規(guī)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增加更為詳盡的護理服務,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首先,優(yōu)化護理工作流程,分配好護理排班人員,保證對患者進行24 h全天候護理服務;其次,通過對患者的病征情況進行評估,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和內容,加強對患者的生活和飲食干預,對于無法自主活動的患者提供洗漱和清潔工作;還要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病情以及恢復情況,提升患者的自護意識和自理能力,提升治療依從性;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指導,重視調節(jié)患者的負面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最后,護理人員要每日按時與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如站姿鍛煉法,指導患者收緊小腿站立,并做出墊腳的動作,進行下肢功能鍛煉,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數據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描述,予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緩解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數據比較[n(%)]
下肢靜脈血栓是骨科患者在術后經常出現的惡性并發(fā)癥,病因是下肢血液流速較慢,出現非正常的凝結現象,使得血管堵塞,血液凝結成血栓,伴隨腫脹、皮膚發(fā)紫等情況,然而,患者由于缺乏病理知識,經常在康復階段認為術后正常疼痛或常規(guī)腫脹,沒有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理,嚴重威脅生命健康安全。下肢靜脈血栓會造成行動障礙,疼痛感在移動或用力時劇烈,如果血栓脫落,會導致血栓流入肺動脈,引起肺栓塞,有致死的可能性[4]。
現階段,通過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針對骨科手術患者的預后改善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醫(yī)護人員依據臨床路徑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流程服務,能夠使患者從入院治療到康復出院接受全面、系統(tǒng)的照顧。具體包括監(jiān)督患者及時用藥,按時查房,監(jiān)測患者身體情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加強對患者的生活和飲食干預,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避免和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促進醫(yī)患關系和諧發(fā)展[5]。
綜上所述,通過對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病癥惡化情況,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改善預后,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建議在臨床醫(yī)學護理方案上推廣應用。